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數學降次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初、高中數學教學中相關因素的比較:
教學的三大要素是教材(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法)、學生,研討“銜接”,必然從教學內容、教法、學生三方面著手。
1.教學內容因素: (1)初中數學內容量較小,偏重運算,歸納,側重于常量計算及簡單圖形的分析,大部分內容較為直觀形象,抽象程度不高。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所學內容將比初中內容遠為豐富,而且開始注重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進行研究,側重演繹,對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要求提高。隨著學習進程的發(fā)展,需接受的信息量不斷增大,對運用各部份知識和多種技能進行綜合分析推理的多維應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高一學生往往難以適應。(2)初中階段因屬義務教育,教材深、廣度均受到嚴格的控制,致使一些與高中數學教學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如四種命題關系二次函數等)不講或少講,形成了高、初中教材內容上的脫節(jié),對高中數學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影響。(3)高一階段開始學習立體幾何,從初中基本上限于在平面內研究圖形位置關系上升到從三維空間進行研究,不但內容更豐富,而且需要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是初中階段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而且初中階段的平面幾何學習中形成的思維定勢更容易對立體幾何的學習造成負面的干擾。
2.教學方法因素:(1)初中數學教學因為內容相對較少,往往進度較慢,對同一內容經常反復闡釋,詳盡細致。(2)初中數學習題相對類型較少,解題技能較為簡單,教師常在課內講授許多分類型的所謂典型“套題”,作業(yè)中習題大都可通過模仿例題解決,變化程度不大。(3)一些高中數學教師由于沒有經歷過初中數學教學,也沒有對現行初中數學教材進行認真研究,對初中數學內容、要求、教法了解不夠全面。
3.學習方法因素:(1)初中學生在學習上較多依賴教師,缺乏主動、獨立的學習習慣,許多初中學生的學習一般只注重完成課外作業(yè),輕視教材閱讀理解,對我校一個高一班級新生數學學習狀況調查表明:(2)部分高一學生升入高中后,由于高中數學教學上的不適應,成績開始下降,與初中階段的成績形成很大的反差,自信心受到較大挫折,認為高中數學太難,不好學,產生了畏難,厭學的情緒,從而導致數學成績進一步下滑,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改善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若干途徑:
1.重視教材研究,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搞好教學內容的銜接:
(1)復習鞏固舊知識,為引入新知識作好鋪墊。
高中數學許多知識點與初中數學內容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初中數學知識的發(fā)展和深入,要解決好銜接,首先就要求高中教師應全面深入地掌握初中教學內容,注意知識點和基本技能間的聯(lián)系。
(2)學習新知,聯(lián)系舊知,不斷完善學生結構。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同時新的知識能幫助學生加深,擴廣對已有知識認識。學習新知識,不應忘記隨時引導學生從新概念,新方法的角度對舊知識進行再認識,這既可加強初、高中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又可加深對高中新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意知識類比,防止知識的負遷移,克服思維定勢的負面作用。
(4) 找準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點,更要注意引起概念及方法質的飛躍的關鍵點,即重點知識的連結點,能力要求的轉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點,教學中應注意使學生明白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及時滲透各種數學技能和思維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新的認識結構。
2.重視教法研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逐步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
(1) 重視把握教學速度,面向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
(2) 重視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重視數學符號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理 解和使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4) 做好小結回味,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
3.重視研究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2)注意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學能力以閱讀能力為基礎,高一新生大部分沒有自學的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自學閱讀能力首先應打好兩個基礎:①理解“數學語言”提高數學語言與普通語言的“較譯”能力。②掌握“教材結構”,使學生了解數學課本的結構和本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還應做到:①編好閱讀提綱,以幫助學生有目的,有條理地學習。開始提綱可以擬得較為詳盡,逐漸簡略,最后過渡到不給出提綱,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②不斷提高閱讀要求,閱讀課本,首先要求學生讀懂,弄清書本中有關概念、公式、定理的基本內容;但這還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深入下去,要善思考,勤鉆研,把書讀通、讀透、讀活。要引導學生不僅要看到書上的東西,更重要的還要看到書“后面”的東西,要深入想一想,課本是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引進了什么數學工具和方法,從而使學生到如何讀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數學方法;數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9-0-01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知識來學習,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以下筆者就談談,對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理解和認識。
一、何為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
所謂數學方法就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步驟,它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反映。在教學的初步階段,掌握數學方法至關重要。目前初中階段,主要數學思想方法有: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轉化思想、歸納思想、類比思想、函數思想、辯證思想、方程與函數思想方法等。所謂數學思想,就是對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本質認識,是對數學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我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所使用的方法中,往往都體現著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教學的內核和重中之重,而數學方法則是數學教學的更為具體的內容。如果說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那么數學方法則是數學的行為。學生在不斷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之中所積累的經驗,會逐步地抽象和升級為數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優(yōu)秀例題和習題,它們所體現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蘊涵的數學思想卻更顯重要,作為一個執(zhí)教者,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訓練,要善于挖掘例題、習題的潛在功能。
