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校合作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some ideas for employment in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wak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關鍵詞: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就業(yè);問題;對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tourism management;employment;problems;solutions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8-0207-01
0引言
近幾年旅游業(yè)我國經濟產業(yè)中一個舉足輕重的行業(yè)蓬勃興起,由此也大大促進了旅游教育的發(fā)展。為了探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叫好不叫座的現(xiàn)實情況,筆者利用假期對遼寧旅游企業(yè)進行了調研。其高就業(yè)率的背后凸顯出很多值得我們深省的問題。
1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就業(yè)上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傳統(tǒng)的就業(yè)觀念影響就業(yè)大學生傳統(tǒng)上被視為天之驕子,畢業(yè)后很多人的夢想是從事管理,進入機關事業(yè)單位等。但是旅游行業(yè)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從業(yè)者所從事的是服務性行業(yè),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里認為,服務是侍候人的工作,從事服務工作的職業(yè)是低人一等的。這種舊意識、舊觀念至今還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對大學生擇業(yè)的影響很大。同時,旅游是碗青春飯的觀點也影響了大學生選擇旅游行業(yè)就業(yè)。
1.2 專業(yè)知識及實際操作能力不突出筆者調查了遼寧省的幾家星級酒店,企業(yè)集中反映的情況是目前在旅游企業(yè)工作的大量畢業(yè)生剛開始工作時,操作能力是達不到企業(yè)要求的,企業(yè)需要重新組織人員進行培訓。分析原因開設旅游管理專業(yè)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設置上沒有結合市場需求,開設的課程中很多都脫離實際情況。
1.3 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旅游服務行業(yè)往往需要從業(yè)者能從事一些基層基礎性的體力活動,一些旅游企業(yè)的領導反映學生到達企業(yè)后最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愛從事一線工作,對待加班等現(xiàn)象厭煩,一旦在服務過程中接觸臟活累活就叫苦不迭,甚至有些畢業(yè)生直接一走了之。這直接影響了旅游管理畢業(yè)生的后續(xù)發(fā)展。
1.4 對薪酬待遇認識不足旅游業(yè)作為服務性行業(yè)入職門檻較低,初始的薪酬待遇較低,學生在求職擇業(yè)過程及就業(yè)后較長時期的工作中攀比、嫉妒心理問題嚴重,他們往往將自己和其它地域、其它專業(yè)學生的工作崗位、薪酬待遇比較,即使某單位及崗位非常適合自身發(fā)展,但因薪酬待遇條件稍有遜色,就不顧自身條件、能力水平而彷徨或放棄,跳槽現(xiàn)象較為嚴重。
1.5 教育教學手段不能滿足旅游企業(yè)用人的要求和旅游企業(yè)的經理交談中反映最集中的一點是你們所提供的畢業(yè)生達不到我們企業(yè)的要求,招聘后直接就能獨立工作的太少,都要經過相應的培訓才能達到企業(yè)的要求,學生空有理論沒有動手能力。在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占比例太多,實踐課程較少。大多數(shù)旅游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落后,學生學習后發(fā)現(xiàn)學到的內容在工作中已經是落后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旅游教師普遍缺少旅游實際工作的經驗,而從旅游行業(yè)一線中聘請兼職教師,雖有豐富的從業(yè)經驗,但同時又存在教學方法不科學等問題。
2對高職旅游畢業(yè)生就業(yè)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加強對學生正確擇業(yè)觀的認識首先學校應當建立專門的就業(yè)指導機構,對學生進行就業(yè)指導,將就業(yè)指導工作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始終,使學生明確目前的就業(yè)形勢是什么樣的。例如,以旅游酒店業(yè)為例,酒店管理人員需要知識,也需要經歷。要做好高層酒店管理者,必須要有基層經理、服務員的經驗,否則,很難管好酒店。
其次要從主觀上增強對旅游行業(yè)的認同,培養(yǎng)他們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授課教師這方面要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靈活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與旅游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到旅游業(yè)是新興的朝陽產業(yè),有著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要光看現(xiàn)在掙多少錢,要看以后的發(fā)展趨勢。還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改變部分學生心中旅游服務等工作低人一等的觀念,調整學生的擇業(yè)心態(tài),例如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下麗思卡而頓酒店的宣傳口號“我們是為紳士、淑女們服務的紳士與淑女”。
2.2 建設新型旅游模擬實訓系統(tǒng)現(xiàn)在很多旅游院校建立的旅游模擬實驗室還不完善,一些酒店中有的設備設施得不補充,即使有,在目前企業(yè)中也屬于落后的產品設備,筆者考察調研時,大連海景酒店主管人事工作的劉主任就提到學生在校學習的酒店預訂收銀軟件屬于90年代的產品,到達企業(yè)后根本用不上,這直接造成畢業(yè)生畢業(yè)后不能直接從事相應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的校領導要本著走出去的精神,考察目前旅游企業(yè)最先進的設備和管理方法,拿來為我所用。除了采取普及實驗室建設,更新設備等措施,另一個有效的手段就是和旅游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學生實習期直接到旅游企業(yè)實習,利用旅游企業(yè)的先進設備和操作方法鍛煉學生,這樣既可以減少實驗室建設成本,還能使學生得到最充分的鍛煉,并且實現(xiàn)和旅游企業(yè)零對接的要求。
2.3 開拓新的教學思路以就業(yè)指導教學原有的教學思路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熟記、背誦等形式,掌握書中的種種理論,但現(xiàn)在的實際是不但要成為理論家,更要成為操作手。這樣就要更新觀念,建立新型的師資隊伍,并且要加速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這是師資隊伍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重在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求教師積極參加校內外生產實踐,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并積極參與行業(yè)和社會的科技服務。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教師理論強、實際操作弱的現(xiàn)狀。除此之外還要定期聘請有關專家、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企業(yè)負責人到校講座,更新理念,提高水平。
高職旅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困境的解決是個系統(tǒng)化的工程,要想合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通過設定合理的就業(yè)思路,加快旅游模擬實訓實驗室的建設,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掌握服務中的對客服務技能,具備主動服務的意識,進入工作崗位后合理定位,盡快適應工作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於天.“淺析廣東旅游專業(yè)高職生就業(y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消費導刊,2008,(15).
