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102-01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階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對兒童一生的成長都有重要作用。因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尤其是人的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養(yǎng)起來的。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兒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為習慣,就為他們今后的思想品德進一步健康發(fā)展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礎。相反,如果在這個時期放松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當,使學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則將影響他今后一生的發(fā)展。
由上可知,在小學階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在德育的過程中應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呢?我認為鍛煉學生的德育意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尤為重要??梢哉f有許多學生不乏道德認識,知道要怎樣做而不應該怎樣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誘惑而人為地犯錯誤,或情緒被激化時而犯錯誤,如明明知道打人罵人不對,但當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這些同學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梢?,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yǎng)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道德意志的解釋是:是指人們?yōu)榱诉_到確定的目的,自覺克服困難和障礙的能力和毅力。通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力量。具有這種能力的小學生,可以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道德認識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的道德情感轉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轉化為自身的素質??梢哉f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形成的催化劑。而對道德行為的解釋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為。道德行為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綜合表現(xiàn),也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高低、道德品質完善程度的主要標志。上面的話里也已經(jīng)說過,由于學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確的道德認識、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為上確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見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yǎng)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去做,才能鍛煉好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yǎng)好學生的道德行為呢?“小學兒童的品德是從習俗水平向原則水平過渡,從依附性向自覺性過渡,從外部監(jiān)督向自我監(jiān)督過渡,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奔热绱?,“壓”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說“壓”有些不太合適,要說嚴格要求更為妥當。人都有自覺能動性,但人的自覺能動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圍,并不是每一項紀律都能自覺的遵守,每一項任務都能自覺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覺的完成,也就是說人還有一些不自覺性。對小學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現(xiàn)在道德品質上,自覺能動性越強的學生道德品質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對于“反之”的同學,就需要我們的嚴格要求,使之養(yǎng)成習慣,形成為自覺能動性。當然,嚴格要求是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的。
其次,反復實踐道德行為。人們只有在反復的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認識、鞏固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復的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自覺性,完善和穩(wěn)定道德品質,以便在以后指導其行為。拿一件小事來說,教師如果常常帶領學生做一些“幫一幫”、“扶一扶”、“掃一掃”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學生養(yǎng)成習慣了,即使是沒有教師的帶領,他們見到這些事情也會自覺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將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反復的實踐。
兒童道德行為(Moral Behavior)是指兒童在一定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的支配下產生的積極行為,它是判斷幼兒道德品質發(fā)展水平的客觀標準和重要指標。也就是說,要判斷一名兒童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水平,不僅要評估兒童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更要考察兒童的道德行為。影響學前兒童道德行為發(fā)展的因素較為復雜,其中,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道德行為發(fā)展有重要影響作用。目前,有關學前兒童道德行為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在對學前兒童道德行為構成要素進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5~6歲兒童道德行為發(fā)展的影響,以期為兒童的道德教育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與指導。
一、研究方法
(一)實驗法
1.被試
以從遼寧大連市某公立幼兒園隨機抽取66名與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的5~6歲兒童為被試,其中男孩、女孩各33名。
2.實驗工具
根據(jù)盧樂珍對學前兒童道德行為類型的分類研究,我們將學前兒童道德行為分為親社會行為(包括同情行為和助人行為)、服從規(guī)則行為和誠實行為。〔1〕為此,我們設計并開展了4個道德行為實驗,即同情行為實驗、助人行為實驗、服從規(guī)則行為實驗與誠實行為實驗,每個實驗所使用的材料見表1。4個實驗均采用記分法,具體記分方法見表2,分值越高,說明兒童的道德行為水平越高。
3.實驗設計
(1)同情行為實驗
主試:“老師給你講個故事,如果你認真聽故事,可以得到3張獎券,獎券可以兌換禮物,獎券越多,禮物就越多?!贝_定被試理解后,開始講故事,故事結束后,給被試3張獎券。接著告訴被試:“老師認識一個小女孩,她生病了不能來聽故事,但她也想要禮物,你能幫幫她嗎?”拿出貼有女孩難過表情照片的捐贈箱,請被試自己決定是否捐贈或捐贈幾張獎券給女孩。被試捐贈前,主試離開實驗室。
(2)助人行為實驗
被試兩人一組,相互熟悉5~10分鐘后,主試告訴被試:“這里有雪花片玩具,每人300片,請你們用雪花片搭個房子(提供房子圖案),誰先完成,誰就有小獎品?!北辉囬_始搭建5分鐘后,主試搬著裝滿玩具的箱子經(jīng)過被試身邊,不小心將玩具散落在地上,并適時向被試求助。
(3)服從規(guī)則行為實驗
在實驗室地板上,放一件新奇的玩具(如電動軌道火車),讓被試自由把玩。5分鐘后,告訴被試時間到了,請他收拾玩具并離開實驗室。
(4)誠實行為實驗
主試:“老師畫了一道彩虹,請你觀察1分鐘,嘗試畫一道和老師一模一樣的彩虹。如果成功了,會有獎品。但只能看1分鐘,不能再看?!北辉囉^察完畢開始繪畫后,主試離開實驗室,用攝像機繼續(xù)記錄。5分鐘后主試返回,并詢問被試:“我不在的時候,你看過這幅畫嗎?”“看了幾次呢?”記錄被試的回答,并與攝像機記錄的情況進行核對。
(二)問卷法
1.調查對象
向參與實驗的66位被試父母發(fā)放《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問卷由家長填寫,教師統(tǒng)一回收。
2.調查工具
問卷改編自Block編制,陳欣銀等人翻譯修訂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研究者報告,該問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原問卷由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拒絕否認、接受性、鼓勵獨立、鼓勵成就等6個維度組成。我們對某些維度的具體問題作了修改,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如原問卷中的“我經(jīng)常懲罰我的孩子”改為“我認為打孩子屁股是懲罰孩子的好方法”,并將原問卷中的“接受性”維度改為“情感溫暖與理解”維度。問卷采用5級記分法,1分為“非常不符合”,2分為“比較不符合”,3分為“有時符合,有時不符合”,4分為“比較符合”,5分為“非常符合”。所有數(shù)據(jù)運用SPSS16.0進行處理。
二、結果分析
(一)5~6歲兒童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guī)則行為與誠實行為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shù)分析表明,5~6歲兒童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guī)則行為與誠實行為之間均呈顯著低相關。由表3可知,5~6歲兒童同情行為與助人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同情行為與服從規(guī)則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同情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助人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與服從規(guī)則行為則不相關;服從規(guī)則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可見,兒童道德行為可分為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guī)則行為與誠實行為。
