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雪的古詩范文

雪的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雪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雪的古詩

第1篇:雪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培養(yǎng)幼兒 古詩 興趣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有很多卓有成就的學者,在回顧自己成長歷程時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啟蒙教育,尤其是古詩的誦讀。從語言角度來看,古詩在遣詞造句中力求體現(xiàn)作品的文學性,講究平仄、對仗、韻律、節(jié)奏,富有音樂美。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記憶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在此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鍛煉幼兒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yōu)美意境,熏陶情懷,啟迪智慧。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呢?

    一、古詩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性

    古詩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寫景、有抒情、有情景交融、有說理。格式上有五言、七言。根據(jù)古詩的特點,對其進行篩選,從短到長,由淺入深,先學五言,逐步過渡到七言,先學絕句,再教律詩,先選些描繪具體形象、敘說具體事件的,后選些抒感、表現(xiàn)氣氛意境的,讓幼兒的學習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選擇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內(nèi)容

    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幼兒學起來易懂、感興趣。如駱賓王的《詠鵝》,鵝是小朋友們最熟悉最喜歡的動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紅掌、長脖頸,熟悉它高吭的叫聲,熟悉它在河中戲水的景態(tài)。因而理解起來比較容易,詩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腦海里。又如李白的《靜夜思》,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等都是比較接近幼兒的生活、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好作品。

    2.選擇與季節(jié)相符的古詩內(nèi)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許多古詩是詩人贊美季節(jié)特有的景物、景色的。為了能讓幼兒在每個季節(jié)中加深對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學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我從幼兒的實際領悟能力入手,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實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選擇與之相關的一些內(nèi)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時,梅花開放了,我?guī)в變簠⒂^梅花在認識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學習古詩《梅花》,再畫梅花,使幼兒對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二、古詩教學環(huán)境的靈活性

    幼兒的生活、學習、成長離不開周圍環(huán)境的作用,環(huán)境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我靈活利用周圍環(huán)境來學習古詩。

    1.在自然環(huán)境中學古詩

    教育家陳鶴琴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當我?guī)в變簯敉饣顒訒r,會隨時選擇情景教幼兒學古詩。如在學校里觀察柳樹活動,讓幼兒看看講講柳枝、柳葉的顏色,學習賀知章的《詠柳》,高高的柳樹像美女一樣,裊娜多姿,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我啟發(fā)說:“小朋友們,你可知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然后教幼兒朗讀古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苯又M行解釋,這樣幼兒玩玩、看看、念念學得輕松愉快。

    2.在正規(guī)教學活動中學古詩

    課堂活動是老師有目的地選擇好古詩內(nèi)容,準備好教具,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由表及里,讓幼兒在自覺狀態(tài)中學會、學好。如中班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我先出示四幅畫,讓幼兒觀察畫中人物形象的變化,想象這是怎么回事? 然后用故事解說古詩含義,讓幼兒理解。再出示有節(jié)奏的文字,學習有節(jié)奏的朗誦。接著創(chuàng)編動作加深印象,最后傾聽配樂吟唱古詩,體會它的意境,這樣的學習過程幼兒輕松愉快,興味盎然。

    3.在日常生活中學古詩

    我將古詩教學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通過學習,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飯時幼兒會將米粒灑到桌子上、地上,無意中浪費了糧食。于是餐前我與幼兒一起學習古詩《憫農(nóng)》,讓幼兒了解我們每天吃的米飯來之不易,是農(nóng)民伯伯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我們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勞動果實。以后小朋友在吃飯時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會情不自禁地說:“粒粒皆辛苦”并將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掉。

    三、古詩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古詩內(nèi)容比較深奧,而幼兒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師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使幼    兒對古詩感興趣的關鍵。在實踐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講述故事法

    故事是幼兒百聽不厭的,我常把一些幼兒難以理解的古詩內(nèi)容編成一個個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講述,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內(nèi)容。

    2.圖示、圖文結(jié)合法

    圖示、圖文結(jié)合法是將所要學的古詩的圖片、圖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兒面前,給幼兒以直觀的視覺效果,這種方法幼兒理解接受起來容易。如我教古詩《一望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畫面,讓幼兒感受一下自然優(yōu)美的田園風景畫,然后講述畫中的自然景色有些什么,再出示圖示,這樣幼兒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同時出示文字,讓幼兒看看有幾句,數(shù)一數(shù)每句有幾個字,并用空格表示出節(jié)奏,讓幼兒有節(jié)奏地誦讀。

    3.動作表演法

    動作表演法是教師在幼兒理解古詩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他們用動作、表情等方式來表現(xiàn)內(nèi)容,既可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又可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且能加深幼兒對古詩的理解。如古詩《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幼兒會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編出動作,左手向左前方打開,右手食指點幾下,表示幾枝梅花。雙手合擾,手掌不動,手指慢慢地分開,表示梅花冒著寒雪獨自開放。兩手不停地搖動表示不是雪花。雙手由前向鼻扇動,表示梅花的香味撲鼻而來。這種方法能增加活動的氣氛,使幼兒投入到古詩的意境中獲得成功感。