關鍵詞:學生;做課題;數(shù)學問題
一、問題研究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對教學內容初步感知和整體把握的過程,隨著學生問題的提出,課堂的主人也由教師變成了學生;教師備課也由主觀分析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演變成尋找教學中產生的問題;教學反思也由反思教學行為轉變?yōu)榉此紝W生提出的問題。這樣的課堂將成為隨著學生知識結構變化量身定做的新課堂。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主動質疑有所欠缺,導致我們一系列的想法和理念無法完整的實現(xiàn)。
學生欠缺主動質疑,歸根到底是缺少促使他思考的條件。
小組合作是按照學生的優(yōu)劣搭配分組,不同層次的學生混搭在一起,導致有些學生由于沒有同等的學生激發(fā)他思考的動力,有些學生又覺得自己和組內人相差太多,不敢提問。
面對全體學生,老師提出的問題的難度讓一部分學生覺得不解渴,另一部分學生又感覺太難。
課堂的時間有限,我們讓學生小組合作,但討論和解決問題的時間很短,根本沒有給學生自己思考和提出問題的余地。
學生缺乏提問題的能力與熱情,沒有養(yǎng)成提出問題、反思問題的習慣。
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策略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1.問題
問題是要求人們去完成一個任務,依他們的經驗,沒有一個現(xiàn)成的可供使用的完成任務的策略。
2.質疑能力
質疑能力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讀書、發(fā)問、探究的一種學習能力,它是以讀書為啟端,以提問為軸心,以探究為中心點的自主學習策略。
(二)培養(yǎng)學生產生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有效策略
以往我們對學生產生問題、提出問題的培養(yǎng)都局限于兩個方面:時間上局限于課堂;問題產生的范圍局限于書本,實質上是在培養(yǎng)學生如何去解決一個數(shù)學問題,而不是去產生數(shù)學問題。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產生數(shù)學問題呢?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做課題,可以從小課題開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拉長時間,策略上適宜安排即可。
1.課題的選擇原則
(1)可操作原則。課題的選擇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可以是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動手操作能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生活經驗能提出課題的問題所在等。
(2)重要性原則。課題要能給學生產生問題的空間,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梢赃x擇教科書后的閱讀材料或設計材料,也可以選擇課本中已刪節(jié)但對解決初中數(shù)學問題又非常重要的內容,也可以選擇課本中的重、難點延伸出的問題。
(3)分層原則。新課標中規(guī)定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要引導他們選擇不同層次的課題,比如,層次好的學生按照重要性、探究性選擇課題,層次一般的學生選擇難度適宜卻有趣味性的課題。
(4)合作原則。在合作過程中能形成同學之間火花的碰撞,課題研究不同于課堂上的合作探究,因此,在分組上應以自愿組合為主,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
2.做課題前的準備工作
(1)恰當分組。分組要以自愿為主,能引起組內同學的共鳴,取得最大化的分組效應。
(2)選擇時間。課題的研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產生問題,提出猜想的習慣,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要將時間劃零為整,再統(tǒng)一時間做總結和規(guī)劃。
(3)確定課題。按照分組情況、自愿原則,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探究或具有趣味性的課題。
(4)制定課題方案。根據(jù)課題確定方案,如,我們要研究什么問題,可以把這個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或者由此問題可以延伸出幾個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什么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方案的確定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清晰明了,也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有理有據(jù)。
3.在課題研究中產生數(shù)學問題的實例(按重要性原則,以探究組為例)
(1)確定課題名稱:1.5圖形的平移課后設計題的探究。
(2)課題要研究的問題:如圖1所示,直線L1,L2表示一條河的兩岸,且L1∥L2,現(xiàn)要在這條河上建一座橋,橋建在何處才能使村莊A經橋過河到村莊B的路程最短?
課本中出現(xiàn)這一題目時,學生感覺此題不難,出現(xiàn)的答案有兩種:一是直接連接AB,二是在L1上隨便找了個點C連接BC,作CDL2,再連接DA。這兩種答案都是不對的,答案一的學生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答案二的學生知道河上造橋要垂直于河。兩者都有可取之處,但又存在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題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有一小組選擇了這一課題。在學生的初步討論過程中,他們把問題分解成為兩個小問題:
①我們曾經學習過的路程最短問題有哪些?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如果我們自己從A村到B村路程最短,會怎么走?
這個過程就是問題產生的過程,也是分步解決問題的過程。
(3)解決問題的方法。數(shù)學方法:數(shù)形結合法,回憶討論法。實踐方法:聯(lián)想生活實際,畫出適宜草圖,作圖上分析。
(4)小組人員的分工:
徐嘉偉:負責人員分工,時間安排,討論環(huán)節(jié)的組織,結論的生成。
張丹、張小芬:負責查閱課本及作業(yè)本、導學、試卷,整理與路程最短相關的題目。
徐晨孟茜、胡同:負責畫出符合題意的草圖,并進行圖上分析,找出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5)綜合結論:利用一節(jié)數(shù)學綜合課,小組人員齊聚討論:
與最短距離相關的題X:一段筆直的公路L的同側有兩村莊A,B,它們之間的距離為13千米,A,B與公路L的垂直距離AD=8.5千米,BC=3.5千米,要在公路上修一車站P,使車站P到兩村莊A,B的距離的和為最短,最短距離為多少?
分析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能使線段(AD+BC)的長度最短?
根據(jù)題X的解法,學生過點B作L1的垂線并延長相等的距離得點B1,連接AB1與L2相交于點D,過D作CDL1,路徑BC-CD-DA為所求。
學生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我問:誰能找到一個辦法反駁這個做法?
