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故鄉(xiāng)的傳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山村,那兒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中說那兒有一座山,這座山名叫做“無崖嶺”,“無崖嶺”的半山腰有一個懸崖,那是通往山嶺的路,可是那條路只是一道窄得只能讓一尺腳放上去的邊沿,邊沿上面是陡峭懸壁,下面則是望不到底的深谷,要想從這條路到達山頂,對一般的人來說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聽說,那座山的上面,風景優(yōu)美,鳥語花香,姹紫嫣紅,還住著許多奇怪的生物,比如:多了一只腳的牛,長著翅膀的馬,會說話的花草樹木,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蘋果,貌若天仙的仙女,長著一對雪白翅膀的天使……
還聽說那兒有一條銀色的瀑布,上面是沒有顏色,而下面卻是五彩斑斕,有紅、黃、綠、紫、青五種顏色。我想:這大概就是王母娘娘的五彩瑤池吧。聽說,那兒的仙女經(jīng)常在那嬉戲,玩耍,所以時常有一些水被潑灑下來,那兒的人說,那些水就是露珠,所以經(jīng)常有人會去那兒裝“水”。
還聽那兒老奶奶和老爺爺說:“那兒有一個美麗的仙女,名字叫做虹兒,她穿著七彩斑斕的衣服,衣服上有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她一出現(xiàn),天上就會有一條十分美麗的彩虹。
聽人說,曾經(jīng)有一位身強力健的青年就是從那條窄路登上山頂,可是他再也沒有回來過。有人說:“他掉進了那個深不見底的深谷,摔死了。”也有人說:“他上去了,在那兒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許多美麗的故事,都發(fā)生在雨季。細雨催促著我們的腳步,也潤濕著我們的衣襟和內(nèi)心的渴。如果,一把四十八骨紫竹傘一如從容素凈的云,輕輕地飄過來,伊人水波流轉(zhuǎn),四圍暗香浮動,恍若置身西湖斷橋西子香溪,就該演繹一出塵世相見歡了吧。
我們要趕赴的,也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一群電腦上碼字手機里沖浪的人,要去柳毅山,走進“柳毅傳書”那一個美麗的傳說。網(wǎng)絡(luò)同居,短信情緣,愛情早已非復舊池臺。一個速度的世界。莊稼溪流村落山坡,深深淺淺,層層疊疊,迅疾地起承轉(zhuǎn)合。情緣谷到了。一條鄉(xiāng)路沖開的深谷,立著三兩石碑,在我的視覺的終點上,前埠下是史前的遺址,情緣谷也是一處遺址,愛情的遺址。雨后初晴。塔松撐著層層的綠和一樹的鄭重,迎春嬌小的花黃得純正而執(zhí)拗,這些唇形的花,對生在灰褐色的枝條上,仿佛一種美好的愛情環(huán)繞著粗茶淡飯的生活,每一枝迎春都是一條通往愛情的大道。
一個時間里的深谷。我把自己走成柳毅,尋覓著從前的愛情。想起《圣經(jīng)》,“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這“柳毅傳書”的故事也是一部“圣經(jīng)”,東方愛情的“圣經(jīng)”。
