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圓明園的資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圓明園的資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圓明園的資料

第1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關鍵詞:圓明園山體現狀歷史變遷 修復保護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史皇家園林的杰出代表,其建設經歷清朝七位皇帝御園時期,歷時150余年,是中國古代園林“集錦式”造園手法的典范。圓明園“園中有園”的空間藝術效果離不開造園要素――山體。圓明園352.13公頃的占地面積中,就具有山體200余座,是構成圓明園空間的主要骨架,與建筑、植物、水體交相呼應,形成了豐富的景觀,是圓明園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圓明園自1988年修復福海及長春園、綺春園部分景區(qū)并首次向游人開放,2008年修復開發(fā)九州景區(qū),目前遺址公園面貌已初具成效,但已恢復區(qū)山體是否具有歷史原真性,如何科學地進行未恢復區(qū)的保護及修復仍是一個重要的難題。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圓明園山水文化或用西方空間范式來解讀圓明園的造園藝術,筆者通過對圓明園山體的實際調查,結合歷史背景,對比分析其修復保護工作所存在的問題,為今后圓明園的山體修復提供參考資料

1.圓明園山體的歷史變遷

圓明園經歷了復雜的歷史變遷,每次變遷具有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背景,修復圓明園山體不僅需要對照相關圖紙資料,還需建立歷史感知參照系統,還原特定時空背景下圓明園的山體特色。

1.1“三山五園”格局下圓明園山體特征

清朝時期北京西郊一帶建成一系列規(guī)模龐大皇家園林,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統稱為“三山”,依托“三山”地形地貌分別建造了( 清漪園) 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同圓明園、暢春園一起統稱為“五園”?!叭轿鍒@”格局存在一定的聯系:“三山”形成一條東西向的軸線,此軸線往東的延長線正交于圓明園和暢春園所形成的的南北向的軸線。大規(guī)模人工堆山是圓明園山體與其他四園相比一個重要的特征,其形態(tài)多為帶狀山體,山勢走向與“五園”的空間格局相呼應,山脈起落山體高度與“三山”的龍脈一致,西北高,東南低,曲折婉轉,宏觀上形成上風上水的風水布局。

1.2圓明園山體的歷史變遷

計成《園冶》中寫道:“世之新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意思是造園的藝術效果有很大程度取決于主人的主觀喜好和精神意志。圓明園從建園到現在總體分為皇家御園時期和遺址時期:皇家御園時期從賜園到御園經歷七位皇帝持政,也經歷了七次大規(guī)模的建設和修整,其園林規(guī)模、山體風貌也因此發(fā)生變化;民國時期,1922年北洋軍閥共從長春園、綺春園強行拉走太湖石623車、云片石104車,因為圓明園大多山體為“石包山”,故此時期的“石劫”對圓明園造成了巨大的毀壞。從建國到現在是圓明園的遺址時期,建國早期圓明園山體破碎不堪,經過1988年及2008年兩次大的修復工作后,已有大部分土山山體得到了恢復,但石山卻破壞嚴重。

因圓明園的建設完成于1860年以前,之后便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本文著重研究皇家御園時期圓明園山體的歷史變遷和特色。

1.2.1康熙皇子賜園時期

根據《日下舊聞考卷八十?國朝苑囿》所述 “圓明園為世宗憲皇帝藩邸賜園,康熙四十八年所建”, 當時只是為了滿足皇子的日常生活,只是有小范圍的堆山造園。后湖景區(qū)建有牡丹臺、竹子院,金魚池、菜圃等12景,福海景區(qū)建了深柳讀書堂,風格均比較自然樸素 。

1.2.2雍正御園時期 :

雍正時期開始增加辦公理朝場所,增加了勤政殿、九州清晏、會心處,平湖秋月,環(huán)秀山莊等24景,此時山水規(guī)模較之前進一步擴大,圓明園由康熙時期的44.5畝擴到195.3畝,“華夏九州”的山水骨架基本形成,造園風格上以清新自然為主。

1.2.3乾隆御園早期:

1736年乾隆即位后開始圓明園的大規(guī)模擴建, 此時九州景區(qū)、福海景區(qū),西北部景區(qū)共增加至40景,山水格局形成“華夏九州”完整的結構。清《御制詩集》形容正大光明景點山石:“屋后峭石壁立,玉筍嶙峋”,可見當時疊石堆山已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

1.2. 4乾隆御園中晚期:

乾隆四十年后,圓明園擴建至346.9畝,形成圓明、綺春、長春三園整體山水格局。造園風格突出皇家氣派 ,此時圓明園已達到100多處景點,園林氣氛增強。

1.2.5嘉慶御園時期

嘉慶朝繼續(xù)延續(xù)三園整體的山水格局,改建了福海北岸的靜遠洲、武陵春色的恒春堂、北遠山村的課農軒,增建了圓明園福海景區(qū)的觀瀾堂,并修繕了舍衛(wèi)城、同樂園、永日堂別有洞天、安瀾園等景點。

1.2.6道光御園時期

道光年間,財用匱乏,國勢日頹,已無力對圓明園大加建設,只能勉強維持圓明三園已經達到的景觀效果,山形較乾嘉時期當無根本變化。重點改建寢居建筑,建筑面積增大,園林空間氣氛和藝術水平也隨之發(fā)生改變。

1.2.7咸豐御園時期

此時期圓明園在規(guī)模上和景點數量上已達歷史的頂峰,改動也只是修葺寢居建筑,山水格局變動不大。咸豐時期和道光時期被學者稱為圓明園盛期,此后圓明園的研究保護及修復工作也多以這個時期的格局為參照。

圓明園盛期山體具有以下特色:

1)模仿華夏九州的山水格局,西北角紫碧山房為最高峰,象征昆侖山。山高15米;

2)福海景區(qū)、后湖景區(qū)分別形成兩個次高峰,依然以各景區(qū)西北角為最高峰。廓然大公山體高度為 10米,杏花春館景區(qū)山體高度為12 米(根據2011年現狀地形圖,結合65年地形圖推測)。