(二)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的相關分析
1.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各維度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shù)分析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5~6歲兒童的同情行為、助人行為呈顯著正相關,與誠實行為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服從規(guī)則行為呈顯著負相關。
2.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shù)分析表明,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與理解維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鼓勵獨立和鼓勵成就維度呈顯著正相關。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嚴厲懲罰和拒絕否認維度呈極顯著負相關,與過度干涉和保護維度呈顯著負相關。
(三)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回歸分析
統(tǒng)計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均顯著相關。
三、討論
(一)5~6歲兒童道德行為結構
本研究結果表明,5~6歲兒童的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guī)則行為和誠實行為維度間呈顯著低相關,這說明兒童的道德行為可分為這四個基本方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二)父母教養(yǎng)方式影響5~6歲兒童道德行為
本研究結果顯示,5~6歲兒童的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鼓勵獨立、鼓勵成就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拒絕否認維度呈顯著負相關。這說明,若父母給予幼兒更多的情感溫暖,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多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幼兒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道德行為水平。這一研究結論與目前國內外有關兒童道德行為發(fā)展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
有研究表明,學前期幼兒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很難體會到他人的困難和無助,因此很少產生助人、同情等道德行為。父母情感溫暖與理解的教養(yǎng)方式能有效增強幼兒的移情能力,幫助幼兒形成道德行為的情感基礎。父母鼓勵獨立的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呈正相關,與幼兒的說謊行為呈負相關?!?,5〕父母鼓勵成就的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說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另有研究表明,父母嚴厲懲罰的教養(yǎng)方式會使幼兒表現(xiàn)出更多的說謊行為和不順從行為。〔6〕父母過度干涉和保護的教養(yǎng)方式,會導致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較低,更易表現(xiàn)出不服從規(guī)則行為?!?,8〕
四、建議
(一)多給幼兒以情感溫暖與理解,少拒絕否認
父母給予幼兒情感溫暖與理解主要是指父母在親子交往過程中關心愛護幼兒、對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作出積極的回應。處于溫暖家庭氛圍中的幼兒更愿意聽從父母的指導,接受父母的教誨,通常表現(xiàn)出較高的道德行為水平。
給予幼兒溫暖的情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關心接納幼兒,拒絕否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成長十分不利,關心接納幼兒是父母給予幼兒情感溫暖與理解的基礎。二是增加親子間的積極互動,增進彼此間的理解。父母應增加與幼兒共處的時間,多與幼兒交流、討論,并在親子互動中,對于幼兒的道德行為給予及時有效的表揚,分析其不良道德行為的危害。與幼兒的積極互動有助于幼兒道德情感的發(fā)展,從而達到理解道德行為和踐行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多鼓勵幼兒的獨立,不過度干涉和保護
鼓勵獨立的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要給予幼兒自主發(fā)展的空間,鼓勵幼兒獨立判斷。形成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是幼兒表現(xiàn)出高水平道德行為的前提。試想,一個洗手、穿衣、吃飯都需要父母幫助的幼兒,又如何幫助他人?父母過度干涉和保護的教養(yǎng)方式會使幼兒更多依賴成人,不利于其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鼓勵幼兒獨立自主,可從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處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一些家務活)著手,以幫助幼兒形成生活自理、移情、合作互助、自我控制等能力。
(三)多鼓勵幼兒的成就,忌用過度懲罰
道德悖論問題是我們在道德教育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一類問題,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道德教育研究者卻極少有人對道德悖論問題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的研究者往往把道德悖論問題混淆于“道德兩難”問題或者‘好心辦壞事”問題,以致于長期以來我們都缺少對道德悖論問題以應有的關注;另一方面是由于,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本身就具有隱蔽性的特征,而道德悖論的隱蔽性特征也掩蓋了道德悖論自身的呈現(xiàn)。
研究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對于我們當前的道德教育來講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一方面,只有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才能夠準確的認識發(fā)生在道德教育領域中的這種特殊現(xiàn)象。另一方面,只有通過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才能夠盡量避免道德悖論的產生。
在下文之中,我們將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形成原因和如何消除等問題做詳細的分析。首先我們需要考察的則是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表現(xiàn)特征。
一、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是一種發(fā)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結果式悖論
通俗來講,但凡悖論反映的都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邏輯悖論、認識悖論等,道德悖論也不例外,道德悖論反映的也是一種自相 矛盾的現(xiàn)象。但是,道德悖論與其他悖論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道德悖論是發(fā)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一種悖論,并且道德悖論反映的是存在于道德價值的實現(xiàn)結果之中的自相矛盾現(xiàn)象,這也就意味著道德悖論關注的僅僅是發(fā)生在道德行為的實踐結果中的自相矛盾現(xiàn)象,而不關注發(fā)生在道德行為的動機和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的自相矛盾現(xiàn)象。
在道德教育研究中,部分研究者也許會把道德悖論問題等同于“道德兩難”問題或者“好心辦壞事”問題,因此,研究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我們有必要把道德悖論問題與“道德兩難”問題和“好心辦壞事”問題進行區(qū)分。所謂“道德兩難”,指的是當在一種道德情景中同時涉及兩種不可兼顧的道德規(guī)則時,學生應當如何選擇的問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因此,“道德兩難”問題反映的是兩種道德規(guī)則之間的對立和矛盾現(xiàn)象,而不同于關注于兩種矛盾的道德行為結果的道德悖論問題。同樣,道德悖論問題也不同于“好心辦壞事”問題,
“好心辦壞事”關注的是好的動機與壞的結果之間的矛盾現(xiàn)象,而道德悖論關注的則是一種道德行為中出現(xiàn)兩種矛盾的道德結果的特殊現(xiàn)象。
(二)道德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自相矛盾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是發(fā)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一種結果式的悖論,這種結果式悖論最鮮明的特征就在于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自相矛盾,這也就是講道德悖論中的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既是同時存在的,又是自相矛盾的,下面我們就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這個特征做詳細分析。首先,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矛盾,這也就是講當我們在一個道德行為中看到了善的結果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惡的結果也同時出現(xiàn)了,而當我們在一個道德行為中看到了惡的結果出現(xiàn)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在惡的結果中必然包含著善的結果。因此,在道德悖論中,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在邏輯上是同時存在的,而一定不會出現(xiàn)善的結果或者惡的結果單獨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其次,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中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之間是一種自相矛盾的關系,這也就是講,在道德實踐中,當我們說我們做了件道德的事情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我們正在道德的事情的時候,那么在這件不道德的事情中必然包含著道德的因素。