此地注定是一個生長傳說的地方。飛翔的風箏給予人們馳騁長空的想象,而神奇的泉讓人們感激并敬畏著大地。深水一潭,四圍用石頭砌著,豎一石碑——“神泉”,一目了然,此地有神靈駐守著。典型的東方泛神論,大地處處皆神靈。泉水豐盛,外流,流成小溪,溪水猶如植物上的莖脈,曲折有致地打開修長的枝飽滿的綠。傳說,此泉能治百病,常年飲之,活血行氣,強筋壯骨。周邊的人們,用扁擔挑了水桶,取神泉之水。腰身矮下去,空的桶向水的深一躬身,空桶不空,這桶就成為一個圣器,裝滿對大地的感激。神泉不是傲視眾生的神,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鮮活在人們身體內(nèi)部的血液?!傲憔币彩沁@般光景。一片竹林守著一口井,儀式一般的場景,井邊有涼亭,水位高于周邊的地面,井臺就有廟堂的意味了。這是崇拜的起源。神清氣爽,人們喝著這些井水,樸素地信任著大地,這是一種地久天長的依靠,是凡俗的,生活的,也是崇高的,精神的。
柳毅傳書的傳說,就來自人們對日常生活的崇拜和重構(gòu)。書生柳毅是民間的,寒門出才子,他一個落榜人,遇見落魄的龍女,被一群羊放牧在丈夫的欺凌和郊外的荒涼之間,柳毅毅然慷慨相助,傳書洞庭湖,女兒的苦難在父親身上發(fā)生了痙攣,龍女最終出離婚姻的桎梏。柳毅這樣的好人應該得到世間的福報。人們從大地之上找到了物證。柳毅山,這是愛情的伊甸園,也是凡世的理想國。這山,就與眾不同了,不是一般的石頭的堆積,是神山,柳毅得道成仙的山,領(lǐng)受著人們的尊崇和膜拜。
傳說,是一場超時空的虛構(gòu)接力,但它所傳達的美好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建構(gòu),在一定程度上,比歷史更能貼近人心,喚起一種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民間傳說與正史典籍的對接,饒有趣味。很多傳說里的人物,靈異古怪,正版的歷史不見他們的背影,卻以美好的藝術(shù)形象進入文學的歷史。很多人物,在正史里粗枝大葉,一旦扎根民間的土壤,就枝繁葉茂了。
柳毅的故事,是民間的創(chuàng)造和流傳,幾乎每個講述人都在既有的情節(jié)上添枝加葉,也追加著個人的情感體驗,如同一棵莊稼,遇見勤快的農(nóng)人,又趕上了好季節(jié),雨水陽光一樣都不缺,它便喀吧喀吧地拔節(jié)。柳毅這個名字,它傳達的也是大地的信息。柳毅少時青燈黃卷,企圖在尺牘之中打開廣闊的世界,后落第,娶妻龍女,在故鄉(xiāng)的柳毅山上修煉成仙。人生的美好歸宿。柳毅的故事是把故鄉(xiāng)作為“流奶和蜜之地”來呈現(xiàn)的。鄭板橋是一位看見柳毅山的詩人,“隔岸桃花三十里,鴛鴦廟接柳郎祠”,他以詩歌的方式表達了對柳毅山一帶這一美好世界的理解。
我們?nèi)サ臅r候,山上的柳樹看上去很年幼,稀疏的枝掛著嫩綠的葉,斜斜地紛披著,正是一些垂髫少年。左邊是桃樹。粉嘟嘟的花,搽了一些紅艷艷的胭脂,這些花有一種清秀而嫵媚的韻致?!疤斐亍钡乃迩覝\,一群紅的魚在綠的草里游出一些美麗的幻象,水的清爽經(jīng)由波光投射到我們的臉上。柳毅傳說長廊,顯然是在圖解柳毅人生的基本情節(jié),花花綠綠的油彩,不是濃筆重彩,更像是一種遮蔽,柳毅的書,在一盞顫巍巍亮著的煤油燈下,會傳得更久遠,更形象。
柳毅傳的書,不是手機飛信伊妹兒,這種貌似落后的傳書方式,其實潛藏著人類宏大而敞亮的情感。懷揣的書信,使得柳毅成為燃著的焰心,身體里生出神性的力量,他堅定地走向龍女的故鄉(xiāng),這書信就有了別樣的重量:回家,我要回家,回到久別的懷抱,淚流滿面。柳毅的傳書,傳送的是一個民族恒定的情感:安居故鄉(xiāng)世界,享受親情和團圓。
