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災害防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礦井水 防治 措施 技術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目前,我國礦產以井工開采為主,為了確保井下安全生產,必須排出大量的礦井水。直接排放礦井水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而且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很大污染。煤礦企業(yè)在追求煤炭資源經濟效益的同時,常常以損害環(huán)境價值為代價,甚至引起的環(huán)境價值損失以及治理和恢復環(huán)境所需要的投入遠遠大于開采利用煤炭資源所帶來的經濟產出。
存在的問題
1、礦井水中主要含有以煤屑為主的懸浮物,特點為色黑、加藥后形成的礬花結構松散、沉降速度慢等。許多含懸浮物礦井水處理工程,投入運行后設計水量和水質達不到設計要求,主要是由于反應不充分、平流或斜管沉淀池表面負荷取值較大所致。另一方面,提升泵、供水泵、加藥設備、消毒設備、控制系統和附屬建筑物等均按設計處理水量設計,造成工程投資的巨大浪費。
2、由于不同煤礦的礦井水中所含懸浮物的濃度差異較大,所以投加混凝劑種類和數量也不同。混凝藥劑選擇和投加不當,使煤礦礦井水處理后達不到預期效果。再者由于不能及時對進水和出水水質、處理流量、加藥量、水池液位等進行監(jiān)控,許多礦井水處理工程只有水泵和簡易的加藥裝置,而礦井水處理后的水量和水質無法得到保證。
3、煤礦井下生產使用的采掘機械需要使用乳化油和機油,而油類物質進入礦井水中,采用常規(guī)混凝、斜管沉淀和過濾技術不能有效去除,因此又增加了新的污染。
二、礦井水的利用
礦井水一方面是地質災害之一, 嚴重威脅礦井安全生產, 另一方面也是寶貴的淡水資源, 有著很大的開發(fā)利用價值。老虎臺礦的礦井水防治工作已經實施由被動防治向“防用結合”的主動防治方向轉移, 將礦井水資源化, 納入礦井資源開發(fā)利用管理范疇, 變水害為水利, 建立礦井水可持續(xù)利用管理模式, 充分發(fā)揮淡水作為商品的經濟價值,確立資源節(jié)約型發(fā)展戰(zhàn)略, 做到了有效防治與合理利用相結合。
利用礦井水的意義:水作為人民生活及企業(yè)生產的命脈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水資源不斷減少,城市供水形勢已十分嚴峻,節(jié)水已刻不容緩,挖掘企業(yè)自身潛力,合理利用水資源,已是企業(yè)當前和長遠的一項大事,尋找和開發(fā)新的水源, 對緩解企業(yè)用水緊張局勢,降低生產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礦井水凈化利用,不僅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而且節(jié)約了大量水資源,同時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通過礦井水的綜合利用,解決了礦區(qū)供水不足的問題,有效地利用了礦井水資源,節(jié)省了水資源費、環(huán)保費等項費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為顯著。
2、礦井水的綜合利用:煤礦礦井水經過水處理之后,其利用途徑絕大多數是用于礦區(qū)及其礦區(qū)周邊農村生產生活,主要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井下工業(yè)用水、煤炭加工用水、農業(yè)灌溉用水等。其中生活用水包括城市生活用水、礦區(qū)生活用水(生活雜用水如沖洗用水、消防用水、浴室用水等和生活飲用水)和礦區(qū)周邊農村生活用水。井下工業(yè)包括配乳化液、防塵(包括煤層注水、工作面回采灑水、掘進灑水、裝運點灑水、運輸機灑水等)、滅火灌漿、運輸機保養(yǎng)、空氣調節(jié)、設備冷卻(包括冷凍機房、溫度調節(jié)器、瓦斯抽放等)。煤炭加工用水包括選煤廠用水、洗煤補充用水、機修廠用水等。另外,經處理后的礦井水達到了選煤生產、電廠冷卻用水和工業(yè)廣場清潔撒水的標準,可用于選煤生產和電廠冷卻用水,沉淀物經選煤廠壓濾回收,還可與選煤廠煤泥一同供煤泥鍋爐發(fā)電。
三、礦井水的防治
1、礦井水防治遵循的原則
(1)制定防治水工程計劃前,應進行大量的實際調查和必要的預測工作,摸清來龍去脈,掌握變化規(guī)律。(2)堅持防治與利用結合、井下與地表結合、眼前與長遠結合、多種方法結合、綜合考慮的治水方針。(3)礦井工程布置,應按照礦井的開拓程序及速度,結合地形自然條件,采用由近到遠、由線到面、由低到高、先重點后一般、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等原則。
2、礦井水的防治措施:就礦井防治水措施而言,開采急傾斜煤層與開采緩傾斜煤層是相同的,通常礦井的防治水措施可分為礦井防水和礦井排水兩大類。前者利用各種方法不讓水流入礦井或減少其流量,是一種積極措施;后者利用巷道排水溝、水倉、水泵及其排水管路來排除礦井水,是一種消極措施。礦井防水不僅可以解決許多礦井排水不能解決的問題,減少礦井涌水量,節(jié)約排水費用,降低原煤生產成本,而且能為采掘工程創(chuàng)造安全、有利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防止一切偶然事故的發(fā)生。
1、地面水防治:地面水的防治就是防止井田范圍內的河流、暴雨、山洪等水體通過井筒、地表鉆孔、塌陷坑、裂隙、小窯等灌入井下。因此,在防治時采用井口標高設在歷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對地表水采用疏導方法,對透水通道采取填塞辦法。根據各煤礦多年積累的經驗,地表水防治措施主要有:第一、“攔”對可能灌入井下的地面水流,采用攔截在井田之外。第二、“導”,對位于山麓礦區(qū)或山前平原的礦井,為防止山洪流入礦區(qū),進行挖掘山坡截水溝及排洪溝,把山洪疏導至井田之外。第三、“填”,在雨季前將可能向井下灌水的地表裂縫、塌陷坑、小窯井填實,如果填實陷坑工程量太大,可在陷坑周圍挖環(huán)形截水溝,阻攔地表水流入陷坑。總之,地面防治水措施,必須根據地形、水文和氣象條件等加以合理選擇,有時還可將幾種措施綜合使用。
礦井防水技術:煤礦防治水工作是建立在弄清水文地質情況的基礎上的,按照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地面防治與井下防治、防治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條件,分別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防治。防治水規(guī)劃是礦區(qū)整體性防治水工程,規(guī)模大、工期長、分期分批逐年進行施工。應包括: 礦區(qū)水文地質概況及存在問題和查情水文地質條件;防地面洪水、內澇設井下防水設施、防水煤巖柱、疏導放水降壓、切斷或減少補給量、注漿封堵突水點。礦井防水分為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地面防水的方法有: 將河流改道從而防止地表水的滲入,通過鋪整河床、修筑人工河床將雨季涌水量減少、用黏土或水泥填堵進水通道、挖溝排洪及排除常年塌陷積水。在地面水防治工程中必須掌握礦區(qū)附近地形條件,掌握地面河流、河渠和有關水利工程分布及受水面積和低洼地帶的分布地帶,掌握當地上游地區(qū)歷年降水量及周期性資料,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疏、防、排等相結合的防洪措施。井下防水主要是預防井下突然涌水的應急措施,有防水閘門、防水墻和防水煤柱等。
結束語
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煤礦生產與環(huán)境保護同步規(guī)劃、同步實施、同步發(fā)展,使煤礦環(huán)境管理科學化、制度化。依靠科學,加快煤炭開采及轉化利用中環(huán)保技術的研發(fā),用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環(huán)保設備對煤礦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進行防治。加強環(huán)境教育與宣傳,使每個公民都具有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意識,從而達到人人保護環(huán)境、重視環(huán)境建設的良好局面。礦井防治水措施很多,應遵循防治水原則,堅持治水方針,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確定適合本礦井采區(qū)的防治水措施,是消除礦井水對煤礦生產影響的關鍵,不能生搬硬套,否則達不
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玉和.礦區(qū)的概念與礦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問題[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0(4):14-15.
[2]桑義敏.飲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產物的控制對策[J].水處理技術,2006,14(1):1-4.