    4.欣賞吟唱法

    不同內(nèi)容的古詩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樂,如古詩《詠鵝》它的旋律是活潑輕快,節(jié)奏鮮明。古詩《回鄉(xiāng)偶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它的旋律是緩慢、抒情、節(jié)奏流暢,聽起來很優(yōu)美。又如古詩《賦得古草原送別》它的旋律激昂,聽起來催人奮進。幼兒特別喜歡吟唱古詩,在吟唱古詩的同時,不僅可以感受到音樂美,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而且還能更深入地體會古詩的意境美。這種方法特別受幼兒的喜愛,每天午點吃完后,只要有一個小朋友唱起了第一句,只聽見聲音越來越大,一會兒,全班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投入到吟唱的行列中,沒有老師請,沒有小朋友說古詩題目,小朋友自發(fā)性地吟唱著,而且唱得那么整齊、那么投入、那么動聽。時而活潑輕快、時而優(yōu)美抒情、時而激昂奮進,悅耳的童聲久久地回響在教室里。

    5.復習鞏固法

第2篇:雪的古詩范文

撫寧縣驪城學區(qū)墳坨初級中學   孫靜

教學目標:

1.會讀。掌握朗誦詩歌的節(jié)奏及重音,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讀懂。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賞析詩人營造的優(yōu)美意境。

3.了解詩歌中“對仗”這一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賞析詩句中重點字詞的含義,學會多角度觀察事物。

主要方法:合作探究

主要手段: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好詩如酒,愈久彌醇;好詩如茶,馨香淡雅。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古詩的賞析。

二、明確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難點

三、以杜甫的《絕句》為例學習賞析古詩的基本方法。

四、以搶答的形式介紹作者及該詩的基本情況。

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賞析本詩。

1.你能根據(jù)以前學過的知識劃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及重音嗎?(2-2-3)

2.聽范讀時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哪些事物?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窗、雪、門、船

3.詩人在寫這些事物時運用了怎樣的觀察順序?

由低到高、由近及遠

4.這首詩有很強的畫面感,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給同學們描述一下嗎?

如: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

(學生的描述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5這首詩里一些詞語非常精妙,你能選擇喜歡的一處試著賞析嗎?

如:“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的“上”寫出了白鷺向上高飛的動態(tài)。

6.既然你已經(jīng)喜愛上了這首詩你能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嗎?

7.為什么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

運用了對仗的手法。

8.這首詩中哪些詞語是相對應的?

如:“兩個”對“一行”

9.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中也有對仗的句子,你能把它補充完整,并指出相互對應的字詞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                

[鞏固提高]

秋思

     宋伊寧

枯藤老樹又昏鴉,

小橋流水映人家。

古道西風騎瘦馬,

斷腸之人在天涯。

野花

      單甜新

小徑幽香幾回旋,

聞香遂入花叢間。

昨夜一場春雨后,

清新飄溢沁心田。

 

你能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來賞析同學的作品嗎?

金秋

薛昱迪

麥浪滾滾接天邊,

穗肥粒滿賀豐年。

又是金黃豐收日,

和諧神州捷報傳。

[潛能無限]

寫一首寫景的七言絕句,要求意境優(yōu)美。

第3篇:雪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講一講;畫一畫;演一演

《綱要》中語言領域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在古詩教學中積極的進行思考探索:我們認為應該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氣息,從而豐富他們的想象、語言、情感,同時再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詩中優(yōu)美的意境,通過師幼互動、主動創(chuàng)新的學習氛圍,運用說、畫、表演等方式,使幼兒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由情入景——理解詩意——嘗試體驗古詩意境,從而提高孩子的語言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幼兒時期又是一個人記憶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在此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鍛煉幼兒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yōu)美意境,熏陶情懷,啟迪智慧。那么如何進行古詩教學,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呢?

1 在講一講中理解古詩,發(fā)展幼兒的理解智力。

古詩的特點是簡短、讀起來比較拗口、含義深刻,對于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得難度,但我認為只要理解這首古詩的意境,而且所選擇的古詩的內(nèi)容是建立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再進行教學朗誦感覺是截然不同。如: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就結(jié)合重陽節(jié)這一主題活動來進行教學的,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而具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的,為了幫助幼兒熟悉理解這首古詩,我采取了講故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因為講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教學活動,我就根據(jù)幼兒這一特點將古詩編成了一個故事:我有一位好朋友,他為了工作獨自一人離開了家鄉(xiāng),去了遙遠的地方,每逢到了節(jié)日的時候,他在異鄉(xiāng)非常得思念我們和他的家人,想我們登上了高山插茱萸,在插茱萸的時候就會思念他,想他現(xiàn)在正在做什么?通過聽故事幼兒對古詩就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活動既能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又容易記憶古詩的內(nèi)容。教育家陳鶴琴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當我每周帶幼兒外出參觀、散步活動時,就會隨時選擇情景教幼兒學古詩。例如:現(xiàn)在正是花開的季節(jié),我?guī)ьI幼兒到室外尋找春天。我一邊走一邊朗誦古詩《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生,花落知多少。幼兒在我的后面也情不自禁地朗誦著。幼兒在念古詩的時候腦子里仍然有著無窮無盡的想象,即使有的問題顯得非常天真、幼稚、可愛,可這些都是他們真實的表達,幼兒在不斷地朗誦中,尋找著快樂,在快樂中喜歡古詩,同時幼兒在講一講的過程中逐步理解古詩蘊藏的含義以及深刻的道理。通過講一講幼兒的古詩有了一定地理解,那“悅”讀起來別有一番韻味!孩子的理解智力也在無形之中得到了發(fā)展。