3)其他山體均為狹長的帶型,高度在10米以下,以土山為主,其主要作用是分隔景區(qū)空間。

1.2.8同治御園時期

同治十二年對園明三園進行重修。當由于當時國庫空虛,內憂外患,修復效果也無法與被焚之前相比。作為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該階段同其他歷史時期一樣,在圓明三園物質實體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2.圓明園山體現狀調查方法

2.1調查方法

采取現場踏勘與地形圖、圖檔資料相互結合調查分析,梳理出山體綜合現狀特點以及與歷史盛期的差異。 采取拍照記錄、比較分析、現場核實評價等方法記錄各景區(qū)景點內景觀元素現狀特點。盡量用180度全景模式拍照記錄山體與周邊環(huán)境的整體關系,用水平視角照片記錄局部山體高度、保存狀態(tài),山石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比對2011年測繪圖,1933年測繪圖及咸豐時期樣式雷平面圖的相互關系,找出其差異點;根據修復及保存狀況對調查的土山石山進行分級評價。

3.圓明園土山的現狀與分析

3.1綜合現狀

3.1.1未恢復區(qū)域

大部分區(qū)域處于荒蕪狀態(tài),山體被鏟平,輪廓幾乎完全消失,山體基本被破壞75%以上。武陵春色、萬方安和、茹古涵今、長春仙館以西;濂溪樂處、淡泊寧靜、曲院風荷以北,福海景區(qū)北部;綺春園西部;長春園東南角如園。

3.1.2已恢復區(qū)域

山形已基本修復,但局部與歷史有偏差。如九州景區(qū)中部、福海景區(qū)南部、長春園大部分景區(qū)、綺春園東部:九州景區(qū)山形基本已得到全面的恢復單局部石山,假山堆石破壞嚴重,大部分未修復。

3.2各景區(qū)山體現狀

3.2.1九州景區(qū)

九州景區(qū)大部分山體已修復,西部景區(qū)雖然已經清理,但山體還未修復,山高水長及其北面山體已經完全消失。

3.2.2西北部景區(qū)

園區(qū)雖已開放,鋪設了道路配備了路燈指示牌垃圾桶,但70%左右的山體仍未恢復

局部地形現已消失,被大量的建筑垃圾堆土侵占。

3.2.3福海景區(qū)

福海周邊景區(qū)大部分山體已恢復,局部由于雨水沖刷山體形態(tài)被破壞;福海北部山形未恢復,山體基本消失現場能看出大多數土方已被挖走,鏟平。

3.2.4綺春園景區(qū)

綺春園東側景區(qū)山體已修復,局部山體坍塌滑坡厲害,失去原有形態(tài)和空間關系,西側 101中學占用的土地所有的山體均已消失。

3.2.5長春園景區(qū)

長春園山形基本已修復,堆石假山均未修復,且保存狀態(tài)較差,大多數已坍塌。

3.3圓明園山體現狀評價

評價分為已修復區(qū)和未修復區(qū),按山體恢復效果和保存狀態(tài)進行評價。

3.3.1評價等級說明

1)A級為已修復山體,已修復的山體根據修復效果與歷史對比分為三個等級:A1為好,基本按歷史原貌復原;A2為一般,已修復,但曠奧形態(tài)與歷史不符、高度改變、山峰減少或主峰次峰不明顯; A3差,偏離原有空間感。

2)B為未修復山體,根據保存狀況進行分級評價。B1為保存較好,大于75%的山體被保留,山體基盤基本完整,山形完好,只在局部有少量缺失凹洞或斷裂或因自然水土流失或雨水沖刷等引起的高度變化,對所在景區(qū)的空間感影響較?。籅2為保存一般 ,有50%-75%的山體保留,山體基盤殘存部分大于二分之一以上,山形變化較大,對所在景區(qū)空間感影響較大; B3為保存較差山體,山體保留50%以下,大部分缺失,原有的空間感因之喪失;B4為完全消失山體 ,山體基盤大部分缺失,原有的空間感因之喪失。

3.4山體現狀調查總結

圓明園山體現存及需要修復的山體共235個:其中已修復山體130個,占總量的55.3%,修復較好112個,修復一般14個,修復較差4個;未修復的山體102個, 保存較好的8個,保存一般的11個,保存較差的37個,基本完全消失的46個,新增山體3個。

4.已修復山體和咸豐朝、1933年地形圖對比存在問題

為了驗證已修復山體的修復效果,選取圓明園盛期――咸豐時期的樣式雷圖作為參照,但因樣式雷圖僅能反應空間關系,山體形態(tài),無等高線,故選取較早的測繪圖――1933年的測繪CAD圖進行對比分析。

4.1山口形態(tài)與位置:

修復后山口過于平直,山體與山體 之間關系弱,如涵虛朗鑒南部山體峽口、含經堂南側山體2處峽口。新增加的山口位置與歷史不符,破壞了空間藝術效果的原真性,如武陵春色西側山口、諧奇趣東側山口。

4.2山峰數量、位置和山體高度

綺春園景區(qū)大部分山體等高線較33年至少增加1根,山體高度增加;紫碧山房、杏花春館、廓然大公、綺春園松風夢月北側山體,山體高度降低、主峰不明顯。

4.3山體山峰位置發(fā)生變化

長春園法慧寺寶相寺北側及澤蘭堂東側山體 ,由于雨水沖刷和人為破壞,山體嚴重滑坡,且主峰位置移動較大,原本山體與建筑的圍合關系消失。

4.4山體基盤形態(tài)山體

1)原本連續(xù)的山體基盤被斷開,如花神廟東側山體、含經堂西南側山體、鑒碧亭南側山體、夾鏡鳴琴河道南側山體、廓然大公北側山體;

2)原本斷開的山體基盤被連續(xù)起來,如含經堂西北側山體、玉玲瓏館東側山體、海岳開 襟東側山體;

3)山體基盤擴大,占據建筑遺址,如茜園西側山體、接秀山房東側山體;

4)山體增長或變短,改變了原有的空間形態(tài),如獅子林西南側山體增長、保合太和、東側山體變短。

5.保護及恢復建議

由于歷史資料及當今造園水平局限,加之一些不可逆的破壞,圓明園山體的保護及恢復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筆者基于圓明園山體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5.1已恢復區(qū)的維護和修繕

