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宋人小品畫藝術(shù)解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宋人小品畫藝術(shù)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宋人小品畫藝術(shù)解析

通過考試、學習、封官成為皇家畫院御用畫師?;始耶嫀煹匚缓芨撸械漠嫾疫€享有優(yōu)厚的待遇,如太宗時畫家呂拙因奉詔給玉清昭應宮繪制《郁羅蕭臺樣》被授翰林待詔職位、西蜀黃居寀在亡國后入職宋畫院也被授翰林待詔職位,且都得到當時皇帝“賜紫、佩魚”的優(yōu)待和榮耀。繪畫史為區(qū)別于民間畫家和民間流派,把這些皇家畫院中的畫家稱為院體畫家,他們的繪畫稱為院體派。院體畫家是皇家御用,主要職責是:鑒定賞藏前代書畫名跡;培養(yǎng)皇家畫院學生、指導皇族子弟研習書畫;從事專供皇家玩賞、宮廷裝飾的繪畫任務。因此,院體畫畫風嚴謹,畫家多是根據(jù)皇家需要來繪制,可以說從繪畫審美、題材、技法等方面都嚴格按“圣旨”一絲不茍進行創(chuàng)作。

一、小中見大、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

宋人小品畫多是服務宮廷生活所用,除藝術(shù)觀賞性,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宋人小品畫多是繪制在絹本上,一般是做成扇面、窗紗、燈芯片來裝飾美化宮廷生活,因此宋代院體小品尺寸都不大。如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藝苑掇英》六十六期宋代山水冊頁專輯所收錄七十五幅小品,其中豎最低15.7厘米、豎最高29.7厘米,橫最短16.5厘米、橫最長53.8厘米,平均豎24.3厘米、橫25.3厘米;故宮博物院收藏一級品文物宋代院體小品六十八幅,其中豎最低16.6厘米、豎最高28.6厘米,橫最短18.3厘米、橫最長31.6厘米,平均豎24.7厘米、橫24.3厘米;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國名畫精選》第一、二卷收錄二十六幅宋代院體小品,其中豎最低17.1厘米、豎最高52.0厘米,橫最短21.3厘米、橫最長50.5厘米,平均豎26.2厘米、橫28厘米。宋人小品畫可以說都在盈尺之間,尺幅上無法與同時期的《溪山行旅圖》、《早春圖》等宏篇巨制相比,但有其自身的獨特審美性和現(xiàn)實意義,小中見大是濃縮的精華。如《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的畫院畫家張茂作品《雙鴛鴦圖》,選取水景局部,一叢蘆葦蓼草探入畫面,枝葉稀疏,葉留殘雪,一對鴛鴦破水而行,游向葦叢;一只鹡鸰輕棲于葦桿,與俯沖而下的另一只遙相呼應;畫面中、上部大片空白,使人聯(lián)想到廣闊水域的浩渺煙波,在構(gòu)圖上頗得小景見大之妙。

中國畫在注重筆墨技巧外,更重藝術(shù)家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如南宋畫院的山水畫家馬遠和夏圭,其繪青畫風格被世人稱為“馬一角”和“夏半邊”,如果對社會歷史和繪畫史沒有深入了解,是不可能體會到馬遠和夏圭兩人“邊角”畫風格形成原因的。北宋滅亡后,許多畫院畫家隨皇室一道遷都江南,國破家亡、山河不全的悲痛留在了他們心中,同時原來山水畫院體風格技法是和北方山川的自然風貌相吻合的,到了江南后畫家們立刻產(chǎn)生藝術(shù)上的“水土不服”,他們發(fā)現(xiàn)用原來所掌握的風格技法,來描繪江南土石叢樹的自然風貌很不協(xié)調(diào),而因地因時地轉(zhuǎn)變畫風,一改全景式創(chuàng)作,突出對近景的描繪,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見大,只畫一角或半邊景物以表現(xiàn)廣大空間,并在一定程度上暗喻南宋江山的“殘山剩水”。《寒江獨釣圖》是馬遠構(gòu)圖技巧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一葉扁舟飄浮江面,漁翁獨坐垂釣;除四周寥寥幾筆微波外,全為空白;有力地襯托出江天空曠,寒意蕭條的氣象,表現(xiàn)出無限的孤獨。小小的一幅畫道出了國仇家恨,并提醒觀者,在看畫時不可停留在對作品表面的簡單了解和觀注。同時宋代院體小品的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從畫片形狀可分成:正方形、長方形、團扇形、蒲扇形四類;從繪畫題材可分成:山水(包含:車船、樓閣等)、花鳥(包含:走獸、蟲魚等)、人物三類;從表現(xiàn)技法可分成:金碧、重彩、淡彩、水墨四類;從繪畫內(nèi)容可分成:神話故事、歷史典故、生活場景三類。