二、熟悉課程標準,適時滲透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是數學教學之根本,課標中明確對數學方法和思想的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了解”、“理解”和“會應用”。三個層次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課標對各種數學思想和方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層次,如要求學生“了解”數學思想有: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的思想、化歸的思想、類比的思想和函數的思想等。要求“理解”和“會應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數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換元法、圖像法等。在教學中,要認真把握好“了解”、“理解”、“會應用”這三個層次,不能隨意設置難度,否則,學生初次接觸就會感到數學思想、方法抽象難懂,高深莫測,從而導致喪失學習的信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數學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兩者之間很難分割。它們既相輔相成,又相互蘊含。只是方法較具體,而思想則抽象。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數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把握好滲透的契機,重視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知識的形成、發(fā)展過程,解決問題和規(guī)律的概括過程,使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展開思維,從而發(fā)展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獲取、發(fā)展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以致達到數學思想的境界,使得數學方法和思想相互滲透。如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課本《有理數》這一章,在數軸教學之后,就引出了“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正數大于一切負數”。而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的全過程單獨地放在絕對值教學之后解決。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握住這個逐級滲透的原則,既使這一章節(jié)的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又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學生易于接受。
三、適時提煉和概況,將數學方法與思想完美結合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提煉和概況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在數學教材中數學思想、方法分散在各個不同部分,而同一問題又可以用不同的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我提煉、揣摩概括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這樣才能把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落在實處,才能讓數學方法和思想完美結合。如講“利用待定系數法確定二次函數解析式”時,可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確定解析式的關鍵是求出各項系數,可把他們看成三個“未知量”,告訴學生利用方程思想來解決,那學生就會自覺的去找三個等量關系建立方程組。在這里如果單講解題步驟,就會顯得呆板、僵硬,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滲透其他與方程思想有密切關系的數學思想,諸如換元、消元、降次、函數、化歸、整體、分類等思想,這樣可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熟悉課程標準,把握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三個層次,要善于捕捉時機,善于從具體的問題中提煉出具有普遍指導作用的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向學生滲透、強化,從而上升為數學思想,建構全面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全面提升數學素養(yǎng),最終有效應用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初中數學課程標準.
[2]羅連慧.《初中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情境探索》,《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9).
關鍵詞:教育資源;數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125-01
1.教與學的結合,重視學法的指導,使學生"會學"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1)知識內容上的差異。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既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它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抽象性很強的集合、函數等概念,使一些初中數學基礎很好的學生也難以適應。
(2)思維方法上的差異。初中數學的思維方法更趨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更趨向于抽象和理性,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在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意識上有更高的要求。初中數學中,題目、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來講,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代數的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注意高初中數學內容的變化,選擇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
2.1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必須認識到,高中數學的難度有所增加,又由于一開始就是理論性、抽象性很強的集合、函數等概念,所以一方面,不能有絲毫的放松思想,覺得經過了一個苦難的初三,現在可以松口氣了;另一方面,即使努力了,而考試的分數卻比初中有所下降,這也是正常的,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失去信心。
2.2做好學習方法上的準備。
(1) 注意新舊知識的轉化,形成新的系統(tǒng)。
(2)注意在知識的學習中提煉、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3.糾正部分學生不良學習行為,提高效率
3.1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第一,學生依賴于套用教師提供的題型"模子";第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回家后輔導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師的教學方法變了,套用的"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參與學習"轉入"督促學習"。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表現在不制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3.2有些學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來。他們認為自己在初一、二時并沒有用功學習,只是在初三臨考時才發(fā)奮了一、二個月就輕而易舉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還是重點中學里的重點班,因而認為讀高中也不過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著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fā)奮一、二個月,也一樣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存有這種思想的學生是大錯特錯的。
