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英語翻譯;茶文化;對外交流
茶文化作為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也是世界茶文化的鼻祖。外國人通過英語翻譯了解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層意蘊,也對我們中國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然而,日本茶文化的國際地位卻明顯高于我們中國茶文化,甚至有不少國家認為日本才是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直接忽視了中華茶文化的體系脈絡。究其原因,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翻譯存在紕漏之處,茶文化的英語翻譯不是過于淺顯就是太過晦澀,不得當的茶文化英語翻譯增加了外人對我們茶文化的認知負擔,也阻礙了茶文化的對外交流。
1英語翻譯的特點與原則
翻譯是一種信息轉換與傳播行為,其是在一定語言規(guī)則的指導下,將一種語言信息轉變?yōu)榱硪环N語言信息。通常來說,翻譯的內容既有語言、文字還有圖形與符號。但是,我們一般所指的翻譯主要包括語言和文字。英語翻譯是我們日常所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語種翻譯,畢竟英語是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語言,任何文化的對外輸出,必須首先要以英語的形式翻譯出來,否則難以走出國門步入國際市場。例如,我國的文學作品在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角逐時,必須要先將其翻譯成英文,以供評委們所閱讀探討,如若直接以中文的形式參賽極有可能會夭折。莫言的《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僅是因為其作品本身的出色,更主要的是其作品的英語翻譯也非常出彩,原汁原味的地道化英語翻譯使得《蛙》中的文化思想與歷史感情才能為評委們所感知,其作品的價值意義也才會愈發(fā)鮮明。所以,英語翻譯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對外交流的主要窗口,其對于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具有不言而喻的推動作用。
1.1英語翻譯的特點
英語翻譯是語言翻譯的一種,其是語言轉換的工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英語翻譯策略體系也愈發(fā)完善,并且已經顯現(xiàn)出了其獨有的文化特色。英語是信息表達的媒介,是文化的語言載體。但是,英語翻譯卻作為英語語言體系中的一支,其必須具備語法規(guī)范,結構嚴謹的特征。畢竟英語翻譯是不同物質文化交流的紐帶,其自產生之初就被打上了嚴謹規(guī)范的烙印,尤其是文學作品的英語翻譯必須嚴格按照語法規(guī)則,對句子的結構進行剖析,熟練運用英語的句型表達習慣,對不同的語言文字進行精煉化表述,從而確保原文的本真性。其次,英語翻譯的目的是為了將一種語言文字轉換為另一種大家所知悉的語言文字,其根本目標是為了使不同語用環(huán)境下的人理解原文的意思,所以英語翻譯又必須簡潔明了,翻譯過程中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長句。另外,英語翻譯一般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僅只局限于文化、生活,同時也會涉足經濟、科技以及藝術等領域,所以不同范疇的英語翻譯必須要表現(xiàn)出高素質的專業(yè)性。
1.2英語翻譯的原則
翻譯的原則可以用嚴復的“信”、“雅”、“達”來概述,而這一標準也成為了英語翻譯最基本的準則。所謂“信”是指英語翻譯必須以忠實原文為基礎,力求地道準確,使英語翻譯與原文內容保持一致,即所謂的信息等值。而且,在專業(y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必須嚴格按照原文的意思進行審慎翻譯,用專業(yè)化的詞語表達相關概念,不得隨意曲解原文。而“雅”則是指譯者在進行英語翻譯時應當善于運用文字對原文的不同意思進行修飾性表達,以增加譯文的文字魅力與藝術感染力?!斑_”是英語翻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其主要是指將原文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翻譯出來,避免文理不通結構混亂,使讀者能通過簡潔的文字了解原文的意思。同時,英語翻譯也應該以規(guī)范統(tǒng)一為指導,不僅用詞規(guī)范而且語義表達也應該更加規(guī)范,在特定詞語的翻譯中,譯者應該保持其原有概念的統(tǒng)一性,不能以模棱兩可的文字對其進行抽象化翻譯。所以,譯者在進行英語翻譯時,應該秉持專業(yè)化的翻譯原則,認真對待每一英語翻譯工作,正確地運用專業(yè)術語、縮略詞以及專業(yè)新詞。
2英語翻譯在對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析
2.1促進傳統(tǒng)茶文化的傳播
茶文化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千年的文化積淀中形成了燦爛多姿的文化內涵,不僅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粹,而且也囊括了民間藝術的精髓。所以,茶文化一直被視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包羅萬象的博大情懷以及深沉雋永的文化內蘊與順其自然的豪邁氣概也在不經意間滲入了我們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時至今日,雖然國人越來越喜歡飲茶,但是其對于茶文化的認知卻依然處于極為淺薄的階段,甚少有人能準確地對茶文化精神進行準確解讀,大部分人都只是將茶作為一種日常飲品,極少會深入探析其背后所蘊含的茶文化意蘊,而外國人對于我們茶文化的認知程度也就可見一斑了。而英語翻譯與茶文化相結合,那么意味著茶文化將會以英語的形式被世人所知曉,尤其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將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們中國茶文化,知曉我們茶文化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另外,在茶文化的對外傳播過程中,我們國人為了適應文化發(fā)展的潮流,也會自覺學習茶文化。例如,孔子作為我們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其在韓國備受追捧,并且韓國準備將其申遺,激發(fā)了我們中國大眾對于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探究之情,逐漸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國學熱的浪潮。所以,茶文化英語翻譯也將會在無形中促發(fā)我們國人以主動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茶文化的學習中。
2.2推動全球茶文化的融合
我國作為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悠久的茶文化發(fā)展歷史。自唐朝陸羽的《茶經》問世以后,標志著我們中華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恫杞洝吩敿毜亟榻B了茶葉的種植、采摘以及引用方式與茶具的選擇等內容,而我國的茶文化也在文化傳播中向四周擴散,東傳至日本與韓國,西傳到中亞以及印度等地。而后,在歷史的演變中,各國結合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在我們中華茶文化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本土民族化因子,漸而構建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茶文化體系。而在世界茶文化的融合大潮中,語言翻譯是必不可少的。英語翻譯的作用就開始凸顯了,不同語言形式的茶文化通過英語翻譯表述后將會更加全面,而茶學專家也憑借專業(yè)的茶文化英語翻譯知悉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后,預測世界茶文化的發(fā)展趨勢,然后根據大眾對于茶文化的不同反應,對本土茶文化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造,從而實現(xiàn)不同茶文化的融合性發(fā)展,使其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據一席之地。
3英語翻譯在對外茶文化交流中的具體翻譯策略
3.1以英語翻譯原則為導向,構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語翻譯體系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較量,不僅表現(xiàn)為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而且也會在文化的交流中體現(xiàn)出來。嚴格說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展現(xiàn)為綜合實力的角逐。所以,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的象征標志,其對于一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具有難以言表的推動作用,文化輸出也成為了國際競爭一種新方式。所以,我國的茶文化在對外交流中應該切實利用英語翻譯的原則,率先建立完善的茶文化英語翻譯體系,以掃除茶文化對外傳播中語言不通的障礙。首先,譯者應該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運用規(guī)范化的英語術語,對茶文化專有名詞進行轉化表達,不能為了追求英語翻譯的文采性,而任意曲解傳統(tǒng)茶文化的意思。而后,譯者在進行茶文化的英語翻譯時也應當盡量使用翻譯國的本土特色語言對茶文化內容進行地道化闡述,尤其是對于不能直譯的茶文化知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翻譯原則,對其進行真實化反映。例如,在翻譯我國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的核心內涵時,對于其“和”、“美”、“廉”、“敬”要義的闡釋時,可以選擇相應的英語單詞對其進行轉述,而后利用英語俚語闡析其具體的文化內涵。
3.2透過跨文化視閾,綜合運用歸化與異化相結合的翻譯手法
翻譯是不同語言文化溝通的橋梁,其是我們中華文化對外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員大多是深諳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共通性的,其不僅熟知本國的文化內涵,也通曉翻譯國的文化特征。所以,翻譯人員在進行文化翻譯時,其必須要以跨文化交際為切入點,對不同語言進行轉化闡述。茶文化的英語翻譯亦是如此,譯者不可能跨越東西方文化的鴻溝對我們傳統(tǒng)茶文化進行單一地異化直譯或者簡單的歸化意譯,其必須綜合應用歸化與異化翻譯的手法。一方面,譯者可以根據英語翻譯的手法,結合中國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運用音譯、注釋、直譯以及意譯的方式,在不改變原有茶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對茶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翻譯。另一方面,譯者也應該充分意識到跨文化交際在英語翻譯中的重要性,挖掘我們本土茶文化的深厚內涵后,采取異化與歸化相結合的翻譯手法對茶文化進行相得益彰的翻譯,使茶文化英語以翻譯國人民更容易理解與認可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進而推動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段津.溝通的藝術———中國外交官談與英語國家人士交流經驗翻譯在溝通中的作用(二)[J].英語沙龍:高中,2005(4):36.