(三)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常常處于一種被隱蔽的狀態(tài)
道德悖論問題是我們在道德教育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一類矛盾問題,但是,長期以來,道德悖論問題卻并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常常處于一種被隱蔽的狀態(tài),而具有隱蔽性也就成為了道德悖論的一個重要特征。
道德悖論的隱蔽性指的是道德悖論中存在的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之間的對立和矛盾關系并不以一種顯性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如果我們不對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則很難發(fā)現(xiàn)道德實踐中道德悖論問題的存在。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被隱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原因是由于道德悖論中存在的善的結果隱蔽了惡的結果。道德悖論之所以被稱為道德悖論,其原因就在于在道德悖論中既存在善的結果也存在惡的結果,而在道德教育中,我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更加傾向于關注善的結果的傳統(tǒng),也就是講,在一種道德行為中,只要我們的道德評價者能夠看到一點善的結果,也會認為這是一種善的道德行為,即使我們的評價者發(fā)現(xiàn)了道德行為中的惡的結果,也往往會認為這僅僅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而很少進一步深究惡的結果出現(xiàn)的原因,這也就造成了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被隱蔽的現(xiàn)象。道德悖論被隱蔽的另一個原因與我們當前道德教育中的評價方式有關。在我們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對學生道德行為的評價更多的是關注于學生的道德動機,而較少的關注于學生道德行為的結果,即使那些主張以道德動機與道德效果相結合的方式評價道德行為的人,也通常更偏重于評價道德動機,這也就限制了我們對存在于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的發(fā)現(xiàn)。
二、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原因
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則是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規(guī)則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論產生的首要原因
在康德看來,人是一種二重性的存在,人既是感 在者,遵循的是道德律令這種絕對命令,產生的是一種道德的行為,而人作為感性的存在者,又會把追求幸福(滿足自己欲望)當作自己生活的最高目的。在生活世界中,人作為理性的存在者要求的是道德自律,而人作為感性的存在者又往往會為了滿足自己欲望,而沖破實踐理性的約束,無視道德律令,這樣也就必然會產生道德與幸福之間的矛盾,這就是康德所講的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問題。121
道德教育中道德規(guī)則的制定依據(jù)的是人的實踐理性,按照康德的說法,道德規(guī)則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一種絕對命令,而這種絕對命令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規(guī)定了人們應當為了道德律令而放棄一定的幸福(利益)要求,因此,在道德教育中當我們的學生按照道德規(guī)則行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正在放棄一定的幸福(利益),這也就是講,當我們的學生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同時,卻有可能正在放棄自己的幸福,這也就構成了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條道德規(guī)則“見義勇為”就具有這個特征。
那么,在生活世界中如何才能做到道德與幸福的統(tǒng)一呢?康德認為,在塵世間幸福與道德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是難以根本解決的,所謂的解決也只能是一種相對的解決。這也就意味著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的把道德悖論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點。
(二)道德智慧的缺失是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主體原因
在一個道德行為中,善的道德結果的實現(xiàn)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除了道德行為者應當具有好的道德動機之外,道德行為者還應當具有道德智慧。具有道德智慧也就意味著道德行為的實踐者能夠把握道德行為的方向,并且能夠對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進行具體的策劃。在道德實踐中,如果我們缺失了道德智慧,那么我們的道德行為就有可能會轉變成一種魯莽的行為,從而導致道德悖論的產生。比如,我們都熟知的小英雄賴寧救火的事跡,在原本意義上賴寧是懷著好的動機去做一件道德的事情,但是由于他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缺少對具體道德實踐環(huán)境和道德行為手段的審視,以致于他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同時,卻也出現(xiàn)了惡的結果。
在我國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關注質的養(yǎng)成,但是卻很少關注學生道德智慧的培養(yǎng)。這也就造成了在道德行為中我們的學生往往僅僅具有良好的道德動機,卻不知道如何把好的道德動機轉化為好的道德結果,以致于我們的學生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時候卻也往往產生惡的結果。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們除了應當培養(yǎng)學生好的道德動機以外,還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智慧,因為只有具有了道德智慧,學生的道德行為才能夠盡量避免惡的結果的出現(xiàn)。
(三)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設的被利用也造成了道德悖論的產生
人性是善還是惡?在人類歷史上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無法得到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在道德教育中,相信學生具有積極向善的傾向,并且相信后天的教育力量可以最終使人向善,卻是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一個基本假設。在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的假設對于我們道德教育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的向善性又僅僅是一個假設,當人性向善的假設被利用的時候,在道德教育中就往往會出現(xiàn)道德悖論問題。比如,在道德教育中,我們曾經(jīng)一度相信,“如果我們一個人去做好事,那么我們身邊的人也會積極的做好事”,我們的這個教育觀點所依據(jù)的基礎就是人性向善的假設,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卻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的一些學生在做好事的時候,卻也有一些學生在利用他人的好心,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自私和投機取巧的人,這就是典型的人性善的假設被利用而造成的道德悖論問題。
在道德教育中,我們不能否認人性向善的假設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道德教育中當我們運用人性向善的假設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人也具有作惡的傾向性,因此,如果我們在道德教育中忽視了人作惡的可能,那么我們的善就有可能被利用,從而帶來惡的后果。
三、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消解
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形成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并不可以完全消除,但是不可以完全消除并不意味著不可以降低道德悖論發(fā)生的概率或者弱化道德悖論產生的危害。在道德實踐中,如果我們能夠對道德悖論問題有充分的認識,并且 德悖論發(fā)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論產生的危害。
(―)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理性的自覺是消除道德悖論的前提
在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對于什么是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還缺乏一種理性的認識,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在道德實踐中遇到了道德悖論問題的時候,我們并不能確定地認知道德悖論問題,也就更不用說消除道德悖論問題了。因此,要消解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我們首先就應當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一種理性的自覺。
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理性的自覺,也就意味著我們能夠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表現(xiàn)形式和形成原因等有一個確定性的認識。而當我們的道德教育能夠把這種確定性的認識傳授給學生的時候,我們的學生也就對道德悖論問題有了一種理性的自覺。這樣,我們的學生在道德實踐中才能夠盡量避免和預防道德悖論的發(fā)生。
(二)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智慧來盡量避免道德悖論的發(fā)生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呈現(xiàn)出協(xié)調性的特點。學生的年齡越小,言行就越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出現(xiàn)了言行不一致的現(xiàn)象。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不能意識到道德的意義和作用,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低,他們更多按照教師和家長的指令來行事,他們的道德認識和言行往往直接反映了教師和家長的要求。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道德行為比較復雜。他們在道德定向系統(tǒng)中有一定的原則性,在道德操作中有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設想,他們不一定按照家長和教師的指令去做。因此,高年級學生在道德問題上會出現(xiàn)言行不一致的現(xiàn)象。朱智賢在1962年和1979年分析了小學生道德發(fā)展的特點。第一,傾向于模仿。模仿是小學生普遍的特點,他們對有意思的動作更傾向于模仿,甚至明知有些行為是不正確的,也會去模仿。第二,有些小學生熟悉道德原則,當自己做出的行為與道德原則不符時,就會產生愧疚感。第三,小學生對不同對象的表現(xiàn)行為不一致,可能是教師和家長的教育不同導致。第四,只會說但不會做。由于道德行為做出來有一定困難,也需要長期的意志努力,因此,雖然小學生知道道德原則,但卻很難做出道德行為。