圓明園的山體修復工作是一個長期持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已經修復的山體需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過度,局部不滿足歷史時期面貌的山體,若按照歷史時期修復,則會破壞山體上的現有植被,造成巨大的浪費,故建議暫時保留現狀;對于偏離歷史氛圍較大的山形水系,建議重新修復。

5.2未恢復區(qū)山體的保護

未修復區(qū)的山體有36.2%保存較差,有45%基本消失,這部分山體可選取局部較有特色的景點進行修繕,其余的建議先進行清理,移除場地內的建筑堆土和垃圾,對有價值的山石進行保護。消失的山體可按重要程度進行局部恢復,較復雜的石山建議在相關資料充足,堆山技術成熟的條件下在進行修復。

圓明園的價值不是僅僅作為教育民眾的遺址,也不只是學者研究的標本化石,她是我們祖先為我們民族創(chuàng)造的驕傲,在科技進步,學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若我們不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圓明園的修復保護,則無異于一百年前對我們民族犯下滔天罪行的八國聯軍。當然要確保圓明園的山體修復工作沿著正確的軌跡和方向可持續(xù)進行,僅僅研究歷史和現狀是不夠的,需要制定更完備的保護政策,需要研究及實施可持續(xù)的,可逆的方法進行修復,需要更多的專業(yè)人士一起配合完善其修復所需的資料。

參考資料:

[1]中國圓明園學會.圓明園四十景圖詠[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985

[2]郭黛 賀燕.圓明園的記憶遺產[M]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第2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1999年,向北京五塔寺石刻博物館捐贈圓明園遺失石刻50余件。

2009年,參加首屆中外名人鼻煙壺邀請展

2010年,中國集郵總公司發(fā)行《曼妙生花――中國瓷鼻煙壺精粹》(上、中、下)限量

版明信片,亮相世博會。

2011年,接受東方早報、中國古玩網、收藏天下、騰訊網等多家媒體采訪。

2012年10月,《靈泉齋藏重要宮廷瓷器》一書完成,并被大英博物館、盧浮宮、法國吉

美博物館等海外機構收藏。

2012年11月,當選“中國十大古玩人物”。

圓明園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仍是一道歷史謎題。

這些圓明園的文物除了在大英博物館、楓丹白露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以外,還有誰在收藏呢?簡單而言,以前在外國人手里,今天在中國人家中。

第一次認識這位收藏圓明園的人,是在新浪微博上,他的網名叫“五方居士”。其藏品之豐、質量之精、涉及之廣,令人咋舌。2 012年末的一個大雪天,記者來到“靈泉齋”,“五方居士”羅嘉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訪。

羅嘉收藏的圓明園文物中,最重要的一件當屬雍正時期“圓明園印璽”。據統計,目前已知圓明園印章在全世界范圍內僅存三枚,而且每方都不相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枚;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有一枚;再有就是 “圓明園牛角凍獅鈕印璽”這 一枚了,為羅嘉收藏。相比較前面兩枚博物館的館藏品,羅嘉所藏這枚印璽最為精美,這是他當年在法國購入的。

羅嘉還有一件藏品,也備受海內外文博界關注,那就是著名的“御制青花龍紋太平有象臺瓶”。這是雍正二年燒制的。檔案記載:“照嘉窯太平有象雙耳臺瓶木樣成對燒些來,不必落款,配座子,落不必太高,交圓明園后殿陳設。欽此?!贝似髟瓰橛赫实厶貏e諭令景德鎮(zhèn)御窯廠為圓明園燒造的陳設器,原樣本參照了“明嘉靖青花龍紋臺瓶”。但仿古的同時又有創(chuàng)新,并聽取了外國傳教士的意見,造型略帶歐式風格,這與雍正皇帝經常在圓明園召見外國使節(jié)有關,意義非凡。

常人眼中的大藏家至少都是年過半百的,但剛過而立之年的羅嘉為何會收到令人羨慕的精品?其實,羅嘉對圓明園的收藏,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北大讀書時,羅嘉平時一有空閑,就愛去圓明園溜達,去多了,那些歐式風格殘缺的石柱在他腦海里也扎下了根。后來羅嘉發(fā)現,北大校園里也有很多圓明園風格的石雕,比如北大西門外的石獅、主樓外的麒麟、未名湖畔的詩碑、辦公樓前的華表等,都是圓明園的文物。畢業(yè)后,他平時逛胡同,走街串巷時,也會特別留意哪里還有散落的圓明園建筑殘件。隨后三年,他收集整理了50余塊圓明園殘石。2001年,羅嘉和文博泰斗史樹青先生結識了,史老勸他把這些石頭捐了。羅嘉起初還有點舍不得。在常人眼里,這些可能只是一塊塊殘石,殊不知,穿越這斷壁殘垣后,就能看清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這在羅嘉心里也有著特殊的情結??梢幌氪_實沒地方放,羅嘉就一塊沒留地全捐獻給了五塔寺石刻博物館。

18 6 0年英法聯軍劫掠、后,在園內所擁有的4 0個景中,還剩余13處。同治十二年,清廷調查后發(fā)現圓明園尚存13處景觀,比如方壺勝景、蓬島瑤臺。由于這些景觀都是建在水中的,英國人當時沒有船,因而它們僥幸沒有被火燒掉,有些建筑還保存得相當完整,圓明園的中國園林部分并未成為一片廢墟。

然而,這場由英法聯軍一手造成的劫掠和焚燒,確實是圓明園這座世界名園蒙難的開始。隨后,那些清朝駐守北京西郊的敗兵游勇和地痞流氓,都趁慈禧以及清廷撤出北京的混亂之機,進入圓明園景區(qū),大量砍伐古樹盜賣,有的甚至燒成木炭,拿到市場上去賣。與此同時,圓明園殘余的家具、陳設等也被大量洗劫,那些幸存的園中建筑物也開始被陸續(xù)拆毀。清王朝覆滅后,一些軍閥、官僚、政客乘機對圓明園景區(qū)內的精美建筑石料巧取豪奪,民間也有人肆意取用圓明園的石料。據載,當時的軍閥王懷慶曾把圓明園中的一些石料拉走,用于修建自己的達園。位于遼寧撫順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圓明園內的東西。所以,圓明園遺失的文物不光國外有,國內其實也有。如果能掌握更多關于圓明園歷史信息的話,分辨出這些文物并不是太難的事。