[2]任鳳梅.漢英公共標示語的語用功能及其翻譯策略———兼論河南省旅游城市雙語標示語建設[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35-137
[3]宋興岐.關于商務英語翻譯中跨文化交際及文化信息等值的研究與探討[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10):65-67.
[4]張昕,劉芳.中國英語在翻譯中的體現(xiàn)和作用[J].北方文學旬刊,2010(6):92-93.
一、文化中心城市是城市與文化產業(yè)相結合的發(fā)展成果
1.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特征。從時間分布上看,雖然起步時間不同,不同國家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的契機基本都發(fā)生在經濟危機之后,例如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后出現(xiàn)的洛杉磯,英鎊危機出現(xiàn)后的倫敦,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東京;從空間分布上看,文化產業(yè)主要是集中本國境內的國際化的大城市中。以文化之都著稱的美國紐約、以創(chuàng)意之都著稱的英國倫敦、以動漫之都著稱的日本東京、以文藝浪漫著稱的法國巴黎。這些世界知名的城市都經歷過類似的發(fā)展歷程:紐約、倫敦及東京經歷了從產品制造與對外貿易發(fā)展的制造業(yè)主導階段以及以金融交易與結算中心發(fā)展的服務業(yè)主導階段,目前是以創(chuàng)意資本為核心的新興技術與文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的智慧型產業(yè)主導階段,隨著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開放性與多樣性發(fā)展,文化資源融入經濟發(fā)展之中,成為經濟發(fā)展中最為重要和有效的動力機制。
2.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設得益于發(fā)展觀念的革新。
第一,城市發(fā)展觀念的革新。城市發(fā)展觀念的更新來自于現(xiàn)代市場經濟發(fā)展演變。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結束了近20年時間的“黃金增長時期”,單純依靠物質要素投入實現(xiàn)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成為過去,城市也從單純強調物質更新轉向城市綜合整體更新,發(fā)展理念也強調以人為本,摒棄了過去“見物不見人”的更新理念,注重全面把握城市的發(fā)展問題,力圖實現(xiàn)城市的整體繁榮發(fā)展。隨后,科技、信息、文化等因素逐步取代物質生產資料成為城市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
第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觀念的更新。文化產業(yè)的理念轉變則更加深刻,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產業(yè)所做的基于哲學的批判在隨后該領域的研究中并沒有被一直繼承下來,英國文化產業(yè)學派和其他學者對文化產業(yè)的理念研究更多基于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領域。英國文化學派持有積極的態(tài)度,該學派認為文化產品的消費群體具有主觀能動性,并且是一個異質化的群體。文化產品對于社會大眾而言,其內涵是處于動態(tài)過程中,會隨時因為各種原因發(fā)生改變。加納姆、坎寧安、奧康納以及羅馬等學者分別從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文化產業(yè)的服務屬性、開放性以及產業(yè)基礎等不同角度來闡釋對文化產業(yè)的不同認識。從這些學者的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文化產業(yè)是如何從遙遠的上層建筑逐步走入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文化不再是被社會精英群體所獨享的高級思想或精神內容,而是從意識形態(tài)領域進入到被公眾認可并具有消費能力與消費意愿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領域。這一轉變可以視作文化發(fā)展領域具有范式意義的轉變。
二、文化中心城市是文化產品貿易的主要輸出地
1.國際文化產品貿易是文化全球化的實現(xiàn)途徑。隨著全球化成為當前經濟發(fā)展的主流趨勢,世界迎來了以貿易、投資、金融和技術的跨境流動為形式的國際經濟相互依賴和迅速增長的全球化時代。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意味著當今人類社會活動空間正日益超越民族國家的主權版圖界限,在世界范圍內呈現(xiàn)出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動。文化在世界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往活動中日益凸顯出來,并伴隨著交通、信息、市場、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全球化,形成了一個具有多維性的系統(tǒng)整體。各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對文化領域不斷給予關注,力求構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幫助本國在未來世界范圍內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2.全球化是世界各國文化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城市的全球化程度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緊密相連。從美國科爾尼咨詢公司的公布的全球城市指數排名看,全球化城市所具有的一項共同特征就是它們承載著各國的文化中心職能。
開放度的提高與貿易增加具有顯著的正相關走勢,文化中心城市自然在文化貿易領域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這一優(yōu)勢體現(xiàn)在文化創(chuàng)新機制。這一機制的存在基礎是文化多樣性的聚集,不僅包括各種非物質形態(tài)的文化資源,而且包括各種直接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間接的創(chuàng)新技術。這一機制的發(fā)展基礎是具有低成本、低風險的對外輸出渠道,有其是一部分海外需求本地化為文化產品的輸出進行了有益的市場嘗試,客觀上減少了未來潛在的風險,而且還有針對性的減少了文化折扣對文化產品出口的負面影響。
3.文化創(chuàng)新機制是當代文化中心城市的特有功能。當代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功能可以概括為:以市場化手段實現(xiàn)文化與聚集的契合發(fā)展,增加城市自身的硬實力;以政府的公共產品供給來保障社會大眾基本文化需求,兩者結合滿足人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重要內容。前者需要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在對本國文化繼承與發(fā)揚同時包容外來文化并從中提取有益的內容借助城市特有的文化進化系統(tǒng)進行不同種類文化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帶動國家的軟實力與硬實力形成,從而實現(xiàn)國際化與民族化的互利發(fā)展。文化中心城市正在通過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為文化在城市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具體包括文化創(chuàng)新引領所引發(fā)的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轉向多媒體形式,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所導致的文化產品數字化虛擬化新業(yè)態(tài),人力資本匯集于城市部分文化創(chuàng)業(yè)專區(qū)而產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交融;產業(yè)政策所影響到政府支持導向所形成的區(qū)位競爭優(yōu)勢,移民或非本地居民因經濟活動而形成的市場新網絡中出現(xiàn)的多樣文化消費需求。
4.文化多樣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依托于文化中心城市。
(1)從文化內容看,文化全球化是“同質化”與“異質化”并行的過程。為世界范圍內傳播、交流速度的加快,每個民族和國家個體文化的發(fā)展時刻面臨著來外部產品層面或者服務層面不同形式的文化沖擊,無論從觀念上還是行為上,已經遠遠超出了地域限制和民族傳統(tǒng),并影響著大眾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表層文化。但同時,極強的個體差異性也在強調著那些最根本、最主要、最深層的文化內涵,使本民族在認知、交往、生活、思維方式等方面表現(xiàn)最富有本國特色的內容,文化多樣性公約的制定就是保護民族差異性的標志。同質化與異質化的并存只能存在于高度開放的城市中,文化中心城市的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得自外部的異質性文化獲取了生存空間,并與城市中原有的文化相互融合,無論從價值觀等本質層面,還是從表達方式等非本質出面,文化資源本身或是傳承者都會發(fā)生,相互借鑒與啟發(fā)不斷出現(xiàn)。隨著人口要素的重新布局,依附在人口身上的文化內涵也獲得了流動性,在一個城市中,如果來一個地區(qū)有著相同文化偏好的人聚在一起,就會產生對某種文化的趨同需求,不同的人群帶來不同的文化,有了需求就自然會催生出為這一人群所服務的供給,這就是城市成為文化中心的動力源,同時也改變了不同文化分布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2)城市文明是伴隨著工業(yè)文明于文藝復興之后出現(xiàn),工業(yè)文明不僅在客觀上推動了城市作為生產資料聚集地的誕生,而且推動了傳播技術的發(fā)展,這兩者的結合使得城市具備了文化中心的物質基礎。城市是物質文明成果累計的體現(xiàn),以城市化規(guī)模、人口城市化率等來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現(xiàn)代化程度。除去物質文明的成果,精神文明等文化成果雖然呈現(xiàn)出無形狀態(tài),但是卻脫離了原有文化資源所屬地可能面臨的文化枯竭危險。文化中心城市本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會以一定形式儲備少數文化成果(圖書、演藝節(jié)目、音頻與視頻作品)。這樣的文化多樣性就有了物質上的保障。當前,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文化全球化,雖然發(fā)達國家的文化產品出口對于進口國文化市場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沖擊,但是文化中心城市能夠有效消化并吸收來自國外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并排除不符合本國主流文化取向的文化內容(保護性文化貿易壁壘、國際法領域的文化訴訟),但不排除多元文化。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文化通過商務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等形式突破了國界的限制,實現(xiàn)跨國流動,雖然這一過程并不是顯而易見的,但不可否認,多元文化的交流正在全球范圍內每時每刻發(fā)生。文化的始發(fā)地點與文化的落腳地點都發(fā)生在不同國家擁有較高開放度的城市,這類城市中存在相當數量的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員,以永久性移民或暫住性人員的形式出現(xiàn)。他們作為文化資源的載體,無論其身處營利性的、非營利性的,還是外交辦事機構,他們在日常工作和休閑娛樂中展示了不同于本國的別樣文化,也在和本國人士的交往過程中了解到當地的文化特色,這些都在客觀上起到了文化交流的推動作用。