柳毅傳書,一個活著的神話。柳毅的足跡印在大地上,一步一步地走,他傳送的是龍女的家書,喚醒的是人在物質(zhì)世界的歸宿感。至于柳毅在故鄉(xiāng)世界修成正果,則是這種歸宿感量化為一種衡度,一個人只有皈依他的故鄉(xiāng),才能找到愛和幸福,找到個體生命存在的全部意義。2008年,大雪封路,交通停滯,一群群農(nóng)民工拖著行李和一年的疲憊,一步一步地挪向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就像無數(shù)虔誠的圣徒,走一步,身子一曲,四肢貼地,一個長頭磕過去,磕向他們遙遠的圣地。
前些日收到了一件由故鄉(xiāng)寄來的包裹,落款是奶奶的名字。拆開一看竟是一包茶葉。時隔多年對故鄉(xiāng)茶葉的記憶雖不完整,但見此茶葉,那些零碎的記憶碎片瞬間蹦進我腦海中,拼湊出一幅幅殘卷。
故鄉(xiāng)的茶葉非常的寬大。不同與其它地方的茶葉那樣細弱、小巧。輕撫著眼前的茶葉,每一片茶葉都給我不一樣的感覺。粗糙的像是腳踏著故鄉(xiāng)的泥土,厚重而又底氣十足;細膩的感覺又像是腳蕩著故鄉(xiāng)的湖水,滑潤而又清涼如冰。我想,正是故鄉(xiāng)獨特的水與泥土才孕育出故鄉(xiāng)特有的茶。
泡上一壺故鄉(xiāng)清茶。青煙裊裊漸漸彌漫這一小塊方桌但茶香卻充滿了整個房間。清香沁人心脾,微呡一口茶,微閉上眼,腦海中回想著故鄉(xiāng)的點滴。思緒順著清香將記憶深處的東西一點一滴的挖掘出來。
談起故鄉(xiāng)的茶,那就不得不說說茶在故鄉(xiāng)的歷史了。村里人并不是一種茶為生的,所以茶樹在故鄉(xiāng)的荒郊野外中不多見也不少見,只是零散的散落在村郊田野中。有關(guān)茶樹在故鄉(xiāng)還有一段傳說哩!
這原本村子里是沒有茶樹的,那時的人們想要采茶葉必須要走十幾里路到別村采摘。只是有日清晨,正趕往田地中干活的村人發(fā)現(xiàn)在村口老樟樹下躺著一只白狐,村人當初并不在意。那白狐整日躺在樹蔭下,大概有三、四日了,也不知是為什么。小村莊信息閉塞,狐貍對與他們來說永遠是奸詐、狡猾的代名詞,早晚都是個禍害。于是一天夜里,月圓如銀盤、亮如明鏡。村中幾位年輕小伙拿好工具正準備捕殺那只白狐,大家一到樹底下才發(fā)現(xiàn)哪有什么白狐,但又有細心的村人發(fā)現(xiàn)有狐貍腳印從樹下直通到村郊,大家便沿著腳印尋找。不知覺中又走回了樟樹下。此刻正值夜半,烏云遮掩了明亮的月光。在尋找白狐的途中村人發(fā)現(xiàn)有幾處地方狐貍腳印雜亂而且泥土剛被翻新過。一陣清風輕卷走暗云,于是冷清但又明亮的月光又再次傾灑世間。
村人也看見了那原本幽暗的樹蔭,樹蔭中正匍匐著一只毛色雪白的狐貍。它躺在那里十分的安詳,氣若游絲。突然白狐身上閃耀著白光,明亮的白光將樹蔭折射的如同白晝一般閃耀,仿佛是想同那夜空中的月亮一起驅(qū)趕黑暗的寒冷?!芭尽钡囊宦曧憦匕肟眨坏篱W電如銀光巨莽,劈向那棵樹,使樟樹裂成了兩半,而那白狐也閃耀著萬丈光輝漸漸融入到了樟樹中。
村人漸漸從震驚中醒來,一時間大家都認為那只白狐修煉得道,成就了地仙。為了祈求白狐大仙的寬恕,村人便在樟樹旁建了一座小祠堂,供奉白狐大仙。又過了幾日,有下地干活的農(nóng)人發(fā)現(xiàn)原來那幾處可疑的地方竟長出了茶樹苗。