龐迎春
[摘要]本文在詳細分析楊莊礦水害因素的基礎上,介紹了高精度、自動化、網絡化及運行可靠的礦井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建立、組成及應用現狀,該系統的建立為探測潛在的煤礦水害隱患提供了強有力的分析和預警手段。
關鍵詞:預警系統,多參數動態(tài)監(jiān)測,水害防治
水害是煤礦開采中常見的一種災害,一旦發(fā)生事故,往往具有突發(fā)性和極大的危害性,不僅影響生產、造成經濟損失,而且易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煤礦水害是制約我國煤炭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災害之一,嚴重威脅煤礦安全生產和礦工生命安全。隨著煤炭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煤炭資源開采深度及強度不斷加大,高產高效的生產管理方式對礦井水害防治安全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
楊莊煤礦是一個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的礦井,充水水源眾多,底板灰?guī)r水、老空水、松散層孔隙水和地表水體均威脅礦井安全生產。開采范圍內有6個正在開采的小煤礦,這些小煤礦均在井田淺部煤層露頭處,開采楊莊礦遺留的殘余塊段。小煤礦水文地質基礎工作薄弱,一旦發(fā)生突水災害,將嚴重威脅楊莊礦財產和生命安全。如果在這個煤礦水害發(fā)生之前或初期能夠及時發(fā)現并采取措施,就能避免水害或減少水害的損失。
1 礦井主要的水患因素及防治措施
1.1 主要的水患因素
礦井可采煤層為3、4、5、6煤層,其中5、6煤為主要可采煤層,3、4煤為局部可采煤層。根據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結合開采過程中礦井突水情況分析,礦井水害類型復雜,主要水害有:地表水、5煤頂底板砂巖裂隙及巖漿巖水,6煤頂底板砂巖裂隙水、太原組及奧陶系石灰?guī)r巖溶裂隙水、斷層及裂隙帶導水、老塘水害及封閉不良鉆孔水害、相鄰小煤礦采空區(qū)水害。其中6煤底板灰?guī)r水和5煤頂板火成巖水威脅更為突出。
(1)地表水體
楊莊礦井田河流水系發(fā)達,有雷河、閘河、老濉河,還有東、西和乾隆湖3個大的塌陷積水區(qū),積水總量2180萬m3以上。小煤礦開采范圍處于塌陷積水區(qū)以下,河流邊緣,歷史最高洪水位+32.7m,存在汛期地表水體倒灌的可能。
(2)新生界松散層水
楊莊礦屬于新生界松散層覆蓋的全隱伏礦井,松散層孔隙含水層含水豐富,是農業(yè)灌溉的主要水源,淺部開采時均留設了防水安全煤巖柱。
(3)6煤底板太灰水
6煤底板太灰含水層,特別是上段1~4使礦井開采的主要含水層(段)由于其富水性較強,因與奧灰含水層有水力聯系,水量大,水壓高,對礦井安全生產危害較大。
(4)老塘水
地方煤礦基本上是在開采楊莊礦報廢采區(qū)的遺留煤柱,屬老區(qū)復采。由于采區(qū)封閉時間長,積水情況不清,一旦接近或揭穿積水區(qū),將發(fā)生透水事故。
1.2 水害防治措施
針對楊莊煤礦的水患特點,結合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和以往礦井防治水經驗,解決礦區(qū)水害隱患的措施的關鍵是:
(1)查明充水條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害防治措施。特別是防治和杜絕小煤窯水害。
(2)建立健全礦井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做到對水害事故早發(fā)現、早預報、早防治。
2 礦井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建立
2.1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提出
我們知道,煤礦水害是煤礦建設開發(fā)過程中,不同形式、不同水源的水通過某種途徑進入礦坑,并給煤礦建設和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和災害的過程和結果。如果在這個過程的初期能夠及時發(fā)現并采取措施,就能避免水害或減少水害的損失。隨著礦井的開采層位越來越深,礦井水文地質條件也變的越來越復雜,時常會發(fā)生礦井突水或透水事件,不但給礦工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帶來嚴重危害,而且地下水已成為威脅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煤礦地下水的實時監(jiān)測和預警、預報顯得尤為重要,對指導礦井生產和礦井水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過調研,楊莊礦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設計了水文監(jiān)測系統的總體方案,提出了建立一個以集團公司為高層、礦務局等二級實體為中層、各生產礦井為基層的多層次分布式水文多參數監(jiān)測及水害預警系統,在整個集團公司建立統一標準的水文數據庫系統,實現水文參數的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和網絡共享。
2.2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原理
監(jiān)測預警是指通過相關技術及儀器提前發(fā)現某一警素的隱患,并把該警情傳送至安全管理部門,經相關分析及判斷預報不正常狀態(tài)的時空范圍或危害程度,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簡單的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即是基于一定的預警原理,以期完成預警任務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系統。
礦井工作面水害的形成和產生都有一個發(fā)展的變化過程,不同的階段都有其相對應的先兆。礦井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是煤礦水害預測預報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一種多信息監(jiān)測突水條件產生、變化的系統??梢詫刂坪陀绊懏a生突水的關鍵因素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分析,對水害的發(fā)生進行預報和預警,提早啟動應急預案,從而避免突發(fā)性災害事故的發(fā)生。
根據楊莊礦的開采情況和小煤礦的分布情況,設立合理的水文觀測點及觀測量,采用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數據通訊技術,以企業(yè)內部網為平臺,建立一個精度高、實時性強、運行可靠、自動化程度高,能夠連續(xù)長期測量并利用計算機分析、輔助決策的,適用地面及井下各種水文參數(水位、水壓水溫,管道流量,明渠流量等)的利用局域網進行數據傳輸的的水文監(jiān)測系統,及時掌握地下水動態(tài),保障煤礦的安全、正常生產。
2.3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組成
2.3.1 水文監(jiān)測點的設置
在傳統的監(jiān)測方法中,對于井上、井下的水文觀測孔通常是采用人工測量記錄的方法掌握水位(水壓)的變化情況;對于管道流量、明渠流量的測量也是采用人工攜帶儀器進行實地測量的方法。這種監(jiān)測方法不能隨時取得監(jiān)測數據,而且借助人工來實現數據的記錄和管理,使得工作量極為巨大,不但容易出現錯誤造成管理上的混亂,而且采集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十分繁瑣。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會大大提高工作精度,減少繁雜重復的勞動。
水文監(jiān)測點設置的原則:①能夠反映礦井的水文動態(tài)(水壓、流量、水溫);②對有小煤礦透水威脅的部位進行重點監(jiān)測;③能夠監(jiān)測或計算出全礦井每條巷道的涌水量。根據以上原則在地面上設置4個水文長觀孔,井下設置2個水壓水溫觀測孔,10個明渠流量、水溫觀測點,如圖1所示。觀測點覆蓋了正在生產的3個水平,隨著四水平的開采,可以擴展觀測點。
2.3.2 水害監(jiān)測預警處理系統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系統的硬件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有:傳感器、遙測分站、傳輸系統(無線及有線方式)和水文監(jiān)測主站等;系統的軟件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有:水文數據的實時采集、組織與數據庫建立、水文數據分析處理(如對數據進行校正、異常值分析、信息統計查詢、圖表的瀏覽打印等)、數據以及智能預測預警功能的實現。
1、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礦井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系統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傳感器、遙測分站、傳輸系統(無線及有線方式)和水文監(jiān)測主站等;系統的軟件包括水文數據的實時采集、組織與數據庫建立、水文數據分析處理、數據以及智能預測預警功能的實現。
圖1 井下水文觀測點設置示意圖
2、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體系結構
該系統采用物理三層結構,分別稱為數據采集層(各種監(jiān)測分站),數據處理層(實時監(jiān)測主站),水文數據庫及網絡層,如圖2所示。
該系統的三層結構中,可以采用組合的方式構成獨立運行的系統模式,能夠構建的系統模式如下:①基層系統;②基層系統+中層系統;③基層系統+高層系統;④基層系統+中層系統+高層系統。每種系統模式都可獨立運行。采用如此的系統模型使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可以適應各種組織結構。
