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初中政治教學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政治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政治教學案例

第1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應用現狀

盡管案例教學法在我國已經得到實施,但是多數學校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講授政治知識的時候采用教師在講臺講課,學生在下面做筆記的教學方式,導致初中政治課堂與現實社會相脫離,進而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盡管案例教學法在部分學校得到運用,但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其未能得到有效運用,進而喪失其本身的積極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采用案例教學法時,簡單認為案例教學法僅是在課堂舉例子和多讓學生發(fā)言,其并未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僅停留在淺層,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需要教師敢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而將案例教學法完美地呈現于初中政治課堂之中。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應用策略

案例教學法運用于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導致其未能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為提升案例教學法的實際作用,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理念,精選案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對當前教學中的問題,教師需要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建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且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理念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初中政治教師需要正視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充分認識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為前提,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可有效幫助教師形成正確的知識觀、教學觀和學生觀。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僅是知識傳授者的觀念,需對自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確的認識,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需要體現學生學習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選擇的案例應是能夠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且能讓學生受到良好啟發(fā)。

2.把握機會,呈現案例。初中政治課多以思想品德課的形式存在,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案例需要將理論與教學緊密結合,反之,容易導致師生討論與教學的內容和目標相脫節(jié),甚至會出現相背離的情況,因此把握合適的時機將案例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尤為重要。課堂教學時,教師案例呈現既可以在某課時結束后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后,還可以穿插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但教學案例的呈現需要結合理論知識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而定。在教學中,案例呈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其一,教師生動地講授故事;其二,發(fā)放文字資料;其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其四,借助小品或辯論等活動呈現。例如:教師在講授《保護自我》時,在課后借助多媒體的形式播放現實生活中的危險事件,并讓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發(fā)表觀看后的感受,鞏固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從理論出發(f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適時地呈現案例,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3.境模擬,討論評價。初中政治教學中課堂討論主要是通過分析案例中體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的形式,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模擬情境的方式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身的不同看法,并讓具有不同觀點的學生發(fā)表進行辯論和探討,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程度,還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教學《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時,教師借用組織學生模擬《超生》情境,隨后引導學生尋找表演中的體現的計劃生育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其后與學生共同探討評價超生的危害性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進而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

三、結束語

第2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1.時效性原則。

雖然與小學生相比中學生略顯成熟,但是他們仍是社會中最年輕的一群,并且由于好奇心旺盛,對新鮮的事物保持很濃厚的興趣,因而有很強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這一點,盡量多選取一些具有高時效性的案例,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近年來頻發(fā)的4s店強制銷售選裝件案、房地產公司欺詐消費者案及2008年震驚全球的三鹿“毒”奶粉案等案例讓學生分析與學習。

2.方向性原則。

由于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中學生的價值思維與價值選擇模式并沒有真正形成,有時很難分辨事情對與錯。此外,中學政治課更多的是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即德育),因此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有方向性,注重對學生品德的正確引導,多選擇具有積極意義的案例,少選用具有消極意義的案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具有積極意義的案例的正面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品行。另一方面是利用選取的具有消極意義案例給予學生警示,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非”、什么是“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是中學政治教師在選取案例時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這直接關系到案例教學法的成效。一方面,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并選取與二者緊密聯系的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案例中學到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選取的案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并符合中學生的關注點,因為這樣能夠有效激起學生的共鳴,進而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時受到教育。例如,在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以某中學或者本校的學生逐漸走上犯罪道路,向學生介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4.實踐性原則。

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意識是中學政治課程設置的初衷,因此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融入案例。例如,在講“珍惜學習機會”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為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與確定學習目標,然后在課上與全班學生匯報與交流,以此促進學生學習。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確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案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重點對案例進行精選與整編,方法如下:

(1)選取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是由權威學者、教師編著的,里邊有大量案例,并且這些案例往往是最貼近教學內容、最經典的,因此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從教材中選取案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也是最簡單的一個辦法。例如在講“團結協作,互助前行”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列舉教材中南京師范大學附中的三位院士的回憶,進而讓學生分析當時班里面臨的困難有哪些?如何成為優(yōu)秀班集體?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

(2)選取實際生活中搜集的案例

案例是源于生活的,為了豐富教學所用的案例,教師在實際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不斷搜集與教學相關的案例,如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媒體進行搜集。此外,教師還可以動員學生搜集與學習相關的資料,多選取真實的案例。例如在講“我與父母交朋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全班通過分享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進而讓學生在分享真實故事的過程中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