雖然這是個傳說,但小時候自己卻對這傳說深信不疑,總認為茶樹便是那白狐大仙所賜。現(xiàn)在想想這些茶樹大概是前人移植過來的吧。
茶對于村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晨起來第一件事便是燒水、泡茶,在故鄉(xiāng)這已是慣例了,延續(xù)了近百年。冬季時飲茶驅(qū)寒,夏季時飲茶清涼。中午下地干農(nóng)活時,村人便會帶上一壺早晨泡好的茶。干活時累了、乏了的時候便會放下手中的農(nóng)具,來到田埂上猛灌一口涼茶。頓時便覺一股清涼的氣流貫穿全身,一時間感覺就像是在沙漠中飲了一口甘泉,令人精神一振。然后躺在田埂上小憩一會兒,等陽光稍小些時便又拿起農(nóng)具行走在田間地頭。
傍晚熱氣仍為完全散去。干農(nóng)活歸到家的村人,來到村西邊的湖中洗澡。湖水似乎是有著魔力一般,將村人的疲倦洗盡。再回到家中,泡上一壺清茶,坐在前院藤椅上小憩,等待著香噴噴的晚飯上桌。
記憶中村子里有位精通棋藝的老人。若是過了農(nóng)忙時節(jié),那他便會在村口的小路旁搭上一座小棚,擺上一張方桌,布上一幅棋局,泡上一壺清茶。遇到過路之人,那他便會邀路人來棚下坐坐,替他倒上一杯清茶,邀路人殺上一盤。開局時我們一群小孩會很自覺的閉上嘴,若我們很吵那位老人便立刻對我們吹胡子瞪眼喊道:“小鬼!去去去!走遠些!”一改平常的和藹形象。一天下來老人最多也就只能殺上四五盤,所以每次空閑時他便會教我們下棋,不過呢,那位老人說我天資平平,到現(xiàn)在我棋藝水平也只是個剛?cè)腴T的水平罷了。
說到茶葉就不得不談談茶葉的制作過程了。殺青、揉捻、干燥,這是茶葉制作的基本步驟。在故鄉(xiāng),人們制作茶葉時會先用村東頭古井里的清水將茶葉浸泡莫約半個時辰,陰干之后再進行殺青。殺青的方法一般來說有三種,炒青、烘青和曬青。村人都是通過炒清的方式來殺青。之后便是揉捻,茶葉可以揉捻成多種形狀,村人則將其抓拍成片。只要茶葉干燥好之后便可以泡水飲用,但新茶大家總是喜歡將其儲藏在瓷瓶中,大約半年之后再泡水飲用。對他們而言陳年老茶喝起來才有韻味,但我卻獨愛新茶。
五、六月份的故鄉(xiāng)開始步入梅雨時節(jié)。油菜基本收割完畢,村人正翻土準備播種花生,水稻也結(jié)出了一連串稻穗,再過一、兩個月便可收割。這樣的空閑時刻采茶成了村人的休閑項目。
清晨,天正下著濛濛細雨,我穿好衣裳、背上背簍,邀幾位伙伴同行來到村郊采茶。采茶是件及其無聊的事,所以那些活躍在江南丘陵和云貴高原的采茶女通常會用唱歌的方式來充實這無聊間隙,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我們頭戴斗笠,腳穿雨鞋,穿行在泥濘的土地中。雨水打濕了我們衣角、吹拂這我們的面頰,令我們心中感到陣陣涼意。偶爾我們也會滑倒在泥濘的泥土中,紅、黃色的泥土黏在衣服上,隨手摘下幾片寬大的樹葉抹去身上的泥土,然后繼續(xù)行走在山坡中。我們不會唱歌,但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充實自己,讓自己一直走下去。
夕陽漸漸散開,為遠方的天空抹上一片橘黃。雨后初霽的天空,空氣竟是那么的清新。我們早已摘下斗笠,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背上滿滿一背簍的茶葉向那炊煙彌漫雞犬之聲相聞的村子走去。老遠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不知覺中腳步加快了許多,將那即將散去的山霞遠遠的拋在了后面。