有了這條線索后,羅嘉又先后查閱了《清宮瓷器檔案》、《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案》以及國家第一檔案館的相關資料,并在國外國內不遺余力地展開整理與收藏。

原圓明園公園管理處主任魏懷中曾談到,圓明園的建筑已不復存在,然而遺址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將世代流傳。作為圓明園歷史文化的載體,圓明園文物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歷史滄桑,會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以及對圓明園的追尋。

“萬園之園”圓明園的規(guī)模和重要性絕不遜于故宮,英法聯軍毀掉的不僅僅是一座皇家園林,更是幾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因此,這些圓明園流散的珍寶是國恥的見證,被賦予了太多的情感。作為一個收藏家,羅嘉覺得能收藏到圓明園的文物很欣慰,起碼能讓更多的人感悟到這段無法觸碰的歷史,了解一些他們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收藏圓明園已經不再是一個愿望,而是一個事實。這是中國的收藏家自強的表現,只有自強才是硬道理!

對話羅嘉收藏絕不是光“擁有”這么簡單

記者:您收藏圓明園遺失文物的初衷是什么?

羅嘉:想多了解一點有關圓明園的歷史,這些點點滴滴是缺不了的。而這些點滴,就是一件件散落在民間的圓明園文物。

記者:這類文物的價格是否要比一般文物高?

羅嘉:那是肯定的。大清朝六位皇在這里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在清政治的鼎盛時期,圓明園的地位比故宮還要高,所以園子里面的文物,價值可想而知!

記者:我看到您的新書《靈泉齋藏重要宮廷瓷器》上著錄了很多件圓明園失散文物。您的購買途徑是什么?

羅嘉:靈泉齋亞洲私人收藏機構在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意大利都有負責人,主要任務就是從八國聯軍后裔或是晚清時期曾經來過中國的商人們家中尋找來源。當然了,在天津、上海,我們也有負責人,主要是關注一些已經回流到國內的文物。

記者:您的這些藏品將來會賣嗎?

羅嘉:目前,我還在進行研究,還會再出5本書。至于將來嘛,我沒想好??傊?,這些東西即使不在我手里,也要留在中國。

記者:您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文物是從圓明園中流失出去的?

羅嘉:查資料,必須翻閱大量的資料。就拿圓明園的西洋樓來說吧,這是建于清朝乾隆 十二年至二十四 年期間的,由O世寧、蔣友仁、王致成這些歐洲傳士設計監(jiān)造的。它既有歐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里面又有“諧奇趣”、“海晏堂”、“大水法”。只有了解了更多的歷史信息,才能清楚里面的陳設??傊痪湓?,這都是研究的結果,并不完全能由錢來決定的。

記者:根據這么多年來的經驗,您認為圓明園文物主要集中在哪兒呢?

羅嘉:從數量上來講,美國最多,但法國、英國的質量比較好。有一點也很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國的個人收藏家手中也很多,應該還有很多文物沒有露過面。隨著歐美經濟的波動,這些文物遲早會出來。無論是否被我買到,我都希望它們能盡快回到中國。

記者:作為一名收藏家,您能不能給廣大收藏愛好者一些建議?

羅嘉:收藏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意義的事情。當然了,這里面會存在藝術品投資、升值的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但我還是要提醒大家,這里面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很多,不是給大家潑冷水,真的很難。

記者:您覺得衡量收藏家的標準是什么?

羅嘉:一位成熟的收藏家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素養(yǎng)。第一,他需要汲取各方面的收藏知識,做到善于學習,研究不怠。在此,學習研究的客體是多方面的,不光局限于藝術,也不單純是學術。譬如,對于圓明園的了解,就不能光局限于文物本身,還需要涉及建筑、繪畫、宮廷文化、宮廷生活等多個領域,因為古代藝術品的特性就是會貫穿各個門類。第二,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第三,成熟的收藏家,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收藏精神”,勇于承擔自身對社會的責任,絕不是光“擁有”這么簡單的事。

第3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從受眾需求出發(fā)策劃選題

2010年5月,一條《圓明園150件文物即將得到修復》的新聞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作為致力于中國文物保護事業(yè)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從保護國家文化遺產的職責出發(fā),義務為圓明園修復百件受損文物,讓其重現昔日輝煌。在圓明園罹劫150周年之際,修復150件圓明園文物,其意義不言而喻。

歷史上的圓明園在歐洲久負盛名,其中的西洋建筑由來自歐洲的傳教士郎世寧、蔣友仁、王致誠等設計指導,由中國匠師建造。來自法國的大文豪雨果曾在文章中高度評價圓明園的藝術成就。因此,圓明園這個話題在法語節(jié)目的受眾群中有一定的傳播基礎。具體來說,在這個話題的選擇上法語廣播部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從建筑園林藝術方面來看,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古代三千年造園藝術的集大成之作,也是18世紀西方園林的一個集中體現,因此被稱作是“萬園之園”,是一切園林的典范。它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18世紀歐洲巴洛克建筑的體現。二是圓明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傳統文學、繪畫藝術、傳統的建筑園林藝術、傳統美學思想等中國傳統文化與主要景點的造園立意、景觀布局、題額、匾聯、建筑形式、山水營建等方面的內在聯系。同時,圓明園中的西洋樓建筑也充分說明了其在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

圓明園自身所蘊涵的巨大文化價值,以及其連貫中西的特殊歷史地位,是本期訪談節(jié)目的最佳契合點,既可以向受眾闡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涵,又可以說明加強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性,這就使得該節(jié)目從立意上就把握住了繼承傳統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系。