3.3教師一般都要講清知R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只是趕做作業(yè),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還有些學生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層次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求實、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實際水平,在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分層次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操作難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1]《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層次設計》中學數學 1997.2馮躍峰;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教學研究 課后習題 設計思考
一、引言
在初中教育教學中,數學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這便決定了數學教學需要通過足量的習題訓練引入新的知識。一方面促使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要點,另一方面通過數學習題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所以,初中數學課后習題設計的質量對初中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影響,善于利用課后習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科思維能力。本文基于初中學生的基本學情,談談初中數學課后習題的作用及課后習題設計要點。
二、初中數學課后習題對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
1.初中數學課后習題有利于學生掌握新學知識。
初中數學相較小學數學,更具有抽象性,越來越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去比擬,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難以理解、吸收新知識。比如解一元二次方程,很難用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方法和技巧。這個時候,適當的課后習題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課堂上,學生吸收到的新知識,在完成課后習題時便有了吸收知識、腦中整理知識、運用知識的三個過程。通過一定量的課后習題訓練,學生才能掌握新的方法和技巧。
完成課后習題的過程,也就是常說的“把老師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知識”,所以說一定量的初中數學課后習題有利于學生掌握新學知識。
2.初中數學課后習題有利于學生鞏固已有知識。
初中數學學習,對比小學,無論從知識數量上還是從知識的難度上,都是一個量和質的提升。在這個大前提下,會出現在完成綜合的數學題型時,部分知識缺失遺忘,這就是已有知識沒有得到足夠訓練,不夠鞏固。
課后習題內容多是針對主要的新學知識,然后輔以常用的計算技巧、邏輯思維和解題方法的。比如說,在“計算某公司年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類型的應用題中,除了利用到利潤的計算方法外,還會利用到解方程的技巧,并且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從這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出,課后習題對于已有知識的鞏固作用是無處不在的。
3.初中數學課后習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科思維能力。
在理科學習中,理科思維是最不可缺少的思維。而理科思維不可能從聽、說、看或者讀去獲得和培養(yǎng),大量習題訓練是培養(yǎng)理科思維最有效的道路之一。數學是最有利于培養(yǎng)理科思維的學科,在學習數學的新知識新技巧的過程中,無一不是思維的挖掘與碰撞。立體幾何思維、運算思維、邏輯思維等理科思維在學習中得以啟發(fā),在課后練習中得到了鞏固。所以說,課后習題對于培養(yǎng)學生理科思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三、初中數學課后習題設計要點
1.從基礎典型題目出發(fā),把握整體知識。
“一個人學習語文是從模仿開始的”(呂叔湘),模仿是累計知識、學會運用技巧的捷徑。初中學生在面對數學新知識時,常會以例題為切入點,從例題出發(fā),從點到面地,推出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為了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數學的新知識,在設計課后習題時,在基礎題的范圍內,應盡量與課本習題靠攏。這一舉措,除了讓學生有模仿對象外,同時也是在指導學生在不同題目中發(fā)現相同的技巧,從而掌握技巧方法。
從基礎典型的題目出發(fā),除了讓學生在遇到不懂時有參考對象以外,另外一個好處便是,基礎題型能夠直觀地體現出知識本身,不會被外在一些因素影響學生審題。這樣設置的課后習題,是讓學生理解題目、掌握知識的一個良好途徑。
2.適量啟發(fā)性題目,注重知識變形和應用。
啟發(fā)性題目,是由基礎典型題目變形得來的,結合了已有知識的綜合性題目,在內容上更豐富,對技巧的要求更高。除了基礎典型題目以外,作為提升的啟發(fā)式題目也是數學課后習題中的重點。
數學的精髓處于變化活用,一個沒有變化的數學是沒有研究意義的。同時,數學最難之處也是在于它的變化無窮。在初中數學中,通常要求數學知識相結合,達到各個知識點的融會貫通?;A典型的課后習題,讓初中學生掌握到了單一的知識點,在這個基礎下,學生需要得到進一步訓練才能讓知識融合起來。所以,啟發(fā)性題目是初中數學課后習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補充適應性習題,關注個體差異。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越來越明顯,而這種差異在課后習題的設計上沒有得到重視。設置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困難的題目都是忽略個體差異的行為,過于簡單的課后習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無法施展所長,學習動力下降。而過于困難的題目則是大大扼殺了不擅長數學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容易形成挫敗感。所以課后習題應以基礎典型題目為主,啟發(fā)性題目為核心,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補充適應性練習,重視個體差異。
四、結語
課后習題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對初中學生掌握新學知識、鞏固已有知識及培養(yǎng)理科思維三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初中數學課后習題的設計不可忽略針對基礎知識的習題及對知識應用的習題,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補充適應性題目。利用好課后習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科思維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數學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黃江南.對初中數學課后練習布置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以師為本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片面地認為課堂教學就是全程的講授,自己就是主角,認為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是最好的。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容易誤導學生,無法讓學生對有關數學知識進行探討,并且老師講解占據了課堂的大多數時間,沒有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一定的空間與時間,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2.缺乏互動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缺少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即使采取了一些互動形式,也非常單一,就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在此形式下,老師無法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無法全面展開教學內容,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機械練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練代學的現象,通過大量機械化重復的練習,讓學生掌握與鞏固相關的數學知識。