2 在畫一畫中熟記古詩,發(fā)展幼兒的記憶智力。

古詩的特點是詩中有畫,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因此理解這首詩的含義以后,在腦海中就能浮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所以在古詩教學中我常常在電腦里收集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圖片理解古詩的含義。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分析:具體形象性是學前兒童思維的特點,4歲兒童更為典型,他們頭腦中想象的事情都是生動而形象的,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是很具體,基于幼兒思維的特點我認為以繪畫的形式進行古詩教學,教師可以一邊朗誦古詩一邊繪畫,這樣既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而且又能幫助幼兒記憶古詩。例如:古詩《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可以畫成四幅圖畫,第一幅春天的景色;第二幅畫上許多的小鳥,這些小鳥可以在樹上、在草地上或畫在空中飛翔的小鳥,但是所有的小鳥必須是張著嘴巴,也可以是兩只小鳥面對面好像在唱歌或說話;第三幅背景顏色是晚上的,再畫上風和雨,畫上的風和雨的線條要明顯突出;第四幅畫的是第二天的早晨,地上、小河里、都落滿了花瓣。有了這樣的四幅圖幼兒能較快地學會古詩了。如我教古詩《一去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畫面,讓幼兒感受一下自然優(yōu)美的田園風景畫,接著念到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時,在原來的圖畫上再畫上房子、亭臺、花,這樣既有利于吸引幼兒的眼球,又能幫助幼兒理解和熟記古詩。其實在畫一畫中學習古詩既能激發(fā)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又能幫助幼兒理解和“悅”讀古詩,幼兒記憶古詩的能力也得到了飛躍的發(fā)展。

3 在演一演中“悅”讀古詩,發(fā)展幼兒的模仿智力。

第4篇:雪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傳統(tǒng)文化;策略

一、小學古詩教學的重要意義

1.古詩教學是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方式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前人留下的寶貝。古詩詞以簡潔精煉的文字描繪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其意境之深遠令人久久回味。古詩教學對小學生傳播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使古詩已成為小學生接觸文學經(jīng)典的啟蒙作品。

2.古詩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古詩的最大特點就是語言的平仄押韻,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古韻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句句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怎一個“美”字了得!古詩中通常都有著借物言志內(nèi)涵,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3.通過古詩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古詩一般短小精悍,五言絕句七言律詩是常見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倍鸥H用了短短的20個字就對成都草堂進行了形象的描繪。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充分地理解該詩所傳達的意境,必須充分地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小學古詩教學現(xiàn)狀

古詩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目前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引起教學工作者充分的重視,多數(shù)小學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按照新課標列出的篇目進行背誦,沒有過多地對古詩進行講解,學生很難充分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diào)考試大綱中的內(nèi)容,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古詩的閱讀、記憶其真實目的并不在于理解的深度而在提高學生的語感、語言的積累,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一部分教師過分重視講解每字每句,從描繪的畫面到詩人的情感,而很少拿出時間舉辦一些實踐活動,故學生缺乏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理解。

三、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發(fā)展性策略

1.開展詩朗讀教學

古詩意蘊只有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才能將其理解透徹。通過誦讀,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理解與自己的感情在不知不覺中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的音調(diào)、停頓等判斷對該古詩的理解深度,另外重視朗讀教學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獨特性,盡可能地讓學生讀出不同。教師不能只做一個引讀者,更多的是同學生一起參與到朗讀的過程中,做一個組織者與合作者,讓學生一步一步漸入佳境領悟古詩的真正內(nèi)涵。

2.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在當下教學中應用是很普遍的,在古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會大大促進語文教學質(zhì)量。它不僅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理解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日照香爐生紫煙”,該句中不少學生會將“生”寫為“升”,歸根結(jié)底在于學生的不理解。當我們把這個畫面以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學生看見陽光下一爐紫煙徐徐升起,那景象美不勝收。學生便可以更好地體會到其中的生命活力,它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地升起來。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以后,學生不僅僅可以理解詩詞的表層畫面感,更能夠體會到其字字句句背后所蘊藏的感情。

3.資源整合注重古詩詞潛在的聯(lián)系

對同一主題的古詩進行分類整合,能夠?qū)W生強化記憶同時也可加深理解,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其中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構(gòu)建起自己特有的聯(lián)系。像《題秋江獨釣圖》和《江雪》這兩首古詩中都勾勒出雪的畫面,但所傳達的情感是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苦悶一個自得,這就使得學生加強了對詩歌傳達感情的記憶。

古詩文化博大精深,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要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預想的優(yōu)質(zhì)教學效果,為小學生語感的發(fā)展、思維想象力和語文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第5篇:雪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語文 古詩文 教學

古詩詞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園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的古詩教學呢?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中國古典詩歌是華夏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nèi)涵和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它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淌的是祖先們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摯、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難抒之情;它寫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遙看“西嶺千秋雪”,注目“萬里送秋雁”,聽得“十里蛙鳴”,聞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詩詞當之無愧成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加強古詩詞習誦,重視古詩詞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地位