二、崇尚法度、重視生活、描繪寫實

宋人尚法,同時院體小品畫是應皇家需要而繪,且畫面張幅小,無法藏拙必苦心經(jīng)營,遵循法度,每幅作品都是反復推敲細致描繪,畫風注重寫實。如畫院畫家毛松的《猿圖》,畫中一只猿猴,曲膝抱臂,造型生動準確,在褐色的底色上,用十分精細的絲毛技法將猿猴身上的絨毛按身體骨骼肌肉的走勢一根根畫出,分毫畢現(xiàn),用金泥所繪絨毛相互交織,表現(xiàn)出絨毛的光澤,又以細膩的筆致表現(xiàn)其面部的皺紋、嘴勢、眼神以及頗有戲劇性的爪足,極其逼真地將這只金毛濃淡有致、赤面紅耳的猿猴畫了出來。深處宮廷的畫家們,其繪畫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十分重視生活的。如畫院畫家李嵩的《貨郎圖》,就是一幅人物生活場景畫,畫面上貨郎肩挑雜貨擔,不堪重負地彎著腰,歡呼雀躍的兒童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貨擔上物品繁多,不勝枚舉,從鍋碗盤碟、兒童玩具到瓜果糕點,無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夠發(fā)達的南宋時期,貨郎們走街串巷,一副貨擔就是一個小小的百貨店,貨郎們不僅為偏僻的鄉(xiāng)村帶來所需的貨物,同時也帶來各種新奇的見聞,貨郎的到來往往像節(jié)日般熱鬧,李嵩在圖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畫家借助貨郎這一題材表現(xiàn)南宋市井生活的一個側(cè)面,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物品,雖然今天有很多已不明其用途,但卻真實地記錄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經(jīng)常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是很難真實準確地表現(xiàn)這個場景和人物的。

兩宋畫風脫胎于晉唐的寫實風氣,宋•鄧椿《畫繼》中有兩段記載,可看出寫實風格在兩宋所受的推崇。1、宋畫院招考畫師標準。北宋翰林圖畫院應召考試者源源不斷,但是有很多人不合要求,因為當時所崇尚的標準“專以形似”,不合法度之人不免放逸。2、宋徽宗賞畫的一則故事?;兆诮埖聦m成,命待詔圖畫宮中屏壁,唯獨對壺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十分贊賞。他說月季花四時朝暮花蕊葉皆不同,此畫為春時日中者無毫發(fā)差,實為鮮見難得。與之相類,沈括《夢溪筆談》論中午的牡丹“其花披哆而色燥”,貓眼狹長如線。而早晨的牡丹帶露“房斂而色澤”,貓眼圓睜。這些都十分明確地指出寫實畫風是當時受官方推崇的風格。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宋人小品畫都是十分寫實逼真的,如畫院畫家林椿所繪《葡萄草蟲圖》,一藤葡萄碩果累累,盈尺畫幅中蜻蜓、螳螂、蟈蟈、蝽象等昆蟲伏于藤蔓綠葉間,畫家以小幅的畫面抒寫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景致。昆蟲以雙勾填彩法繪制,用線剛?cè)嵯酀?,既準確地勾勒出秋蟲或動或靜的各種體態(tài)和神情,特別是將昆蟲翅膀的輕薄或外殼的堅硬等不同質(zhì)感表露無遺,顯示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精于細節(jié)表現(xiàn)的繪畫功底。在色彩上,敷色輕淡,深得造化之妙,葡萄藤的藤尖點染紅色以示其新生初發(fā)之嫩,葉子的邊緣略以褐色渲染,表明葉片飽經(jīng)濃霜重露之貌,風格寫實而又不乏詩意。

三、結(jié)論

小品畫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在研究和欣賞宋人小品畫時,不能局限于一般的尺度和日常觀念中的指標來衡量,不能把小品畫單純看作是小幅畫。藝術(shù)價值不取決于大小、長短、多少這些表面的量性標準,因為小品畫是畫家對客觀自然長期體悟后的一種內(nèi)在詩意升華,“小中見大”即小品中有大意境、大氣勢、大精神,這才是小品畫真正的審美價值和魅力所在,當然也是畫家個人筆墨技巧和文化修養(yǎng)的真實體現(xiàn)。(本文作者:陳超 單位:福建閩江學院)

相關(guān)文章閱讀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