精心策劃增強針對性

事實上,本期訪談節(jié)目只是法語廣播部制作的圓明園專題系列中的一集。從2010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在長達半年的策劃時間里,法語廣播部共采訪錄制了6期有關的專題節(jié)目,采訪了十幾位專家、官員、外國友人和普通游客等。節(jié)目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現場活動的實況解說、有主持人和專家的對話、還有音響豐富的錄音報道等。這個系列活動吸引了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友好人士和專家學者前來參加。因此在節(jié)目里,中國和外國的聲音交織進行,引起受眾內心的共鳴。

本期獲獎節(jié)目采取了訪談的形式,邀請到的嘉賓是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從事記者行業(yè)多年的布立賽可以說是現代西方第一位正面客觀介紹圓明園被毀滅那段歷史的學者。他于2003年出版了《1860:圓明園大劫難》,這本書匯集了眾多的歷史資料,詳實地記錄了從第二次開始一直到圓明園被毀滅后的那段歷史。其觀點客觀,以生動而準確的筆調再現了當年的情景。法國前總統德斯坦曾為其書做序:“焚掠圓明園,對中國至為殘酷,而英法兩國殖民軍則極其可恥。但愿這部扣人心弦的著作,有益于世界上仍在相互傷害的國家間的和解。”布立賽這本書的出版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反響,因此邀請他前來我們的節(jié)目里現身說法可以增強我們節(jié)目在西方受眾心里的信服力。

關于嘉賓的選擇,法語廣播部原先打算邀請國內的歷史學家為受眾作一解讀。在與圓明園管理處的聯系中得知,法國歷史學家布立賽將要出席在圓明園舉行的紀念活動。于是我們在活動前一個月便通知本臺駐巴黎記者站的同仁先與布立賽先生取得了聯系,并在巴黎對他進行了采訪。布立賽先生非常歡迎中國媒體對他的采訪,此次接觸也為后來在北京演播室本期訪談節(jié)目的錄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期節(jié)目是法語圓明園專題系列的最后一期,可以說是一期 總結性的節(jié)目。對嘉賓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是經過欄目組同仁共同策劃,并綜合前幾期節(jié)目中所涉及的有關圓明園的歷史、保護、文物歸屬等話題展開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受眾對前幾期節(jié)目的反饋,向專家提出受眾最關心的問題,對癥下藥,使得我們的節(jié)目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節(jié)目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法籍法語教師和學者瑞貝卡參與并收聽了這期節(jié)目,她表示之前她甚至不了解法國作家雨果曾譴責過英法聯軍當年的這起暴行,聽完我們的節(jié)目之后,她心情非常沉重,同時也讓她對圓明園的歷史以及中國人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第4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關鍵詞:優(yōu)化的路徑 教育理念 課堂教學

目前在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時,需要明確幾點:(1)優(yōu)化的路徑,仍需在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進行;(2)遵循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3)須在師生互動關系的平臺上,完成課堂教學。

由此,本文以“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路徑探討”為主題,目的就在于:針對上述3個方面的規(guī)定,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

需要明確一點,現階段在開展語文教學藝術優(yōu)化時,不能脫離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環(huán)境。只有在認識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相應語文教學藝術的塑造。

(一)升學壓力促使小學語文教學仍以應試為導向

小學仍面臨著局部區(qū)域內的升學壓力,這種壓力就使得: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取決于學生的測試成績;測試成績的效果,又直接與教師的工作績效掛鉤。因此,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因素上來考察,這些都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優(yōu)化。所外化的表現形態(tài)便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突出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了語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二)傳統課程設計限制了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難以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傳統課程設計的固化又進一步限制了上述實踐的開展。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本的版本在較長期不會發(fā)生變更。這在方便教師教學的同時,又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chuàng)新,當然,語文教學藝術也就無從展開。

二、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構建

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構建,不可能跳離現有的制約因素而展開。由此,只有在承認目前現狀的前提下,去尋找最易實現該培養(yǎng)體系的切入口。如,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模式的建立,使學生主動的去說、讀和寫,在雙向反饋下逐漸使小學生形成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一)學生主動性的引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這句話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應該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信息。當然,該信息應與教學有關。在有限的語文教學時段中,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

(二)教師講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學語文過于突出知識點的傳授。不可否認,這些知識是小學語文課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過多的去強調這些知識的傳授,將使語文教學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著快樂學習的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想與情操的培養(yǎng)。

(三)師生互動關系的形成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系的構建,具體體現了“主體性”教育的現代教育思想。具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就體現為,在有限的課時內形成一種師生雙向互動的關系。以啟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充分引致他們在學習中的興趣與求知欲。

三、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具體途徑

誠然,在目前制約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藝術優(yōu)化的途徑還有許多種。并且,針對語文教學藝術系統性而言,還需要諸如歷史、政治等其它學科知識的輔助。

(一)學生主動性引致的實施途徑

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由教師在導課過程中提煉出來幾個小問題,如:同學們知道圓明園嗎?對于圓明園,你了解多少?英法聯軍為什么要毀滅圓明園呢?通過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讀課文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關于圓明園的情況。知道圓明園占地月347公頃,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過150 多年的修繕擴建,花費了不可計數的人力物力,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删褪沁@樣一座萬園之園,卻被英法聯軍毀滅了。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帶領學生就作者當時的心境、文章的內涵,以及文章的風格等方面來對該問題進行詮釋。這樣:(1)通過預設問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并使他們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來體會該文章的內涵意境;(3)通過查閱、收集、交流,學生切實了解圓明園的價值,再從朗讀中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這就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引致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進了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中的人文素質。

(二)教師講授模式改善的實施途徑

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與氛圍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感受,推進教學的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5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我是中國南京下關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少先隊員,我從老師的介紹,爸爸媽媽的講述以及網上的資料查詢中知道了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的日子,有感而發(fā),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300年前,也就是康熙46年時,為了紀念康乾盛世,清王朝建起你了一座如夢幻般美麗又集奢華于一身的園林,里面有無數的奇花異草,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被稱為萬園之園,可就在它建成150年的時候,1860年的10月,英法聯軍在對這一宏富無比的皇家博物館進行瘋狂劫掠后,又縱火將其野蠻焚毀集人類園林藝術之大成,被譽為東方夢幻藝術極致的“萬園之園”萬劫不復,人類文明遭受巨大災難,于是在世界悲劇史,災難史上,寫下了中國圓明園。

轉眼2010年,又一個150年過去了,中國經濟越來越發(fā)達,也越來越強大了,在被毀紀念日來臨之際,圓明園展出了悉心修復,收集的一批圓明園文物,150件劫后余生。流離失所的圓明園文物重現人們眼前,同事在圓明園舉行的“勿忘國恥,勵志騰飛——愛國主義航天展”使觀眾情緒激昂,更讓人感慨萬分:一個昔日任人宰割的民族,如今繁榮富強,香港,中華兒女行走太空,嫦娥二號遨游太空探測月球……現在的中國,是充滿生機的,強大的,我們紀念圓明園罹難150周年,不是為了要記住仇恨,而是要牢記歷史,呼喚世界和平!希望所有人都能遠離戰(zhàn)爭,像我們現在一樣生活在和平溫暖的陽光下!