圖2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網絡結構圖
3、基層系統組成拓撲結構
該系統分為礦井井上和井下兩部分,采用樹狀星型網絡拓撲結構。井上部分為地面水文長觀孔的水位、水溫監(jiān)測,地面水位水溫遙測自動記錄混合分站采集水位和水溫數據,通過GSM網絡將數據傳送到主站微機,進行數據處理。井下部分利用水文監(jiān)測分站進行數據采集,通過環(huán)型以太網將數據傳輸到地面監(jiān)測中心站,經過中心站的預處理存入水文數據庫中,采用多用戶的SQL-SERVER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系統的開發(fā)平臺,利用水文數據軟件,通過局域網或廣域網就可對水文數據進行查詢、統計、瀏覽,使相關領導及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及時掌握水文動態(tài),指導煤礦的安全生產。
2.3.3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軟件功能及實現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軟件由實時數據采集處理軟件和水文數據網絡軟件兩部分組成。實現水文數據的實時采集、組織與數據庫建立、水文數據分析處理、數據以及智能預測預警。
(1)實時數據采集處理軟件的功能
①數據的實時采集列表顯示;②數據的可視化處理,包括曲線、報表分析等;③智能預警功能,采用多參數綜合預警、極值預警、趨勢預警等。
(2)水文數據網絡軟件的功能
通過水文數據的網絡瀏覽、水文數據的圖形顯示及水文數據的圖形報表生成,使煤礦水文參數信息在企業(yè)局域網內實時和共享。
(3)高級目標
實現集團公司(高層)、煤業(yè)公司(中層)、生產礦井(基層)等多層次網絡互聯,按照分層架構設計系統結構,實現水文監(jiān)測信息的集團公司內部共享。甚至推廣到全省信息共享。
2.4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特點
1、常規(guī)監(jiān)測系統的弊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其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處理礦井水文信息的思路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國內外監(jiān)測設備與系統,從應用于煤礦安全生產的實際需要來看存在以下問題:
(1)國外產品針對的是常規(guī)的地下水監(jiān)測,不適應國內煤礦企業(yè)防治水的要求;
(2)國內產品監(jiān)測參數比較單一,有的只能測水位;
(3)測量范圍有限、精度不高;
(4)供電方式單一,不能方便的在野外惡劣環(huán)境使用;
(5)實時性差、無法滿足煤礦工作人員及時掌握地下水各種參數的變化情況;
(6)軟件分析處理能力弱、無法直觀的反映地下水水位變化趨勢,不能做到智能預測、預警。
2、本監(jiān)測系統的特點
(1)可監(jiān)測水位、水壓、水溫和水流量等有關水文的多個觀測參數,改變了傳統系統只能對地下水位進行監(jiān)測的歷史。
(2)采用軟件自復位和硬件看門狗技術,系統在無人值守情況下能夠自動、可靠地運行;監(jiān)測數據可通過通訊網絡自動傳輸到控制主機,也可以記錄于本地儀器內,本地儀器內存可以保存七千多組數據。
(3)分站監(jiān)測數據可采用有線或無線數據收發(fā)裝置傳輸到主機系統,這樣既適用于地表地下水資源的監(jiān)測預警,也適用于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有效利用以及礦井水害防治。
(4)設計實現了多參數水文動態(tài)監(jiān)測智能預警系統軟件,該軟件對于采集的水文信息采用多種方法以表格、曲線、報表、圖形等方式實現數字的動態(tài)顯示和可視化輸出,并可以進行相應的編輯、打印等操作,方便了用戶的直觀查詢與使用。
(5)利用動態(tài)網頁技術實現了水文數據的網絡,實現了水文數據的實時共享,方便了各相關部門用戶的數據查詢。
(6)利用多參數實時數據進行超限分析,實現系統的實時綜合超限預警功能;提出了多測點、多參數條件下的極值突水預警方法;利用神經網絡技術可根據歷史數據預測水位的變化趨勢,實現趨勢預警,為礦區(qū)的水文動態(tài)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控制與分析手段。
(7)綜合應用計算機科學、水文科學、神經網絡、電子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建立水文信息資源動態(tài)管理模型。
3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應用現狀
水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2007年在我礦投入使用以來,運行穩(wěn)定可靠,應用情況良好,社會效益明顯。
(1)系統實現了數據采集自動化、數據處理自動化和數據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
(2)系統主站及分站,性能優(yōu)良,安裝及使用靈活方便,能適應于礦井的惡劣環(huán)境,水位水溫傳感器、明渠流量傳感器、管道流量傳感器、水壓水溫傳感器具有較高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3)系統提供的綜合超限預警方法、極值預警方法、趨勢預警方法實用性強,對礦井安全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4)使用該系統能夠及時掌握水文動態(tài),提高了我礦水害防治能力,達到對水害事故的早發(fā)現、早預報、早防治。節(jié)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對保障煤礦的安全、正常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4 結語
目前國內瓦斯類的安全監(jiān)測系統應用相當廣泛,技術也比較成熟,但針對水文地質工作的水文監(jiān)測系統,尤其是可以采集多參數水文信息的監(jiān)測系統,可以應用到煤礦生產的則比較少見。
1 品種選擇
1.1 水稻良種的選擇
一是要具有優(yōu)良種性,包括高產、抗病蟲、抗逆、生育期適中和品質優(yōu)等特性;二是要種子優(yōu)良,具有本品種特性,即種子真實、純凈一致、清潔干凈、飽滿充實,發(fā)芽健壯整齊,無傳染病害,干燥耐儲藏。
1.2 水稻種子的質量標準
種子的標準是:原種純度不低于99.9%,凈度不低于98.0%,發(fā)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良種純度不低于98.0%,凈度不低于98.0%,發(fā)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2 合理栽培
2.1 首先要做好曬種和種子風選 在種子浸種3-5d前,并將種子薄曬2-3d然后進行風選;將風選后的種子用25%可濕性多菌靈粉劑500倍藥液浸種,或用惡線菌清15g對水9kg,浸稻種6kg。
2.2 全面推廣水稻無公害旱育壯秧 培育壯苗,提高抗性。
2.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水稻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促進水稻單株和群體結構的協調發(fā)展,改善田間的溫光條件,有利于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有機物的積累,增加產量。栽插密度應根據品種、地理條件、土壤肥力和種植形式等綜合考慮。我區(qū)一般1.8至2.0萬,6至7萬苗。
2.4 科學管水 無公害水稻栽培應采取淺水栽秧,濕潤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蘗。當田間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即開始脫水曬田,多次輕曬。曬田時,放水落干,待田面無水3-5d后,再上新水,保水2-3d后,再次落干。有水抽穗、灌漿,干濕交替壯籽。灌漿結實后,堅持干干濕濕,間歇灌溉,待田面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防止后期脫水過早影響優(yōu)質稻谷品質。
2.5 最好實行機械或人工除草、除稗 同時拔除病蟲為害植株。雜草防治亦可選用安全性強、無農藥殘留的高效除草劑——50%稗闊凈防除。
2.6 秋冬季深翻曬土 清潔田園,并實行區(qū)域化種植,減少病蟲。
3 藥肥使用
3.1 無公害水稻施肥原則 應以有機肥為主,控制化學氮肥的施用量,保證磷肥施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量,推廣施用無公害水稻專用肥或復合肥。適宜施用的有機肥料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泥肥及餅肥等。有機肥以頭年稻草還田為主,栽秧前半個月施腐熟畜肥。
3.2 農藥使用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 從稻田生態(tài)系統出發(fā),實施栽培,綜合運用多種防治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允許值以下,并保證稻米中的農藥殘留量符合規(guī)定。實施生物防治:一要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維護天敵種群多樣性,充分發(fā)揮天敵的控害作用;二是有限推廣使用生物農藥;三是養(yǎng)鴨,即在水稻返青后至孕穗期,可有效控制稻田前期雜草和水稻基部蟲害。
4 水稻的病蟲害防治
4.1 稻紋枯病 對發(fā)病稻田,應掌握孕穗期病株率達30%一4%時施藥。藥液要噴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潑澆法,田里應保持3厘米一5厘米澆水層。施用井崗霉素時,最好在雨后晴天進行,或在施藥后兩小時內不下大雨時進行。畝用5%井崗霉素水劑100毫升一150毫升,或井崗霉素高濃度粉劑25克,任選一種,對水100千克常規(guī)噴霧,或對水400千克潑澆。