三、北京如何推動中國文化對外交流
1.北京發(fā)展文化中心城市的理念。文化在城市發(fā)展的進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國際上任何一個中心城市無不在努力突出文化定位、保護城市個性、增加城市魅力、提升綜合競爭力。作為中國的首都,具有悠久都城歷史的城市,北京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特色不僅限于北京自身文化資源,也包括了來自全國各地匯集于此的華夏文化資源,更有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以來對外交流所累積的豐碩成果。北京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文化交流的首選地。從文化資源匯集地來看,北京近年來隨著來自全國的人口凈流入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很多地域性文化在北京得到了發(fā)展,形成了一些亞文化的群體,這些亞文化群體不僅借助北京實現(xiàn)了其地域文化的推廣,更獲得了對外傳播的機會。從文化資源的集散地來看,在繼承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資源保護的同時,又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其文化內涵體現(xiàn)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優(yōu)勢,而外延的發(fā)展充分考慮了文化認同的問題,在現(xiàn)代技術與傳播媒介的物質基礎上,對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制作。
2.北京對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北京地區(qū)電影票房是全國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在國際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各國又開始新一輪周期性文化產業(yè)大發(fā)展的背景下,北京電影市場呈現(xiàn)出總量增加,結構分化的新格局。2012年北京地區(qū)電影票房的16.12億元中,進口影片票房達到了8.96億元,占總票房收入的55.6%,而國產影片票房只有7.16億元,占總票房收入的44.4%。另外,進口電影放映場次和觀影人次也遠遠高于國產影片。在經歷了WTO后的十年高速發(fā)展期以后,隨著人們對影片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對外國片進口政策的不斷調整,國產片正面臨著更多的外部競爭壓力。
演藝是融合了人才、資金、文化資源以及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的因素實現(xiàn)的有聲、有感的視覺傳播,是文化服務貿易的重要一項。北京市新增注冊的民營藝術院團呈現(xiàn)井噴式增長,2012年不到一半,新增注冊總數就超過了2011年全年的水平。同時,海外經典音樂劇中文版的引進和北京京劇院的“唱響之旅”海外巡演可稱得上是文化交流的典范。國內觀眾對海外不同文化的消費在音樂劇的層面上是高雅形式,有助于國內群體從內容和形式兩個角度理解這些別樣文化,為其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此種境外消費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礎;京劇是地方文化與文化中心完美結合的產物,三百年前的徽班進京,其流動性強且善于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和表演方法,這使得徽班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京劇作為中國與外國文化交流中的保留項目,近些年來也力求新的突破,唱響之旅全球巡演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文化的品牌推廣起到重要作用。以品牌致勝的模式是文化領域中競爭優(yōu)勢確立的根本,京劇與西方歌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表演形式,在交流中相互促進與學習是品牌得以長久不衰的關鍵。
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社會大眾在家庭中休閑消費的文化產品模式。韓國電視劇與美國電視劇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廣播電視類節(jié)目,在國際市場上有很高的占有率。中國的電視劇目前走出國門的成功案例較少,本文認為北京的廣播影視作品首先要提升此類產品的制作水平,并配合一些出版物產品,圖文與視音頻并行才有機會拓展國際市場的占有率,然后將更多的精神主旨融入作品之中。會展不僅是傳統(tǒng)國際貿易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文化貿易領域參與者重要的交流平臺之一。北京的會展業(yè)從單純的會議業(yè)和展覽業(yè)走向集會議、展覽和獎勵旅游等多業(yè)態(tài)融合發(fā)展的新階段。北京在會展業(yè)的發(fā)展極有可能成為具有廣州交易會性質的標志性事件,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揚、文化服務業(yè)的國際交流、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fā)等方面,都會起到引領作用。
北京以動漫游戲產業(yè)為主的文化新媒體產業(yè)在2012年的總產值達到167.57億元,相比2011年的130億元增長約29%;出口15.6億元。北京發(fā)展動漫游戲可以融合眾多的創(chuàng)意人才,包括以互聯(lián)網形式鏈接非本地人才,將最大限度集合智力資源,運用各種文化資源來制作動漫游戲,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3.展望。
(1)文化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在內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健全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以文化金融創(chuàng)新為宗旨,建立政府專項發(fā)展基金、商業(yè)銀行項目融資、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長期基金等不同形式投融資主體,促進文化資源和資本市場參與者全面對接,支持整個文化價值鏈各個環(huán)節(jié)。
(2)深化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建立有效市場競爭主體。在保障基本社會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的前提下,對事業(yè)性文化單位進行市場化經營改革。此舉有助于將社會主義文化精神食量以全新的手法展示在更多地公眾面前,不僅增加了企業(yè)的盈利能力,而且還擴大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力。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1999年1月就讀于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系,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校長。
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非常有意義,正是這種文化間的交叉構成了人類歷史的豐富性。對于西方來說,中國文化具有深刻的魅力。但事實上,西方P于中國的知識總是在真實中參雜著想象,有時這種想象作用甚大,甚至會造成對中國文化的誤讀。今天我想從自身的兩則故事談起,談談在我的留學經歷中所接觸到的對中國文化的誤讀。
1999年初,受德國阿登納基金的支持,我有幸到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留學,師從大名鼎鼎的霍耐特教授。眾所周知,霍耐特教授是哈貝馬斯先生的親炙弟子,在當代社會哲學和政治哲學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當代傳人,霍耐特教授致力于探討黑格爾“承認”的概念,并深刻繼承哈貝馬斯“交往理性”的范疇。而這樣一位專門研究“承認”和“交往”的教授,卻在與我的交流中問出了兩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問題。一次課后,我與霍耐特教授到學校附近的小酒館吃飯。席間,霍耐特教授好奇地問道:“你們中國有鐵路嗎?”我驚訝于教授的問題,于是很認真地向教授介紹,我們中國不僅有鐵路,而且有非常完備的鐵路運輸系統(tǒng),在中國,鐵路是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裟吞亟淌诼犕晡业慕榻B,多少有些尷尬而又誠懇地說:“那你們比美國人聰明,美國只有公路和飛機,他們的鐵路系統(tǒng)非常落后?!边€有一次,我與霍耐特教授在辦公室聊天,說起了我的孩子將要到德國探親。那時候孩子5歲,與霍耐特教授家的小兒子年紀相當,教授便熱忱地邀請我的孩子與他的孩子一塊玩耍。但隨后,他又問出了一個讓我啼笑皆非的問題:“你的孩子現(xiàn)在還留著小辮子嗎?”我說:“我的孩子是男孩,不留小辮子。”霍耐特教授說,他還以為中國孩子依舊像古時候那樣留著小辮子。兩則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千禧年時期,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和實力已位居世界前列,而這樣一位在社會理論領域占據扛鼎之位的專家,卻對現(xiàn)代中國有著如此巨大的文化誤解,這個現(xiàn)象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一位教授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普通民眾的觀念中,中國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呢?
