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融合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古箏屬于我國民族樂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許多古代音樂家通過古箏創(chuàng)作出了流傳至今的箏曲,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與喜愛。古箏也一直被稱作抒情樂器,不僅能彈奏出悲傷的音樂,還能彈奏出激憤的情緒和歡快的氛圍,這也是古箏與其他樂器的不同之處。古箏音樂流傳至今,逐漸成為古樂的象征,得到了當代音樂界的認可,喜歡古箏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古箏的教學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實現(xiàn)技術與音樂的互相融合,是古箏教學最需要考慮的內容。
一、古箏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教學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古箏教學成為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古箏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提升古箏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如何實現(xiàn)音樂與技術的相互融合。為展現(xiàn)古箏音樂的藝術氣息,在古箏教學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但就古箏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過于重視技術的問題,忽略了技術與音樂的相互融合,以致學生在古箏演奏中貌合神離,無法良好展示古箏的意境之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以學生自身水平為基礎,先教給學生古箏演奏的技術,再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這雖然能夠讓學生掌握古箏演奏技巧,但忽略了學生音樂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致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無法在古箏演奏中展示古箏音樂的美感。古箏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孕育出的產物,代表了我國音樂文化的底蘊。因此,在古箏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既要讓學生掌握古箏演奏技巧,更要讓學生能夠良好地領悟音樂的內涵,實現(xiàn)音樂與技術的相互融合,從而更好地展示古箏之美。
二、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意義
(一)增強學生課堂興趣
在古箏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技術與音樂的互相融合,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古箏的韻味。傳統(tǒng)的古箏教學方法由于過于簡單,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诖?,教師需要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分析,探討如何實現(xiàn)音樂與技術的融合,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古箏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其對古箏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愿地了解與古箏表演相關的內容與知識[1]。傳統(tǒng)的古箏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演奏古箏的技巧,并且使學生關注古箏音樂的文化內涵。在現(xiàn)代化的古箏教育課堂上,教師需要安排學生定期參與文化活動,并帶領學生更加積極地練習古箏曲的演奏。
(二)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深層次理解
在現(xiàn)代古箏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技術與音樂的融合,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體驗,并且逐步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教師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實現(xiàn)音樂語言與肢體語言的融合。音樂語言與肢體語言實現(xiàn)融合,能更好地將音樂作品詮釋出來,并使得大眾感受到箏曲中的情境之美。學生通過對肢體語言進行分析,可以明確古箏音樂的基本含義。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查閱與古箏相關的技巧知識,感悟箏曲的故事,從而深刻地了解古箏的音樂與技術屬性,加深對古箏音樂的理解。
三、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措施
(一)古箏的技術基礎
在進行古箏教學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技術與音樂的融合,教師需要為學生打好古箏基本功。演奏古箏的技術能力會直接決定古箏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效果。為了確保學生了解音樂與技術融合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就要安排學生進行積極的練習,使其掌握相應的技巧。在開展指法訓練的階段,讓學生能更加熟練地使用指法,將音樂的內涵凸顯出來,并且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2]。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并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對學生實行分階段的訓練,使其掌握古箏演奏的核心內容。在長期訓練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打下穩(wěn)固的學習基礎。此外,教師還應增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與溝通,在互相配合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與訓練的好習慣,使其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古箏技巧與音樂,進而提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多聽多練,提高音樂領悟力
古箏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學生在練習階段需要多聽多練,努力提升古箏水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聆聽經典名曲,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提升其藝術欣賞水平。在進行箏曲練習的時候,學生需要多聆聽不同類型的樂曲,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著名作曲家,或是某一類型的箏曲,而是需要從古到今搜集具有學習價值的箏曲。學生不僅要聽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古箏作品,還需要對作品進行分析與理解,不僅是簡單地收聽,還需要從訓練的階段開始,了解更多古箏的演奏技巧。以我國著名的箏曲《春江花月夜》和《高山流水》為例,其屬于古箏學習的必備曲目。對這些經典曲目的學習,逐漸成為了古箏藝術發(fā)展領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學習古箏的階段,學生需要多聽經典曲目,并且練習不同類型的箏曲,感悟其中的內涵、節(jié)奏與情感,提升自身的古箏演奏水平。教師要督促學生多聽多練,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領悟力。
(三)注重傳統(tǒng)箏曲的價值
傳統(tǒng)箏曲已經傳承了幾千年,所以非常注重對細節(jié)的處理和把控。傳統(tǒng)箏曲傳承的不僅僅是音樂旋律,還有演奏的技巧。學生在演奏的時候,通過聲音能了解自己想要抒發(fā)的情感,正確地看待客觀事物[3],并通過使用正確的音樂語言,如和聲、旋律、節(jié)拍、速度等,將情感傳達出來。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音樂,教師需要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嘗試推動技術與音樂的融合,這可以使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古代,舞蹈與音樂統(tǒng)稱為樂舞,舞蹈是樂曲的形化,屬于有形的音樂。從本質上看,舞蹈能呈現(xiàn)音樂的意境。因此,在古箏教學中,可以將舞蹈與古箏演奏融合,以舞蹈展現(xiàn)古箏音樂的意境。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樂曲改編為舞蹈,如在《洞庭新歌》中,用舞蹈來描繪一派豐收的景象,呈現(xiàn)洞庭湖百姓的幸福生活。學生在改編箏曲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箏曲的含義與情感,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表現(xiàn)力和演奏技巧的提升
在古箏教學中,教師示范古箏演奏技巧和播放古箏演奏視頻是常見的教學方式。為提升學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現(xiàn)力,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演奏水平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比較短小、優(yōu)美的古箏演奏曲目,讓學生先聆聽,后模仿。在聆聽過程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聽到的曲目,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讓自身和古箏演奏曲目之間產生共鳴,從而培養(yǎng)音樂鑒賞能力和欣賞能力。而在進行古箏演奏練習時,教師可加入一些音樂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讓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古典文化和古箏音樂的真諦和魅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演奏技巧和表現(xiàn)力的目的,實現(xiàn)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古箏演奏技術的相互融合,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五)加強學生肢體語言的培養(yǎng)
古箏演奏效果不但和演奏技巧息息相關,而且和表演人員的肢體動作是否靈活、是否和音樂協(xié)調配合等密切相關。演奏人員如果在古箏演奏過程中肢體比較僵硬或者長時間維持某一個動作,會影響正常表演的效果,甚至會導致演出失敗。雖然古箏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培養(yǎng)古箏音樂家,但在具體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肢體語言的培養(yǎng)仍然很重要。古箏是我國獨有的傳統(tǒng)古典樂器,具有非常濃郁的古典魅力,受眾人群非常多。在古箏演奏中,演奏人員的肢體也應該是柔美的,典雅的,這樣才能提升演奏效果,讓更多的人愛上古箏,保證古箏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
四、結束語
古箏作為一門傳統(tǒng)樂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可以提升人們的藝術修養(yǎng)。在演奏古箏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演奏的水平,學生需要理解樂譜的內容,注重節(jié)奏把控,并勤加練習。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音樂與技術的融合,使得學生在古箏練習中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多賞析優(yōu)秀的古箏曲目,強化技術練習,學生可以更完美地展現(xiàn)古箏音色,進而提升古箏演奏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明潔.淺析高校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J].藝術評鑒,2020,(11):84-87.
[2]楊媛.高校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探究[J].黃河之聲,2019,(18):100.
[3]陳薄茹.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J].北方音樂,2017,37(16):86-87.
作者:楊媛 單位: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