(3)自己編寫案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不能每時每刻都找到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為了配合教學內容,便可以根據真實案例進行適當改寫,編寫出新的教學案例,但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案例編寫的邏輯性與科學性。

2.在恰當的教學時機引入教學案例。

在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案例的引入是要把握時機的,只有找準時機,整堂課才會自然流暢而不生硬。在一堂課中,案例引入的時機并不是固定的,也沒有一個標準,主要是靠教師的把握,既可以在講授內容之前引入,又可以在知識講完后引入,更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引入。引入的形式,既可以是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更可以給學生分發(fā)資料讓學生自己閱讀,等等。

3.分組對案例進行討論。

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獨立分析案例,整理案例重點,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師便可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討,讓學生各抒己見,進而在討論中相互學習,找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師可根據每一組的討論情況進行指導,對于沒有思路的小組可適當予以提示,而對于思路明確、清晰的小組則可予以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案例分析與談論順利進行,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敢于發(fā)言,也愿意發(fā)言,進而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學到知識。

例如在講“計劃生育”時,教師引入由“重男輕女”守舊思想而產生的超生問題讓學生討論,在學生討論時教師可走進小組,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了解超生的危害,并認識到國家提出“計劃生育”政策的正確性。

4.總結與評價。

評價是一種常見的檢驗學習效果的辦法,這一點同樣適用于案例教學法。當小組內對案例的討論結束后,教師便可安排各小組間通過辯論、直接闡述等形式對組內探討出來的結果進行交流與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聽取每一組的結論,盡量避免重復觀點的提出。最后,當每一組發(fā)言完畢后,教師應根據全班學生探討的結果進行總結,不全面、不完善的予以補充,不正確的則予以糾正。總之,在此階段,教師主要的任務是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對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升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

第3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促使政治教師把大量的現實問題引入課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共同探討、解決,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在案例的學習中走進生活,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把深奧難懂的理論問題形象化、具體化,降低了難度,加深了理解。

讓學生在收集、整理材料,討論和共同解決問題中,逐漸找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案例的分析和解決中,積極地合作交流,提高學生互助寫作的能力。一般的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把學生分為實力大致相當的幾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小組成員共同收集資料,分析和討論,在不斷的磨合過程中互相促進學習。如果小組各個成員能夠高效且合理地組織在一起,就能夠更容易發(fā)現更多的問題,得出更新的、更深刻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或方法。這樣,學生在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就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般地,案例教學有四個實施步驟:

1.圍繞教學重、難點精心選擇和設置案例。案例的選擇是進行案例教學的第一步。案例的選擇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案例要是最典型、最具說服力的,是學生關注和較為熟悉的。

2.提前一周左右將案例發(fā)放給學生。為了確保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提前把案例發(fā)給學生準備材料,當然在這一步驟實施之前要提前把學生分組,讓小組成員充分收集、分析、整理材料。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案例組織課堂討論。一周后,每個小組都收集到了一定的材料,對案例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這時候要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組織課堂討論,讓每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陳述每個小組的意見,有效地進行全班討論。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圍繞案例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把討論引向正確認識的軌道上來。

4.科學地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要全面,促進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案例教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獎勵積極主動參與案例探究并取得較好成績的小組,對表現不充分的小組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下次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下面以第七冊“做自立自強的人”選擇的教學案例為例來做一下具體說明。

【案例】一位女學生考上了某著名大學,父母把她送到學校,幫她登記報到,買好飯菜票,在宿舍幫她掛好蚊帳,鋪好被子,整理好柜子。臨走時,父母千叮囑,萬交代,女兒拉著媽媽的手哭了。果然,媽媽剛離校,麻煩事就來了。傍晚,女學生到學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濕后,才突然想起沒帶洗滌用品和替換的衣服(平時都是由媽媽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辦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案例問題】如何成為自立的人。

【分組】全班分為9組,每組5人,每組選組長一名。

【準備階段】教師提前一周把案例發(fā)給學生,學生小組成員分配任務,采用訪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共同收集材料,并把收集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討論,得出比較統一的意見,然后寫成調查報告或匯報,以便于課堂討論。

【時間】一周。

【課堂討論】圍繞“如何成為自立的人”展開課堂討論,教師從中加以引導,激發(fā)學生參與其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記錄和分析各小組的意見和建議,全班交流學習。