那時候霍耐特教授的博士討論班上共有4位亞洲留學生,兩位來自韓國,一位來自日本,還有一個便是我?;蛟S是在與我們這些黃皮膚、來自東方他者文化的留學生的交往過程中,霍耐特教授受到觸動,促使他開始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他為我頒授“文學之家―德嘉銀行”翻譯獎的致辭中,他強調了“文化的中介者”的作用。霍耐特教授說,文化中介者的職責便是致力于在兩種文化之間實現(xiàn)思想上的相互交流或文化上的相互接近,讓自己的國家認識和理解外面的陌生世界。一方面,為了搭建兩種文化之間理解和溝通的橋梁,他們不斷努力去發(fā)掘兩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共通的地方;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忽略兩種文化之間存在的分歧和障礙,并且要讓人們對這種分歧和障礙有所了解,這樣才不會抹殺異域文化所獨具的特色。所以在文化交融互動的過程中,文化中介者承擔著重要的任務,這對于中介者自身的學識、語言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當今時代,得益于互聯(lián)網和交通工具的發(fā)展進步,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加速,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中介者的作用也日趨重要。但反觀當下,我國的文化中介者在推動文化互動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還未達預期效果,中外文化的溝通有待于加強。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譯介,可以克服語言之間的障礙,幫助西方世界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然而目前我國向外輸出的譯介作品的質量與數量有待加強,其發(fā)揮的功效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正如當年作為留學生的我給霍耐特教授帶來的觸動,留學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承擔著不容小覷的作用。現(xiàn)在中國每年向國外輸送大量的留學生,他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們在汲取西方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也向外國民眾展示了當代中國的形象。然而,這種輸出是不均等的,較之于走出去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引進來”的西方留學生數量則非常有限。只有把他們請進來,讓他們深入當代中國的實際生活,與中國民眾展開廣泛接觸和交流,直觀感受現(xiàn)代化的中國社會,才能徹底扭轉存在于西方人觀念中“梳著小辮、坐著馬車”的一兩個世紀前的舊中國形象,才能消除西方對于中國存在的文化誤解,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現(xiàn)21世紀開放、文明、現(xiàn)代的中國形象。
關鍵詞:文化 文化沖突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4(b)-0172-02
當今社會,跨文化交際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交際中的文化差異現(xiàn)象隨處可見,語言環(huán)境中的文化因素應受到高度重視。實際上,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英語教學必須注意中外文化差異比較,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好英語、正確地使用英語。
本篇論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給文化的一些術語下了定義;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沖突問題與其沖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沖突在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啟示及其內在聯(lián)系。結論部分概括了本篇論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應適當重視文化的傳播。
1 文化,交流與語言之間的關系
1.1 文化的定義
文化可以被定義為一個共享共存的社會空間,或是歷史和形象交流團體中的一員,當他們離開那個團體時,無論他們是什么樣的,都會在信仰和行動上保持標準的統(tǒng)一性。這些標準通常被稱為“文化”。更簡單的說,文化既是一個社會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交流和語言之間的關系
文化與交流,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們之間有直接的聯(lián)系。他們是如此息息相關以至于一些人類學家認為這兩個術語幾乎是同一個意思?;魻朳1]曾經說過:“文化就是溝通,溝通就是文化?!蔽幕峭ㄟ^交流來學習,表現(xiàn),傳達和保存的。當文化不相同時,交流的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是內在的,一個社會的語言是其文化的一個方面,反之,文化對語言也有所影響。著名的薩皮爾—沃爾夫學說總是被引用來說明文化和語言之間的關系。雖然完全接受薩皮爾—沃爾夫假說可能會引起爭議,但它適用于文化和語言是顯而易見的[2]。
我們看到文化在語言和交流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文化不只提供了交流的符號或語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與這些符號和語言相關的意義。此外,文化還影響了人們在交流中使用語言的方式,并造成了交流障礙。
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沖突
2.1 文化沖突
對于文化沖突,目標文化和根源文化都可能會導致文化沖突。一方面,目標文化知識的缺乏可能會引起誤解或不理解。舉例來說,當一個學生問一個外國人:“你是美國人,不是嗎?”外國人答:“是一個蘋果餡餅?!边@個答案使學生很迷惑。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學生無法理解。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蘋果餡餅不僅是美國人最喜歡的食物,而且也是典型美國本地人的昵稱。另一方面,文化沖突是指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知識的負遷移類型。如果一個人理所應當的認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同樣的方式理解詞語或行為的,或者試圖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來理解不同文化間人們的語言,那么即使他或她懂得這門語言,他們仍可能遇到文化障礙,并且無法實現(xiàn)成功的溝通。向西方人打招呼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 “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2 文化沖突的根源
由于在前面陳述了文化沖突是由文化差異造成的,因此,對我們來說,認識到產生文化差異的這些因素是很必要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盡量減少文化沖突。
2.2.1 地理和歷史
我們都知道,中國位于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來自內陸地區(qū)的大風常常會帶來寒冷和惡劣的天氣。因此,東風是我們最喜歡的,但與此相反,英國位于大西洋的一個島嶼,他被溫和并且潮濕的西風所影響,因此,西風與溫暖和積極有關。例如:
在許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凍得發(fā)紫,站在飛雪和東風之中。(John milton )
東風化雨,借東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習語帶有不同的內涵?!耙徽f魔鬼他就出現(xiàn)”,這似乎與中國的成語:“說曹操,曹操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內涵和其暗指在文化上是不同的。
2.2.2 宗教和習俗
宗教和習俗對語言的理解也有重要的意義。三字經已被廣泛用于中國。在英國,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他在597年流入英國?;浇陶J為人是帶著罪惡出生的,而人的生命就是為自己贖罪的過程。有很多詞常常出現(xiàn),像:天使,僧侶,主教等?,F(xiàn)在這些詞都被廣泛的使用。宗教和習俗都深刻的扎根于文化中,他們下意識的被滲透到人的認知系統(tǒng)中,影響人的心理活動。
3 文化沖突與英語教學的聯(lián)系
3.1 文化沖突與英語教學
由于語言以多種復雜的方式約束了文化,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文化沖突可能在語言教學中的每一個方面出現(xiàn),并制約英語教學,降低英語教學的效率。這可以從許多學生中看出:他們擁有大量的語法和詞匯知識,卻沒有交流能力。
例如:一些學生無法理解這句話“他見她一見鐘情,并作了一些精密的計劃去追求她,但他卻連一壘也沒達到?!北M管他們認識其中的每一個單詞,但仍不理解。這是因為他們不熟悉美國最流行的運動與表達的關系。這意味著學好一門語言不是只要掌握好語音,詞匯和語法就行了。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語言,還要教文化。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多獲取一些文化信息。
3.2 減少文化沖突的手段
3.2.1 增加跨文化意識
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間的差異要求交流者應該對文化有敏感的意識。
語言學教師不僅要知道文化和社會語言間的差異,及本土與非本土英語使用者的基本行為,而且還要將這些認識傳達給學生。教師的作用可以且應該包括讓語言學習者意識到在言語行為中實際存在的差異。為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奮斗,并不意味著要將它同化為目標文化,相反,跨語言學習涉及了本土文化與目標文化之間的第三位的發(fā)展,即“自我與他人的發(fā)展。”[3]。語言學習者需要了解本地人語言的意思,即使他們不選擇通過重復本地人的行為來理解。[4]
3.2.2 分析,對比根源文化與目標文化
在進行文化比較時,首先應該對根源文化和目標文化做出精確的描述?!俺俏覀儗M行比較的每一種文化都有更多精確的理解,否則,我們不能對這兩種文化進行比較”。(Lado 1957:111)由于這兩種文化清晰明確,對比分析可能會廣泛用于顯示文化差異,從而說明哪種本土文化習慣會被轉移,并且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障礙。通過這種方法,誤解和曲解在很多情況下會被預知,并且很多的文化沖突也可能被避免。
3.2.3 使用刊登文化的教科書和教學資料。
由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很少有機會通過與英國本地人交流或住在說英語的國家來獲取英語文化知識,因此關于英語文化的教科書和資料對英語教學是有重要意義的。有關文化背景和習俗的教科書讓學生品位到了“真正的”英語。此外,教師應該盡可能得將許多真實的材料加入到英語課堂中。真實的材料指的是來自于真正交流中的那些材料。使用這種材料的優(yōu)點是他們觸及到了許多有關文化和社會的要素。
3.2.4 使用教學多媒體
由于可視媒體具有一些突出特點,因此它應該被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第一,它們可以幫助教師展示目標語言與具有高真實性的文化給學生看。通過展示一幅人們在目標文化中生活狀態(tài)的圖片,學生們可以加深對日常生活的了解,例如:拜訪朋友,打電話,問路。第二,使用可視教具的突出特點是:交際場景控制演示。教師或學員可以中斷或重新排序,凍結行動,甚至可以取消聲音或圖像。語言學習者可以被邀請加入到視頻演示的一部分中,并可以對他們所獲得的暗示有所回應。通過這類做法,學習者在目標語言中的交際能力將有所提高。
4 結論
跨文化交流注定要受到文化多樣性的干擾,因為語言,這個交流的主要手段,只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和反映。它不可能將語言的使用從文化中分離出來。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的貢獻就是對文化的沖突問題及其根源進行了討論。這篇論文的目的在于通過在英語教學中盡量減少文化沖突的一些建議性方式來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 Hall,E.T.1977.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
[2] Samovar,L.A&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 Lo Bianco,J.,Liddicoat,A.J.,& Crozet,C.(Eds.).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1999.