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小學德育的啟示
1、學校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品德學習環(huán)境
根據(jù)班杜拉的交互決定論,環(huán)境、個體和行為是相互作用的,當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增大時,就會對個體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建立良好和諧的學校環(huán)境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學校的一切因素,包括教師、同伴、校園文化等,都會對學生的意識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學校的教職工都應樹立良好的形象,營造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工作、學習氛圍,從而對學生的德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積極效果。
2、充分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
班杜拉關于觀察學習攻擊的實驗證明了榜樣的重要作用。正面榜樣由于是受到獎勵的榜樣,更容易受到模仿。因此,教師應多樹立有助于學生進行模仿的正面榜樣,增加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班杜拉的研究表明,真人榜樣的作用要優(yōu)于電視版和卡通版的榜樣。因此,在教育中,應注重真人榜樣的重要作用。例如,某一個同學因為幫助他人而得到老師的表揚,其他的同學就更容易習得這種助人為樂的行為。教師同樣也要作為真人榜樣的代表。在小學期間,教師往往是學生的權威代表,因此,教師的榜樣形象直接影響著學生。一個關心、愛護學生,和藹可親的教師會有助于學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同伴。注重同性別榜樣的作用。在觀察學習中,兒童更容易去注意和自己相似的榜樣的行為。標準過高的榜樣會使兒童有疏離感,模仿和表現(xiàn)的可能性會降低。班杜拉的實驗同時證實,兒童更容易去模仿同性別的榜樣。因此,針對個別攻擊較多的兒童,可以采用樹立同性別榜樣的方法。對于兒童從道德榜樣那里觀察習得的親社會行為,教師應及時給予強化。這是由小學生的道德發(fā)展特點決定的。小學低年級兒童對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因此,觀察習得的道德行為需要外部的不斷強化。當這些行為成為習慣時,兒童就學會了自主自發(fā)地做出道德行為。另外,動機因素決定了個體是否將觀察習得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行為動機。例如,兒童習得了某些良好品德行為,但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這時候教師就應適當?shù)亟o予鼓勵,幫助兒童將習得的道德行為表現(xiàn)出來。重視電視、網(wǎng)絡,圖書報刊等傳播媒介的榜樣示范作用。兒童在觀察到正面榜樣的行為受到獎勵時,可能會表現(xiàn)出親社會行為。榜樣必須真實可靠,并且具有獨特性和時代性。例如,雷鋒是歷代學生學習的道德模范。但是,在學習雷鋒活動中,兒童或許只能習得關于“道德模范”的意識,而不清楚實際的“雷鋒”是什么樣子。因此,教師應在學習“雷鋒榜樣”時,列舉生活中最近出現(xiàn)的、大家感興趣的道德榜樣來作為“雷鋒榜樣”的現(xiàn)實模板,這樣更助于兒童習得榜樣行為。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
班杜拉認為,個體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個體會自發(fā)地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評價系統(tǒng)設定一定的標準,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jié)。一般來說,個體傾向于做出令自己滿意的行為,而避免做出令自己厭惡的行為,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自我獎勵或懲罰。因此,在小學階段,學校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兒童只有擁有了對道德判斷、道德態(tài)度、道德行為的自主性,并自發(fā)地去控制自己的道德行為,才能夠從根本上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
4、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個體行為效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小學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高,道德行為還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道德行為的興趣。在德育過程中,增加學生行為成功的體驗,對學生細小的親社會行為給予鼓勵和表揚,使之明白良好的品德就是從小事做起。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使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增強愉快的正性情緒體驗。這樣,學生會逐漸相信自己有做出良好道德行為的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信。
5、鼓勵家長和社區(qū)參與進來
【關鍵詞】 初中生 道德行為習慣 養(yǎng)成
道德行為習慣問題,特別是青少年的道德行為問題是當今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而初中時期是一個人道德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會和學校教育所要求的標準,主要通過其道德行為表現(xiàn)出來。在學校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具有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學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1 影響道德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因素
1.1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首先是受社會環(huán)境和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任何現(xiàn)實的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既定的客觀條件,脫離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存在。學校的青少年不可能與社會隔絕,他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過程中。他們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我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特別是網(wǎng)絡的普及,有助于學生從多方面獲得信息。但青少年不善于作出選擇,而且易受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給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增加了新的難度。
1.2 學校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道德品質發(fā)展施加影響的教育形式。一方面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課堂教學,如通過思想品德課、法制課、綜合實踐課等,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自身的模范作用對學生的人格塑造發(fā)生影響。因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教師很容易形成自身的權威地位,教師良好的品行就容易被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模仿。然而,有些教師只重教書,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養(yǎng),人格低下,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世故和俗氣,有的不注意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說話粗俗,著裝隨便,有的只言傳不身教,對學生說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言行不一的習慣,從而妨礙了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
1.3 同伴和集體的影響。初中生的道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的同伴集體的行為準則和風氣決定的。在自己與同學、同伴,與老師、他人的交往中,學會處理與他人和集體的關系,并養(yǎng)成合作、友愛、誠實、進取等道德品質。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好的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和不良道德行為的改變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學校忽視道德教育,教師不能為人師表,校風班風不良,交友不慎,也會對道德品質的塑造起到反作用。
1.4 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個體成長的搖籃,也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家庭教育雖然也是一種有目的積極影響的過程,但它不像學校教育那樣具有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tǒng)性,而是大量地滲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過父母和家庭成員的交往與活動、言談舉止、接人待物、日常家務等等來實現(xiàn)。有些家長平時忽略了對孩子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孩子一旦出現(xiàn)問題,不去認真分析原因,不冷靜思考,不是講道理、論是非,找根本原因,除病源,而是簡單粗暴、橫眉瞪眼、惡言粗語,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略有不服,甚至拳打腳踢或棍棒加身讓其就范。這種“打罵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只能助長青少年的攻擊行為。