這里曾經(jīng)是一片沒有桅桿的
后來,時光褪盡了魚的呼吸
水母的廊橋
褪盡了萬千亡靈驚恐的眼神
再后來,水走山來
崀山如正值英年的壯漢
身披波浪底紋的衣衫
攜霞光拔地而起
崀山原本無姓無名
傳說雜生在虬枝勁草之間
作為崀山的后裔
我毫無選擇地借助松油燈的微弱光芒
查找史籍,才懵懵懂懂得知
舜南巡經(jīng)新寧,曰山之良而得此名號
睡在帝賜名號的崀山懷里
我常常在想,春風吹過來的時候
種子發(fā)芽,村莊拔節(jié)
崀山與扶夷水暗合的腰肢上
一定別著許多令人聽了害羞的情歌
崀山,秤砣
為了逃避貧窮
我曾決絕地背棄崀山
拼命擠向陌生未知的城市
在城里呆得久了
電磁爐煤氣灶煮出的飯菜
替代不了故鄉(xiāng)炊煙的芳香
心里時時會涌起落葉般的傷痛
我是一個離開秤桿的秤砣
重重地跌落在異鄉(xiāng)的巷道
空蕩蕩的夜里,除了寫詩
只能與不接地氣的屋子寡言相對
其實,我早該下決心了
今年一定要和那早起的春風
趕在星星隱退天幕之前
回到崀山,用急促的呼吸
深情拍打母親寂寞久違的柴門
崀山,云杉
扶夷江溫婉的流淌姿勢
終日向崀山表達著不舍的戀情
高高的云杉站在崀山的肩膀上
用高過藍天的心情
一次又一次,見證
山水嫵媚相依的幸福
我守著城里沉重的月光
常常思念故鄉(xiāng)樸素的云杉
常常渴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
閑云野鶴般的樵夫釣叟
以崀山為冠
扶夷水為帶
云杉伴我成長的歲月潮音
如外婆交唱的童謠
在耳邊撲哧撲哧直響
選擇一個下雪的日子回到故鄉(xiāng)
遠遠地就看見云杉
在陽光下
站成一樹耀眼的婚紗
我毫不遲疑地拎著夢向她奔去
云杉,就是我要找的夢中人
崀山,月亮
桑田在左,桃林在右
在這個影跡飄忽的春天
我唯一要做的事情
就是想像畫里的月亮如何轉(zhuǎn)身
轉(zhuǎn)身之后
是否還維持安靜的姿態(tài)
收留我綿長繾綣的鄉(xiāng)愁
那一閃而過的白云
在風的慫恿下隨意鋪展
紙上的月亮
在南國小城孤寂的角落
照著崀山牙齦疏松的村落
照著老屋門前駝背的銀杏
還有銜著春泥歸巢的燕子
兒時陌生而熟悉的歌謠
常常在耳畔勾兌記憶
寂寞傷感成冊的時侯
寫在紙上的月亮呵
也可撫慰我光芒漸暗的心
崀山,葵花
故鄉(xiāng)的葵花是最有靈性的
每日對著太陽,專注地
轉(zhuǎn)頭或者擺向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
一個人與一個村莊
不離不棄的愛情
老家,老得有點像發(fā)暗的光線
我雖不是那朵天天向上的葵花
但我懸掛在異鄉(xiāng)的心
有著和葵花一樣的貞情
每時每刻,都開在那塊泥濘而富饒的土地上
每當我給祖宗上香時
那縷裹著思念與疤痕的煙霧
總是有情有義地
飄向新寧崀山的那個方向
崀山,杜鵑
火紅的霞,勝似旗幟
于我思鄉(xiāng)無邊的夢境
開在枕上即將發(fā)芽的淚水里
杜鵑開了,我在夢里抱緊故鄉(xiāng)
用盡心力
裝扮母親華麗的衣襟
春將盡,落紅繽紛
雁北飛,聚散匆匆
我舉起潦草的酒杯
想邀那花中人
醉倒在崀山的天邊
屏息靜氣,按下快門
把杜鵑一枝一葉一花一瓣攝入心底
從此,每當崀山浮上心頭
孟婆湯
在黑暗里沉寂了億萬年的幽冥,靜默流淌的奈河,煞氣沖天的陰山……所有的一切縛住了來自人世的生靈。孟婆機械地將一碗幽藍色的液體遞給眼前的靈魂,看著他喝下去。塵世間便又多了一個人。