[4] Lo Biance,J.,&Crozet,C.(Eds.).Teaching invisible culture一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ory,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 Ltd,2003
[關鍵詞]影視翻譯;文化因素;歸化;異化
一、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土壤,翻譯是跨文化交流的橋梁。不同的國家、民族之間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滲透,都離不開翻譯。電影電視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也是現(xiàn)代社會最具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近些年來,國內觀眾對于西方影視劇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這一方面主要歸因于其宏大的拍攝場面、精良的制作和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成功的翻譯在文化傳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討了在影視翻譯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翻譯中怎樣處理好歸化和異化的關系。
二、影視翻譯中的文化因素
每一部影視劇都是一定文化區(qū)域歷史和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而每一種語言又包含著許多民族色彩鮮明的文化信息。這些文化信息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等,在語言中以成語、典故、俗語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影視劇的翻譯中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些文化因素。例如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驚悚片“Seven”。此片講述了一個瘋狂的兇手自認上帝,圍繞天主教的懲戒逐條殺人的故事。這七條罪是指七項世人常犯的過錯,即gluttony(饕餮)、greed(貪婪)、sloth(懶惰)、lust(欲)、pride(驕傲)、envy(妒忌)不[]wrath(暴怒)。Seven這個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體驗:例如上帝用七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個頭的火龍),在這部影片中無處不在的“七”暗示著宿命的罪與罰??梢韵胂螅绻麧h譯為一個簡單的“七”,中國觀眾就無法產生同樣的文化聯(lián)想,所以中文譯名為《七宗罪》,它巧妙地轉換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國觀眾不熟悉的文化,使影片主題鮮明,起到了誘導觀眾的作用??芍^文化價值體現(xiàn)的經典范例。又例如“Bathing Beauty”這部經典音樂喜劇片,在國內只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出水芙蓉》,這是最符合中國人思維習慣和中文韻味的譯名。氣勢磅礴的音樂響起,幾十個女孩在水中翩翩起舞。突然音樂轉為柔和,人群散開,一顆新星從水中冉冉升起,身上滴滴水珠晶瑩剔透。霎時間,明白了“出水芙蓉”的全部含義?!癟he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Oz意為虛幻的、不可思議的奇異仙境。譯名來自清朝李百川的長篇小說《綠野仙蹤》,此書以寫神仙異跡為主要線索,并涉及世風人情。譯來十分貼切傳神,套用可謂上佳。在電影“Brave Heart”中有這樣一句臺詞:“Please come here,Ibeg,in the name of Christ.”此句的末尾是請求或命令的強勢語,與基督和基督教毫無關系。再看字幕的翻譯:“請過來,我求你,以基督的名義。”我國的主流文化是非宗教文化,這樣的翻譯一般中國人是不習慣或莫名其妙的。所以最好這樣翻譯:“請過來,求你了,快點過來,我的小祖宗?!痹谥形睦锍0研『⒔小靶∽孀凇?。
翻譯不僅是語際轉換的過程,也是兩種文化交流的過程。由于中外民族、社會發(fā)展歷程、歷史政經、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方面的不同,還由于文化認同的差異,詞匯所附帶的聯(lián)想意義也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以動物詞為例,大多象征豐富,寓意迭出,要想譯筆傳神就要正確理解它們獨特的含義。因此電影Dragon Heart沒有直譯為《龍的心》,因為dragon在英語中有負面的聯(lián)想意義(使人聯(lián)想到殘忍、魔鬼),以及在中國文化里龍的正面形象(是中華民族、帝王、成功的象征),該片被譯為《魔龍傳奇》。再例如First Wives Club這部電影曾被譯作《大老婆俱樂部》,殊不知英文中的first wives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與中國文化中的大老婆毫無關系。現(xiàn)在譯為《原配夫人俱樂部》較為貼近原意。還有The Third Man起初譯為《第三者》,結果被中國觀眾誤以為是婚姻。其實The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車禍事件的第三個目擊證人,現(xiàn)在該片被譯為《第三個男人》。此外,具有文化意識的譯者應當知道影視翻譯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對某些譯文的處理應該以歷史的眼光去進行。在一些地區(qū)、某一時代被認為通順認可的譯文在另一地區(qū)、時代則可能不是好的譯作。例如港譯《太空也入樽》 (Space Jim)、《走佬俏佳人》(The RunawayBridge)就令大陸觀眾很難理解,“入樽”在粵語里其實是“打籃球”的意思,而“走佬”則意為“逃跑”。
三、歸化與異化的關系
關鍵詞:英語電影字幕特點翻譯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與深入,一大批優(yōu)秀的外國影片被引進到中國,受到人們的喜愛。大量國外影片的引進,帶動了英語字幕翻譯需求的增長,然而,關于英語電影字幕翻譯的標準始終未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但由于影視作品是劇作者根據自身生活的經歷或經驗創(chuàng)造而成,反映了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其語言對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體的顯著特點。因此,在對英語電影翻譯時,應把握住其特點進行翻譯。
二、英語電影字幕的語言特點
1、口語性
以劇情為主的影視作品一般主要是靠角色之間的互動來展開情節(jié),這種互動一般以對話來呈現(xiàn)。既然是對話,就是生活中淺顯易懂的日??谡Z,即簡短、直接、生動,并且含有較多的非正式語及俗語等。
2、文化性
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有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相應的文化中找到。譯制片本身就屬于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目的就是向目的語觀眾介紹國外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3、服務性
英語字幕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須與影視作品的畫面、聲音等結合在一起才具有意義。如果把一段字幕抽取出來,單看其內容,是無法了解其真正涵義的,而其最終目的決定了字幕的服務性的特點。
4、時空受限性
既然字幕不可能獨立于畫面和聲音而存在,這也就決定了其在時間停留和空間安排上都受到限制的特點。一方面,它不可能象書本上的文字一樣長久停留在同一處,靜止不動。隨著與其語境相吻合的畫面和聲音的消失,它也必然消失,被下一句字幕所取代,即字幕瞬時性的本質。另一方面,字幕的空間存在也受到較大限制。影視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圖像與聲音的完美結合。字幕作為并非必要的一種后來添加物,其存在的前提便是不能對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造成較大的破壞。因此,字幕的排版也必須符合審美標準。在長期的字幕制作實踐中,字幕的外觀效果形成了較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字體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另外,每一句字幕的長度也受到限制。由于畫面是一閃而過,字幕停留的時間較短,往往只有兩三秒甚至更少,因此內容不能太多。同時,是否添加標點符號,哪些標點可以省略,哪些不能省略,這些問題也必須加以考慮。三字幕翻譯基本策略
基于字幕的一系列特點,在針對英語影片字幕翻譯時也必須采取相應的策略。
1、口語策略
如上文所說,影視作品的對白多以對白呈現(xiàn),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就必須使譯文通俗易懂,盡量使用人們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語言表現(xiàn)。如在影片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中,Mr.Weathers夸贊Queenie今夜十分美麗動人的時候,Queenie也回應他說,“Youain’tnoslouchyourself”翻譯為“你今天也不賴”就比直接按照字面意思來的生活化的多。又如,當他們繼續(xù)談到Mr.Hamber時,Weathers對Queenie說“Iknowyouwassweetonhimonetime…”,翻譯成我知道你以前很喜歡他的,就比較符合語境。
2、注釋策略
譯制片因為還身兼?zhèn)鞑ノ幕呢熑?,因而,譯者在翻譯中可以對影片中涉及到的事件或人名,適當地進行注釋以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外國文化。在影片開頭的倒敘中,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出現(xiàn)了羅斯福及后來提到的林肯,雖然大多數觀眾對于美國歷史略知一二,但若譯者在翻譯時,用括號加上解釋,觀眾一定會更理解故事的情境。
3、歸化異化策略
既然電影字幕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因而它的服務性決定了譯者要根據服務對象來確定翻譯策略。如果目的語觀眾只是對劇情感興趣,那么譯者就盡量采用歸化策略。如影片的片名,翻譯為《返老還童》,讓目的語觀眾一目了然,對影片的主題還未觀已知半。但若譯者的對象是希望借助影片了解英語文化,那么在翻譯的時候就需要保持影片本身的原汁原味,那么異化策略就派上了用場。
4、語言濃縮策略
由于字幕具有時空受限性的特點,因而在字幕翻譯中務必要使字幕的信息量在觀眾可接受的范圍內,這就需要翻譯語言上的濃縮,使句子表達的簡潔到位。如影片中當Benjamin回到家,Queenie激動的說“Itellyouwhat,mykneesaresorecauseI’vebeenonthem”把句子完全翻譯出來沒有一點錯,但就會顯得很拖沓,不如直接翻譯為“每天晚上我都跪在地上祈禱”。字幕翻譯也許有時候不能面面俱到,但因為具有與圖像和聲音互補的性質,即使在文字表達不明確的情況下,觀眾通過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也可以大概了解。