二、學案式教學模式的含義
學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其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教材與學案的有機結合,實現良好的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并且學案也和傳統(tǒng)教案有著一定的差異。傳統(tǒng)教案更加重視教學能力,并且具有不透明性,只有老師手中有教案,學生無法得知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只是進行機械化的學習,沒有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學案則不同,其更加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內容的結合,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一種全新教學方式。學案是可以對外開放的,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擁有的教學資料。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案式教學模式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三、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教學組織準備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重視學案式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就是在正式教學之前,老師一定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樣才可以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老師還要為教學內容的全面展開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展開學習,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讓學生展開全面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初中數學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教學的重點,以下幾點方法值得參考:
一、了解《數學新課標》要求,把握教學方法
1.從“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導“方法”。關于初中數學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內涵與外延,目前尚無公認的定義。其實,在初中數學中,許多數學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它既相輔相成,又相互蘊含。只是方法較具體,是實施有關思想的技術手段,而思想是屬于數學觀念一類的東西,比較抽象。因此,在少數民族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數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以達到對數學思想的了解,使數學思想與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圖像法、配方法等。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具體數學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逐步領略內含于方法的數學思想;同時,數學思想的指導,又深化了數學方法的運用。這樣處置,使“方法”與“思想”珠聯(lián)璧合,將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寓于教學之中,教學才能卓有成效。
2.新課標要求,滲透“層次”教學?!稊祵W新課標》對初中數學中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劃分為三個層次,即“了解”、“理解”和“會應用”。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了解”數學思想有: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的思想、類比的思想和函數的思想等。
少數民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該使學生能夠領悟到這些數學思想的應用,而且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fā)現、提出、分析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數學新課標》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類法、類比法、反證法等。要求“理解”的或“會應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數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圖像法等。在教學中,要認真把握好“了解”、“理解”、“會應用”這三個層次。不能隨意將“了解”的層次提高到“理解”的層次,把“理解”的層次提高到“會應用”的層次,不然的話,學生初次接觸就會感到數學思想、方法抽象難懂,高深莫測,從而導致他們失去信心。如初中數學三年級上冊中明確提出“反證法”的教學思想,且揭示了運用“反證法”的一般步驟,但《數學新課標》只是把“反證法”定位在通過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的層次上,我們在教學中,應牢牢地把握住這個“度”,千萬不能隨意加深。
二、遵循認識規(guī)律,把握教學原則,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1、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將數學思想方法有機地滲透入教學計劃之中
教學計劃的制訂應體現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綜合考慮,要明確每一階段的載體內容、教學目標、展開步驟、教學程序和操作要點。數學思想方法往往借助現實原型使其得以生動地表現,有利于對其深入理解和把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所討論的對象進行合理分類,然后逐類討論,最后歸納總結。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分類的方法原則,形成分類思想。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應根據教學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一般在知識的概念形成階段導入概念型數學思想,如方程思想、相似思想等等。在知識的結論、公式、法則等規(guī)律的推導階段,要強調和灌輸思維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數的數與形的轉化有哪些常用思路等。在知識的總結階段或新舊知識結合部分,要選配結構型的數學思想,如函數與方程思想體現了函數、方程、不等式間的相互轉化,分數討論思想體現了局部與整體的相互轉化。
2、結合新課標,就初中數學教材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研究
要通過對教材完整的分析和研究,把握教材的體系和脈絡,統(tǒng)攬教材全局,然后,建立各類概念、知識點或知識單元之間的界面關系,歸納和揭示其特殊性質和內在的一般規(guī)律。如在“因式分解”這一章中,我們接觸到許多數學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這是學習這一章知識的重點,只要我們學會了這些方法,按知識──方法──思想的順序提煉數學思想方法,就能運用它們去解決成千上萬分解多項式因式的問題。進一步確定數學知識與其思想方法之間的結合點,建立一整套豐富的教學范例或模型,最終形成一個活動的知識與思想互聯(lián)網絡。毋用置疑,必須指導學生緊緊抓住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是這一數學鏈條中的最重要的一環(huán)。許多數學家和教育家歷來強調對中學生的數學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在初中數學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優(yōu)秀例題和習題,它們所體現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蘊涵的數學思想卻更顯重要,作為一個執(zhí)教者,要善于挖掘例題、習題的潛在功能。