4.2 水稻稻瘟病 長期灌深水或過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導致稻瘟病發(fā)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個易感病時期,分別是苗期、分蘗盛期和抽穗齊穗期。穗頸瘟對水稻產量影響最大.應在破1:3期及齊穗期及早預防。稻瘟病分苗瘟、葉瘟、節(jié)瘟、穗頸瘟和谷粒瘟。防治應采用以種植抗病優(yōu)質品種為中心、健身栽培為基礎、藥劑保護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種。②科學田間管理。培育壯秧,施足基肥。③種子處理。10% 401抗菌劑1 000倍液浸種48 h或80%402抗菌劑2000倍液浸種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浸種24 h,洗凈后催芽。④藥劑防治。葉瘟應在發(fā)病初期(病葉率3%)時1噴藥保護,穗瘟在抽穗初期噴藥保護,以后視天氣情況決定噴藥次數。藥劑選擇: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450g/lama或40%富士1號1 500 g/h㎡?;?0%克瘟散乳油2250~3 000 g/ll㎡。為了保證藥劑防治效果應保證用水750kg/hm。不宜盲目加大用藥量。
4.3 稻飛虱 應掌握小若蟲高峰期,每百叢蟲量達1500頭以上時施藥防治。藥時應注意先從田的四周開始,由外向內,實行圍殲。噴藥要均勻周到,注意把藥液噴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O克一25克,或25%優(yōu)樂得可濕性粉劑20克一25克,或20%葉蟬散乳油150毫升,任選一種,對水75千克一100千克常規(guī)噴霧,或對水5千克一7.5千克低量噴霧。
5 結束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消費需求日益增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更加受到關注。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huán)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農產品。
參考文獻
(甘肅省天水公路總段秦州公路管理段,甘肅 天水 741001)
【摘 要】Z162線董甘公路位于天水市甘泉鎮(zhèn)的源頭,綿延27.3公里,由于該路段主要以沿溪線公路為主,容易發(fā)生公路水毀的危險情況。從公路水毀的類型和成因、路基坍塌的防護與治理等方面對公路水毀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希望為Z162線公路水毀災害與防治問題提供一些解決辦法。
關鍵詞 公路水毀;路基坍塌;防治措施
1 公路水毀的類型和成因
1.1 路基坍塌
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體或者是沿途山體遇到雨水浸濕軟化,在地勢陡峭的邊緣坡地無法支撐承受的狀態(tài)下,其粘結力和摩擦力共同組成的抗剪力小于其自身重量所產生的剪切力的時,路基土體沿著松動的土體層下墜松動。路基的整體性也因為路基坍塌而被損害,這也折損了路面通車的能力,容易造成一定的交通問題,屬于相當嚴重的水損路基病害。路基坍塌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
(1)地形:導致崩塌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有陡峭險峻的山坡地勢。
(2)巖行:路基嚴重崩塌可能是因為層狀巖石的地質造成的。
(3)構造:如果巖層的構造面或者軟弱夾層趨于臨空面同時傾角陡峭的情況下,會形成坍塌的滑動面。
(4)氣候:溫差變化大、多狂風暴雨,降雨量大,多凍融氣候,氣候干濕變化劇烈的狀況,也對路基的損害很大。
(5)滲水:當長時間的降雨或者暴雨情況下,其雨水會隨著地面的裂縫滲進到地面巖層,這樣導致巖石裂縫之間的摩擦力和粘聚力降低,使巖體的體重變大,這樣就更容易地基崩塌。
(6)沖刷:水流沖擊地基,使地基的承受能力降低,導致地基不穩(wěn)定,形成滑坡。
(7)地震:地震會造成土層大面積松動,造成大面積的基地倒塌。
(8)人為因素:如果人們在坡地上不考慮其承重能力,無意識的超重承載,這樣地基易松動;如果在坡地上部的荷重增加,山體下部被切割,造成劇烈震動,易造成山體下滑。
1.2 橋涵損壞
橋涵破壞主要是遭受洪水、滑坡等自然災害時,橋基被掏空,橋梁失穩(wěn)損壞或涵洞被沖毀,形成橋涵破壞的原因有:
橋涵破壞的主要是指橋涵面對洪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的時,橋的基層被挑空,使橋梁失去穩(wěn)定性或者導致涵洞被嚴重沖壞,造成橋涵被破壞的成因主要有如下:
(1)日常的橋梁的護理不到位,沒有及時護理維修加固橋梁上、下部構造中的折損,橋面排水系統堵塞而導致排水不通暢。
(2)河床地質狀態(tài)轉變快,水流速度變化比較大,這些相當容易造成河床沖刷,致使橋梁的地基及其墩面損害。
(3)在沒有認真全面的踏勘橋涵地基之前,就建造涵洞,這樣就容易使涵洞施工不規(guī)范,就滿足不了泄洪的需要,易造成洪澇災害。
(4)對涵洞日常護養(yǎng)不到位,沒有及時疏通涵洞的進出口,這樣容易造成洪水流向不確定。
水毀可以說是山區(qū)及沿河公路的病害之一,比較輕的損壞使路基移動、橋涵損害,使交通中斷,嚴重的是會導致公路上的運輸,會給我們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通過我們調查研究水體毀壞路基的情況發(fā)現,造成損害的部位大多數都發(fā)生在橋涵等建筑物上,且主要是石拱涵、圓拱涵的橋涵被毀壞,如果橋涵被毀壞的話,會使洪水浮上路面,形成洪澇,使路基軟化,或者更嚴重的會是橋涵被沖斷,使交通路線在此地被中斷??偠灾匪畾У闹匾婪洞胧┚褪菍蚝惖乃畾нM行預防,這樣的防范措施不容忽視。
2 防治措施
2.1 路基坍塌的防治
(1)Z162線公路路基坍塌的防治應該綜合考慮路基坍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路基坍塌的問題。結合路基坍塌的位置和具體情況主要采用的措施有設立排水系統、對路基坡面進行加固防護、清理路基表面上的碎石破土等。對于路基坍塌的重點防護區(qū)域,還應該采取給路基打樁、截取地下水、對路基坡體重點加固、及時排放地下水等手段。
(2)路基坍塌的防治必須重點解決給路基排水的問題,通過給路塹規(guī)劃合理的排水系統、在路基兩旁設立排水管道、擴寬邊溝等措施,使地下水和地表水能夠及時的排出,避免因洪澇天氣導致的急劇雨水沖刷而引起路基坍塌的可能性。針對這一點,還應該對路塹采取加固加寬的措施,以便更好的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出。
2.2 橋涵損壞的防治
(1)考慮橋涵損壞的問題應該從源頭抓起,合理安排涵洞的位置。在山區(qū)沿溪線公路設置涵洞時,通常應將涵洞設置在凹凸曲線頂部和縱坡的陡緩變坡處。在經過村莊的路段設置涵洞時,應重點考慮到村莊的地面排水問題,同時應該對排水管道加寬加固,以達到排出地面水時減緩水流速度的效果。
(2)考慮到橋涵損壞的原因主要時受到巨大洪水沖刷的影響,為減小洪水沖刷對橋涵的破壞,應該對涵洞內部、底部、進水口和出水口、坡面等進行系統定期的維修和保養(yǎng),使涵洞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tài)。
(3)為保障橋涵不受損壞,同時保障橋梁安全的需要,應該根據橋涵的進出水量合理設計導流壩,使橋梁在面對洪水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運作而不至于受到被洪水沖垮的危險。
2.3 防護交通安全設施損壞防治措施
針對Z162線是沿溪線的情況,為保障路基的安全,在臨河路段和路邊陡坡地帶建立路肩墻。在處理特殊路塹邊坡危險地帶建立了內擋墻,為保障過水路面路基的安全建立了路肩矮墻。針對洪澇情況設置了護岸墻以減輕洪水的沖刷。
(1)擋土墻施工時應對施工地段進行仔細勘察,同時處理好排水系統的設計問題。在施工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有對土質的檢測、對防滲設置的質量檢測、對防土墻的抗壓檢測。
(2)應將加強預防公路水毀工作的重點放在預防公路水毀的發(fā)生上,只有加強預防,從源頭上遏制住公路水毀發(fā)生的可能性,才能達到減少公路水毀的效果。同時應該增強水毀搶險的能力,以便在發(fā)生公路水毀的情況時,及時的控制住公路水毀的險情。但是,我們還應該強調的是,在處理公路水毀的問題上,加強預防公路水毀工作的意義遠遠大于對公路水毀搶險工作的意義。這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發(fā)生公路水毀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缺乏對公路水毀的防范意識,特別是在處理路基坍塌的問題上,總是將重點放在清理因路基坍塌導致的碎石破土,而沒有考慮到生態(tài)和植被破壞的問題,所以公路水毀問題總是治了又發(fā)生,反反復復卻始終沒有解決到問題。吸取這一經驗,我們在對待公路水毀問題上也應該將目光放在生態(tài)的保護上,積極的投入資金并拿出可靠的解決辦法,從而改善公路水毀的現狀,使公路水毀問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最終解決公路水毀問題。
(3)設置安全措施,經常性對護欄、防撞墩進行檢修和養(yǎng)護加固,并且在危險路段應該樹立安全警示提示。
3 結束語
結合地質環(huán)境對Z162線天水路段水毀公路進行考察我們發(fā)現,公路水毀問題的解決應該以預防為主,同時加強整頓公路水毀的治理措施。應該通過合理設計施工方案,同時加強公路水毀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確保公路通行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沈波,艾翠玲.我國山區(qū)公路排水問題及水毀調查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10):09-13+23.
[2]徐亮.淺談山區(qū)道路水毀原因及其修復[J].華東公路,2000(04):17-19.
[3]張永壽,孔祥慧,王建國.淺談山區(qū)公路的水毀及防治[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02(03):46-47+53.
[4]覃布顯.重視科學建養(yǎng),提高公路防御水毀的能力[J].廣西交通科技,2001(03):70-72.