第6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A-

0110-01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對學生是極有幫助的。所謂幫助,主要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引導學生自己去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痹谛W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習得方法、學有所獲。只有做到這一點,課堂教學才能夠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向“以學生為主導”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而在實際教學中,包含多媒體在內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加速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口述文本中描繪的場景引導學生想象文本情境。而小學生年齡小,其認知水平畢竟有限,其想象中的場景并非完全符合文本情境。在當下信息技術普及的時代里,網絡終端能夠提供聲音、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海量的多媒體信息,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整理這些信息制作成教學資料,很容易把學生帶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以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春天里的發(fā)現》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出“春天”的情境,例如萌芽的小草、嫩黃的柳枝、姹紫嫣紅的花朵、小鳥的啾啾聲、春雷的隆隆聲、春雨的沙沙聲、解凍后歡快流淌的小溪、邊跑邊笑的放風箏的小朋友們等。學生從多媒體視頻中直觀感受“春天”的情境,這對課堂文本教學的有效展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

眾多的心理學實驗和教學成果表明,對新事物的多渠道認知,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嗅覺等,有利于受眾提升記憶力和理解力,加快受眾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認知程度。在課件準備階段,教師首先要明確課文主題,然后圍繞主題搜集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處理、整合,或為一個畫面配文字、音樂,或為一段視頻添加旁白,或編排相關信息的內容和順序等,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網頁課件的制作為例,教師首先可通過播放《鼠、兔首拍賣現場》的一段視頻,引發(fā)學生探究圓明園的興趣。針對“圓明園的布局”,教師可利用三維影像技術展示圓明園眾星拱月的全景布局圖:“圓明園風光圖”,展示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的昔日輝煌;“歷史文物”展示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等。學生從中理解了圓明園為什么被稱作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當講授到“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播放一段英法聯軍搶掠圓明園的視頻。畫面上的熊熊火光,侵略者囂張搶奪的身影,以及深沉的旁白、沉重的音樂,引領學生仿佛回到那個歷史時刻,身臨其境地感受圓明園的劫難,其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對祖國瑰寶的熱愛和對侵略者殘暴行徑的憤恨之情。

三、運用信息技術要“收”“放”自如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有積極意義的一面,在實際應用中,教師還應遵循“主題決定內容”的原則,圍繞主題篩選資料,避免陷入為應用而應用的誤區(qū),如果所篩選的資料沒有完全切合主題,教師就需要對資料做必要的編輯整合。但如果沒有教學條件整合的,教師要采用寧缺毋濫的原則,不可偏離教學的根本目標。因此,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要“放”,還要“收”?!胺拧本褪菑恼Z言文字本身發(fā)散出去,用信息技術營造出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同文本,進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收”則是從信息技術營造的“境”中有所感悟,即“胸有境”,然后回歸文字本身,作為作者把胸中的“境”寫出來。教師在“放”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快速理解接受,“收”的過程則引導學生學會歸納表達,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在實際教學中,“收”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的形式,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側重,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側重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則側重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以看圖說話(寫作)為例,教師播放一段“暴風雨”的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雨前、雨中、雨后的變化,如天空、地面、水面的變化,人物、動物的變化,感受風、雨、云、人、物的靜與動等。在說話(寫作)訓練中,低年級學生相互交流觀察所得,而高年級學生則在作文中能夠有邏輯、有條理地表達思維。而二者都是培養(yǎng)學生對時間空間轉換的認識、對動態(tài)靜態(tài)變化的理解。

第7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然而,幸運的是,我們畢竟年輕過,在那個躁動不安的年代,我們不僅像許多年輕人一樣,有過理想的沖動,更有過對于理想的生命實踐。圓明園―那個記錄著民族屈辱的文明廢墟,正是因為我們一代人用青春熱血的澆灌,才得以重新復活,煥發(fā)出勃勃的生機。

歷史是公平的,誰給歷史輸送過新鮮的血液,誰就會活在歷史的身體里。我們應該為之慶幸,因為我們流逝的青春早已經被歷史所記錄,而我們曾經的沖動也已經得到了今天現實的繼承……

當然,在這里我們也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徐志偉。如果不是他當年扛著照相機記錄下“圓明園畫家村”里所發(fā)生的那一切,我們今天的回眸便難找到形象的憑證,這十年也就會成了一個失憶的黑洞,將過去卷入塵埃之中。

照片是一種記憶的打撈,它不僅可以還原于過去的青春形象,而且還可以昭示出那些青春歲月的意義,啟發(fā)我們今天的現實。對于“圓明園畫家村”,我曾經說過,它象征了一種文化的青春期。這種文化不同于封閉社會沿襲下來的所謂傳統文化,而是伴隨著開放社會重新孕育生長出來的一種新文化,實質上與歐洲啟蒙主義時期的民主與自由等思想有關。它的出現所要沖破的是被傳統意識形態(tài)凝固成鐵板一塊的這個現實,所要發(fā)揚的正是自由解放的心聲。