總之,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廣大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對這一工程的滿腔熱情。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初中數學教育的飛速發(fā)展,社會越來越不滿足于現在教學的效率,為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時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與課后作業(yè),科學高效地利用學生上下課的時
間,使學生徹底掌握數學知識,形成高效教育目標。而現代初中數學課堂中所教授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太過于抽象,使學生很難理解教師教授的知識,從而出現一些“學困生”,導致教學效率大幅下降。因此,我們應從教學方法入手,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阻礙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降低教W效率的問題,為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對這四點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第一個問題是師生關系不和諧,導致學生與教師無法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第二點是課堂氣氛過于枯燥,使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第三便是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一點就是學生沒有實踐能力。這四點嚴重地降低了教師教授學生知識的動力,降低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只有解決了這四個阻礙教學活動的難題,才能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上去。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
針對上文中所述的初中教學課堂中出現的不足之處,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改變當前師生關系,并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在現在的初中課堂中,教師認為自己在教育中起到了主導作用,不愿與學生進行溝通,而學生也不主動與老師溝通,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比較緊張,妨礙了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然而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又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改變當前師生關系,教師應找準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并在溝通的過程中保持認真的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2.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讓課堂氣氛活躍
活躍的課堂氣氛既是保證學生參與學習,保持學習動力的基本元素,還是形成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的前提。為了達成這一要求,教師需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教學環(huán)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例如,教師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式時,可對學生進行分組,不僅可以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還能夠使學生與小組成員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討論,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讓學生做到真正的融會貫通。
3.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便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教育手段,只要教師把這些手段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便會被所學的內容吸引。為此,教師需熟悉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非常自然地引導學生學習所教授的知識。例如,在學習統(tǒng)計時,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4.在課堂上實施體驗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想象力與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度。例如,教師在講關于圖形的知識時,便可以讓學生準備好直尺、剪刀、紙、圓規(guī)等物品,在教授相關圖形時讓學生自己制作出教授的圖形,并針對該圖形的特點進行試驗,如教師在講圓形時可以讓學生制作出一個圓形,并對折,看看對折多次后圓形有什么特點。通過這種教學,學生可以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動手制作,使學生學會主動、獨立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當學生找到答案時,其對于這類問題的理解程度便會比教師單純教授的效果好很多。
數學是一門非常容易結合現實生活的學科,它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保證學生在將來理解并掌握以數學為基礎的各門學科,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效率。只有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手段多樣化,并且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徹底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快地學會數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一、初中數學復習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當前的初中數學復習課仍然普遍沿用傳統(tǒng)的復習模式,任務繁重卻效率低下,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其主要問題有:(1)教師對復習課缺乏正確認識。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舊經驗的影響,部分教師對復習課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地將其理解為對各類題型及其解題方法的對應練習活動,而忽略了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數學問題的本質理解;(2)重講授,輕培養(yǎng)。教學活動應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而一些教師在復習課上過于注重講授,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主發(fā)揮空間,儼然在走“一言堂”的老路,從而陰礙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的發(fā)展;(3)復習方法簡單老套。雖然我們一再倡導素質教育,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出于應試教育的心理,讓學生沉浸于“題?!敝?,意圖通過重復機械化的解題練習去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但事與愿違,學生的學習效率常常不升反降,甚至產生抵觸和抗拒情緒……