2 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
2.1 激發(fā)青少年的道德動機。道德動機的激發(fā)首先要從道德的外部動機抓起,給予個體適度參與道德實踐活動的壓力,使個體在家庭、學校或者其他社會組織的要求下參與相應的道德實踐活動。如果個體處于過度被保護狀態(tài),缺乏必要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經(jīng)驗,是難于產生自覺參與道德實踐的強烈愿望的。例如我們可以從日常語言中進行友愛教育,行為是道德習慣的表層,而動機是人深層的心里活動,要善于提升個體道德實踐活動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源于主體獲得被認可,稱贊的內在需要,從一個成功的實踐走向另一個成功的實踐,更容易培育個體不斷實踐和探索的愿望。
2.2 強化常規(guī)教育。常規(guī)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思想表現(xiàn)行為習慣、紀律行為習慣、學習行為習慣、活動交往行為習慣和環(huán)境衛(wèi)生行為習慣。學??梢愿鶕?jù)《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及有關政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實施方案——中學生《一日常規(guī)》、《一周常規(guī)》等。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實,學??梢栽O立“禮儀監(jiān)督崗”,培訓文明衛(wèi)生檢查積極分子;還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輪流執(zhí)勤,每天學生休息,活動時間較多,而教師又不在場的時候進行巡查,重點檢查學生進出校情況、校園活動時的文明禮儀情況、清潔衛(wèi)生、學習紀律、行為習慣等。學校應該把查出的違紀行為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學生存在的共通性問題,教師進行專題教育;對個別經(jīng)常違紀的學生,教師進行單獨教育,直到把不良行為徹底糾正為止。學校如果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學生就會自覺養(yǎng)成尊師守紀、文明勤奮的良好習慣。
2.3 寓養(yǎng)成教育于各科教學中。通過教學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德育的基本途徑。行為習慣是人們長期逐漸形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一經(jīng)養(yǎng)成就具有穩(wěn)定性,就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資本,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人一生的羈絆。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智能的基本過程,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基本途徑。教師要依據(jù)學科特點,制定學生品德教育的目標,在備課時,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努力尋找知識教學和道德行為養(yǎng)成的結合點,做到結合自然。在講課時,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思想內容,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言傳身教。如教師在解釋一個數(shù)學或文學問題時,或在做實驗操作時,可以將自己的思考方式范例化。同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從而達到自覺養(yǎng)成道德行為習慣的目的。
2.4 形成教育合力。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求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建立教育網(wǎng)絡,形成教育合力,否則其作用就會相互抵消,收效甚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品行修養(yǎng)以及家庭的環(huán)境氛圍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道德行為習慣形成,父母的表率作用,和諧的家庭關系,民主的家庭氛圍以及父母的文化素養(yǎng),良好正確的教育方法,對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發(fā)揮積極地作用。校園環(huán)境對于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強調,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要求學校注重建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氛圍。因此,學校要對校容校貌進行認真規(guī)劃,花草樹木和教室、走廊要精心設計并認真布置。設置德育墻,安排一些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畫像、醒目的固定標語等,營造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育人氛圍。同樣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需要社會各種資源的配合。正確的政策與輿論導向、良好的社會風氣、優(yōu)良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以及社區(qū)的支持,都有助于青少年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發(fā)展。當前尤其重要的是要凈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對社會上的錄像廳、歌舞廳、游戲室、網(wǎng)吧、書攤等進行嚴格的常規(guī)管理,去除導致青少年不良道德行為習慣的外部根源。
參考文獻
1 中國吉林網(wǎng).培養(yǎng)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吉林日報,2007-12-28
2 楊鳳英.中山市東升鎮(zhèn)東方小學.淺談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補償;情感;動力;引導;指向
當今多元化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社會不同階層及個體在價值取向上由一元化轉向多元化,原有的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受到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重義輕利”的道德觀念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小,以政治教育為重的學校德育工作逐漸疲軟無力。教育者往往把學生心理問題當做思想問題去解決,結果把學生適應不良看成是惰性問題,把性格內向看成是學習不積極等。在新形勢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生問題不只是思想品德的問題,還有更復雜的心理、人格問題,即使是思想品德問題,也有賴于學生自身積極的心理活動來解決。過去那種說教式、單一化、公式化模式已很難適應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特作用,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必要舉措之一。鑒此,本文從心理健康教育內隱的德育功能入手,做了一些探討。
1. 補償功能 從理論上說,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學生己有認知圖式的基礎上結構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所謂認知圖式,“就是認知主體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漸構建而成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意識因素的總和?!闭J知圖式是以往實踐的結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認知主體的認知活動。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言,“認識的獲得必須用一個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緊密地連接起來的理論來說明,也就是說,每一個結構都是心理發(fā)生的結果,而心理發(fā)生就是從一個較初級的結構過渡到一個不那么初級(或較復雜的)結構?!币虼?,認知圖式既有基礎性意義,又有目標性意義。在現(xiàn)實的德育活動中,學生正是以自己內在的認知圖式為基本依據(jù),決定著德育內容的取舍,決定著自己是同化、順化還是拒斥德育內容。小學生內在的認知圖式的基礎性意義尤為重要,它決定著小學生能否自覺地選擇正確的德育信息,拒絕錯誤的德育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補償功能提供了皮亞杰所說的這樣一個優(yōu)化了的“初級結構”,它成為小學生思想品德進一步發(fā)展的心理基礎,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觀念、方法、內容上,對學校德育具有補償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下,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沖突,激發(f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人的心理方面存在著無限的沖突和矛盾,只有沖突、矛盾解決了才能保持身心平衡,才能使人前進一步。對于此,良好的心理能夠為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奠定好的基礎,從而彌補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方法、內容存在的缺陷,只強調小學生的要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忽略了道德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個心理發(fā)展過程這一事實。從而真正的完善了德育的內容、方法和目標。彌補了傳統(tǒng)德育內容、方法所帶來的實效性低下的局面,提高了德育效果。
2. 情感功能
2.1 為德育情感的構建奠定情感基礎。心理教育作為一種心靈感化教育,它顯著的特點就是教育者調動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與學生架起心靈的橋梁,通過情感交流,以熾熱的情感去打動學生。對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的行為過失,不責怪、不呵斥、不張揚,而是循循善誘,使學生心悅誠服,主動改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等,而學生的道德認知過程與道德情感過程都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統(tǒng)一的整體過程。小學生對德育信息的接受并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過程,而是在一定需要的驅使下帶著某種情感進行的,需要和情感構成了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動力系統(tǒng)。而在我們日常的道德教育中,我們側重于道德教育的社會,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個體功能,更對于個體道德培養(yǎng)的知、情、意、行的過程忽略,往往是從大、空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說教,從而使道德培養(yǎng)的實效大打折扣。