【課堂評價】教師針對小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認識到:要成為一個自立的人,首先要有自己動手的意識,不依賴別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第4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正面效應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01(2016)04-0166-01

初中階段,隨著學生步入青春期,其心理特點也會出現一定的起伏過程,因此,政治教學在該階段也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政治教學的效果由于受到學生逆反心理的影響,使得如何讓政治教學更加有效果成為了初中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而案例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恰好可以很好地加強政治教學的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現狀和背景

(一)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在具體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對一些政治理論知識的講解方式主要是通過課本或者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簡單案例去輔助講解,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基本理解對應的政治知識,但是,僅僅通過課本上對政治知識的講解和簡單的案例并不能很好地讓學生獲取重要的政治知識。例如,在講解學生對個人性格的理解時,教師往往會對不同人的性格的具體表現特點進行分析,比如具有消極心態(tài)的人的表現特點,嫉惡如仇的人又有怎樣的特點等進行必要的分析。然而,僅僅是通過課本上的列舉明顯不能讓學生很好地了解這些表現特點。

(二)教學過程中未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做細致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跨度較大,因此,心理特征也會產生一定的波動。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政治教學中需要在前期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比如男生與女生在此時所表現出的青春期萌動,以及個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的變化。另外,學生在面對一些生活中和學習上的困難時如何應對等問題是該階段初中生所要面臨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政治教學中還需要結合學生所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去做對應的教學安排,并且在分析過程中最好能夠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對應案例來加深學生對自身問題的認知程度,同時也可以為具體的政治知識教學建立很好的理解平臺。

二、如何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政治教學中

(一)正確選擇具體政治理論知識的對應案例

由于在政治教學中,政治理論知識一般都會有對應的案例作為該理論的信息載體和對應的反射面,也就是說案例的出現不僅可以基本反映出具體政治知識的表現方式和基本的信息集成要素,并且可以從側面將政治知識付諸于實踐,從而檢驗出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政治教學中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案例作為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條件。比如教師在講解初中生的早戀現象時,可以選擇一些反面案例作為教學手段,因為早戀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弊大于利的,其不僅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還會導致學生受到一定的心理傷害。教師利用一些學生早戀所產生的危害作為案例教學,不僅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顯然這樣的案例教學是比較合理有效的,同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應。

(二)注重在案例教學時與學生進行互動

案例教學在政治教學上的運用雖然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去應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但是,如果在具體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在分析案例時沒有充分聆聽學生的想法,并且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縱使案例教學被啟用,也很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進行案例分享時,要及時交換雙方的看法,這樣案例教學的效果不僅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還會讓政治教學充滿意義,并且在學生與教師共同交換看法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新的政治理論知識,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為后續(xù)政治學習提供新的學習和思考空間。顯然,這樣的教學形式一般運用到具體的政治教學中,其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教學反饋信息也會產生新的面貌。

三、結語

在初中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去輔助學生理解對應的政治理論知識時,需要對該階段學生的具體信息狀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的基礎上進行對應的教學交流,使學生在了解了具體的案例后,能夠充分認識到政治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在初中階段具備正確的心態(tài)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基本應對方法,這也是案例教學法應用到政治教學中的最終目的。學生通過這些案例掌握的一些理論知識也可以作為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的風向標和激勵點,并且可以通過一些案例獲得一些必要的政治啟示。

參考文獻:

[1]劉漢和.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有效運用案例教學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3):161.

第5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字】案例教學 政治教育 初中 策略

前言

在新課改的基礎上,為了加強初中政治教育的水平,就要打破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只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理念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引進案例教學的模式。利用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既能破除傳統的說教模式課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力。減少生活與理論的差距,提高案例教學在政治課堂上教學效益。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采取的是說教模式的課堂,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被抹殺,學生輪為抄筆記的機器,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激發(fā),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中調不起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所以改變教學方法迫在眉睫[1]。

(二)教學效果不理想

政治課堂本來就比較枯燥,帶有說教性,然而教師采取的又是乏味的教學模式,無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政治課中的內容不夠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達不到教學水平,所以政治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教學中的案例選取

在政治初中案例教學中選擇案例是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在選擇案例是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與時代同步,案例要跟緊時代的步伐,政治的知識與案例都需要具備實效性,盡量避免選擇過時的老案例。二是案例選擇時,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要與教學內容貼近,使課堂教學進行時案例更貼近教材主題[2]。例如,在初中政治教育課本中的誠信這一課,可以利用現在相關的名人成功的案例,同時也可以采用故事的方式,但是內容一定要結合教學知識的相關內容,不能脫離教材內容,不然會誤導學生,導致課堂教學無法進行。