學生再次去研究,胡同提出:如果是從點A作L2的垂線開始,其他作法不變,那么,得到的路徑和剛剛得到的路徑就不同,本題的最短路程是唯一的一條路,不會是兩個答案,因此,方法不能服眾。
從這個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缺乏的就是提出問題的能力,他們自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此時,張丹提出一個想法:為什么題X的解法用在此題上不行呢?
我表揚了張丹,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非常好,并讓學生分析一下原因。
張孝芬提出:題X中A,B兩點在L的同側,而本題A,B兩點在直線的兩側。
胡同提出:題X中只有一條直線,而本題中有兩條直線。(這都是問題的所在,學生放棄了題X,開始尋找新的出路,無果)
我建議學生不要放棄,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路徑最短問題只有兩種解決方法: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和垂線段最短,所以,還是要著手于題X。請學生再觀察一下我們研究過的所有問題。
張丹:如果我們能把本題中的點A,B放在一條直線的同側,那可能就解決問題了。
胡同馬上問:怎么把A,B放一條直線的同側?放哪條直線的同側?
這兩個問題交給學生繼續(xù)研究,現(xiàn)在已經接近下課,接下來需要他們零散進行,另找時間交流想法。
再觀察圖2,他們雖然沒有找到辦法把A,B放在一條直線的同側,但他們發(fā)現(xiàn),如果圖中的BC=B1D,那么,(BC+AD)的長度就是(AD+B1D)的長度,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路徑(BC+CD+DA)的長度為最短。他們又提出了兩個問題:如何使BC=B1D?如何使點A,D,B1在同一條直線上?
經過幾天的討論,探究,學生得出結論:過點B做BB1L1且BB1=CD(CD為河寬,長度可得)連接AB1與L2相交于點D,過D作CD垂直于L1,與L1交于點C。
師問:你們怎么知道所做的就是最短路徑呢?
生答:老師,我們也這樣問過自己,您看:
我隨便畫了個路徑BC1-C1D1-D1A,BC1=B1D1,BC1+D1A=B1D1+AD1,又BC=B1D,BC+AD=B1D+AD=AB1。在AD1B1中,
AD1+B1D1>AB1C1D1=CD,BC+CD+AD
學生講得有理有據(jù),這倒激起了我對學生思維過程的好奇,于是,我提了問題:在你們的作圖過程中,沒有做過BC=B1D呀?
有學生搶著說:因為我們作了BB1L1,CD也垂直L1,所以BB1∥CD,又因為我們作了BB1=CD,按照平移性質(一個圖形和它經過平移所得的圖形中,兩組對應點的連線平行且相等)的逆原理,那么B1D就應該是BC平移以后的線段,圖形的平移不改變它的形狀和大小,所以,BC=B1D。
學生在沒有學過平行四邊形的情況下,能利用平移性質的逆運用來解決問題,雖然,還需進一步探究,但我覺得,可以適可而止了,畢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達到了做課題的根本目的――讓學生善于提問,從而促進思考。
接著,學生完成了最后一步,總結:
①綜合結論:河流的寬度不變,所以,CD的長度不變,(BC+AD)的長度最短即解決問題;長度最短問題利用的數(shù)學原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平移可以將兩點兩線問題轉化為兩點一線問題;利用平移性質的逆用,得圖3中BC=B1D。
②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按題X的方法解決本題出現(xiàn)了結論上的矛盾;點A,B無法移到一條直線的同側;平移的性質的逆用可以解決問題,但平移性質逆用的正確性尚需證明。
③反思。反思包括對解題過程的反思和對生成結論的反思,反思對我們未來解決問題有指導性作用。
過程性反思:數(shù)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解決本題,畫一個符合題意的草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問題,就沒有思考。
結論性反思:我們平時都忽略了對結論正確性的驗證,只知道解方程時將結果代入原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一定是方程的解,而實際上,不僅是方程,很多題目都有它自身的檢驗結論是否正確的方法,我們在解題時還需關注。
在學生做課題的過程中,作為老師,我也進行了適時的反思。大學問家朱熹曾說過:讀書,始讀,不疑;其次,漸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后,疑漸釋,以致無疑,是為學。而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呈現(xiàn)問題,學生探究結果,這就把設疑和解疑分隔開了,學生之所以解決不了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會通過設疑來尋求解題的思路和判斷結果的確定性。因此,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就可以解決的,因此,我們要確定培養(yǎng)的對象、時間、方式。我們的目的不是單單地讓學生解決一個問題,而是讓學生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和熱情,那么,采用做分層課題的形式,給學生提問的空間和動力,利用閑散時間,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式。當然,在操作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老師則要做適當?shù)耐苿?、指導和反思,逐步完善這一過程。我想,很多同行已更早地讓學生進行做課題的活動了吧?也希望能得到其他老師的建議與指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 施工技術 ;問題探析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水利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工程項目,由于其處于一個相對復雜、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工程施工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自然因素占主要部分,而且通常施工地點、環(huán)境都十分復雜,特別是特殊季節(jié)的施工都為工程建設施工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和挑戰(zhàn),這就需要一套科學、完善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做依托,然而,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依然存在問題,必須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維護工程建設質量。
1、 我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水利工程是國家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我國通過制定并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制度等來規(guī)范施工技術,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然而,很多水利施工單位卻不嚴格依照國家的法規(guī)政策來執(zhí)行工作,使得國家法規(guī)制度無法得到有效實施,再加上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施工經驗等相對有限,無法達到規(guī)格合格標準,使得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1 施工技術圖紙不夠規(guī)范
現(xiàn)代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的發(fā)展往往過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企業(yè)經濟效益上,存在重工期輕質量的現(xiàn)象,為了趕工程進度,在施工技術細節(jié)處理上不夠嚴謹。在施工前期的圖紙制作上不夠規(guī)范,這就對日后的實際施工引來了諸多模糊之處,當實施施工與圖紙設計存在沖突時,沒有按照正確的“修改圖紙―――施工方案預調整―――具體施工改進”方式及流程進行,這就導致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