2.2 通過移情作用重塑道德情感。作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情感,與道德情感有著共同方面,通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小學生以明確的目的、飽滿的熱情投入德育活動之中,進而為德育工作取得實效提供了心理條件。心理研究表明:積極的、肯定的情感及移情能力有助于親社會行為的養(yǎng)成和提高。這種情感稱之為道德情感,對道德行為起著推動力作用,即積極的情感能增強人的活力,驅動人的積極性;消極情感則減弱人的活力,阻抑人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和情感有助于道德情感的養(yǎng)成(道德情感本身就是高級形式的情感),而且對道德認識、道德意志、道德行為都有積極作用。例如:教師情感的親近功能,這是指教師對學生親切之愛,對學生情感施于影響的效能。老師熱愛自己的學生是一種美德,它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條件,是師生之間建立友誼和信任的基礎。小學生對師愛的反應是很敏感的,對師愛有時候會比父母的愛更渴望。他們經(jīng)常會懷著緊張的心情關心著老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期待能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的一個期待鼓勵的眼光、一個和藹親切的微笑,點點都、握握手、拍拍肩、摸摸頭等小動作,都可以傳遞對學生的關心愛護。讓學生能感受到你的愛,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學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通過親近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使得學生心理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向教師所希望的目標發(fā)展,樹立符合道德教育所要求的道德情感。因此,作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情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一個重要的功能。
中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讓學生學習道德知識,培養(yǎng)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的學科,它作為中小學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道德觀念,指導學生道德行為的最根本的任務。儒家大師朱熹曰:“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逼湟饩褪侵哪康脑谟谛?。德行引導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直接指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德育目標。能否使學生把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并使之科學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學成敗的關鍵。我結合多年從事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切身感悟,擬就思想品德課德行教學談些淺見。
一、德行引導要體現(xiàn)自主性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彼裕谒计方虒W中,學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發(fā)現(xiàn)的事自己發(fā)現(xiàn);能思考的問題自己獨立完成….解放他們的雙手,達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之境界。在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組織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增強角色體驗,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豐富的思品教育資源,讓樂于自主學習的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新,從而充分展現(xiàn)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促成其內化導行的內驅力。
二、德行引導要注重實效性
在思品教學中,德行引導教學是提高思品教育實效的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而導行要注重實效性。
首先,思品課的德行引導過程要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行為實踐的要求不能過高、過多,也不能過低、過少,必須做到恰如其分。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識、觀點,正確處理、解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就能較好地把握導行的尺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思品課的德行引導過程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品德現(xiàn)狀,在備課時要把學生的思想行為表現(xiàn)與教材有機結合,上課要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深入淺出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
實踐證明,切實注重導行的實效性,是有效提高思品教育質量的關鍵一環(huán)。
三、德行引導路徑要網(wǎng)絡化
在思品教學中,尤其在導行途徑上,要一改以往學科“閉關自守”的狀態(tài),為學生編造一個廣闊的導行空間,要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班隊活動、家庭教育、社會實踐聯(lián)系起來,形成導行的網(wǎng)絡,凝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作為支撐點,讓學生在導行的網(wǎng)絡中找到實實在在的立腳點,不再孤立,使導行更具實效。
首先,導行要與班隊活動相結合。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結合班級活動、團隊活動,把課內播種與課外培育相結合。
其次,導行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日之功,一事能成,除了在課內學習,校內訓練,還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進行有計劃的系統(tǒng)地訓練。
再次,導行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思品課的教學要突出課堂明理,課外導行,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這也是導行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參觀,使學生親眼目睹家鄉(xiāng)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激起對家鄉(xiāng)、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激起為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而學習的積極性。
經(jīng)驗表明,導行路徑的網(wǎng)絡化,實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與提高。
四、德行引導方式要多樣化
德行引導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導行方式大都有以下幾種:一是明理導行。“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充分明理是導行的堅實基礎。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識,形成道德觀念,明確行為方向,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從而利于指導行為實踐。二是規(guī)范導行?!吨行W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具體明確了學生日常行為的準則,它把思品各冊教材的內容更具體地指導于實踐,結合《規(guī)范》加以導行,是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念,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養(yǎng)成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三是榜樣導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分為兩類:一類是偉人和英雄人物。學生對他們很愛戴、崇敬,覺得他們的行為很可信,很服人。運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讓他們學習雷鋒、李素麗等楷模的言行,起到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另一類是身邊的榜樣。因為榜樣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學習對象。尤其是身邊的同齡人榜樣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可信度。四是評價導行。運用評價進行導行,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錯,提高對錯誤行為的辨別能力。運用評價及時指導行為、校正行為,強化道德行為的形成。同時,要運用肯定評價,使學生知道自己行為中的閃光點,使其化為自覺行動。五是競賽導行。在思品教學中引入競爭、激勵機制,使思品教學活動化。教學中以辯論會、擂臺賽、評選勞動能手、故事大王、敬老標兵等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內化導行。六是情感導行。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在導行教學中,教師用充滿感情的的言辭、神態(tài)、動作、表情及教學方法,去點燃學生的感情之火。
五、德行引導內容要生活化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jīng)認識到,一個沒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識學問,也難以成材。家庭教育 的首要任務,是要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這里我們和廣大家長一起來討論一下:道德教育在孩 子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怎樣進行?家庭德育主要內容和方法?