在頒發(fā)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簡稱新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級背誦古詩詞是每學年30篇以上,中年級30篇左右,而高年級則為20篇以上。新試行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第二學段為50篇(段),第三學段為60篇(段)。而且在其附錄的“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就有70首??梢娫诒痴b優(yōu)秀詩文總量上是相當大的,而且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詞的教學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第一學段讓兒童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第二學段中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而在第三學段中則要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湊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可見,小學的古詩詞教學的要求提高了,內(nèi)容也趨向豐富,古詩詞教學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1、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

語文課程標準在“古詩文閱讀的評價”一段明確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的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边@就表明,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要以閱讀和記誦為主,強調(diào)要有一個對古詩文閱讀記誦的“過程”。

2、循序漸進的原則

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古詩教學,必須考慮不同級段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即實質(zhì)上講的是語文教學中的“度”的把握問題。新課程標準對于1-6年級不同級段學習的內(nèi)容和份量都有具體的要求和標準,這些要求和標準,體現(xiàn)明顯的層次性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3、整體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則

在語文教學的問題上,歷來都有精讀、細學、扎扎實實地學,字、詞、句、段、篇全不放過,全要深刻理解、細細琢磨的主張。這樣做,雖然從理論上來看,能夠練就學生扎實的基本功,但在實踐上又往往行不通。一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多顧了“此”,必然將會失去“彼”,如果全面開花,處處追求齊全與完美,其結(jié)果可能是什么都追求不到,或者是得了芝麻,丟了西瓜。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很大的弊端是過于追求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整與完美,其結(jié)果卻是完而不美……語文教學要敢于殘缺、善于殘缺,唯其殘缺,才可能求得更大意義上的完整與完美。這句話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辯證法。

優(yōu)秀的古詩,與語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內(nèi)容本來就有著很大的差異,古詩的精髓在于它的優(yōu)美的意境和優(yōu)美的語言。這恰恰又需要人們在誦讀之時去整體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體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詩教學應遵循的又一個重要原則。

4)、科學評價、激勵為主的原則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背誦詩文的數(shù)量雖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記憶力好的同學,背得要快些,記誦得數(shù)量要多一些;記憶力稍差一點的學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數(shù)量要少些。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正確對待,要承認差異,個別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教師也要予以表揚,予以鼓勵。課程標準中還提出了誦讀詩文時音調(diào)、節(jié)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對于這個問題,教師也要靈活掌握其標準。對待讀得不理想同學,教師應該耐心指導,并且還要表揚他“讀得很認真”或“很有感情”等等,以此激發(fā)其誦讀詩文的興趣和信心。

1、整合資源,把握基點。

①把握同一主題的作品。在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材中,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學時可改變傳統(tǒng)“逐環(huán)教學”“逐首教學”的模式,整合資源,凝聚主題,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整合同一題材的作品,以題材為橋梁,可以帶領學生對比體會,加深理解。②拓展同一詩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詩人的作品,不僅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還可加深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

2、反復吟誦,直意抒情。

讓古詩詞教學彌散醉人的芬芳,’教學中就必須抓住“詩眼”和關鍵詞句,細細品味文本,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投入感情朗讀,感悟文本的意義,直指作者的心靈,進而喚醒學生的心靈。重視朗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教師要成為引領學生朗讀的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讓學生漸人佳境,讀出層次。

3、啟發(fā)想象,人境悟情。

詩重想象。古詩詞教學中要喚起學生情感體驗,產(chǎn)生共鳴和移情,引導他們由此及彼,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再現(xiàn)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情要靠“象”去顯。貫通生活與詩句的問題,激活了學生言語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有情有趣,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始終在文本語言的內(nèi)部快樂進行。

第6篇:雪的古詩范文

1.有關物理變化的古詩詞、成語

(1)有關的物理變化古詩詞:①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②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⑤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與李白有關的成語故事);⑥白玉為床,金為馬(曹雪芹《紅樓夢》);⑦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味,是因為分子不斷運動。

(2)有關物理變化的成語:①木已成舟:物體外在形狀發(fā)生改變。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斷的運動。③滴水成冰:物態(tài)變化中溶化現(xiàn)象。④鐵杵成針:物體形狀由大變小。⑤積沙成塔:積少成多的過程。⑥沙里淘金:從泥沙里淘取黃金的過程。⑦飛沙走石:爆炸或大風中的沙石運動。⑧山崩地裂:地震過程中的山地變化。

2.有關化學變化的成語、古詩詞

(1)有關化學變化的古詩詞。①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涉及草原上的野草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②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這首描寫爆竹中黑火藥燃燒,引發(fā)爆炸。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涉及草原上的野草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

(2)有關化學變化的成語:①蠟炬成灰:涉及物質(zhì)的燃燒現(xiàn)象。②火上澆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燒更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達到滅火的目的。④杯水車薪,抱薪救火:滅火方法不當,會適得其反。⑤千錘百煉,百煉成鋼:說明金屬冶煉在生產(chǎn)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3.同時含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古詩詞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的這句詩寫的是通過蠟燭燃燒和蠟燭熔化來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妒乙鳌肥敲鞒褡逵⑿塾谥t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詩,通過借鑒鈣元素的三種化合物轉(zhuǎn)化,來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試題鏈接

(1)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中,其本意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鐵杵磨成針 B.死灰復燃