一、水稻超高產基本特征
1.產量構成特征。以適量的群體穗數與較大的穗型協調產出足夠的群體總穎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的結實率與粒重。
2.群體莖蘗動態(tài)特征。在N-n達適宜穗數值,此后無效分蘗增長平緩,至拔節(jié)期高峰苗數為適宜穗數的1.3~1.4倍,此后平緩下降,至抽穗期實現預期穗數,成穗率80%左右。
3.群體光合物質生產動態(tài)特征。水稻生長中、后期的光合勢、凈同化率、群體生長率有明顯的光合物質生產優(yōu)勢。
4.葉面積特征。至拔節(jié)期LAI達到4.0左右;中期增量高,孕穗期LAI高達8.0以上;以后消減緩慢,不早衰,至成熟期LAI仍在3.5左右。
5.株型特征。5張莖生葉較大,尤其是上3葉最大?;康?、第2節(jié)間較短粗,穗下1、2節(jié)間較長。這一特征既利于大穗的形成,又利于抗倒。
二、調控技術
培育壯秧、適當提早移栽葉齡,擴行窄株稀植,以促進早發(fā),延長有效分蘗生長時間,為形成大穗奠定基礎。適當減少生育前中期的氮肥使用量,以減少無效分蘗,控制群體的無效組成。提前輕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和低效葉(莖倒4、倒5葉)的伸長,以形成合理的群體葉面積。適當增加穗肥的使用比例,以促進大穗和提高冠層葉片的光合功能。結實期干濕交替灌溉,以維持根系活力,提高結實率。秸稈還田,以保持較高的土壤生產力。
三、超高產栽培技術
1.育苗
通過適時播種、精播勻播,培育葉蘗同伸的適齡壯秧。采取精苗精栽,以精良的秧苗實施擴行稀植,擴大行距(9 cm×4 cm、8 cm×4 cm、7 cm×4 cm)來改善群體的空間結構,以利于有效、高效的器官充分發(fā)育,無效、低效的器官得到適當的控制,以足量的健壯分蘗構建安全性高的強支撐系,有效防止倒伏。
2.施肥
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兼用,有機肥的用量占總氮量的20%~30%;氮、磷、鉀、硅等配合施用,并因土確定其施用配比;同時特別注意氮肥的精確化施用,在合理施氮量的前提下,基蘗肥∶穗肥以(5~6)∶(4~5)為宜,穗肥的施用重點在倒4葉,這是超高產途徑的關鍵所在。
3.灌溉
切實實施“淺-擱-濕”灌溉技術。淺水栽秧,深水活棵,淺水勤灌,適時擱田,拔節(jié)前后復水,孕穗、抽穗有淺水層,抽穗前軟擱,抽穗后間歇灌溉,收獲前7 d斷水。做到時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時。擱田至田邊不發(fā)白,田中不陷腳、不裂縫,葉色褪淡,葉片挺起。
四、病害防治
1.水稻紋枯病
發(fā)病特點。病斑中部呈灰白色,邊緣呈暗褐色,經常幾個病斑相互連合成云紋狀大斑塊。在陰雨多濕的情況下,病部長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絲狀菌絲體,以后逐漸形成白絨狀菌塊,最后變成褐色堅硬菌核。
防治方法:(1)清除菌源,打撈“浪渣”,鏟除田邊雜草,不用病稻草還田;(2)及時噴藥:用1%(1萬單位)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7.5kg/hm2,或2%井岡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kg/hm2對水1 125kg噴霧。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對水1 500kg浸泡一晝夜,過濾后噴霧;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2.稻瘟病
發(fā)病特點:苗瘟:病苗基部變黑褐色,上部呈黃褐色或淡紅褐色而枯死。潮濕時病苗表面常有灰綠色霉層。葉瘟:病斑呈紡錘形,最外層黃色,內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兩端有褐色壞死線向外延伸呈長條狀,病斑背面產生灰綠色的霉層。穗頸瘟:發(fā)生于穗頸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綠色。穗頸發(fā)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遲的則谷粒不充實,病穗往往從頸部折下,形成吊頸。
關鍵詞:瞬變電磁法;水害;防治;電阻率;采空區(qū);積水;富水區(qū)
中圖分類號:P631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1)瞬變電磁法
瞬變電磁法,又被叫作時間域電磁法,簡稱為TEM或TDEM,這種方法是在通過進行時間域采用電磁感應的模式來進行的人工探測方法。主要的應用原理就是通過不接地回線或接地源來向檢測的位置發(fā)射一定的電磁波磁場,通過激發(fā)的條件下,地下的土壤通過感受到磁場的感應而產生的時間變化的電磁場就是瞬變電磁法。而且這個產生的信號來源和地下的土壤結構有著之間的關聯,通過對電磁場隨著時間的變化范圍和規(guī)律等,就能夠真正解決地下煤礦的地質問題和水質等情況。
瞬變電磁法主要是在一定的背景條件下研究二次場的電磁方法,這主要是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差異變化的研究。同時,這種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優(yōu)點,安裝輕便、效率高、成本低和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等,所以現在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金屬礦和煤礦的勘探勘察中,同時也被應用在了地下水和采空區(qū)等區(qū)域的研究范圍之內。由于瞬變電磁法的本身性質,所以不應該長時間地在高壓輸變電線路和鐵路的附近進行探測工作,根據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來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探測工作。
2.資料處理研究
經過我們進行處理分析和眾多過程之后才能進行野外采集的地質結果。這些通過野外進行采集的數據受很多方面的影響,通常存在發(fā)射線框、發(fā)射電流和疊加次數等原因條件,因此需要我們進行歸納整理。而且,在進行資料的采集過程中,我們已經完全考慮到外界的影響因素,通過壓力和赫茲等因素來進行信號干擾,但是由于擾亂因素不夠條件,因此需要我們再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噪音的消除工作,接下來再進行相應的研究和計算。
事實上,我國大多數的瞬變電磁法都是通過在水平層狀模型上來進行的計算和演示,通常采用的是在一維模型上進行的計算,而且這也是目前較為成熟的做法。因為在二維和三維模型上進行的瞬變電磁法有很多的影響因素,所以一維模型上的電磁方法仍然是大多數采用的反演方式和計算方法。
由于我們需要在煤礦進行瞬變電磁勘測法,存在較大的特殊性,有較強的干擾因素,所以在大多數的地區(qū)還不是很適合這種勘探方法,所以,我們要了解地區(qū)的特點和相關的規(guī)范模式,在進行有針對性的勘探技術方法,以保證煤礦勘探技術的質量和效率。
3.瞬變電磁法在水害防治中的應用實例
3.1 電力線干擾區(qū)
小煤窯也是煤礦開采區(qū)的重點研究地區(qū),例如我國晉北地區(qū)的煤礦井來看,隨機調查的小煤窯采空情況,調查結果都不是很樂觀,精準度不高的數據給我們的調查帶來了麻煩,而且小煤窯下方存在好多積水,也給日后的開采和地質勘查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
測試的地區(qū)為丘陵地帶,地下存在著大面積的溝谷,而且地形簡單,地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南,有小于2°的傾斜角度,平面接近于水平狀態(tài),勘探的礦質為11號煤層,存在于230m深的地下范圍。礦區(qū)存在著多種地層,分別是寒武系、二疊系、石炭系、侏羅系和第四系等地層,但由于上部的層系由南向北逐漸減小,所以石炭系和侏羅系的區(qū)域為主要的煤礦存在地層,但只有后者為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層。
由于測試區(qū)的南部存在380V的電力線,所以此處的資料數據受到50Hz的頻率電流所干擾,但是通過疊加次數的增加和雙極性矩形賣場電流源等可以有效地進行噪音的消除,從而來滿足電動勢不斷減小的要求。
經過信息數據的處理之后,我們采取到了11號煤層周邊的數據信息,然后制作成了視電阻率的平面圖。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電阻低的位置存在于南部的東西兩頭,而高電阻存在測試區(qū)的北面。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高電阻所處的北側的煤礦地質含水性不是很高。而南部地區(qū)的電阻異常的低,所以很容易使存在較高的含水量,這就需要我們日常加強對南部地區(qū)的例行檢查,從而有效地避免煤礦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3.2 復雜地形區(qū)
這個地區(qū)所調查的地形與3.1中的地層極為相似,但是不同點在于此地層的石炭系有可能是含煤地層。所屬地形成為一個四邊形,由于考慮到異常的追蹤對比及施工方便性來看,將測試區(qū)延伸擴大了。
瞬變電磁法劃定的低阻異常區(qū)與礦方后來提供的調查采空區(qū)重合得較好,但又體現出不同,那就是沿地層走向,低阻異常區(qū)有所延伸,沿地層傾向則有所回縮。這是由于地層沿走向高程變化平緩,沿傾向則有明顯的降低,積水會向地勢低的地方匯聚和滲透,以致該處地電阻率數值偏低?;诖?,推斷采空區(qū)有積水。因此,我們需要在此處進行相關的防治水害措施,以避免水害現象的發(fā)生,但是在進行相關措施的同時也要保證11號煤的有效利用和余下煤炭資源能為3號煤的開采提供有利的條件和相關價值依據。
3.3 戈壁地區(qū)
由于戈壁地區(qū)是嚴重的缺水區(qū)域,所以在礦區(qū)的生活和生產中水是重要的必須資源,但是礦區(qū)仍然會發(fā)生嚴重的水害安全事故現象。新疆曾在某年發(fā)生了用水潰砂事故,事故的發(fā)生給礦區(qū)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大量的經濟消耗和人身安全遭到了損傷,使得礦區(qū)不得不停止了生產。事故發(fā)生之后,礦區(qū)負責人員立刻對所發(fā)生事故的地區(qū)進行了檢查和評價分析,查明了事故的發(fā)生原因,及時地進行了解決,通過地面的瞬變電磁法進行了及時勘探,結合了水文地質的配合和事故原因的分析,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日后戈壁地區(qū)發(fā)生水害事故現象的發(fā)生。
野外數據采集使用V5多功能電磁勘探系統。針對地質條件、精度要求并結合現場試驗,采用400m×400m發(fā)射線圈及20m×20m的基本測網密度,對發(fā)現的異常區(qū)域不僅重復測量核實,還把異常區(qū)測點加密至10m×10m。圖一是該測區(qū)120m深度(煤層頂板附近)視電阻率平面圖,點線距均為20m。圖中標出了3個低阻異常區(qū),其中I號異常區(qū)與事故位置相吻合,該處放水量平均3000m3/d。從視電阻率平面分布圖推測I、II號異常有可能是連通的,并且還有可能與III號異常區(qū)相連通。由于無小窯采空區(qū),推測水源是新近系、第四系底部含水從測區(qū)北緣西部和東緣北部進入測區(qū),經滲透等作用把幾個富水區(qū)連為一體?;谖锾焦ぷ鞒晒⒖紤]巷道布置,在II號異常區(qū)域內兩待開拓巷道交叉c處,礦方布置了探放水鉆孔Zk,其排水量平均1000m3/d,且與事故點排水量有同步變化的關系,證實了異常的存在。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地下煤礦的勘探工作來說,瞬變電磁法始終都是水文地質調查的重點研究方法,它能夠及時地勘探出水害發(fā)生的原因和具體情形,這對有效地避免了煤礦水害現象的發(fā)生,保證了煤礦生產的安全和人身健康問題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山區(qū) 農村 房屋建設 風水 地質災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TU475+.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1000-405X(2013)-11-183-2