那碗幽藍色的液體便是孟婆湯,它能帶走每個靈魂前世的所有記憶。
這是一個關(guān)于遺忘的傳說,又是一個被人遺忘的傳說。
那些魂靈真的很幸福,靜靜地聽著奈河流淌,默默地回憶曾有的悲歡離合。痛徹心扉也好,笑逐顏開也罷,那些閃光的往事,那些刻骨銘心的情懷,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直到再也不會被感動,直到忘記怎樣去笑,直到想象不出眼淚的味道,便喝一碗孟婆湯,再到塵世走一遭。
而我們,很多想忘的無法忘記,想銘記的卻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憶里漸漸遺忘。
上海的微風
上海的朋友曾如是說:“我聽說上海與濱海有很多相似之處,名字里都有‘?!郑虾S型鉃?,濱海有八灘,上海有舉世聞名的上海灘,濱海也在大力建設(shè)濱海港?!蔽衣犃耍幸环N莫名的感覺。家鄉(xiāng)那些早已融進我血液的景象再次浮現(xiàn)在眼前,卻那樣蒼白、模糊。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很殘忍的問題:我終究要離開濱海,去尋找另一個“故鄉(xiāng)”。回想當初我選擇留在母校讀高中,很多人感慨道:“你真熱愛家鄉(xiāng)??!”我聽了甚是慚愧。因為我這樣不是為了留在濱海,而是為了能飛得更高,更遠。
離開,也許不會太悲傷,但假若有一天,我對上海錯綜復雜的交通網(wǎng)熟記于心,而回到濱海卻無法認出自己昔日上學走了六年的小路;假若有一天,我在上海港麻木地看著輪船吞吞吐吐地進出,卻忘記了在濱海港海灘上放肆的歡笑;假若有一天,我沉浸在上海的微風中聞著咖啡的香味,卻再也想不出黃海上風中淚水般又苦又咸的味道……便只剩下淺淺的嘆息,然而也在瞬間被川流不息的車輛淹沒。
我,同樣在書寫著一個關(guān)于遺忘的傳說,我將是家鄉(xiāng)的一滴眼淚。
靜靜的奈河,涼涼的靈火,沉寂的幽冥里停泊一地的軀體,它們即將慢慢遠去,長離這充滿淚水和遺忘的境域,陷入無星無月的黑暗中。
逍遙的凌波洞,古樸的鳳凰琴,在關(guān)掉電源的剎那便永恒地消失了,深埋進虛幻的回憶中。華山論劍,不再靠彈指神功,而是用手中的筆,去書寫那無悔的人生,回到校園的武林中闖蕩江湖。
上海的微風,故鄉(xiāng)的眼淚,銘記與遺忘,回憶與憧憬,悄悄地出現(xiàn),在人生的樂章中填入一個又一個音符,在心靈深處自然地流淌。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nóng)架野人)和死人(荊州博物館的西漢軟體男尸)。而在我們美麗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線,也就是詩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見,宜昌是湖北的精華,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詩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歸。
趁現(xiàn)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對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秭歸吧!