C.木已成舟 D.積土成山

(2)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明代愛國將領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該詩體現(xiàn)了詩人的崇高情操和獻身精神詩中蘊含著石灰的來源、生產(chǎn)、性質(zhì)、用途等化學事實,下列化學變化中與詩意無關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語與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無關的是:()

A.真金不怕火煉B.百煉方能成鋼

C.紙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黃金是一種貴重金屬,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煉”之說這說明黃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說明黃金的化學性質(zhì)在自然條件下非常________。

(6)“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第7篇:雪的古詩范文

關健詞:古詩詞教學 人文素養(yǎng) 培養(yǎng)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建設,我國高校的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學的內(nèi)容及目標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與變化。目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也促使眾多高校教師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古詩詞不僅傳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更承載了我國先民的精神。古詩詞的這種特殊性引起了眾多教師的關注,也使其成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力工具。但從目前來看,教師還無法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還需要得到相應的理論進行支撐。

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方法及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有力推動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同時引導學生成為心靈健全的新世紀人才。

二.利用古詩詞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首先,我國的古詩詞具有語言精練但內(nèi)容和感情豐富的特點。正是這種相對矛盾的特點,使其成為古詩詞最迷人的特色。進一步說,古詩詞雖然結(jié)構(gòu)短小,但其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詩人在簡短的詩詞中生動地描繪了人物或形象,這也是作者抒發(fā)感情的基點。

教師要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其首先能夠做的就是利用古詩詞中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換言之,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shù)美、語言美,在優(yōu)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以詩文《飲酒》為例,“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這首簡短的五言律詩中,作者用簡單的筆墨塑造了豐富的形象,有山野中的小屋,也有面向朝陽的籬笆;有美麗的,也有爭相追逐的飛鳥。作者利用簡短的詩文描繪了一副恬靜的圖畫,顯示出一種怡然自得、悠閑無比的田園生活。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能夠通過反復的閱讀將這首詩中的形象拓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就能夠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進行感受、領悟和賞析。此時,學生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美、鑒賞美。例如,部分學生看到的是東籬外生機磅礴的,感受到生機盎然的氣息。部分學生則看到夕陽下飛鳥相互追逐著回家的悠然景象,其內(nèi)心涌現(xiàn)出一股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情緒。部分學生卻看到作者悠然自得的坐在茅屋內(nèi)飲酒的畫面,感受到田園生活的恬適與和諧。學生根據(jù)個人的認識從不同角度建構(gòu)圖畫并進行賞析,感受到古詩詞中的圖畫美、韻味美、情感美,在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心靈。

基于此,學生就能夠在古詩詞教學中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美,并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美、鑒賞美,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這就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最終讓學生認識到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達到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三.利用古詩詞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文素養(yǎng)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nèi)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說是“人文系統(tǒng)”。這其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shù)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樣化。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某種意義而言就是要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人的價值,并引導學生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同時更進一步挖掘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隨著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學生才能看透事物的表面,才能更好地領悟深層次的情感與精神,并在與作者進行感情的交流中更好的認識世界、感受世界,并對美好的生活產(chǎn)生憧憬與向往之情。

以《虞美人》這首古詩詞為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古詩詞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其成功之處不但在于詩人在詩中描繪了生動的形象,更主要在于詩歌蘊含的深刻情感。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詩文,在對詩文形象進行欣賞的基礎上鑒賞詩文的感情。

從接收美學的視野來看,文學作品都留有空白,這也正是作者與讀者進行思維交流與碰撞的最佳場所。因此,在鑒賞這首古詩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從景物的描寫中感悟到作者在繁華仍在的背景下哀嘆自己的人生。另一部分學生則看到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在作者問天、問人到最后自問自答的過程中領悟到作者內(nèi)心的無助,并由此理解了作者對故國之思和深深的亡國之痛。

又如在李商隱《無題》這首詩的鑒賞中,學生能夠看到春蠶和蠟燭無私奉獻的一生,能夠感受到作者抒發(fā)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而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領悟到高尚的情操。

總的來說,我國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多不勝數(shù),其不但彰顯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更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先民豐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通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其不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語文綜合能力,更關鍵的是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賞析我國的古詩詞,并對其中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進行領悟和欣賞。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才能在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感受不同詩人抒發(fā)的不同情感,包括作者抒發(fā)的愛國之情和憂民之意,也包括作者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也涵蓋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崇拜之情。

在此過程中,學生才會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與思想上的共鳴,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更好的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诖?,學生才能更好的探索大自然、思考人生,并逐步實現(xiàn)科學精神、藝術(shù)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相互統(tǒng)一,引導學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四.利用古詩詞的意境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

此外,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還需要學生擁有較高的心靈境界,才能夠讓學生拋開現(xiàn)實的陰暗面,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面對挫折與苦難,并幫助學生建立正確長遠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和生活的美,同時在追求美的同時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最終讓學生領悟人文精神。

在我國的古詩詞中,不僅僅擁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更多的則是詩人從自我出發(fā),表達自己內(nèi)心高尚的情操。教師應該讓學生領悟和感受這些高尚的精神,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幫助學生達到更高的心靈境界。