二、有效教學原則下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策略研究
(一)倡導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潛能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主觀性與進取精神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巨大優(yōu)勢,因而也成為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明確“學本位”思想,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激發(fā)其主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滿堂灌”現象,彈性地使用教材,恰當地引導、教育學生,鼓勵其自學、研討、反思,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能力。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時,可以先讓學生完成一組這樣的計算:(1)(x+3)(x-3);(2)(1+4a)(1-4a);(3)(a+b)(a-b);(4)(y+4z)(y-4z),然后由學生探尋規(guī)律并進行實例驗證,最終得出平方差公式。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開放性自主學習情境,學生能夠自主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去展開計算、觀察、總結、驗證及表達等數學活動,從而實現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成功體驗。
(二)轉變題海戰(zhàn)術,提高練習質量
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復習課堂一直把題海戰(zhàn)術作為主要的復習方法,片面追求學生的應試能力,然而這種機械、重復化的練習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甚至造成了消極影響。因此,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復習的方法,通過提高練習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與發(fā)展能力。題貴于“精”,而非“量”,復習課練習題目的布置要刪繁就簡,增強針對性。題目設計引入與學生相關的生活實際也是提高練習質量的有效途徑。如這樣設計題目:一位學生去為朋友買生日禮物,遇到了一個問題,大家看誰能解決:購買的禮物高為20厘米,底面為正方形,邊長是5厘米,若高度不變,在體積增加200平方厘米時,邊長為多少?由學生據此寫下方程式。這樣的引入使復習題不再枯燥,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維。
(三)合理利用錯誤資源,強化復習效果
一、基層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1 基層初中數學學困生的特征。學困生指那些智力正常,處于正常的教學環(huán)境下,在同類群體中數學學習水平較低,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初中數學教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鶎映踔袛祵W學困生的特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感覺難,看書不懂,答題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畏懼感,怕數學、煩數學。越不想學,成績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學,學習上出現了惡性循環(huán)。進而產生了自卑感和應付心理,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欺騙教師和家長。
2)學習品質差。學習品質指學習的認真、踏實、勤奮、自覺的創(chuàng)造過程,學習品質是學習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不穩(wěn)定的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情緒不穩(wěn)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上起伏波動較大。結果是態(tài)度消極,敷衍應付,成績逐漸下降。
3)意識不強。這些學生一般只對結論感興趣,但對通過觀察、推導、找出數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尋找知識點的共同屬性,抽象概括出數學規(guī)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維過程不能引起重視,不愿參與探討研究過程。這種心理防礙了學生形成知識系統(tǒng)結構,同時,沒有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結論終究不會形成牢固的知識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識時往往會出現“知識斷層”現象。
2 教師對基層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影響。小學和初中教學方法上存在差異,教師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小學教師只管升學,初中教師注重中考??际裁淳徒淌裁?,課外拓展的內容較少,教師涉及文科性的內容根本不提。使數學變得枯燥化,致使學困生學習沒有興趣。教師教學時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作業(yè)設計難度過高,學困生為了完成作業(yè),抄襲成了家常便飯,教師又難以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效率,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困生數量的增加。
二、基層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 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有適宜的外部條件的誘發(fā)引導才能順利進行,這個外部條件通常就是數學教師的教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是直接關系到學生數學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多數學生喜歡數學的重要原因,常常是由于喜歡自己的數學教師,而喜歡數學教師的原因,卻往往是因為數學教師課講得好,能引人入勝,師生感情又比較融洽,學生聽課時興致高,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以致獲得數學學習的好成績。相反,如果教師教學不得法,或師生感情不能融洽,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討厭,從而失去興趣和信心,則勢必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或失敗的后果。
2 師生平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時刻應以組織、教育和管理學生為己任,因此,對學困生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梁,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系。掌握學困生的心態(tài)、心理障礙、思想負擔、精神壓力,以及教育啟發(fā)的方式,耐心熱情地替他們排憂解難,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榮辱牽動著老師的心理,向他們無私地奉獻出真摯的愛,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于發(fā)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yǎng)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3 科學輔導,補足知識?;A知識差,跟不上教學進度,是學困生形成的普遍原因。針對這一點,數學教師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并采取科學方法進行輔導。首先,內容要精。對學困生知識的補習,關鍵是找準學生學習的具體困難,精選內容,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切記面面俱到。其次,階梯要小。根據學困生的接受能力,所補知識階梯要小,知識點要細。數學教師要有“寧可少一些,但要好一些;寧可慢一點,但要實一點;以少勝多少與慢中求效益”的思想。最后,練習要勤,適當反復。學困生一般有“一放即忘,一做就錯”的弱點。在他們基本掌握知識后,仍需要不斷總結和練習,對重要知識點有必要在一段時間內連續(xù)多次檢查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