1.2 水利施工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水平制約了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發(fā)展。因為,施工企業(yè)是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前線單位”,如果施工企業(yè)的內部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內部管理結構混亂,缺乏系統(tǒng)的財務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施工現(xiàn)場管理機制,不僅直接影響到水利水電施工的整體質量,同時也會降低施工企業(yè)在行業(yè)間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導致水利水電施工產業(yè)鏈的整體質量下滑。
1.3 缺乏先進技術,專業(yè)含量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革新上卻趕不上時展的腳步,科研資金投入的不足,科研項目的停滯不前導致施工技術的最新技術往往被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所控制,這也變相地提高了施工技術成本的投入,更拖緩了國內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發(fā)展進度。
1.4 檢驗設備不夠先進
部分施工企業(yè)為了節(jié)約施工成本,對施工設備的資金投入不夠,設備老化問題嚴重,同時未能做到對設備進行定期的養(yǎng)護和檢修。其中檢驗設備不能及時更新,降低了施工質量檢驗和控制水平,這就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2、 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問題的解決對策
2. 1 全面提高施工技術
技術是工程建設的硬性條件,首先要全方位、客觀地調查水利工程實際情況與特點,分析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可行性,要求每一個參與施工建設的單位、部門、人員等都能掌握科學的施工技術,獲得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能夠掌握并熟練運行先進的施工技術與工藝,在各方積極配合下有效提升工程建設質量,主要應該掌握以下先進施工技術:
2.1.1施工導流技術。水利工程建設中要要涉及到閘壩工程建設,其中需要施工導流技術,導流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程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施工成本等等。工程建設前必須進行細致、周到的設計與規(guī)劃,對于導流施工通常應該通過修建圍堤來解決,施工導流技術為工程建設過程中河水的疏通、引導提供便利,確保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在一個平靜環(huán)境中有條不紊地開展。參照國家規(guī)定要科學優(yōu)選導流量,并根據(jù)水利工程主體的施工進度設計出科學的導流方法與方案,為了有效控制造價、加快施工進度,應該試著在枯水期展開工程建設,其中也要對應做好混凝土工程、土石方工程等的建設,不同于普通工程項目,水利工程有枯水期與汛期,這就導致其施工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必須綜合平衡好施工人員、設備、資金、技術等分配與使用,有計劃、有規(guī)劃地安排施工,要確保堤壩施工與導流工程施工都在汛期到來前完成,從而為其中的水電施工創(chuàng)造有利的時間和條件。順利躲過汛期,安全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重點、也是關鍵,因此,導流施工的安排需要以維護主體工程施工進度為前提,導流工程施工必須做好施工規(guī)劃與安排。
2.1.2 地基處理技術。根據(jù)工程所在地的地質、地貌狀況來分析其
地基狀況,進而采取科學的解決方法,先將地基表面的雜亂層清理干
凈,在此基礎上采取各類先進的地基處理方法,常見的灌漿技術為: 回
填灌漿技術、固結灌漿技術等等,地基加固技術主要有樁基技術、砂墊
層技術等等,其中樁基加固技術應該實行分層填砂、并振亞碎石等步
驟,類似的地基處理技術成本投入少,加固質量好。
2.1.3大片混凝土碾壓技術?;炷聊雺杭夹g在筑堤修壩方面發(fā)揮著有效作用,具體操作為: 用大規(guī)模的土石來筑造土石壩,引入振動碾壓機械設備,采用大范圍、大規(guī)模薄層碾壓方法,壓實并壓干混凝土拌合物,從而達到抗?jié)B透、牢固堤壩的作用,這主要是立足于混凝土占地空間小、強度高、質量優(yōu)的特質采取的技術方法,同時土石壩施工過程相對簡單,同以往技術相比,混凝土碾壓技術能夠有效夯實混凝土,提高其牢固度。
2.1.4 預應力錨固技術。預應力錨固技術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術,具有經濟效益好、實用適用等優(yōu)勢,而且有利于對工程主體進行牢固、補強處理,基于這一技術的優(yōu)勢特征,將其利用在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能夠發(fā)揮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主體的受力能力,積極加固并夯實了水利工程主體。
2.2 加大技術創(chuàng)新力度,優(yōu)化管理模式
2.2.1 加大科技投入。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在經營管理上,要抽出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于科技創(chuàng)新與技術研發(fā),并從中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鼓勵員工進行創(chuàng)新,帶動員工的創(chuàng)新熱情。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2.2 加強技術及材料的研究。結合施工項目具體特點,安排必要經費,進行技術攻關和專題科研,力求與項目技術措施計劃同步實施。加強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組織新技術培訓,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開展施工工藝開發(fā)和新材料、新機具應用研究。
2.2.3 優(yōu)化管理模式。優(yōu)化企業(yè)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企業(yè)管理手段,在引進行業(yè)內的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yè)發(fā)展的實際特點,開創(chuàng)適合企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的理模式。應不斷總結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經濟,引進國內外先進管理辦法,加強企業(yè)管理改革,探索出適應企業(yè)本身特點的管理新模式,促進技術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實效。
2. 3 完善對施工人員與施工設備管理
要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人員的業(yè)務水平與技能水平,由專業(yè)、專門技術員做好施工記錄,并實施施工監(jiān)督,出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技術人員要參與到工程圖紙會審過程中,同時,也要提高施工工具、設備的質量,要根據(jù)自己實際條件來選擇功能先進、成本合理、性價比較高的施工機械設備,確保施工設備能夠及時、高效工作,為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提供支持。同時,也要完善對施工質量的監(jiān)督與管理,加強施工質量檢查工作,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建設目標和效果。
3、結束語
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需要科學的技術支持,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直接影響著工程建設質量,必須采取科學的施工技術,全面提升施工建設水平,明確施工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針對問題采取解決措施,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提高施工人員能力和素質,打造出一個高質量的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武斌. 探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8.