例如,著名詩人蘇軾的詞大多表現(xiàn)了他豪邁的性格,也抒發(fā)了他的豪情壯志。以《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代表作為例,作者在詞中描寫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風景,又描寫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自得。最終,詩人筆峰一轉(zhuǎn)從夢境回歸現(xiàn)實,嘆息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的情感起伏較大,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詩人情感的變化,這就能夠讓學生感受詩人內(nèi)心的豪邁,同時也感受到詩人對自己坎坷命運的感嘆。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去感受詩人內(nèi)心的斗志與拼搏,并得到感染讓學生燃起對未來的希望,同時產(chǎn)生拼搏的動力。

我國的古詩詞承載了祖輩優(yōu)秀的精神和意識,教師在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鑒賞詩詞的情感,其本質(zhì)就是在引導學生領悟和感受優(yōu)秀的精神,使學生的心靈境界得到提升,進而幫助學生領悟人文精神。

五.開展拓展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最后,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開展拓展教學,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一方面,只有當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高,其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并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人文素養(yǎng)從某種意義而言屬于綜合素養(yǎng)的一部分,隨著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其眼界將變得更高,其價值觀也將變得更加長遠,最終引導學生更好地生活,同時在生活與學習中突出人的價值。

因此,教師要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必須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拓展教學的內(nèi)容,并開展更豐富的教學。

例如,在學習杜甫的詩時,教師可以將杜甫與李白兩位是人進行對比,讓學生分析兩人同為唐朝詩人為何兩人的作品卻大相徑庭。通過對詩人的學習和分析,學生發(fā)現(xiàn)杜甫生處于晚唐時期,其生活艱難,因此其詩歌的內(nèi)容較為沉重,表達的多是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感。在此過程中,學生就了解到了詩人杜甫的生活經(jīng)歷,就能夠與自己當前的生活進行對比。

基于此,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才會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因此,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感受到杜甫所表現(xiàn)出的偉大情操,并在其影響下改變負面的行為習慣,進而在學習生活中變得積極向上,并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詩歌教學中引導學生畫出詩歌中的形象,使學生對詩歌中的形象進行更深層次的賞析,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總的來說,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也迎合了時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眾多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人文主義精神。同時,教師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踐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提出更有效的教學見解,推動現(xiàn)代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淑華.利用古典詩詞培養(yǎng)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柳琴珠.依托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J].吉林教育,2014(34)

第8篇:雪的古詩范文

但眾所周知,古詩的教學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古詩難教就難在如何讓學生進入詩人所描寫的意境,讀出詩歌的韻味,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初步的審美能力。作者以為在教學過程中若想對這個問題有所解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聯(lián)系時代背景

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與他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所在的時代背景是有密切關系的。如詩圣杜甫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歌對于學生來說要理解表面的意思并不難,要體會到杜甫那種“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愛國熱情就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課前若向?qū)W生推薦或介紹有關資料、書籍,讓學生知道安祿山的反叛對大唐盛世所帶來的沉重災難,戰(zhàn)亂打破了包括詩人在內(nèi)很多人幸福安定生活的那段歷史,并知道杜甫作為一個詩人他那深沉憂郁的愛國愛民的感情時,就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為什么詩人聽到唐軍打敗叛軍的消息時,以至于高興的快要發(fā)狂發(fā)瘋的心情了。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

詩歌的語言很凝練,在極其精練的語言文字中包含的內(nèi)容卻相當豐富。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把握詩中豐富的蘊意呢?這就要教師很好的引導學生,給他們的思維插上一對想象的翅膀。在指導學生理解詩意的同時要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挖掘詩中所蘊涵的深層意思?!督芬辉娭挥卸潭痰亩畟€字,但這二十字中卻蘊藏著無窮的詩味。盡管這是一幅寒江垂釣圖:在嚴寒的冬天里,千山萬嶺不見一只飛鳥,萬徑千路沒有一個行人,在這大雪覆蓋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孤舟,而孤舟上只有一個穿蓑衣戴斗笠垂釣的老者,從作者描寫的內(nèi)容來看似乎純粹是一首寫景詩,但在這樣的冰天雪地是釣魚的時候嗎?能釣到魚嗎?因此仔細一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詩人所寫的景并不是實景,而是想象之景。然而詩人為什么會寫這種想象之景呢,這便是我們要重點理解的全詩所蘊藏的意蘊所在。白雪象征著純潔,孤舟、寒江象征著孤高、特立獨行的品格,因此這首詩景中藏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品格與精神。這樣通過一步步的發(fā)問,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就不難把握詩中的意蘊了。

三、領略美妙的意境

意境是中國詩歌領域中獨創(chuàng)的一個概念。它是華夏抒情文學高度發(fā)達的產(chǎn)物,也是我們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既然意境對詩歌的理解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意境呢?經(jīng)過歷代無數(shù)詩人學者的努力使我們在今天認識到:意境就是詩歌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景象及其審美想象空間。通過對意境這樣一個簡潔明了的界定讓我們明白:意境含有兩大因素(情與景)和一個空間(審美想象空間),因此在解讀詩歌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牢牢把握這兩大因素和一個空間,將會對詩歌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如杜甫的《春望》一詩,作者用夸張擬人的手法描寫了雖然春天花開鳥鳴,恰逢安史之亂使人無比憂愁傷心的春景。在這國家滿目瘡痍家人流離分散的景象中,自然包含了詩人深沉的愛國之情與急切思家的情感。于是作者就寫出了這首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的好詩,并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感人肺腑的愛國思家圖。在這個作者為我們營造的情景交融的審美想象空間中,就能使學生體會到詩人痛苦哀傷的心情。