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一、對嬰幼兒說“好”或“不好”
任何兒童在1歲以前,還不可能有道德判斷, 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為。1歲以后,在兒童與兒童的交往 中(游戲是最主要形式), 就可觀察到各種積極和消極的關系。如為搶奪玩具而呈現(xiàn)的攻擊性動作,因失去玩 具而放聲大哭等,這可算是兒童道德行為的最初形態(tài)。隨著兒童依呀學語,逐漸掌握語言后,道德行為就同時 在成人的影響下,開始逐漸強化。如當兒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時,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 “乖”等詞語給予正刺激,或負刺激。這個過程,就可促使兒童不斷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會十分有利于 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與此同時,兒童很自然地會認定成人贊許并說“好”、“乖”的行為是好的行為, 而被成人斥責并說“不好”、“不乖”的行為是不好的行為,這就是嬰幼兒的最初的道德判斷。只是這種最初 的道德判斷,僅僅只有“好”、“不好”兩大類而已。從兒童很小的時候起,就用合乎年齡特征的方法來培養(yǎng) 兒童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良好的道德行為,對兒童以后的個性品質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義。
二、對學齡前孩子明確提出要求
學齡前兒童的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對事物已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評價,在道德行為方面,有了各種 道德感的明顯表現(xiàn),如:大些的孩子樂于照顧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謙讓玩具等。然而,學前兒 童的道德感以及被這些情感激發(fā)出來的行為雖然多是真誠的,但道德行為的動機往往受當時刺激所制約,需要 成人對其提出明確的要求。而且,學前兒童在道德判斷方面,還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有實 驗證明,學前兒童對于道德觀念的理解還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大多數(shù)學前兒童常把英雄與解 放軍混為一談。還不能將“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則上來加以評價。因此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 注意,讓孩子有實際的道德體驗。對良好行為進行練習是這個時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說教絕 難奏效。同時,鑒于學齡前兒童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的特點,家長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長一 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三、對學齡期孩子要規(guī)范其行為,強化道德意識
學齡初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也是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時期。因為,從這個時期開 始,兒童正式有意識地參加集體活動,學習成了他們負有責任的主導活動,并且是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和抽象邏 輯思維過渡的真正開端。有研究確認:自覺地運用道德意識來評價和調節(jié)道德行為的能力是從小學時期才逐步 開始形成的。
學齡初期兒童道德意識形成的發(fā)展具有如下特點:1.從比較膚淺的表面的對道德知識的理解,逐步過渡到 比較精確、本質的理解;2.從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效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效果的統(tǒng)一關系;3.道 德判斷從受外部情境制約逐步過渡到受內心的道德原則、道德信念的制約。需說明的是,學齡初期兒童雖然形 成和發(fā)展了道德意識、道德判斷,但并不能因此絕對保證他們一定會有良好的道德行為,因為,這一時期兒童 言與行,認識與行動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時有所見。因此學齡初期兒童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幫助他們把道德意 識轉化為道德行動,還應注意的是,作為一個人的道德觀點、道德原則、道德感情相聯(lián)系的道德意識的高級形 態(tài)——道德信念,也是這一時期兒童在已有的道德認識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道德行為的推動力量。通過教育, 可望使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小學生)明確學習動機,從而表現(xiàn)出認真完成作業(yè),用心聽課,遵守紀律等良好 道德行為。
家庭德育的主要內容
一、愛心教育
具體講,愛心教育包括: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尊老愛幼等。
對孩子來講,進行這方面教育,應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愛 心教育要從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開始,由近到遠、由淺入深、逐步升華。比如,先引導孩子愛家庭,愛父母,愛自 己周圍親近的人,進而開闊他們的眼界,引導他們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居住的街道和村莊,愛名勝古跡、壯麗山河 ,最后升華到愛祖國愛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獨生,得到了太多的關注與愛,可是很多家長卻常忽視孩子的愛心教育。不少家長認為 :現(xiàn)在我們疼愛孩子,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回報的。其實不然,你從不教孩子愛父母,孩子從哪里學會愛你們?