(二)呈現案例

案例是各種各樣的,可以是視頻教材、文字教材、現場表演、音頻等方面。同時帶給學生的收獲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在的教學中,多數案例是采用文字進行呈現,第一是便捷;第二是符合當前教育模式。同時還可以采用其他模式,例如多媒體也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模式,通過音頻呈現材料,給學生一種視覺效果,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發(fā)現問題,

(三)建立討論組織

在案例的呈現后,就要進入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討論環(huán)節(jié),這時候學生就需要充分的時間來相互討論,自由發(fā)揮。教師可以吧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提出一個問題和給出相關材料,讓小組成員自主分析。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加深和鞏固課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四)總結

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總結都會放在課堂最后進行。歸納總結不僅是對學生小組討論的總結同時還是對整節(jié)課做一個總結。教師通過學生討論的結果與課本知識相結合,進行點評,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等。

三、結束語

案例教學在新課改的基礎上對初中政治教學有重要的作用,隨著不斷的改善和發(fā)展,通過教育工作不斷研究和發(fā)現,案例教學一定會越來越更好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記憶,同時在初中政治課改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第6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在案例的選擇上可掌握一定的技巧,使案例具備一定的特點。比如,選擇使用的案例的基礎前提是真實可靠,具有說服力;選擇的案例與實際的教學目標必須保持一致;選擇的案例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正面的教育意義;案例中最好展現一定的矛盾沖突,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探知欲望和興趣;最后案例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

二、案例教學準備與呈現的技巧

案例教學的準備主要分為客觀條件準備和主觀狀態(tài)準備兩個方面。在客觀準備方面,課堂布局原則上應該是以小教室為主的,基于這個理念,可通過桌椅的調整來實現小課堂的目的,比如U字形,這樣便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做好科學合理的多媒體課件,同時還可更加具體案例和教學內容準備展示用的實物。主觀狀態(tài)方面為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飽滿的熱情進入案例教學,要求教師熟悉案例、了解學生、充分預設,這樣才能以積極的狀態(tài)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案例的呈現要把握呈現時間和呈現方式兩個方面。首先在呈現時間方面,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以及案例所要傳達的知識來確定案例展現的時間,通常分為三個時段,課堂教學開始時段、課堂進行中且重點難點問題時段、課堂教學結束時段,用于總結課堂教學內容。案例呈現方式一般有書面呈現形式、事物呈現形式、多媒體呈現形式、角色扮演形式、語言形式等幾種常用呈現形式。

三、提出問題與引導討論的技巧

案例的使用目的是將抽象的問題具象化,并通過問題的方式準確地展現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準確的時間,并以準確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中并吸收案例中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的提出要掌握四個方面的技巧,明確問題的意圖、緊扣教學的中心;問題之間要層層深入,具有積極的引導性,問題要層次分明、邏輯清晰;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根據隨時出現的新觀點和新問題要及時引導和分析,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指導他們進行討論和解決,最后將問題有序整合起來,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問題的提出要講究吸引力的技巧,并且可采用逆向提問方式,向學生展示問題的雙向性,問題的提出要展現主題。在提出問題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只有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并自主性解決問題才算是完成了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討論時,要注重學生討論問題的興趣點,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引導學生在進行問題討論時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問題的中心,避免在有限的課堂時段內跑題,進而偏離教學目的;營造自由、民主、公平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均衡發(fā)現。

四、案例升華的技巧

第7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們越發(fā)的重視教育教學,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教學,初中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學生進行分化最為明顯的階段。而初中政治教育在初中階段是極為重要的,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新興的案例教學法正是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的提升初中政治教育教學質量。下文將針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運用進行如下的探究。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能夠擁有良好的未來,同時,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因此,在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能夠有著更加直觀的感受,同時,能夠通過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政治在生活中的運用。