四、反復誦讀品味

第9篇:雪的古詩范文

詩歌被稱為文學的極品,“文學之上乘”。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華夏文明燦爛的長卷中,詩人燦若星河,作品浩如煙海,風格異彩粉呈。我國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我們重要的精神食糧之一。她語言凝練,意蘊豐厚,五彩斑斕,美不勝收。她具有審美教育功能,在對高中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澡雪、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等諸方面,均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徜徉于繁花似錦、精品眾多的古詩詞百花園,如何才能使詩詞教學花費時間少而俾學生獲益多,從而使高中生含英咀華,滿載而歸呢?下面筆者就根據(jù)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在“少教多學”理念的引領下,針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就教于萬家。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越俎代庖”解析式教學。有些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一味追求講深講透,對每首詩詞都逐字逐句串講,不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自己的體驗與解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缺乏自主學習與思考的空間,自己體驗的時間極少,無法獨立自主地閱讀與鑒賞,以致于索然寡味,收效甚微。

2.“現(xiàn)代技術(shù)”放影式教學。有的教師單純依靠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課件設計得很精巧、全面,音像文字俱全,在課堂上一路放來,熱鬧非凡,省時省力;從學生角度來看,缺乏應有的記誦、思考、品味、體驗、感悟、鑒賞,只是與看電影一般成了過眼云煙,幾無斬獲。

3.“以練代讀”應考式教學。有些教師將古詩詞的閱讀方法與應試技巧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把一首首優(yōu)美的詩詞設計成了一道道冰冷的訓練題目,用繁復的訓練代替閱讀、鑒賞。就學生而言,他們雖然對此望而生畏,但為了在高考中盡量少失分或不失分,他們就變得功利、浮躁,不肯靜下心來多讀多背,至多背幾句“名句”“考點句”。這對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真是害莫大焉!

4.“自主閱讀”放羊式教學。教師對詩詞閱讀教學缺乏規(guī)劃與預設,對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不加以評價。單純地鼓勵學生個性化鑒賞,教師的主導地位喪失;從學生學習方式來看,出現(xiàn)了“偽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從上述四個突出的的問題來看,第一、二種現(xiàn)象是典型的“多教少學”型教學,課堂上老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悟的少;第二、三個問題是“偽少教多學型”,看似老師少教,但卻以犧牲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為前提的“少教”,或以學生無指向、低效的學習為結(jié)果的“少教”。這都是有悖于高中課改要求與“少教多學”理念的,是我們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師應該堅決摒棄的。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閱讀與鑒賞中”明確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惫诺湓娫~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的地位高,在教材中占的比重大,在選修及誦讀篇目中占的數(shù)量多,在高考中占的比分重。面對卷帙浩繁的古詩詞,我們?nèi)绾沃纸虒W,才能激發(fā)高中生閱讀鑒賞的興趣,從精挑細選的范例中學習語言技巧、增進文學素養(yǎng)、增強文化底蘊、豐富情感世界、培養(yǎng)語文能力、提升鑒賞水平、養(yǎng)成審美情趣,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呢?依筆者愚見,依據(jù)新課程標準,遵循“少教多學”理念,探索運用正確的策略,才是使我們的古詩詞教學省時增效,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門。

“少教多學”的理念古已有之,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到十九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教學就是為了尋求一種有效的方法,使教師因此而可以少數(shù),學生因此而可以多學,學校因此少一些喧囂與勞苦,多一些閑暇、快樂與堅實的進步,”再到二十世紀葉圣陶“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教是為達到不需要教”,再到當下的“自主、全作探究”,無不強調(diào)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確立其主體地位的重要意義。有鑒于此,我們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三種策略,方有可能收到以少勝多之效。

二.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

策略之一:整體性規(guī)劃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jù)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少教多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得以充分發(fā)揮,從宏觀上把握古詩詞教學目標,以避免學生盲人騎瞎馬。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要強調(diào)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切實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

高一注重必修課程實施過程的“互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在活動與反饋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與需求,讓學生具備扎實的閱讀鑒賞古詩鬩的基本功,在閱讀鑒賞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形成學習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基礎和學情,應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更準確地把握詩詞,使學生了解詩詞的發(fā)展史,以“知人論世?!蓖瑫r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個性化的閱讀鑒賞,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和體驗,學會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發(fā)展想象能力、聯(lián)想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高二注重選修課程實施過程的開放性和民主性,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除完成“誦讀篇目”和《讀本》上的篇目外,還應自主選擇古詩詞作品,可按時代作家,也可以按題材、風格或詩體種類組合在一起進行閱讀,由此及彼,由點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較不同特點,搜集歷代詩話、詞話、曲話及其他資料中對作品的品評,用來幫助鑒賞作品。

高一、高二應注重拓展活動課的多樣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發(fā)展空間,重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以及實踐能力與科研能力,如舉辦誦讀會;背誦比賽;開展專題搜集活動,如尋找節(jié)日詩情,李白與“酒”,李清照的“愁”;進行專題研究,如黃州對蘇軾詩詞的影響,辛棄疾的英雄情結(jié),陸游的愛國情懷;再如舉辦詩詞名句默寫競賽、名句改編歌詞等活動。