藝術創(chuàng)作本應該就是自由的,但是在一個并不自由的社會結構里面,自由飛翔的翅膀常常會被某種無形之手所束縛。在過去的若干歲月,中國藝術家受天朝大一統價值觀念的制約,只能在隱蔽的內心悄悄幻想個人的自由,雖然也曾通過對大山大水的臆想于筆墨間創(chuàng)造過一些自由空間,諸如“文人畫”的出現在心理層次上使許多藝術家獲得了現實的解脫,但藝術家的行為方式仍然是不自由的,或者說仍然受到某種天道王權的思想控制。中國歷史上,最能體現自由精神的,是魏晉時期的文人,尤以“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任情而為、肆無忌憚,精神上傾向于尼采所說的“酒神精神”,具有自由獨立的品質。然而,由于整個社會并不提供給他們個體施展與自由發(fā)揮的生存土壤,致使他們的慷慨變成了悲歌,由此演繹出了人生反抗的一幕幕悲劇。

現代社會的開放帶來了自主意識的覺醒,“圓明園畫家村”正是社會開放的產物。它的出現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其意義不僅在于發(fā)揚了某種生命的自由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由,更在于其社會實踐的開拓,于整個中國社會從由鄉(xiāng)村到城市的遷徙過程創(chuàng)造了一個“社區(qū)共同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的全新生存概念。因為有了“圓明園畫家村”的這種開拓,我們才能感受到今天城市生活日新月異的多樣性與豐富性,看到北京、上海、深圳等越來越多的大城市里面不斷興起的各種新型文化社區(qū)與藝術群落。時隔十年以后回看歷史,我總覺得“圓明園畫家村”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此。因為追求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由,即便是在最嚴酷最黑暗的時期,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先例,但如此整體地社會開拓,并成為某種文化生產力對城市化進程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圓明園畫家村”在中國卻是前無古人的一道風景。

第8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一 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能否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至關重要。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如何把握住他們的好奇心,讓其成為學習的動力,成為學習的興趣,我覺得一段好的課前導語,就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

如在教學《玩出了名堂》一課時,筆者引入談話: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同學們平常都愛玩什么?學生一聽玩,這可是他們比較拿手的事,因此暢所欲言。接著筆者又問:對于你們的玩,你的父母、家人是如何看待的?孩子們大都說父母認為玩是不求上進、不好好學習、不努力的表現,是不贊成玩的。筆者的話鋒一轉:是啊,玩耍常被家長看做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中發(fā)現的。如愛迪生在玩中產生了許多疑問,激發(fā)了他許多科學研究的熱情,有一千多項發(fā)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經過老師的談話導入,學生早已對學習此文有了很大的興趣,激起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強烈愿望。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產生了極強的學習動機。

二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既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課前讓學生認真預習,要求熟讀課文并對文中的生字進行分析記憶,對于新學的詞語可利用工具書了解它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查找有關資料的習慣,學習課文時,讓學生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勾畫、一邊思考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并有所收獲。

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并了解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由于圓明園的毀滅這一歷史事件離現在的孩子已是很遙遠了,面對這一事件的發(fā)生背景完全不了解的學生,如果只是單一地講解課文,將很難調動學生對失去圓明園的痛惜以及對侵略者的仇恨之情。所以,課前除了預習字詞的要求外,我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了解有關中華民族所受到的百年屈辱,查閱圓明園的有關資料,并把圓明園昔日與今日的圖片做成課件,教學時充分利用這些資料,引導學生對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與今日的毀滅進行對比,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對圓明園被毀滅的惋惜以及對帝國主義的憎恨,懂得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受外國侵略者的欺壓。學生有了這種預習習慣,對于學習其他課文,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也為將來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礎。

三 精講多讀,讀中感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照本宣科,對于這種課堂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激不起學習的欲望,教學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筆者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筆者只傳授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不包辦代替學生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只引導學生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學生們在讀中感悟、想象中感悟、說中感悟。閱讀課文筆者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筆者再做適當點撥。

如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時,首先出示自學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1)能正確認讀以下詞語。(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因學生學習有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對此很輕松就完成了。其次,再讀課文,要求:(1)說說課文的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2)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香港?分別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學生匯報自學情況。然后引入課文:通過讀課文,同學們對香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時,假如有一次讓你觀光香港的機會,你最迫不及待地想去干什么呢?瘋狂購物?盡享美食?享受美景?還是盡情娛樂?讓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細細品讀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好嗎?出示自學提綱步驟三:細細品讀2~5自然段中你最感興趣的內容,要求:結合課文介紹以及課前查到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說說:讀完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筆者在教學中始終以自學提綱貫穿本課,要求同學們能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教學任務完成得也輕松愉快。

四 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惑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這樣老師就可清楚地知道學生哪些地方不明白,可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但要注意不能直接進行解惑,首先,要肯定學生質疑的這種精神是可嘉的,鼓勵他的做法。其次,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再進一步思考,或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解決。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能力,同時能促進同學間的互幫互助合作學習。

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和確立問題,啟發(fā)談話:(課件展示圓明園殘垣斷壁一片狼藉的荒蕪景象)圖片上是昔日聞名于世的,修建150年之久,花費6億兩黃金的“萬園之園”,今日卻變成了殘垣斷壁。同學們看了圖片有什么質疑的地方嗎?學生把預習中的疑惑和現在心中的疑問提出來,通過匯報,師生共同歸納。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仔細思考,看哪些問題通過閱讀就可以解決。在學生反饋能解決的問題后,緊扣題目,啟發(fā)學生自由發(fā)言,最后確立以下幾個問題:(1)昔日的圓明園是什么樣的?(2)今日的圓明園又如何呢?(3)是什么原因發(fā)生了變化?(4)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其次合作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對于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決的,筆者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經過質疑、朗讀、合作、探究,學生不僅對圓明園的毀滅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激發(fā)了學生為了祖國的富強而努力學習的決心。

五 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

第9篇:圓明園的資料范文

3D金字塔

平臺:iPad

售價:25元

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應用,它絕對對得起這個價錢。它是用CG特技,完完全全打造了埃及金字塔。你只要用手指撥動屏幕,就可以轉向任意一個角度去觀看。

不僅如此,點擊每個金字塔,你還能進入墓穴和通道,用手指滑動就像走迷宮一樣。墓穴的兩側也真實再現了金字塔里的壁畫、雕像,點擊它們就能看到解說。能夠“游覽”的不僅僅是一座金字塔,而是埃及吉薩高原的三大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神秘墓穴。