一、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政治的教學任務主要在于能夠有效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且能夠在生活中熟練的運用所學的知識。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的運用案例教學法,尤其是政治教學中關于法律知識的運用方面,強化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知,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通過進行案例教學法,能夠更好的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能夠便于學生認識和理解,同時,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通過對案例進行剖析,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知識的具體運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運用了案例教學法之后,教師同學生之間的溝通增加了,進一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逐漸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的提升初中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應當遵循一定的應用原則,首先,應當遵循針對性的原則,教師在選擇案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案例的選擇,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能夠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能夠從案例中獲得一定的經驗教訓,例如:在進行《防患于未然》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這一案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學生傳達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學生應當懂得提升自身的道德底線,積極學習法律知識,防止因為無知而走上錯誤的道路。其次,應當遵循實踐的原則,初中政治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提升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為此,通過案例教學法,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的為學生進行展示。例如:教師在講解《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課余時間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之后,教師可以的成果展示,以此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應當遵循時效性的原則,初中生的好奇心十分的重,對新鮮事物也十分樂于接受,相應的,對于較為陳舊的事物,反而沒有太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案例的選擇,選用最新的案例進行教學。例如:在講解《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選用“毒奶粉”的案例來進行講解,便于學生理解和認識。

三、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案

1.明確教學目標

在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應當明確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案例,而所選擇的案例最好是能夠讓學生引起共鳴的,或者教師可以考慮從生活中來提取案例,為此,教師在課后,應當多多關注身邊的各種新聞,多看書多看報,了解時事新聞,將這一系列真實的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文字或者圖像視頻之類的形式,便于學生理解和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關案例的收集,然后在班上進行分享,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把握正確的時機,穿插案例講解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夠進行教學實踐和理論的充分結合,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時機來添加案例,不能強行加入案例教學,總之,進行案例教學,首先應當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合理安排案例,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通過辯論賽,小品之類的形式來進行案例重現,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全面的提升初中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3.學生收集案例,共同交流

初中政治案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收集案例,并且進行各自成果的展示才是這一教學方法的重要階段,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選定一個題目,讓學生充分的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案例的收集,同時,教師應當給學生營造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不僅能夠認真地思考問題,同時能夠表達自身的觀點,讓學生能夠在交流和傾聽中,更好的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先分小組進行討論,各自闡述自身的觀點,在進行討論,教師在其中應當是作為引導的作用,對討論激烈的小組進行肯定,而對于討論陷入困境的小組,給予一定的幫助,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政治教學,應當重視案例教學,同時,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斷的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全面的提升初中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哈力牙斯哈爾 單位:哈密市三鄉(xiāng)開發(fā)區(qū)學校

參考文獻:

第8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運用

一、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其他課程不同,基礎理論多、政策性強,內容也較為單一枯燥,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以往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當中,往往就是教師帶領學生明確基礎理論知識,再畫出重點內容讓學生進行背誦。這種教學的形式,不僅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效率,還不容易達到教學的目標。因此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提升課程教學的成效,對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雖然當前階段在教育整體中已經不斷地推進新課改,但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有些教師教育觀念沒有更新。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部分教師會不自覺地采取傳統的機械式教學方法。而這種落后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同時教學中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教學手段不夠豐富。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理論教學,即教師將課本上的知識原本地再讀給學生聽,以此來幫助學生接受各種知識。這種最終為了應付考試的教學,教學手段十分的單一,同時也相對地更加形式化。最后,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脫離。在具體的教學之中,教師一般情況下都會設立相關的教學目標,以此來確定大致的教學過程。但是部分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情況,從而出現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相互脫離的情況。

(二)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第一,學生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學習的時間不多。由于初中課堂所開設的科目眾多,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便會對科目進行主次輕重的排序,而部分學生不約而同地認為道德與法治課程并不重要,學生對待該課堂的態(tài)度便是考前突襲,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則更注重于理科方面的學習。第二,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沒有興趣。由于課堂的教學基本上都是理論方面的教學,這使得很多學生在課堂之上提不起興趣,便很容易出現學生走神、開小差或者是完成其他科目作業(yè)的現象。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教學案例的作用

(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按照以往傳統教學方式,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是需要以“講讀”作為核心,這樣一來,完全忽視掉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這種僵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吸收以及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當中適當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可以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巧妙地通過法治案例的融入,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進一步地引導他們主動積極思考問題,并且可以想到解決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理解更加扎實,對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有著至關重要作用。

(二)發(fā)揮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我國新課改明確“以生為主”這一教學的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尊重學生主體的地位,進一步發(fā)揮出他們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誠然,與以往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創(chuàng)建出以生為主這一教學的課堂,可以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緊跟教學的內容,適當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進一步地引導出學生結合案例展開思考活動,解答法治案例背后所包含的相關法律知識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夠充分獲得發(fā)揮,對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具有積極作用。