高三強化古詩詞鑒賞的操練,特別注重“授之以漁,”在內(nèi)容的理解上抓主旨,抓關鍵句、抓詩眼、抓對詩人了解,抓詩題、抓注釋;在表達方面,抓意象、意境,抓表現(xiàn)方法、表達方式,抓修辭手法等等。要練出感覺,練出方法,練出對古詩詞鑒賞的最準確表達。

策略之二:靈活性操作

一目誦讀涵泳。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詠?!薄墩n程標準》中指出:“加強誦讀涵詠,在誦讀涵詠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創(chuàng)意和構(gòu)思、意境和意象、語言技巧等方面對唐詩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大量誦讀、反復吟詠是開啟培養(yǎng)語感、鑒賞詩詞的金鑰匙。從本體論意義上看,通過誦讀感知詩詞的節(jié)奏,感知詩詞的形式與內(nèi)容諧和之處;從思維角度看,誦讀過程就是“悟”的過程,是記憶的酵母,表象的突觸,創(chuàng)造的媒介。誦讀涵詠本質(zhì)上就是悟詩詞的形式、詩的意義。它在時空上不拘泥于課堂,具有開放性,在形式上可以是朗讀、默讀、對讀、齊讀、自讀。教師角色定位之一便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誦讀涵詠環(huán)境,使學生口誦心惟,躍躍欲試。

二曰感受鑒賞。古詩詞教學,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shù)魅力,發(fā)展想象和審美力,逐步提高對詩詞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fā)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悟;感受藝術(shù)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古詩詞感受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

這里的感受鑒賞是指“閱讀過程中把握形式的心理活動”。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介紹有關文體知識、寫作背景、語義理解等,意在強調(diào)接通學生的主體注意力和觀察力并使之高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產(chǎn)生親近感,從而形成良好的專注感受鑒賞的心理機制。教師在教授古詩詞時,要把阿爾卑斯山的景區(qū)的引導牌上“慢慢走,欣賞啊!”這句話刻在自己和學生的心坎上。

三曰思考領悟。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目標,閱讀古詩詞,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nèi)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zhì)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思考”階段要突出美感接受的審美特性,教師要把自己與閱讀材料之間對話的愉悅經(jīng)驗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飽嘗與閱讀材料對話的那份審美。只要有審美意味,能讓學生體驗審美愉悅,獲得一種滿足、喜悅和愉快的情感體驗,領悟階段的教學目標就已達到?!邦I悟”階段的教學就是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實際上已是外化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審美體會體驗的交流。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作,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認識由感性上升至理性,從而相應作出合理的批評。

處理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充分利用現(xiàn)在詩詞鑒賞辭典較為普及、詩詞集解的著作較為易得的條件,把古今學人對某首詩某首詞所作的解讀擇其有代表性的若干種匯集在一起,讓學生充當“裁判”。這樣做,既能幫助學生踵武前賢,加深對該詩詞的理解,又能相形見出自身的長與短,激勵學生今后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讓這些直觀的材料向?qū)W生昭示:詩詞鑒賞帶給人的是智慧與情感的愉悅。

四日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注意觀察詩詞語言和文化現(xiàn)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學習多層次多角度地閱讀,對優(yōu)秀古詩詞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fā)現(xiàn)。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審美觀點審視詩詞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學風。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可以說是在學習古詩詞時能夠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典范,他就把晏殊、柳永、辛棄疾的詩句來描述治學的三種境界非常形象貼切,還有錢學森、蘇步青、華羅庚等自然科學家,他們都以詩詞名句描述美麗的物理、數(shù)學世界,展現(xiàn)了古詩詞的無窮魅力。

策略之三:拓展性運用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睂W以致用,以語言交流,作文為指向,把古詩詞中的精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運用到學習生活工作中來才是終極目的,這才可以使學生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有了充足的文化底蘊作為核燃料燃燒終生。

一是情境再現(xiàn)。有了古詩詞文化的陶冶,每當身處異地逢年過節(jié)時,就會自然去吟詠“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在他鄉(xiāng)的月明之夜,就會吟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你郁郁不得志時,你心中便會涌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因為除此之外,沒有比這更好的語言來表達此情此境了。

二是恰當引用。有了古詩詞文化的陶冶,我們在平時的言談中、在寫作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詩詞名句,定可使語言頓然生色。還可以詩詞名句作為開頭,亦可移用為作文的標題。凡此種種,均可看出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收到極好的效果。

三是化用寫作?!坝^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在當代流行歌壇上有一道奇特的景觀,即很多歌詞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詩詞原有的字句,而將其作為一種據(jù)以再創(chuàng)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襲,或釋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與新創(chuàng)作的歌詞有機地融合起來,別開生面。如黃安演唱的《新鴛鴦蝴蝶夢》,陳小奇創(chuàng)作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瓊瑤作詞的《在水一方》、《當》就分別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張繼的《楓橋夜泊》、《詩經(jīng)蒹葭》、漢樂府《上邪》,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在運用古詩詞的形式來表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內(nèi)容與抒發(fā)個人情感方面,在偉人中做得最好的非、莫屬,他倆堪稱典范。在現(xiàn)當代還有不少作者據(jù)此寫了許多佳作。作為高中生,不妨偶一為之,或自娛自樂,或為時而著,或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