[2]王靜.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問題探析[J]. 吉林農業(yè),2014,19.
[3]冉廷毅. 分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注意問題[J]. 科技經濟市場,2014,05.
關鍵詞: 遠程教育 計算機課程教學 電大平臺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3973 (2010) 04-166-02
1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發(fā)展
遠程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英國。18世紀后期興起的產業(yè)革命促進了英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從而引起對高等專業(yè)人才需求的急劇增長。英國原有的大學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1849年倫敦大學首創(chuàng)校外學位制度,促進函授教育發(fā)展,各種私立的函授學院,為倫敦大學校外學位的學員提供函授輔導。這是遠程高等教育的開端。
進入20世紀后,電子信息技術發(fā)展起來,各種教學媒體陸續(xù)出現(xiàn),遠程教育從函授教育形態(tài)向多種媒體教學形態(tài)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后,在英國創(chuàng)辦開放大學成功經驗的影響下,世界各地出現(xiàn)采用多種媒體教學的獨立的遠程開放教育大學。國際遠程開放高等教育已達到相當大的規(guī)模。
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網絡、衛(wèi)星網絡和通信網絡的發(fā)展,遠程開放教育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出現(xiàn)了院校合作、廠校掛鉤和跨國教育等多種模式,遠程教育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教育的全球化。
現(xiàn)代遠程教育將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完美結合,形成一種全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是構筑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的重要手段。通常將遠程教育分為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三個階段,進入現(xiàn)代遠程教育并不是完全拋棄了前面的兩個階段的教育手段,而是三者相結合以求達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綜合利用。2001年教育部的我國“教育事業(yè)十五規(guī)劃”中提出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遠程教育,發(fā)展職業(yè)教育、職業(yè)培訓和繼續(xù)教育,逐步形成大眾化、社會化的終身教育體系,體現(xiàn)了國家政策對遠程教育的大力支持。
現(xiàn)代遠程教育開設專業(yè)種類是比較廣泛的。專業(yè)是否要開設,一般根據(jù)國家、社會、市場的需求。伴隨著信息時代的降臨,計算機技術滲透進入了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環(huán)境,不懂得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就可能會難以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或者是落在了時代的后面,由此,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也順應時代的潮流相繼產生,并在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得以廣泛開展。
2 現(xiàn)代遠程教育計算機課程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大家以往接觸最多的或者是自己有親身經歷的教育形式,還是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學生集中在教室里,課堂是學習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陣地,因此傳統(tǒng)教育形式讓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到親切、熟悉,這方面的教育教學經驗與可供借鑒的內容也豐富、多元。相對而言,我國現(xiàn)代遠程教育較之傳統(tǒng)教育的發(fā)展歷史短,發(fā)展規(guī)模小,可供借鑒的經驗方法較少,常常需要從國外引進,國情不同,教育現(xiàn)狀不同,引進的東西需要經過整合,才可以拿到實踐中去。本文所說的計算機課程也是一個新興課程,有其自身特點,諸多原因導致現(xiàn)代遠程教育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
2.1 復制傳統(tǒng)教育教學
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計算機課程教學常常局限于普通高校的教學方法,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照搬普通高校課程的內容和框架,區(qū)別僅僅在于將這些內容從課堂轉移到了網絡上,輔導材料簡單、粗糙,多以文字形式體現(xiàn),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圖文并茂、沒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這樣的遠程教育沒有突出該教育形式的優(yōu)勢,忽略了遠程教育的受眾主要是成年人,利用工作業(yè)余時間學習,學習形式也是以自學比重大這樣一個重要特點。這種單一的課程設計致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難于開展,難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行為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導,從而對教學產生失望和抱怨。
2.2 師生互動薄弱
遠程開放教育實現(xiàn)了沒有圍墻的大學,向所有有學習意愿的人敞開了懷抱。無論你在農村、工廠或企事業(yè)單位,只要需要通過學習來充電,都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實現(xiàn)。遠程教育使學生的學習從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中解放出來,但事物總有兩面性,這種開放的形式使得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較為薄弱。在普通高校里,教師每堂課都有充分的時間直接面對學生,即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掌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需要教師進行的疑難解惑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師生之間的交互是暢通的,即時的。遠程開放教育中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學生數(shù)量龐大,分布范圍廣,學生的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學習進度是個性化的,給教師的統(tǒng)一管理增加了難度。教師不能直接接觸學生,課程設計,教學輔導材料建設只能根據(jù)教材和教學經驗來創(chuàng)建,經驗總是根據(jù)過去的經歷總結出來的,新的情況總是層出不窮的,所以這樣的設計不免存在滯后性。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等形式與教師溝通,但由于角色的差異,學生主動聯(lián)系老師總是會有諸多顧慮,無形中削弱了學生與老師的聯(lián)系。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薄弱,不利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疑難問題的即時解決,久而久之,學習很難深入,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2.3 重結論輕過程
教學重視結論,將學生考試及格率高不高作為教學追求的目標,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是主導。過于重視及格率的功利思想,勢必使教學過程成為灌輸知識,記憶知識,考查知識的過程。開放教育的學生主要是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重結論輕過程的課程設計把教學過程庸俗化到無需智慧努力,無需自學、探索,只需聽講、記憶就能掌握知識。掌握了知識不會思考、創(chuàng)新,學會了知識不會應用,于是帶有終結性的考試就成為決定學生學習生涯的關鍵。
3 現(xiàn)代遠程教育計算機課程教學設計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針對遠程教育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作者在計算機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思考并實踐了一些解決方法。
3.1 轉變教學指導思想