如果覺得虛擬世界太不真實,點擊每個景點、物品還會出現實景照片。世界著名的古跡和文物攝影師Sandro Vannini在埃及拍攝的超高清晰數字影像也會在應用中展現。

其中35個已經被破壞的壁畫在APP中被數字修復,展示出了本來面目,即使是身臨埃及金字塔也是看不到的。除了外景和內景之外,金字塔里的40個精美文物也被“3D金字塔”完整呈現。

不僅如此,應用內還附有互動電子書,由世界著名的埃及古物學家Zahi Hawass及其團隊撰寫。

在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IT產品評論家嚴鋒看來,3D金字塔是一款看了眼珠子都要爆出來的iPad應用。用戶不僅可以探索整個吉薩金字塔群內部的每一條通道和墓室,還能在全3D高精度建模隨意漫游,壁畫雕刻逼真再現,全程導游解說,地圖和大量文字介紹?!耙豢淳褪腔司薮蠊Ψ蜃龀鰜?,光里面那本介紹金字塔的書,就值不止20元?!?/p>

Paris 3D Saga

平臺:iPad、PC

售價:免費

同3D金字塔類似,這次的虛擬應用將場景搬到了浪漫之都——巴黎。但它的時間架構并不是現在,而是2000多年前,用戶進行的是場時間旅行。

3D巴黎通過歷史學家進行的3D立體重建,探索了巴黎最著名的歷史建筑,并且能夠觀看《巴黎偉大的傳奇》系列紀錄片的高清視頻。在技術環(huán)節(jié),它通過360度的全景影像,啟動回轉儀,投入3D立體重建的巴黎。不僅如此,它還融合了當代的全景景觀,與3D的昔日景象進行了對比。

據嚴鋒介紹,在這款應用里可以選擇不同時期的盧浮宮、巴士底獄,巴黎圣母院等巴黎地標。iPad版不能交互,功能有限。真正有意思的是電腦版,可以用鍵盤和鼠標走進建筑,在四周自由游覽,還可以從空中飛翔。

全景客

平臺:PC、手機

售價:免費

這是一家真正標榜自己為虛擬旅游的網站,同時也有著手機應用。進入主頁,自然景觀、城市展館、歷史遺產無所不有。

選擇虛擬游覽故宮,立刻進入故宮的全景圖片,然后導游開始介紹。旁邊還有張地圖,寫著本次旅游的線路。沿著線路往前走,只要晃動鼠標就可以看看左右的景觀。與真實旅游不一樣的是,一些特殊觀看視角,例如鳥瞰、俯視在現實中是做不到的。旁邊還有個小相機,讓人可以隨時拍照。

全景客有海內外400多個城市,10000多個景區(qū)高清720度三維全景。720度全景可以實現上、下、左、右的全方位操作,可以展現天、地、前、后、左、右的全部景色,帶給用戶身臨其境般感受。

全景客的理念就是為有錢沒時間,沒錢有時間,沒錢沒時間等三類熱愛旅游、愛攝影的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雖然一切都很周到,但總讓人覺得有點可憐。

英格蘭銀行

平臺:iPad

售價:免費

雖然免費,但這是英格蘭銀行自己開發(fā)的應用,所以相當用心,其精美程度并不比3D金字塔差。這座1694年建立的“老婦人”是曾經世界財富中心的最深處,現如今它依舊起著英國政府中央銀行的作用,并且成為了著名的旅游景點。

打開應用是一個英格蘭銀行灰白色的3D模型,用手指水平旋轉,就會顯示銀行每一部分的不同職能。博物館、前廳、交易大廳、會議室等將偌大的英格蘭銀行拆分成各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能夠進行探索。點進“探索”,就會進入該部分360度的實景照片,而且每個部分都有相應的解釋。

比如進入現金倉庫,你可能會看到這輩子都無法看到的景象,像貨物一樣摞滿的紙鈔。紙鈔都是按面額分類,用塑料布包好,15摞就裝在了一個鐵絲箱子里。箱子并沒有上鎖,只是用金屬線圈簡單的一折。再深入一步點擊,就會顯示各個面額的英鎊,還有幾個標示,教用戶如何分辨假幣。

像英格蘭銀行這樣的應用,就非常適合正在英國旅行的人。想去又不知道值不值得,先了解一下。如果還是想去,在拍拍照片也就滿足了,畢竟那么細致的東西不見得有人再給你介紹,也肯定不會讓你去參觀。

再現圓明園

平臺:iPad

售價:128元

選擇虛擬旅行,大多數是因為“去不了”,但還有一種景色是“見不到”。比如想象中的場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再者就是已經消失的景色,像樓蘭古城、圓明園。

“再現圓明園”是根據清華大學郭黛姮教授等學者十余年科學歷史研究忠實還原的3D虛擬實境。耗資千萬,歷時四年,這樣的售價也就讓人理解了。

APP里面用電腦技術虛擬了完整的圓明園,各個景點都有全景、影像、圖片和資料,非常詳盡,對于想了解圓明園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導游書。

但實景再現、資料的整合并不是它的特色?!霸佻F圓明園”最令人驚奇的就是,用戶到了圓明園實地,iPad會根據GPS和重力感應知道使用者的朝向和俯仰視角的變化,全方位再現3D復原效果。對于歷史上曾經整修翻建的景區(qū),可以選擇不同歷史時期的復原效果圖。不僅如此,它還與圓明園景區(qū)互動,通過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可獲得景點詳細介紹,并結合動畫視頻、音效,形成沉浸式旅游體驗,仿佛回到圓明園的全盛時代。

嚴鋒認為,相比較金字塔、巴黎這些現實存在的虛擬場景,圓明園、大觀園、甚至古巴比倫這些已經消失的場景會更加吸引人。

Google街景

平臺:PC、手機

售價:免費

谷歌街景,是谷歌地圖的一項特色服務,是由專用街景車進行拍攝,然后把360度實景拍攝照片放在谷歌地圖里供用戶使用。2007年,谷歌就正式推出街景功能,能夠瀏覽美國舊金山、紐約等城市街景。如今該范圍已經擴展到了美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9個國家的135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