秭歸地處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畔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也是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nèi)現(xiàn)存許多關(guān)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guān),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連秭歸地名的由來,傳說都與屈原有關(guān)。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趕到汨羅江,將弟遺體打撈起來,親自護送回家鄉(xiāng)。屈姊那深深親情使鄉(xiāng)親們大為感動,因而將縣名改為“姊歸”,后來“姊”演變?yōu)椤帮觥绷恕?/p>
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nèi)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五月,是農(nóng)忙夏收完畢,準備秋收的過渡時間,人們便在這個時間安排一個稍事休整和娛樂的“端午節(jié)”。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這個月的初五呢?這是為了便于習慣能記憶,類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這樣就使農(nóng)事繁忙的這段較長的時間,均勻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個節(jié)日休整,也算是“有勞有逸”了。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難忍亡國之痛,懷才投身汩羅江,這一天也剛好是端午節(jié)。從此,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稱端午節(jié)為詩人節(jié)。
龍舟竟渡
龍舟競渡的習俗,過去傳說是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實,在屈原未跳汩羅江之前,我國各地就有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了,但大多不在端午節(jié)舉行的?!杜f唐書·杜亞傳》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前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焙髞頌榱擞浤钋偠傻娘L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節(jié)的。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楊州一游,著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shù)十艘。楊廣自已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nèi)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梢哉f這是當時最大的龍舟了。北宋時建造的龍舟,無論從大小和結(jié)構(gòu)方面比隋代又有發(fā)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金明泄爭標圖》,便描繪了當時皇家乘坐的龍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還記載了金明池龍舟競渡的盛況:皇帝與群臣在大龍舟上觀看,錦標則插在皇帝的大龍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擰舞旗子,指揮幾十艘小龍舟在水面擺出各種船陣。隨后,這幾十艘小龍舟敲鑼打鼓向“標桿”劃來,奪得標的便向大龍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個爭標過程氣氛十分熱烈。
明代時,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已經(jīng)相當普遍。當時出版的一本《武陵競渡》的書,對這項比賽的規(guī)則,諸如競渡所用的船式,人數(shù)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現(xiàn)在,龍舟競渡已發(fā)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活動。
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岸了,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偉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吧!
屈原故里
這里是秭歸縣香爐坪,大家請?zhí)ь^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nèi)現(xiàn)存許多關(guān)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nèi)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秭歸山川秀麗,風景如畫。西陵峽雄奇壯美,還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險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巖更是令中外游客為之傾倒。這些自然景觀與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由秭歸出發(fā),可西進“小三峽”漂流,東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流覽,南入“長陽人”家鄉(xiāng)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農(nóng)架探密。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新建到大壩一公里處的秭歸新縣城將會成為集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風光、屈原故里風情、庫區(qū)移民新城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和三峽地區(qū)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你去過銅梁嗎?它是龍的故鄉(xiāng),也是英雄的故鄉(xiāng)。不過風景最優(yōu)美的最具有特色的,還得屬于我們銅梁巴岳山。
你來到巴岳山角下時,抬頭往上看,會看見巍峨挺拔的巴岳山,那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地走上巴岳山。在途中,你會看見小草伸了伸懶腰,不過風婆婆一來,小草便會向風婆婆鞠躬;花兒也露出笑臉綻放,旁邊的野花也穿著自己最美的那件服裝,那些花兒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若霞,黃的像金......好像它們?nèi)⒓颖让来筚愐粯?;梧桐樹也不甘示弱,它那茂密的枝葉和那棕色的粗樹干和在了一起,就像一個個士兵守護著巴岳山,無論風吹雨打依然挺立著。
到了巴岳山頂,最高處有“天燈石”,那塊石頭有一個屋子這么大。因為太高,爬不上去,所以有幾根鐵鏈。當你爬到上面時,我感到一陣陣春風吹拂而來,真是讓人陶醉!從高處往下看,又是別有一番景色!過了一會兒,你會聞到了一陣陣香噴噴的烤肉味,這是巴岳山最有特色的,那些烤雞、烤鴨、烤羊肉讓人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往后山去,往下走百步梯就到了三豐洞,傳說那是張三豐修煉成仙的地方。壁上留下了他的影像,游客都會去摸一下,沾沾仙氣,碰碰運氣。繼續(xù)往下走,就到了白鹿洞,傳說每當有人生重病時,那頭仙鹿都會把寶草放在門前,救了許多人的命。為了感激它,人們就把這洞取為“白鹿洞”。前行幾十米,就到了“棋盤石”,一般人是上不去的,有兩米多寬,那是仙人下棋的地方。到了最下面,是“黃角門”,它又叫“夫妻樹”,許多人都會在那里拍照。
我介紹了這么多看,你喜歡上巴岳山了嗎?如果想親眼看巴岳山,就到我們銅梁來吧!