字幕翻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對外文影片進行翻譯時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影視翻譯作為翻譯研究的一個領域,雖然目前并未得到學術界足夠的重視和關注,但相信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其發(fā)展也會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伍蓉蓉.英美影視劇字幕特點及其翻譯策略[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關鍵詞] 電影片名;功能目的論;英漢翻譯
電影是很容易被各個文化層次的人們所接受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國外影片被引進中國,譯制影片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人們對一部電影的了解是從電影片名開始的,片名就成了電影的名片和廣告,[1]因而做好電影片名的翻譯工作,對于譯制影片的成功發(fā)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電影譯名應著重從語言文化差異以及觀眾反應為切入點,認真考慮商業(yè)、信息、文化和審美功能,同時做到簡明扼要,新穎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在觀眾心目中留下難忘的印象,為影片進行廣告宣傳。起源于德國的功能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活動所應遵守的原則不應該是忠實,而是應該按照譯文在目的語中的預期功能選擇合適的策略,這對電影片名的翻譯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根據功能目的論的原則,譯者可以跳出傳統(tǒng)翻譯研究所奉為圭臬的忠實觀的窠臼,采用更加靈活的翻譯策略,從而迎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為譯制影片做好廣告宣傳,更好地服務中外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更高的商業(yè)利潤。下文,筆者將以起源于德國的功能學派的翻譯理論為指導,探討英文電影片名漢譯的策略,以期為譯制影片的片名翻譯提供借鑒。
一、功能目的論概述
德國翻譯理論家萊斯是功能翻譯理論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譯批評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書中,首先提出“把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特殊目的”作為評價譯文的一種新模式,從原文和譯文之間的關系來評價譯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譯研究結合起來,將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類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陳述事實、信息、知識和觀點,關鍵在于內容的傳達。表情型文本側重于信息發(fā)出者感情的表達,信息發(fā)送者將其對現(xiàn)實的感情和態(tài)度通過創(chuàng)造性作品傳達給接受者,并使用韻律和修辭等手段加強文本的審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傳遞信息,通過強化感染作用誘發(fā)接受者做出某種行為或反應。[2]
費米爾是萊斯的學生,也是功能翻譯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譯理論框架》, 書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論”成為該學派的重要理論基礎。功能目的論的核心思想是:(1)翻譯有明確的目的和意圖,但是翻譯的意圖性未必體現(xiàn)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圖,而是體現(xiàn)翻譯活動的參與者所要達到的意圖,翻譯行為的發(fā)起者確定翻譯的目的,規(guī)定翻譯要求。(2)翻譯應遵循目的性法則、連貫性法則和忠實性法則。“目的性法則”認為,翻譯意圖決定翻譯的整個過程,翻譯方法和策略的選擇都由翻譯所要達到的目的來決定。連貫性法則要求譯文必須做到語內連貫,即譯文能被受眾理解,并在目的語文化、交際環(huán)境中有意義。忠實性法則指原文和譯文間應保持語際連貫一致,這同傳統(tǒng)譯論的忠實觀類似,但是忠實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譯文的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決定的。(3)翻譯的標準應該是合適,而不是等值。合適是指譯文要符合翻譯要求,即在目的語中所應達到的要求。[3]
二、電影片名的功能特點
功能學派雖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個主要類別,但是也強調在很多的情況下,某一文本同時表現(xiàn)為多種功能,只不過各種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電影作為一種商業(yè)化的藝術形式,決定了影視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為輔的功能特點。
(一)感染功能
電影片名實際上是一種商業(yè)廣告,通過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技巧,誘發(fā)人們去欣賞電影的具體行動,達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當今時代,電影業(yè)蓬勃發(fā)展,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各種題材的電影佳片云集,競爭異常激烈。在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休閑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既可以選擇看國產片,也可以選擇看歐美片;既可以看愛情片,也可以看諜戰(zhàn)片,等等。越是時間有限,選擇余地越大,電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顯。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換句話說,電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對電影內容的準確傳達的基礎上的。電影命名有多種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點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節(jié)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無論哪種命名方法,都對電影內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讓人們從某一角度對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對于電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雖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為沒有真情實感的電影片名,不可能感動人,更談不上誘發(fā)具體的行動。如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稱的口吻表達對母愛的渴求,感情真摯,很容易打動人們的同情心,誘發(fā)人們的好奇心,難以遏制欣賞電影內容的沖動。
三、英文電影片名的漢譯策略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既是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符號轉換,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質的商業(yè)行為,同時也涉及中外文學藝術審美觀的比較與匯通。要做好電影片名的翻譯工作,譯者需要具有學貫中西的文化涵養(yǎng)和很強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在翻譯英文電影片名時,譯者應該充分考慮電影片名的功能特點和影視翻譯的目的,審慎處理電影片名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諸方面的差異。譯者應靈活采用各種策略,在忠實于影片藝術價值的同時,又極大程度地吸引觀眾,實現(xiàn)影片的商業(yè)價值。
(一)措辭新穎以制造懸念
新穎的措辭既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情節(jié)內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電影片名漢譯過程中,一定要仔細推敲用詞,選擇新鮮的字眼,達到制造懸念、渲染氣氛的效果。電影Sister Act若直譯成《修女的行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譯者卻別出心裁把它譯作《修女也瘋狂》。這個譯名聽起來非常吸引人,暗示這部影片是超越傳統(tǒng)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養(yǎng)性的,能夠做出怎樣離經叛道的瘋狂之事呢?同樣,電影Blood and Sand若直譯成《血與沙》就顯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黃沙》這個譯名就很新穎。我們納悶為什么血會是綠色的?同時,黃沙又讓我們想到寬廣的沙漠。我們會充滿好奇地期待著去欣賞在遼闊沙漠里發(fā)生的震撼天地的戰(zhàn)爭。
(二)萃取精華以提示核心內容
有很多英文電影的片名非常簡單,因為英美人對文化背景的熟悉,會對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譯成漢語就讓觀眾一頭霧水。這種情況下,需要把電影的核心內容提取出來,充實到題目中,使翻譯成漢語的電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內容的作用,容易為觀眾所接受。Ghost直譯過來就是《鬼》,就會讓人們認為這是一部類似于《畫皮》的驚悚片。但是這部片子一點也不恐怖,而是講述了一段一對戀人雖陰陽隔世仍癡癡相戀的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把片名譯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這個譯名準確提示了電影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造成欣賞電影的沖動。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電影,直譯就是《克莉奧特拉》,但是中國人極少有人知道這位女王,對中國人來說根本沒有吸引力。譯作《埃及艷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著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迎合了中國觀眾的欣賞口味。