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huán)境(天地)的一種學說,其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自古以來,我國不少農村房屋選址和建設都有看風水的習慣,“依山傍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眾對平安的祈盼。雖然傳統風水含有一些樸素的自然科學知識,但是山區(qū)農村建房過分迷信風水,一味地“靠山建房”、“沿溝發(fā)展”,而這在地質學的角度看來,卻可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農民建房引發(fā)或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案例逐年增多。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風水相關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的有效途徑。
1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風水盛行的原因及現狀
從古至今,好的住宅風水講究朝向要坐北朝南,目的是為了通風和采光;房屋背面有連綿不絕的群山作為堅實的依靠,目的是解決通視,寓意視野開闊,前途無量;南面有眾多低矮的山丘山嶺,左右兩邊則有小山庇護,中間部分開闊寬敞,宅前有河流水四周環(huán)繞,解決的是周邊環(huán)境景觀,青山綠水,寧神怡情。中國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為什么那么相信風水呢?它的形成一是受中國相當漫長的歷史原因影響;二是農民普遍缺乏科學知識,無法正確分清自然科學與封建迷信;三是農村“風水先生”不斷的鼓吹和傳播,誤導他們的思想;四是廣大農民對舊的風水習俗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尋求對精神的安慰和平安的祈盼。
在山區(qū)農村,農民建造房子都有請風水先生看風水的傳統風俗習慣,由于缺乏資金和技術,房屋選址前未做危險性評估。“風水先生”因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并未真正地領會房屋建設風水的思想內涵。農民請來“風水先生”看房子高低,上房、出路在哪里,財運是否亨通,人丁怎樣興旺等等,常常因為風水先生一句“靠山實力雄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稱此處為“風水寶地”的說辭,部分農村房屋建設在河水之邊、危巖之下、不穩(wěn)定斜坡和滑坡體之上,房屋選址呈現靠山建房和沿溝發(fā)展態(tài)勢。
2防治措施探討
2.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并且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各級政府加強山區(qū)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能力。要利用廣播電視、走基層等手段和形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正確引導群眾區(qū)分自然科學與封建迷信,相信科學,展示正能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質災害防治氛圍。
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隱患的監(jiān)測和巡查工作,隨時做好地質災害隱患區(qū)段人員的撤離準備。在野外綜合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突發(fā)性地質災害預警規(guī)劃,建立農村地質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消除地質災害威脅。
2.2發(fā)揮政府引導作用,規(guī)范農村房屋建設, 避免人為誘發(fā)地質災害
山區(qū)農村居住得很分散,要讓農民做一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話目前看,是很不現實的。各級政府必須因地制宜制定山區(qū)農民建房管理工作管理辦法,規(guī)范農村房屋建設。對山區(qū)農村居民新建和擴建住宅,在嚴格按規(guī)劃和用地審批程序的同時,一定要科學選址、現場勘查,避開切坡及其他有地質災害隱患處建房。
與此同時,避免人為誘發(fā)地質災害。盡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使房屋錯落有致,未經專業(yè)人員現場踏勘,不要大興工程,不得隨意開挖亂填,防止斜坡失去穩(wěn)定。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要重視排水設施的建設,對人工切坡進行合理加固,避免破壞坡體的穩(wěn)定性,誘發(fā)滑坡災害。
2.3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避免在地質災害危險區(qū)選址建房
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對于地形地貌、巖土體、地質構造、降水、水文、植被條件和人為工程活動等各種各樣的因素予以全方位的考慮,選取安全的場地,切實有效地搞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此同時,切實有效地規(guī)避溝谷低洼處;規(guī)避松軟的土層;規(guī)避陡崖、陡坡;規(guī)避溝谷出口處;盡量不要在活動斷裂、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緩變性地質災害危險地段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工作,與此同時,做好山區(qū)農村房屋結構的加固工作,搞好山區(qū)農村房屋的地基處理。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到之前出現過地質災害的位置。尤其是必須提前做好老滑坡體的穩(wěn)定性的評估工作,只有保證其穩(wěn)定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施工。
2.3.1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崩塌危險位置地質災害防治的選址方法
所謂崩塌危險位置,也就是說,崩塌體后緣破裂壁一帶起到崩塌堆積體前緣一帶止,主要包括下面的三種情況。
情況一:已經穩(wěn)定的老崩塌區(qū)。通過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實踐經驗已經穩(wěn)定的老崩塌區(qū),不會對于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選址工作產生太大的影響,只需要確保房屋基礎和崩塌體后壁、前緣之間存在著適當的安全距離就可以了。另外,通常情況下,崩塌堆積體都是順序混亂不堪的倒石堆,非常不適合用來建設房屋。與此同時,地質災害危險地段的崩塌存在著多發(fā)性的特征,一定要避開之前出現過崩塌的位置。
情況二:如今尚存在崩塌問題的新崩塌區(qū)。在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應該標記出崩塌塊石運動的最遠距離以及崩塌后壁以上巖體的變形區(qū)域,該區(qū)域就是崩塌會危及到的最大的區(qū)域。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其位置和崩塌會危及到的最大的區(qū)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安全距離。
情況三:潛在崩塌危險位置。在進行地面調查的基礎上,應該按照坡度、坡形、坡高、巖體節(jié)理裂隙、風化程度等等方面的因素,標記出潛在崩塌區(qū)。與此同時,進行現場調查以及簡單地計算之后,進一步明確崩塌塊體的最大危害區(qū)域,在保證適當的安全距離的基礎上,就能夠標記出潛在崩塌的危險位置,必須在潛在崩塌危險位置的外側來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
2.3.2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泥石流危險位置地質災害防治的選址方法
泥石流溝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泥石流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三部分。通常情況下,形成區(qū)、流通區(qū)的位置在溝口以上的陡坡,對于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是非常不適合的,而只有泥石流堆積區(qū)是可以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與此同時,大型泥石流溝堆積扇的面積是非常大的,是發(fā)生多次泥石流之后而產生的。在寬大的泥石流堆積扇之中,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具體來說,必須深入地研究泥石流現象的形成因素,科學有效地預估泥石流的規(guī)模,科學合理地預測將來出現泥石流這種地質災害的概率以及規(guī)模。另外,應該標記出可能的一次最大泥石流堆積區(qū)域,在其位置之內,絕對不可以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
2.3.3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滑坡危險位置地質災害防治的選址方法
首先,對于老滑坡,通常情況下,它們的面積都是非常大的,在幾平方千米以上,其地形也是非常平緩的,非常適合山區(qū)農民進行生活工作耕種,完全避讓的概率很小,可以分下面的兩種情況來進行應對。
情況一:對于非常穩(wěn)定的大型老滑坡,在不能夠避讓的情況下,能夠將其用于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然而,必須高度重視其環(huán)境保護工作,從而確保老滑坡能夠長期保持穩(wěn)定;而對于非常穩(wěn)定的小型老滑坡,盡量地不要用于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防止小型老滑坡突然出現問題而造成不堪設想的損失。
情況二:對于最近突然出現緩慢活動的老滑坡,不管其規(guī)模大小都不應該用于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
其次,對于最近幾年出現的新滑坡,存在著非常差的穩(wěn)定性,這種新滑坡如果受到一些因素的誘發(fā),就會出現再次滑動,因此,不應該在滑體上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倘若能夠確定這種新滑坡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地基之間存在足夠遠的距離,其發(fā)生再次滑動并不能夠導致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發(fā)生安全問題,那么,可以在滑坡前緣準備充分的安全距離的基礎上,將其用于進行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
最后,對于已判定為潛在滑坡的危險斜坡,必須不能用于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
綜上所述,本文對于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風水與地質災害防治進行了深入地探索。在山區(qū)農村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科學有效地排除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隱患,保護好廣大的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大勇.對農村突發(fā)地質災害的應急防范[J].吉林農業(yè).2011(06).