1、在道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經(jīng)》中的說法是玉皇大帝為古代一個叫“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后放棄王位去修道,歷經(jīng)萬劫才成為了玉帝。在民間的傳說中,對于玉皇大帝是哪里人的說法就不一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爭奪玉皇大帝老家的地方有五處,分別是安徽亳州市、江蘇響水縣、河南濮陽市、山東菏澤市與天津。
2、關(guān)于天津是玉帝的老家,這一說法的來源是唐朝時期一本叫《酉陽雜俎》的書,里面有“玉皇大帝姓張名堅,字刺渴,漁陽人”一段文字,并且介紹了他“盜取劉天翁白龍帝車霸占天庭”的故事。據(jù)考證,在古代漁陽屬于薊州,最早在今北京密云縣境內(nèi),但隋唐時期縣治就屬于天津了。
3、對于其他四個地區(qū),認定玉皇大帝的老家是本地的,大都來自于一些世代的傳說,以及留下的相關(guān)廟宇。我們一一來簡單梳理一下。首先安徽亳州市渦陽縣,這里是老子的故鄉(xiāng),目前仍有太上老君的祖庭天靜宮。在當?shù)匾粋€叫“張大莊”的地方,傳說就是玉皇大帝的家鄉(xiāng)。據(jù)說玉皇大帝臘月二十五下降人間,本是為了祭祖,后來當?shù)厝税堰@個接玉皇的日子傳來出去。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自我記事起,故鄉(xiāng)的橋就橫跨在河的兩岸,辛勞的村民踏著它從這邊走到田里,又從田里走回村里。故鄉(xiāng)的橋就像一個守護者,守護著我們村。在鉛灰色的平房間,它永遠孤獨地佇立著,任憑人、車子從它身上踏過,碾過,一年又一年……
故鄉(xiāng)的橋是用水泥建造的,我已不記得它大大小小修了幾次,但唯一不變的是那撐起整座橋的橋墩。它永遠都牢牢地扎根在水中,就像故鄉(xiāng)的橋守護村子那樣守護著這座橋。
橋下靜靜流淌著清澈的河水,橋洞下有經(jīng)流水沖刷而變得異常光滑的石頭。岸邊有“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柳樹,一切都顯得那么質(zhì)樸,就如故鄉(xiāng)的人。
夏日的夜晚,橋就成了人們閑聊乘涼的好去處。月亮灑下銀白色的光,斑駁的樹影中間露出點點月光,橋在水中有朦朧的倒影,水中還有一彎月。在月光下,水面泛起縷縷銀光。水、月、影就像被畫家精心安排過似的,組成了一幅靈動的畫面。微風吹拂,人們的心就像一只只小鳥,從胸中展翅飛出,飛過迷茫的煙水、蒼茫的群山,又回到橋下的清波里。
清晨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橋邊到處是洗衣的婦女,玩水的孩童。婦女的談笑聲,洗衣的汲水聲,孩童的嬉鬧聲,鴨子的嘎嘎聲,合奏出了一曲清晨小橋邊的交響樂,伴隨著清澈的流水流向遠方。
中午,強烈的日光使得水面泛起層層白光,橋洞就成了捕魚人納涼的好場所。當你看到橋洞下停著幾只竹筏時,不必驚奇,人們喜歡在這片陰涼的小天地里交流捕魚心得。
沒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沒有鋼筋水泥的現(xiàn)代氣息,沒有沉重的歷史背囊,滄桑的橋啊,你究竟是用怎樣的魔力把故鄉(xiāng)的人們召喚到你的膝下,用怎樣的魔力把人們的目光聚集到你的身上?沒有動聽的言語,沒有誘惑的微笑,沒有美麗的外表,也沒有迷人的嗓音,故鄉(xiāng)的橋你只是默默地張開溫柔的翅膀,為人們遮擋風雨,給人們提供休息納涼的場所,庇護著淳樸的人們。
故鄉(xiāng)的橋,如今仍然屹立在河上,經(jīng)歷了多年風雨的洗禮,歲月無情地給它添上了皺紋,但是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它始終是我們的依賴。故鄉(xiāng)的橋呵,感謝你的守候。因為你,讓我記住了故鄉(xiāng)的美,讓我感受到了故鄉(xiāng)人的友好、真誠、善良與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