在教學中樹立服務理念,以服務促進教學,以服務促進學校發(fā)展。服務有被動服務和主動服務之分。被動服務思想指導下,教師往往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所提供服務立足于現(xiàn)有的資源和內容;主動服務就是要想學生之所想,在課程準備階段,在課程資源建設階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科學掌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可以為學生所使用。隨著社會發(fā)展,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教師應該形成主動服務意識,全面分析學習者特征,掌握學科的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與時俱進。
3.2 引領式教學方法
電大的遠程教育受眾是面向全社會的,是開放型大學,學生分布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遍布社會的各個階層。開放教育的學習者的地域分布廣泛,采用傳統(tǒng)教學形式,在固定的時間,將學生集中在固定的場所,進行面對面的實時講授是非常困難,不易實現(xiàn)的;同時,學習者的學習要在保證不影響正常的生產勞動的前提下進行,學習時間遠遠少于普通高校的在校學生,課程的教學無法采取普通高校的課程教學進度。針對電大開放教育的特點,教學過程以網絡環(huán)境為支持,采取引領式教學方法。
網絡環(huán)境下引領式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課程學習平臺為技術支撐,在教師引導和帶領下,學生有目標、按計劃地學習指定的課程內容,教師、學生之間交互性學習活動是課程的主體,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各方面發(fā)揮引領的作用,包括資源引領(注重課程資源的學習導航設計,重點突出、知識拓展、鏈接有效)、情境引領(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設計,使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幫助進行知識建構)、任務引領(教師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教師則通過屏幕監(jiān)控、遠程協(xié)助等方式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以及答疑引領(師生可以通過網上答疑的方法進行再度教學)等。
3.3 電大在線資源建設
電大在線平臺是電大開放教育的主要陣地。該平臺涵蓋了開放教育各學期開設的全部專業(yè)與課程,將中央資源與省建資源整合,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學習資料。電大開放教育的全部在籍學生都分配有平臺帳號,學生通過簡單的登錄操作,即可進入平臺,享受該平臺提供的學習支持服務。電大在線平臺是引領式教學順利實施的重要技術保證之一。
電大在線平臺的重要地位直接決定了平臺資源建設的重要性。在中央電大提供的相關課程的文字、視頻等資源的基礎上,省校的課程責任教師應該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根據(jù)本省的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資源建設。
3.4 建立多種溝通渠道
電大開放教育如何克服師生無法順暢溝通的弊端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引領式教學模式也要求學習過程包含大量的交互性學習活動,因此需要建立多種師生溝通渠道。目前采用的溝通渠道有實時課堂,課程論壇(BBS),短信平臺等。
實時課堂依賴一套教學軟件,該軟件提供虛擬課堂環(huán)境,教師在服務器端進行引領式教學,學生在客戶端可以實時收看教學視頻,并可以通過聲音、視頻等通訊工具與教師和同時參與課堂教學的其他學生進行語音和圖像的交流。實時課堂采用計算機技術,將課堂教學模式轉移到網絡上,既實現(xiàn)了實時交互,也克服了空間、時間的限制。
電大開放教育為每門課程都建立了課程論壇,由課程責任教師擔任論壇版主。成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在論壇中發(fā)帖提問,由課程責任教師提供針對性專業(yè)答疑。這種溝通形式沒有時間要求,成本低廉,只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計算機,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完成操作。
短信平臺提供了快捷的溝通方式。課程責任教師可以通過短信平臺編輯短信內容,面向學生手機發(fā)送。
3.5 即時考核(盡快掌握學生動態(tài),試題設計偏重理解)
伴隨學習過程的開展與深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階段性考核是一個有效的手段。考試形式借助于網絡技術,由一套作業(yè)考核平臺提供考試服務。該作業(yè)考核平臺擁有完整的試題庫,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組織試卷,合理安排測試時間。該平臺考核過程面向教師與學生開放,考核過程公開透明,便于教師總體掌控教學與學生自我檢測。
4 小結
遠程教育的快速發(fā)展,使得遠程教育領域的學術活動也十分活躍。針對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計算機課程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均是基于電大平臺的,搞好計算機課程遠程教育需要切實轉變思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全面覆蓋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多方位多角度建設多種類教學平臺,要在實踐中繼續(xù)摸索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總結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的教學方法。
注釋:
百度百科.遠程開放教育[DB].baike.省略/view/
1072736.htm.
為提高我國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國際化復合人才的需求,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中提出要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金融、貿易、法律等專業(yè)實行雙語教學。隨后,教育部又相繼頒布了一系列在高校實施和推廣雙語教學的文件。如2004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把“有實施雙語教學的激勵措施和政策,適宜的專業(yè)特別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金融、法律等雙語授課課程比例≥10%”定為A級標準。教育部2005年1號文件,2007年1、2號文件都強調開展雙語教學。作為教育部確定的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必修的14門核心專業(yè)課程之一的國際經濟法學課程與我國的對外經貿活動密切相關,其將在高校法學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中首當其沖。目前,一些高校的法律院系陸續(xù)開展了雙語教學,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太理想,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引發(fā)了關于雙語教學的理論探討。
一、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之必要性
(一)我國對外經貿活動對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
外語(主要是英語)作為工具,在經濟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時代愈加重要,法律職業(yè)者要熟練地運用外語處理法律文書、用外語直接交流,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譯”。這樣,法律實務要求法學教育必須與之相適應,其雙語教學勢在必行[1]。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加入WTO后,我國的對外經貿活動日益頻繁,作為世界貿易大國,我國和其他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和爭端急劇上升。然而,我國嚴重缺乏精通英語,熟悉國際經貿、投資和金融等方面法律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處理WTO方面的國際貿易爭端為例,我國經常要花費數(shù)百、甚至上千萬美元聘請外國律師來提供法律服務。國際經濟法學是教育部確定的法學專業(yè)必修的14門核心課程之一,其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貨物買賣、國際投資、國際金融、WTO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等方面的國際法律制度,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該課程旨在培養(yǎng)熟悉國際經貿規(guī)則和慣例、了解各國貿易政策法規(guī)、熟練掌握國際經濟糾紛解決方法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傳統(tǒng)的中文教學方式難以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