(三)深挖內涵以促進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電影的片名用詞簡單,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實上,簡單的文字背后蘊涵著很深的文化內涵。電影片名的翻譯,不應按字面直譯,而應在理解其深刻意義的情況下靈活處理。Seven是一部美國驚怵片。一個自認為上帝的殺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條死罪的懲戒教令殺人,故事發(fā)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點結束,可謂“七”是故事主線。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譯為《七》,恐怕連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義,也要頗費思量。把它譯作《七宗罪》著實高妙,點名了故事主線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讓人一看就知道電影內容和有關。類似的還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說的是“第一滴血”,也確實有人譯作《第一滴血》,但是這種譯法給人一種血腥和曖昧的感覺。實際上“first blood”是英文習語,意為“首戰(zhàn)告捷”,因而譯名《首戰(zhàn)告捷》既做到了題目與內容的統(tǒng)一,也增強了電影的正義之戰(zhàn)的味道,可謂精彩的譯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藝術品位
影視片名的翻譯中,如果能夠套用文學作品的名詞名句,會給人一種很有文學品位的感覺。奧黛麗·赫本曾主演過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譯名為《窈窕淑女》。這顯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使人們看到這個片名就明白影片的愛情主題,更主要的是這樣的譯名有高雅脫俗之感,很有文學藝術品味,相比之下,《我可愛的女人》的譯法就頗為拙劣。同樣的例子還有The Rocks,如果直譯就是《石頭》,看不出什么意思來。但是套用中國成語把它譯作《石破天驚》,既鏗鏘有力地準確反映了影片內容,又以藝術魅力造成了懸念,很有吸引力。
四、結 語
“電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識別標志,有著很強的廣告宣傳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譯名對譯制影片的成功發(fā)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盵4]要翻譯好電影片名, 就必須在了解電影情節(jié)和目的語觀眾文化習慣的基礎上,用新穎的措辭制造懸念,從電影內容中萃取精華提示核心內容,要深挖影視內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藝術品味,從而使譯名“兼具藝術欣賞性和文化傳播性”[5], 不可隨便地硬譯、死譯。否則,不僅不能傳達電影應有的強大藝術魅力,而且誤導觀眾,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藝術價值和商業(yè)價值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樸哲浩.影視翻譯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張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A].胡庚申.翻譯與跨文化交流:整合與創(chuàng)新(第二屆海峽“兩岸四地”翻譯與跨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教程[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146.
[4] 喬曉紅.試析英語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馬志勇.外國語言文學研究論叢[C].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關鍵詞】多元文化;學院策展;廣州美術學院;海外展覽
在全球化不斷加強的今天,學院藝術與學院教育不再孤立地存在,學院與外部世界發(fā)生愈發(fā)重要的聯(lián)系。學院除了承擔本身的教育教學功能之余,還應積極投身參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去。學院參與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具有多維的價值和意義。學院教師具有雙重的身份,一方面是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同時也是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學院教師需要打開眼界,學習借鑒國外的教育理念和創(chuàng)作觀念,以更加深遠的目光進行教學和創(chuàng)作;同時學院也應抓住各種機會,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教學教育和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在國際語境下構建“看”與“被看”的意義?!翱础笔且环N態(tài)度,一種正視異域文化差異,吸收外部先進理念的姿態(tài);“被看”是一種自信,一種愿意展示自我獨特魅力,樂于對外分享成果的信心。對美術(設計)實踐者而言,參與國際討論更是通過在作品展示過程中的“看”與“被看”的雙重意義下聽到外界不同的聲音,打破熟悉環(huán)境對自己的禁錮,從而在交流中更好J識自己、提升自己。因此,通過學院策展方式的海外展覽對于學院藝術教育和學院教師自身創(chuàng)作,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都具有別樣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
學院相比于美術館等文化機構與畫廊等商業(yè)機構,在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和展覽策劃全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如何將這些有利資源有效整合,并且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到對外文化藝術交流中是學院策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廣州美術學院近幾年通過自身在對外交流過程中所建立的學術交流與對外合作平臺,以策展人負責制的形式,先后組織策劃了以學院教師為主體赴澳大利亞、德國和日本舉辦的三場重要的學術展覽,成功地探索出學院策展的交流機制。在面對多元的文化語境,廣州美術學院嘗試以學院的視角為中外藝術交流和學院藝術教育開辟一條別致的路徑,并為多元文化語境下的展覽交流展開新的思考和實踐。
一、散點: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
2014年10月,應澳大利亞南澳大學邀請,廣州美術學院組織了鄧箭今、范勃、馮峰、黃一瀚、黃勇、蔣劍韜、林藍、龍虎、宋光智、王紹強、張彥和左正堯共12位骨干教師作品遠赴澳大利亞南澳大學舉辦展覽。展覽以“散點: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為題,以多元藝術形式來呈現(xiàn)學院藝術家和設計家在視覺藝術與設計的思考和實踐,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當下藝術院校的藝術生態(tài)。
本次赴澳大利亞舉辦展覽是具有跨越空間、地域和文化的意義,它將東方藝術家的觀察與表現(xiàn)方式帶進西方的視野和審視。長期以來,東西方在文化上存在本質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在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文化符號上的不同。如何使東方藝術在西方藝術語境中得到有效呈現(xiàn),激起長期習慣于自身藝術語言的西方觀眾的興趣,并且達到雙向交流之目的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策展的核心內容與主要挑戰(zhàn)之一。以“散點”這一東方所特有繪畫視角概念向西方觀眾呈現(xiàn)東方藝術的維度,恰恰是在主題上表明自身的文化特點和藝術主張。它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散點透視的繪畫概念,更是來自東方的藝術家在探索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性實踐。同時對于參展藝術家而言,將東方圖示語言置于西方語境的經驗也具有獨特的意義,其所帶來的思維碰撞,使得藝術家們更能冷靜地思考和審視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審美趣味。在展覽過程中藝術家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更加直接地帶動西方觀眾對東方藝術的理解,以及東方式圖像背后藝術家的思考與追求。
策展人趙健在展覽前言中提出:“‘散點: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以及同名畫冊,以多元的圖示和多種要素,在呼應和詮釋著上述文字的所指和他指,在標明著每位作者對現(xiàn)實場域、視知覺心理經驗以及主客體對應方式的姿態(tài)、立場和價值觀?!闭缯褂[標題所示,本次展覽所強調的是藝術家們以中國藝術所特有的“散點透視”的方式的觀察結果,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所創(chuàng)作而呈現(xiàn)出極其多元形式與豐富觀念的視覺藝術和設計作品。展覽集體呈現(xiàn)出來自中國南方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
為配合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代表左正堯還在南澳大學舉辦了一場題為“母語文脈中的中國當代藝術”的專題學術講座,以中國當代藝術參與者和觀察者的身份向南澳大學師生和澳大利亞藝術家同行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和最新狀況。在主動展示自身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通過中國當代藝術的直接參與者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方式,有利于不熟悉東方藝術的西方觀眾能夠不受自身已有的經驗所困,更好地解讀和理解中國藝術,也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和當代藝術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有著正面積極的引導作用。講座和討論所帶來的影響是深刻而深遠的。
二、心?目:關于視覺藝術與設計的實驗
2015年4月10日,由廣州美術學院和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心?目: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在德國柏林開幕。柏林是歐洲藝術重鎮(zhèn),長期以來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眾多藝術家、策展人到此舉辦各種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優(yōu)越,毗鄰德國多個文化藝術機構,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作為我國駐外文化陣地,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自2008年啟用以來舉辦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文化活動,得到德方主流社會的關注和歡迎,成為我國在歐洲宣傳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覽被列為2015年中國文化部和廣東省合作的部省文化項目,其官方屬性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和重要性。