[2]邱志勇.山區(qū)地質災害與建房選址[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9(02).
[3]馬宏,朱新芳,楊俊.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中的防災減災規(guī)劃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2009(01).
[4]王成華,鄧宏艷,薛寧波.地質災害易發(fā)山區(qū)新農村房屋建設選址理論與方法[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8(S1).
關鍵詞:三化螟;卷葉螟;稻飛虱;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13.043
1三化螟
1.1發(fā)生規(guī)律
在我區(qū)全年發(fā)生5代,個別年份發(fā)生不完整的第6代。以上年晚稻遺留稻茬內的幼蟲越冬以后,于翌年春季羽化成蛾,構成當年的基本蟲源。第一代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發(fā)生,主要危害早稻秧田及早插本田,造成枯心苗;第二代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發(fā)生,對我區(qū)早稻移栽本田造成危害,往往形成枯孕穗和遲插田枯心苗,部分早熟品種“白穗”;第三代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發(fā)生,危害時間與我區(qū)部分遲熟品種破口期吻合,容易造成“白穗”,同時危害晚稻秧苗;第四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發(fā)生,第五代在9月下旬以后發(fā)生,此兩代對晚稻本田構成威脅,“鉆心”后造成晚稻白穗而減產。
1.2防治方法
消滅越冬蟲源:在早春2月底前,對早收冬種田和冬閑田及時翻耕,灌水辦田,淹沒稻茬10天以上,可淹死大部分蟲源;冬種田每隔5~7天灌跑馬水一次,連續(xù)灌水3~4次,可淹死部分蟲源;此外還可采取撿出稻茬到空地上深埋或燒毀的辦法,消滅越冬蟲源,減少三化螟轉輾危害的“橋梁田”。三化螟從早造轉到晚造危害,是通過晚造秧田或中造水稻過渡來的,因此減少中造“橋梁田”的面積或推遲晚秧的播種,都可以降低晚造蟲源基數;化學防治:一是抓住在插田前2~3天施一次“送嫁藥”;二是根據病蟲測報,掌握在各代卵孵高峰期用藥,重點挑治第二、三、五代;三是在水稻破口期施一次藥;防治藥物:畝用18%殺蟲雙水劑25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對水60公斤稀釋,在天氣晴朗無雨的上午進行噴霧。
2卷葉螟
2.1發(fā)生規(guī)律
卷葉螟為季節(jié)遷飛性害蟲,遷飛性強,田間蟲量有季節(jié)性突然增多或突然減少的現象。初孵幼蟲在心葉嫩葉上取食,從二齡幼蟲開始在葉尖結苞卷葉,取食葉肉,造成“卷白葉”,之后再轉葉卷葉,直至化蛹。在我區(qū)一年發(fā)生7~8代,以第二、三、六、七代為主害代。第一代在3月中旬~4月下旬發(fā)生,危害早稻秧田和本田,危害不大;第二代在4月中旬~5月下旬發(fā)生;第三代在5月下旬~6月下旬發(fā)生,此兩代對早稻移栽本田造成危害,破壞性較大;第四代在6月下旬~7月下旬發(fā)生,危害早稻遲熟品種和晚稻秧田;第五代在8月發(fā)生;第六代在9月份發(fā)生;第七代在9月下旬~10月中旬發(fā)生,此兩代對晚稻本田影響較大,要重點防治;第八代在10月中旬以后發(fā)生。
2.2防治方法
選種抗蟲水稻品種。通常葉片厚硬、主脈堅實的水稻品種抗性較高;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過綠、過密及過濃;化學防治。以二齡幼蟲高峰期為防治適期,重點挑治第二、三、六、七代;防治藥物:畝用1.8%阿維菌素粉劑50克,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對水60公斤稀釋,進行噴霧。
3稻飛虱
3.1發(fā)生規(guī)律
稻飛虱為季節(jié)遷飛性害蟲,主要種類有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以褐飛虱對我區(qū)水稻危害最大,褐飛虱在我區(qū)一年發(fā)生8~9代。第一代在3月上旬~4月中旬發(fā)生;第二代在4月中旬~5月中旬發(fā)生;第三代在5月中旬~6月中旬發(fā)生;第四代在6月中旬~7月上旬發(fā)生;第五代在7月上旬~7月下旬發(fā)生;第六代在7月下旬~8月中旬發(fā)生;第七代在8月中旬~9月上旬發(fā)生;第八代在9月上旬~9月下旬發(fā)生;第九代在9月下旬以后發(fā)生。其中第四代、第五代、第八代分別在早、晚稻灌漿成熟期發(fā)生危害,其危害性最大,防治不及時會導致全田“穿頂”絕收。
3.2防治方法
道路工程并不是水電工程的主體建設項目,但卻是水電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在電站建設規(guī)劃及實施過程中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首先,水電工程的主要特點為施工布置面狹長,生產、生活區(qū)域及各種料場、渣場成線性布置,道路是串聯整個水電工程構造物體系的關鍵。其次,道路是水電工程大動脈,各種生活、生產物資需依靠道路進行運輸,才能保障工程建設的正常開展。因此,保證生命線的暢通,就是保證電站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本文就水電工程中易發(fā)、多發(fā)的道路病害、災害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相應常用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一、路面推移、壅包、波浪
(一)、發(fā)生原因
路面的推移、壅包、波浪是水電工程中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之一,其產生的原因一般與基層施工質量、透油層灑布質量、超載車輛比重加大、瀝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關。在瀝青混凝土路面鋪筑前,由于基層表面清掃不干凈、透層油灑布不均等都會容易造成瀝青面層和基層粘結不良。瀝青面層建成運營后在大量行車荷載(超載車輛)作用下,由于與基層粘結不良特別在瀝青面層施工接縫處開始產生推移,隨著時間增長,輪跡帶兩側會產生壅包,甚至會出現由于推移而造成的嚴重裂縫。另由于水電工程道路一般修建于河川峽谷處,道路彎道較大、較多,在電站建設過程中,施工車輛超載、超速現象較為普遍且不容易控制,因此導致該病害在水電工程道路上極易發(fā)生。
(二)、預防措施
1.規(guī)劃設計時綜合考慮。在允許范圍內,增加橋梁、涵洞以及土石方開挖量,盡量考慮降低彎道弧度,減少彎道,特別是連續(xù)彎的道設計。
2. 加強路面基層施工質量,提高基層平整度。瀝青面層鋪筑前透層油的灑布尤為重要,透層油灑布前首先必須認真清掃基層表面浮土及雜物并且保證透層油灑布的均勻性和設計用量,提高基層與面層的粘結力。
3.加強電站車輛管控。與當地交通主管部門積極聯系,在進站口和沿線道路、橋梁設置限速、限載標志,加強施工單位的車輛交通教育,加大查處及處罰力度。
(三)、治理措施
及時安排道路養(yǎng)護人員對病害部位面層進行切除,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擴大切除面積,清理基層表面、均勻灑布透層油,鋪瀝青混凝土并進行充分壓實、養(yǎng)護。在病害高發(fā)、頻發(fā)路段前后,可安裝安全減速裝置。
二、路面裂縫
(一)、發(fā)生原因
裂縫是路面的高發(fā)病害,裂縫主要有縱向裂縫和橫向裂縫兩種,誘發(fā)因素較多,一般分為內因和外因。縱向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地基和填土在橫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勻性所造成的,特別是在舊路基拓寬地段,由于土質臺階處理不規(guī)范、分層填筑厚度及壓實度控制不嚴,尤其在有表面水滲入的情況下,這些地段往往是縱向裂縫的高發(fā)區(qū)。 和縱向裂縫一樣,橫向裂縫也是不可避免的。橫向裂縫的產生往往是由于溫度應力的作用而產生的疲勞裂縫。這種溫度裂縫往往起始于溫度變化率最大的表面并很快向下延伸,并隨著時間增長造成瀝青或混凝土老化,面層的抗裂縫能力逐年降低,溫度裂縫也隨之增加。面層裂縫一旦發(fā)生沖刷、就會產生以縫為中心的下陷形變,同時引起裂縫兩側產生新裂縫甚至碎裂破壞。