(二)國際經濟法的法律淵源
國際經濟條約和國際商事慣例,幾乎貫穿了國際經濟法的始終,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然而,由于語言本身所具有的符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使我們在將這些法律文本翻譯成中文時,難以完全表達原意,甚至不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義。例如HighSea(公海)一詞,如果根據(jù)其字面翻譯,則無法理解其意思。國內國際經濟法學教科書中的許多內容為翻譯版本,有些翻譯和原文含義有偏差,不夠準確,甚至同類中文教材就同一專業(yè)術語的翻譯也有差別,讓人不知所以。最直接的辦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規(guī)定,按照英文原版詞義和語境去理解。用英文傳授該部分知識比中文教授更為準確。
(三)處理國際經貿糾紛實踐的需要
國際經貿糾紛往往發(fā)生在英語環(huán)境中,而在許多高校開展的國際經濟法學中文案例教學中,所選案例普遍與實踐脫節(jié)。案例表述為中文,其具體出處無從考證,即便是真實案例,也因教學時間限制而做了簡化處理,國際經貿糾紛中的合同、提單、匯票、信用證等書面材料均處理為中文,甚至只保留其部分內容,使得真實案例的全貌被掩蓋,原本復雜的實際案情被刻意簡化,甚至關鍵情節(jié)不清,與國際經貿實踐嚴重脫節(jié)。實施雙語教學能使學生在雙語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和熏陶下,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國法律以及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相關法律解決國際經貿糾紛的能力,為將來從事涉外法律實務工作打好基礎。
(四)法學研究的需要
法學研究活動中,學者們若能直接參考英文原文文獻,將得出更準確的結論,縮短和國際同行的差距。如果參考的材料都是二手貨,難免失真,何談結論的正確?加之水平高的人很少搞翻譯,水平一般的人翻譯又不可靠,因而只有原文可靠。通過雙語教學,夯實法律工作者和法學研究者的專業(yè)英語基礎,使法律實務和理論研究都能躍上一個新臺階。從高校學生對雙語教學的反映來看,大多數(shù)同學持肯定態(tài)度。如,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曾隨機抽取300名文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2],結果如下:關于開設雙語課程的必要性,有83%的學生可接受,17%的學生擔心。關于開設雙語課程的影響,有94.5%持肯定態(tài)度;86%的學生認為可能拓展就業(yè)范圍;45%的學生認為加重了學習任務。
二、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含義之辨析
正確理解和把握我國高校實施的“雙語教學”的含義是分析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含義的前提。目前,包括法學教育界在內的學界對“雙語教學”的科學含義卻一直存在不同觀點。例如,有人認為“雙語教學”可以成為提供我國新時代外語教學質量的重要策略,其本身也不是單純的教學方法問題。有人定義為:它是在學校包括課堂教學在內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只使用母語,同時廣泛使用外語的一種教學活動。有觀點認為:它主要是指多元文化國家的一種語言政策,而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還有人根據(jù)外國字典中的定義將雙語教學理解為:“雙語教學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實現(xiàn)多元文化的共存。”[3]客觀地講,這些觀點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卻均忽視了“雙語教學”一詞在我國的演進歷史和法理基礎,因而缺乏準確解釋“雙語教學”含義的根基。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政府強制推動的教學模式之一,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規(guī)定,嚴格講應稱之為“外語教學”。教育部《意見》第8項“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yè),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yè),更要先行一步,力爭3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暫不具備直接用英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yè),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這是我國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法理基礎。按照上述規(guī)定,目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含義有以下4點。(1)本科教育需要逐步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部分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2)部分學科、包括法學的“外語教學課程”需要在2004年后達到總課程的5%~10%。2004年,教育部又規(guī)定:把包括法律在內的一些專業(yè)課程雙語授課課程比例≥10%作為高校評定為A級的標準之一。(3)暫不能進行外語教學的高??刹扇?ldquo;外語教材,中文授課”的過渡式教學模式。(4)教育部要求的高校“雙語教學”實際是指“外語教學”,即某一課程的教學要全部或絕大部分使用外語(主要是英語)來進行,而不是用中文和外語共同進行教學。根據(jù)一些高校的資料看,“雙語教學”是指除外語課程外,采用外文教材,并用外語授課的課時占50%以上(含50%)的課程。所以,我國目前的“雙語教學”一詞的官方含義是指除外語課程外的外語授課課時占該課程課時的50%以上(含50%)的公共或專業(yè)課程。由于英語是我國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語,所以,教育部所稱的“雙語教學”實際就是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課程教學。在“雙語教學”的精確含義下,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是指用英語授課的課時占50%以上(含50%)。#p#分頁標題#e#
三、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實施之困
(一)選擇何種雙語教學模式之困
目前各高校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模式大致有三種:(1)全外型模式,亦稱浸潤型模式,即所開設課程采用英語原版教材,課堂講授、案例分析討論、課程考核等環(huán)節(jié)完全用英語進行;(2)混合型模式,采用英語原版教材,課堂講授、案例分析等環(huán)節(jié)用英語與中文相結合進行;(3)半外型模式,即采用英語教材,中文講授的方法。后兩種模式統(tǒng)稱為過渡型模式。目前,多數(shù)學校采用過渡型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模式,用英語學習專業(yè)名詞和進行簡單解釋和表達,重點的描述和解釋用中文,導致了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學的尷尬局面[4]。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較差。學生的英語水平主要通過四、六級考試來衡量,其中通過四級是基本的要求,而各高校四級通過率很低。二是各高校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師資力量普遍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擔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任務的教師主要是本國教師,其中許多教師原本是外語專業(yè)人才,他們仍然照搬外語教學方法用于國際經濟法學教學中,使國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成了外語翻譯課。另外,許多從事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的教師沒有國外法學專業(yè)的留學經歷,對國際有關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了解較少,其能力與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二)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材選用之困
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具的高質量教材直接關系到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的質量。目前國內出版的能全面涵蓋國際經濟法領域基本知識的雙語教材較少,其中出現(xiàn)的語法錯誤和中式英語表述過多,法律描述的內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而且,這些教材存在著涵蓋內容出入較大、重理論輕實務、一般性介紹內容多而具體法律規(guī)則少等問題。有些高校雖然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但多為集中介紹或評析某一國家涉外立法或者專門介紹某一類國際條約,其內容很難涵蓋國際經濟法學的諸多內容,且存在滯后于社會經濟發(fā)展、閱讀和理解難度大及教材成本較高等問題。有的高校則使用自編英語教材,其中也有個別優(yōu)秀的教材,但普及率不高。還有一些院??紤]學生接受程度,采取中英文教材并用的方法。網上公開的某些法學院校的國際經濟法雙語課程教學大綱竟然90%是以中文來撰寫的。