本次展覽延續(xù)了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辦的“散點: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覽所探索的展覽策展人負責制模式,由策展人組建策展團隊和學術委員會負責確定展覽主題和作品挑選。作為一次學院策劃,展覽充分體現(xiàn)了策展團隊的學術導向與藝術趣味。展覽以“心?目: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為題,展出廣州美術學院12位中生代核心骨干教師的23件作品。展品題材多樣,風格各異,包含了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影像、書籍設計等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呈現(xiàn)出廣州美術學院教師多元化創(chuàng)作和實驗性探索的狀態(tài),集中反映作者“目”之所及與“心”之所思。特別是在當下的數碼時代,視覺藝術與設計不再單純依靠精湛的技藝進行呈現(xiàn),作者們心中天馬行空的想法和視網膜所觀照的客體具有更進一步的實驗性。廣州美術學院所呈現(xiàn)的“心?目: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展覽正是在這個意義下,來自中國南方的藝術家們關于“心”和“目”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
文化中心不同于藝術院校和專業(yè)的藝術研究機構,它的受眾很可能是對中國文化和中國藝術有興趣但又是藝術圈以外的人士?;谶@個前提,策展的核心考量之一是如何將中國藝術和中國藝術家的思想既在學術上得到有效的呈現(xiàn),又能較好地兼顧非藝術專業(yè)人員對中國文化和中國藝術的興趣。策展團隊選取了包括版畫、油畫、雕塑、書籍設計等德國觀眾所熟悉的藝術樣式,同時也選取了以水墨畫為代表的中國繪畫藝術,中西藝術雜糅整體呈現(xiàn)在德國觀眾面前,試圖讓德國觀眾在了解中國藝術家如何進行觀察,并通過西方人或熟知或陌生的媒材介質上如何表達他們的想法。藝術家代表張彥和林藍在開幕式現(xiàn)場進行了中國繪畫現(xiàn)場揮毫,向德國觀眾直觀地展示筆墨在宣紙上跳動的中國繪畫形式。
此次赴德國柏林展覽也受到德國觀眾的普遍認可與歡迎,開幕式上觀眾與藝術家代表進行了熱烈而友好的交流,并積極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狀況。展覽對于展示廣州美術學院教師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廣東省文化建設成果,促進中德文化藝術交流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學院策展所彰顯的學術高度在文化交流活動中發(fā)揮了獨特的作用。
三、北緯23°/北緯35°:廣州美術學院與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聯(lián)展
2015年10月,由廣州美術學院和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聯(lián)合策劃的“北緯23°/北緯35°:廣州美術學院與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聯(lián)展”在日本東京舉行。有別于澳大利亞和德國的展覽以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家為展覽主體,此次展覽是廣州美術學院與國外院校共同組織和參展的聯(lián)合性展覽,展出了廣州美術學院52位教師和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29位教師合計81件(套)作品。雙方參展藝術家代表還參與一場對話交流會,以藝術教育和創(chuàng)作為核心內容進行深度交流。
本次展覽最直接的意義就是在中日學院藝術直接交流的情境下,廣州美術學院和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兩個不同載體的藝術家作品的并置與對話。早期的日本藝術深受中國藝術的直接影響,而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又向日本學習,兩國藝術相互影響相互交織。廣州美術學院多位教師早年赴日本求學或訪問,在他們的作品中同時呈現(xiàn)出中國和日本的印跡。正如聯(lián)合策展人趙健在展覽前言中所述:“或許,緯度的差異可作為‘座標’――我們借助于它,能觀察并探究各自的藝術成因,以及其最原本的基因和最自然的生存養(yǎng)份;或許,緯度的差異可作為‘方位’――我們能借助于它,比照并相反相成地組接各自的藝術矩陣,既相互理解和參照,又自然地保存不同和特點?!北敬握褂[所關注的是地處廣州和東京兩個不同緯度藝術家的思考與藝術實踐。由于他們身處不同藝術生態(tài),接收不同的藝術滋養(yǎng),故此在藝術表現(xiàn)藝術觀念上也相應地呈現(xiàn)出不同之處和各自獨特魅力。在全球化的當下,著力呈現(xiàn)藝術家的地區(qū)性思考和表達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時也為全球化和本土化提出了新的審視。展覽以學院策展的方式將不同地域藝術家的作品集體并置和比對,進行直接的交流與討論。
緯度的差異之于藝術形式和藝術表現(xiàn)的影響除了可以直接從展示的作品窺探一二,更可以通過現(xiàn)場的討論會進行深度研討。展覽所構建的“看”與“被看”的關系在這個情境中尤為清晰與深刻。學院策展所關注的地域性問題的學術高度和集體意識并非商業(yè)性展覽能比擬。學院除了在關注藝術教育的方式方法之余,更加以獨有的視覺關注諸如全球化與區(qū)域化的社會性議題。
日方合策展人??曝S巳在接收媒體采訪中指出“北緯23°/北緯35°:廣州美術學院與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聯(lián)展”展覽作為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舉辦最大型的交流展覽,對促進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為觀察兩校乃至兩國在當下問題的思考和藝術再現(xiàn)的實踐上提供了較為直接的路徑。本次展覽在日本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包括《新美術新聞》和《月刊美術》等日本主流藝術報刊媒體都進行了系列報道,展覽所產生的效應持續(xù)發(fā)酵。學院策展有利于全方位向外部世界介紹學院自身的藝術發(fā)展狀況,對于進一步打開對外交流的局面和深化全方位合作產生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中外雙方對在相同或相似議題上構建跨語言跨文化的學術討論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結語
廣州美術學院這幾場展覽將學院藝術家作品帶到澳大利亞、德國和日本,與國外藝術界同行進行深度交流,相互探討諸如當下藝術教育、藝術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等相關議題,這對于拓寬參展作者的視野,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促進中國藝術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展覽以自身方式呈現(xiàn)了美術學院開放、包容的學術氣質,積極主動地在多元文化語境下以學院策劃促成國際學術交流。學院策展在傳遞學院藝術主張的同時,有效地促進學院教育發(fā)展,增強中外藝術交流,搭建跨語言跨文化學術討論。學院策展在面對不同的文化語境下有針對性地策劃不同的展覽內容,對學院藝術教育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雙層領域有著積極推動作用,更有利于促進學院構建良好健康的藝術生態(tài),加速文化藝術雙向交流合作。
注釋:
*本文系廣州美術學院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5X JA039)。
參考文獻:
[1]左正堯.學院態(tài)度:“散點――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展[J].美術學報,2014(7).
>>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錦州旅游發(fā)展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高職院校發(fā)展策略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視角的中國周邊水外交 基于Berry文化適應理論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啟示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陜西物流成本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戰(zhàn)略性視角重塑“一帶一路”發(fā)展新思路 基于“一帶一路”的制度設計的原則 基于文化共通與文化多元視角解讀“一帶一路”的意義 基于“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建設工程管理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研究 傳播學視閾下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西安鼓樂的宣傳策略研究 “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咸陽基于“互聯(lián)網+”的“非遺”品牌化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模式下的新疆入境旅游發(fā)展對策探究 基于國際經濟學視角對“一路一帶”戰(zhàn)略的分析探究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的《國際經濟合作》課堂教學探索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的企業(yè)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制分析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架構下基于“互聯(lián)網+”的物流發(fā)展模式與策略 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初探 基于“一帶一路”的河北省中小企業(yè)外貿培訓平臺建設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模式的現(xiàn)代外向型企業(yè)管理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發(fā)展模式下的新疆旅游發(fā)展研究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6-90.
[4]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28,100.
[5]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吳春梅,范純海.新編使用階梯教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8.
[7]裘克安.李白《送友人》一詩的英譯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3):37.
[8]許淵沖.翻譯對話錄[J].北京大學學報英語語言文學??ǘ?992:110.
[9]郭建中.創(chuàng)造性翻譯與創(chuàng)造性對等[J].中國翻譯,2014(4):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