另外施工原因、材料原因、超荷載原因等都可能造成路面裂縫的產生。
(二)、預防措施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這是裂縫生成的最主要控制方法,就水電工程而言,在土方開挖階段就要進行嚴格管控。
路基質量的控制,路基壓實質量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值和彎沉值,保證路基有足夠的,均勻的強度;排水設施應完善,并要充分考慮地下水對路基穩(wěn)定的影響;路基填筑中,不同種類的土壤應分層填筑,避免土壤類型在路基上突變造成沉降不一致,影響路面板結構性能;對于填挖交界,半填半挖結合處應按路面板的要求進行特殊設計,施工中要對路槽以下部分進行處理。
路基擋護物質量控制,路基擋護物一般為漿砌石擋墻、毛石擋墻及混凝土擋墻,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地基承載力、施工材料、擋墻尺寸及工人操作規(guī)范。
路面基層及面層質量控制,基層及面層除應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guī)范管控施工外,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為減少裂縫的發(fā)生率,應嚴格控制填料的均勻性和壓實度,選用優(yōu)質瀝青也會明顯減少裂縫的產生?;炷谅访媸┕r較好的攤鋪、振搗工藝,以及溫度控制、后期養(yǎng)護也能有效的減少使用過程中裂縫產生。
(三)、治理措施
對已產生的裂縫應及時封閉,防止病害的擴大及加重,對于混凝土路面裂縫一般采用水泥砂漿灌縫、封閉。對于縫寬在2mm以內的瀝青混凝土裂縫,可接沿裂縫涂刷少量稠度較低的瀝青;對于縫寬在2mm~5mm的裂縫,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灌入縫內,填入干凈石屑或粗砂,搗實并清除縫外的瀝青與石屑;對于縫寬在5mm以上的裂縫,應清除已松動的裂縫邊緣,然后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入縫中,搗實,縫內潮濕時應采用乳化瀝青混合料。上述方法可以治理一般的面層裂縫,但因路基或水穩(wěn)層斷裂而產生的裂縫,則要將其拆除,觀察后再視情況進行具體處理。
三、路基沉陷
(一)、發(fā)生原因
道路上的路基的沉陷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設計缺陷、地質原因、氣候原因及施工原因等多方面,本文主要就水電工程道路沉陷其特殊原因進行分析。首先,在電站建設中后期蓄水時,由于水位抬高,地下毛細水上升的浸濕作用加劇,其次,道路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常會有未經勘探發(fā)現的溶洞、斷層等地質隱患,庫區(qū)內水位變化對地質影響較大,再加上車輛荷載造成的振動會隨路面、路基的剛度增加而向下更深的傳遞,甚至可傳遞到填土以下的原地面土層內而造成壓縮變形。上述幾方面綜合因素,造成了水電工程路基沉陷的周期性長、可預見難度大等特點。
(二)、預防措施
1.加強前期勘察工作。對電站公路的地質勘察、土質分析應高度重視,并應在全路段范圍內普遍進行,尤其是在地質不良路段應視為重要工點加強勘探,較早發(fā)現溶洞、斷層等潛在地質隱患,在設計階段就做出規(guī)避措施。
2.提高路基高度。在設計階段適當提高路基填筑高度,增大路基邊緣與地表或地下水位間的距離以降低毛細水向上遷移的數量,從根本上避免沉降。
3.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除了本文第二章節(jié)中列出的質量控制措施,預防路基沉降在施工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路基填充壓實的控制。
4.正確排水,加強排水設施的維護工作。在設計及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排水溝、邊溝、涵洞的正確布置及施工質量,在投入運營后應加強路基排水,保證排水設施的完善,以確保路基干燥。
(三)、治理措施
路基沉陷的治理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多種多樣,在水電工程中發(fā)生了路基沉陷,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列舉以下幾種方案。
1.路基改線:在原沉陷路基內側進行土方開挖,根據地質情況設置擋護設施,將原路基向山體內側進行位移,該方案在路面整體沉降的情況下較為適用。
2.打樁法:將沉陷路面進行清理后,按梅花形布置樁位,打到穩(wěn)定層后下鋼筋樁并注漿,回填土石方,穩(wěn)定充分后進行路面修復,該方案在路面半幅塌陷且地質情況良好的情況下較為適用。
3.卸荷板法:拆除原有路面,對路基進處理后在原路面范圍內澆筑鋼筋混凝土卸荷板,鋪設路面,該方案在路面小幅塌陷,且路基尚完整的情況下較為適用。
4.架設橋梁:在沉陷路面兩側架設永久性橋梁,該方案造價高且見效慢,僅在路面沉陷嚴重,地質條件復雜無法實施改線方案的情況下適用。
四、其它易發(fā)災害
(一)、發(fā)生原因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水電工程中常見的道路易發(fā)災害,在水利水電工程道路施工過程中,大量機械施工對地面產生擾動,用地范圍內地表植被破壞較大,施工中路基高填、路塹深挖產生新的坡面,造成地表形態(tài)改變,降雨沖擊路基邊坡導致產水、產沙,尤其在陰雨連綿的季節(jié),上部山體因雨水入滲加重負荷,底部因路塹失去支撐,極易發(fā)生山坡滑塌等災害。
(二)、預防措施
1.加強地質監(jiān)測。借助簡單的測量工具、儀器裝置和量測方法,監(jiān)測災害體、房屋或構筑物裂縫位移變化,是一種能有效預防道路地質災害的方式。其常見的監(jiān)測方式有埋樁法、埋釘法和貼片法。
2.加固工程。道路地質災害的基本防治方法主要是各種加固工程,如支檔、錨固、減載、固化等,利用各種加固方法能夠控制邊坡的變形及位移。
3.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道路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災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設計和施工中要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避免地表水入滲,對已有塌陷坑進行填堵處理,防止地表水注入。
(三)、治理措施
在電站工程中,道路地質災害的治理一般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首先在災害發(fā)生后,在地質情況穩(wěn)定的前提下,應立即組織搶險保通,保證電站交通動脈的暢通。其次,設置警戒設施,對可能繼續(xù)發(fā)生災害的部位設置鋼筋石籠、被動防護網等臨時攔擋設施。第三,對崩塌、滑坡或泥石流進行清理,恢復截水溝、涵洞等排水設施的正常功能,有效排出地表水。最后,分析地質災害原因,對的地表進行處理。地表的處理方式多樣,有噴漿封閉、錨固、主動防護網、綠化固結等,也可以幾種方式綜合進行治理。
五、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水電工程建設的理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當今的電站建設,主體項目的招標前首要就得完成“三通一平”。其次在梯級電站的整體規(guī)劃中,出于安全環(huán)保、節(jié)約、統一管理等理念,一部分構筑物和設施是幾個電站共用的,沿江公路的建成無疑使得這些規(guī)劃理念變成了現實。所以,這一電站生命線的暢通就顯得尤為總要,結合具體實際對道路的常見病害、災害原因進行分析,加強對路基沉陷原因機理的認識,提早建立相關防治措施,應急預案,使用有效的方法進行管控,這樣才能最大實現電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張東,公路工程常見地質災害分析,交通建設與管理,2008(6)
聶忠權,路基病害整治,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周德軍,高速公路路基下沉的措施分析,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