(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考核方式之困
我國國際經濟法學的雙語教學依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法學教育方式,即以傳授系統(tǒng)和科學的法律知識為主,注重理論教學。由于目前各高校班級人數(shù)多,國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可是少,課堂教學中教師難以和學生深入地用外文討論或溝通,大大影響了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涉外法律糾紛的能力。實踐中,不少法學院校也開展了包括模擬法庭、專題辯論、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然而這些實踐教學的內容多關注國內民商法、經濟法以及刑法領域,鮮有涉及國際經濟法領域,或者即使涉及到國際經貿案件,也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維模式分析、討論案件,學生難以全面、正確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以判例法為主的國際經貿法律規(guī)則,這會使學生將來真正接觸涉外法律實務時不知所措。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需要根據(jù)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來調整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中的信息反饋主要是通過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來實現(xiàn)。目前國際經濟法學課程的考核主要采取結構化考核方式,學生總成績包含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多以課堂提問和平時作業(yè)的方式進行,這些方式的評價標準模糊,難以客觀、全面體現(xiàn)教學效果。期末考試作為最主要的考核途徑,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問題,例如,有些院校用英語出題,要求學生用英語作答,這種考試方式難度最大,試卷評改標準也不易把握。還有些院校用英語出題,要求學生中文作答,難度降低,但學生需在兩種語言情境下來回轉換,使得雙語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四、完善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的路徑選擇
(一)應采取全外型教學模式
開展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用英語學習和理解有關國際經濟法律知識、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法律問題、表達思想而最終獲得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的能力。中、英文并用的過渡型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兩種頻繁互換的語言環(huán)境下,母語思維定勢的存在使中國學生難以真正適應英文思維模式,而且中文和英文的交互使用導致雙語課程成了翻譯課,達不到開設國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的目標。所以,筆者認為,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的開設寧缺毋濫,不要讓其成為應付檢查和評估的擺設。如果要開設,必須采取全外型教學模式,當然,考慮到學生的英語能力問題,應安排在高年級的學生中講授,而且考慮將國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作為選修課,僅讓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或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學生選修。畢竟國際經濟法培養(yǎng)的是專門人才,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學模式下,教師用英語講授、提問,學生也完全使用英語回答和討論,使學生沉浸在國際經濟法律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
(二)加大雙語教學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
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對師資的要求相當高,從理論上講,由通曉外國法律的外籍教師實施教學是最理想的,但限于條件,實踐中雙語教學任務主要還是由一些專業(yè)扎實、精通英語的本國教師來承擔,因此,各高校要加大對國際經濟法雙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一是提供出國深造機會或與知名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等方式將英語水平強、國際經濟法學基礎扎實的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成雙語教師。二是在外語類高校、師范院校中開設以培養(yǎng)雙語教學師資為目標的專業(yè),將專業(yè)外語及有關雙語教材納入必修課程。三是引進法律專業(yè)的歸國留學人員培養(yǎng)成雙語教師。
(三)重視國際經濟法學雙語課程教材建設
原則上,國際經濟法學的雙語教學應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原版英文教材信息量大、數(shù)據(jù)翔實、案例豐富、語言純正、邏輯性強,貼近國際經貿實務。但購買費用過高、教材內容不能完全適應中國國情以及較少涉及中國有關涉外經濟立法等問題。所以,引進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權宜之計,最終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學仍應選擇我們的自編教材。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高校使用由對外國法律和國際條約有深入研究、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多年、英語基礎扎實的資深教師編寫的國際經濟法學自編雙語教材,但在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側重點上各高校做法還不太一致,所以,可以考慮由教育部統(tǒng)一組織編寫既能滿足我國對外經貿活動需要又適合我國學生學習的高質量國際經濟法學雙語教材。#p#分頁標題#e#
(四)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訓練,探索有效的考核模式
在國際經濟法學的雙語教學中應加大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比重,創(chuàng)造多種形式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盡可能地適應國際經貿法律實務環(huán)境。例如,在校內可以開展有關國際經貿案件的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國際經濟法專題辯論和疑案辨析等活動;在校外,學校可以與外資或涉外律師事務所、外資企業(yè)、政府外經貿部門等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考核應在堅持結構化考核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細化平時成績??己它c包括英語表達能力、英語聽力、英語閱讀能力、法律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法律思維、實踐能力等;考試試題均采用英語表述,學生可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和考試時間確定用中文、中英文結合或者全英文答題。
(五)雙語教學中貫徹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原則
1在重點大學做好雙語教學試點重點大學的學生外語及綜合基礎好,大一學生即可使用英文授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大一新生就有一門經濟學基礎課用英文教材和全英文授課,學生反映很好。著名經濟學家鄒恒甫教授在武漢大學開辦了國際數(shù)理金融和數(shù)理經濟系兩個班,開始了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試驗。這兩個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與國際慣例接軌。重點大學雙語教學的開展可以為其他學校提供經驗,還可以編寫出版中國自己的英文教材,同時還培養(yǎng)了師資,為其他學校的雙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物質上和技術上的準備。普通本科可以緩行,生源較差的本二學??梢圆桓汶p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