愛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二、文明禮貌教育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有道德的反映,許多國家把文明禮貌看作是國民教育的頭等大事。如果人人都 很文明禮貌,生活就會很愉快、健康,社會秩序也會更有保障,國家建設就能更順利進行。
文明禮貌教育具體有以下一些內容:1.禮貌用語。2.待人接物的禮節(jié),如大人講話時,小孩不能隨便插嘴 ;不經(jīng)允許不能隨便拿他人東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門。3.文明行為規(guī)則,如講究個人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亂 扔紙屑果殼;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破壞公物等。
三、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讓孩子理解勞動的意義,懂得勞動的艱辛,知道勞動成 果的來之不易,從中磨煉孩子意志,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學會勤儉節(jié)約等。
勞動教育內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勞動教育要先從自我服務開始,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務 勞動,這是要求孩子逐漸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主動去干點家務,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3.集體公益勞動, 孩子入學后,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社會上組織的勞動,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社會責任感。
四、良好品格教育
誠實、正直、勇敢、毅力、進取心、自尊心等等,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對電學做出 杰出貢獻的富蘭克林,從青年時代起就為自己制定了一個“達到道德圓滿的勇敢而艱苦的計劃”,他為此特地 做了一本小冊子,將“節(jié)制”、“誠懇”、“儉樸”、“正直”、“謙虛”等十三項美德記錄在冊,每項占一 頁,并用紅筆畫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間犯了某一項過失,就做一個黑點,記錄在相應的 空格里,一星期換一本小冊子,他這一計劃一直堅持了五十多年,始終嚴格躬行。因而,富蘭克林的美德和他 在事業(yè)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樣,永載史冊,留芳百世。
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品行。一個老是對親人、同事、朋友說謊的父親想要教育孩子“做 人要老實,不能說謊”是絕不會取得相應的教育效果的。因為他自己的行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啟蒙學校,要讓孩子品行端莊,父母要做出榜樣,以身作則 。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戲中
兒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特征,而且,兒童對道德的認識也是從無到有,由淺 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由零碎到系統(tǒng)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注意形象性、榜樣性、漸 進性和針對性,而游戲、故事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導結合,啟發(fā)思考,培養(yǎng)孩子言行一致
教導結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導行動相結合,使孩子切實達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長,雖然也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看電影、電視、錄像,但往往不考慮孩子能否辨別其中的是非、 惡善,不明確怎樣引導,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什么,而是聽其自然。這樣即使是有教育意義的文藝材料,也往 往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現(xiàn)在家家有電視,家長常管不住孩子看電視,這就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如 5—6歲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會對武打姿勢感興趣,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關鍵詞】杜威 德育思想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5-0032-02
一 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內涵
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傳統(tǒng)德育思想理論進行尖銳批判的基礎上,構建了獨特的德育思想理論體系。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道德的要素、性質、目的、方法及價值標準等方面。
1.個體道德的組成要素
傳統(tǒng)的道德觀認為,道德就是人們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在杜威看來,道德是個體的社會智慧、社會情感和社會能力的合金。而德行不是對某種刻板規(guī)則的遵守,而是一個包含知識、情感和能力在內的綜合性概念。一個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具備一種知識、智慧,才有判斷善惡的感受能力和鑒別能力,才知道因果利害及其行為的結果對他人與社會的影響。同時還必須有一種內在的信仰、愿望、熱情和社會的同情心作為一種動力,促使個體自發(fā)、主動地去追求和表達“善”。
僅僅擁有社會智慧和情感只能使道德停留在思想和情感層面,主體還必須使內在的、正確的思維和判斷付諸行動,使道德行為外在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道德的實效性才得以體現(xiàn)。當前中國道德教育的困境并不僅僅是個體對社會既定行為規(guī)范準則嚴格遵守的缺失所造成,本質原因是人們對道德內涵的誤讀與道德內容范圍的片面認識。中國道德教育的現(xiàn)實尷尬在于,由于個體社會智慧、社會情感與社會行為能力的缺失在頻頻發(fā)生的道德事件中得到必然的體現(xiàn),而這種缺失正是我國道德教育的盲區(qū)和錯位。
2.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難道僅僅是把一套既定的道德規(guī)范交給每個人去記誦和遵從?難道沒有違反這種既定規(guī)范的人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杜威極力批判道德教育就是教育人們遵從既定的規(guī)范,甚至變成所謂的自覺。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應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發(fā)展的德育目的,即發(fā)展堅強的意志力、卓越的判斷力和敏銳的感受力。因為人的鑒別力和判斷力隨著智慧的增長是不斷發(fā)展的,而社會文明程度也是不斷提高的,對人們的要求也是變化的。
第二個層次是明智的德育目的。既然道德教育強調發(fā)展個人的智慧、情感和行為能力,尊重個體自身的判斷力與鑒別力,但是人總處在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中,因此,這些品質的培養(yǎng)并不是感性的、隨意的,而必須是理智的,要正確處理好個體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
第三個層次是民主的道德教育目的。杜威嚴厲批判傳統(tǒng)教育目的的強制性,認為它只是無視個體的外在強迫,而在這種狀態(tài)所謂的道德教育目的其實是強制個體循規(guī)蹈矩,毫無民主可言。人們擁有的更多的是遵守既定規(guī)范的意志和忍耐力,甚至把這種規(guī)范變成強制的“自覺”,而不是處理問題的智慧和能力。
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杜威關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為四點:(1)營造真實的道德情境,培養(yǎng)個體的鑒別力與判斷力;(2)培養(yǎng)個體的主動意識,形成“自動道德”;(3)培養(yǎng)具有行動力量的品格,積極實踐道德;(4)培養(yǎng)個體的社會性,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傳統(tǒng)道德教育主要通過文字符號向學生傳遞必須遵守的
道德行為規(guī)范,同時宣揚一些所謂高尚的行為表現(xiàn)方式。但在現(xiàn)實中,社會、家庭對道德教育的忽視使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難以發(fā)揮,甚至由于外界環(huán)境對學生道德教育起反作用而導致三者的教育方向南轅北轍,使學生在道德成長的關鍵時期陷入道德教育漩渦,并對其產生潛在的、長久的不良影響。
因此,道德教育必須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具體的道德情境中的道德鑒別能力與判斷能力,使其主動做出道德選擇與決定,從而形成外在道德行為習慣。培養(yǎng)道德實踐的智慧和能力正是中國道德教育所缺失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停留在加強道德教育的熱情口號上。
二 杜威德育思想的評價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足。
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優(yōu)點
第一,調和了理性主義道德論和功利主義道德論。杜威批判傳統(tǒng)道德理論時直接指向以康德為代表的理性主義道德論,理性主義道德論偏重人體意志訓練而輕視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功利主義道德論與之相反,偏重個體外在行為而忽視其動機的善惡。而我認為杜威融合二者的優(yōu)點,不僅重視個體的意志、動機,還強調了道德行為養(yǎng)成的重要性。
第二,改變了知識傳授與品格發(fā)展分離的傳統(tǒng)觀念。杜威對傳統(tǒng)觀念的批判一針見血、具有顛覆性。傳統(tǒng)德育觀念認為對個體實施德育的過程就是通過道德教學訓練個體的道德行為,從而養(yǎng)成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習慣;或者認為個體的道德化是在教育過程中的自動展開等。知識能促進個體智力水平的提高,而智力、智慧是培養(yǎng)道德感受力、判斷力與鑒別力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育者要改變這一錯誤觀念和實踐方式,對個體的整個教育過程都要滲透著道德教育,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融入道德教育。
第三,確立了個體在德育中的地位。傳統(tǒng)德育觀念認為道德教育就是被動地接受一些既定規(guī)范,不違反規(guī)定就是“善”,不顧德育的內在規(guī)律,否認道德學習的主體化。受教育者掙扎于“道德主體的我”與“被道德規(guī)訓的他”之間,從而形成了“熱情的口號”與“落寞的實踐”的懸殊。而杜威意識到個體才是外在的道德內化為個體內在的品格的最終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