(三)現代教育媒體融入,促使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

在我國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有效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是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與以往傳統單一課程教學模式相比,現代信息技術下的教學形式優(yōu)勢明顯,多媒體教學有效結合相關視頻教學的案例,可以有效加強教學感染力,進一步地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在這一背景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教師往往精選較為良好的法治案例,以藝術化處理的形式,有效地增強教學課堂的感染力,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信息化的發(fā)展。

四、選取教學案例的基本原則

(一)具有明確的是非立場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以及高尚情操,進一步地幫助他們樹立正確法治的觀念。因此,在選擇相關法治案例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案例,起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作用。教學案例還需要充分展現出來良好的道德觀念,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慢慢地培養(yǎng)其辨別是非的能力,可以準確地判斷什么事情是錯的、什么事情是對的。只有擁有清晰是非立場的法治教學案例,才可以有效地幫助到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課程教學的目標。

(二)貼近實際生活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本當中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就是為了指導學生日常的行為,進一步地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基于此,初中教師在對案例進行選擇時,需要注重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案例當中涉及的情景,應當和初中生周邊生活的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聯系。案例教學主要的作用是通過他們熟悉場景的呈現,讓學生能夠和課程教學的理論有機結合,從而更快掌握課程教學的內容。因此,教師選擇的案例應當來自日常生活,這樣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出來學生日常生活的情況。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才可以真正掌握運用到基礎理論知識,進一步地解決生活問題,以此來達到課程教學的目標。

(三)適應時展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容也會做出一定的改變。日常生活也會隨著社會不斷變化,從而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基于此,日常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因此,教師應當備好教學的案例,緊跟時代步伐,按照課程教學的內容以及真實情況的變化,進一步地做出來相應的調整。教師隨時關注周邊發(fā)生的事情,通過提煉,與課程教學的理論有機結合,作為新的教學案例指導學生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充分地了解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而指導學生日常生活以及學習。

五、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案例運用注意點

(一)精選案例,緊扣主題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當中有效運用到案例教學,最主要的就是選擇能夠與知識相關的教學案例,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導入的案例能夠有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以及探討,但是最終的目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進而把知識內容能夠內化,進一步地升華為學生自身的精神品質,更好地指導行為的實踐。此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還需要考慮初中生實際學情以及日常生活。一般來講,案例主要分成綜合性、描述性、專題性以及分析性的案例,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需要按照相關知識做出來適當調整。譬如在上文當中提及,案例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能夠僅僅表現為文字方式。案例搜集的路徑也具有多種形式,道德與法治課程有著一定的時效性,需要適當地引入到社會熱點的話題為教學案例,例如,在我國現代信息化這一背景下,教師需要選擇法治案例的路徑非常多,可以結合到網絡資源進行篩選,也能夠融入央視法治頻道進行篩選,譬如《庭審現場》《普法欄目》以及《今日說法》等,教師需要有效結合電視的頻道,進一步地選擇出來適合的一些法治案例。教師在精選教學案例過程當中,需要深入了解一些法治案例的原則,譬如,啟發(fā)性以及典型性等,為有效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鋪墊一定的基礎?;诖?,使用好教學案例法的首步就是需要教師精心選擇緊扣主題的案例。

(二)授課實施案例教學法

1.通過教學案例,設置相關問題

初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教師應當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教學的情景,以更加靈活的形式,把教學案例充分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更好地融入課堂。為引導其自主地進行思考,教師在呈現案例時,需要結合其本身與課本內容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可以在師生互動過程當中,來思考老師提出來的相關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例如,初中教師在教學“以禮待人”這一內容時,應該對課程教學情境進行設置,即“誰是店長,誰是店員”,小閩、小芳在逛街,他們進入到一家鞋店,小芳喜歡上一雙布鞋,因此,她喊住店員幫她拿下來,想要試一試,之后她感覺小了,就問店員能不能換大一點的嗎,店員小華看了小芳一眼,態(tài)度不好,說道“沒有”,這時小閩說“可以找一找嗎”,店員小菊卻說“沒有就是沒有,不買就算了”,因此,他們兩個人都非常不高興,于是找到店員評理,這時一旁站著的店員小梅朝這邊走過來,并且端來兩杯茶水,詢問一下具體的情況,發(fā)現本店已經沒有貨了,其他分店還有這雙鞋,說道“為表達歉意,為您打六折,請您稍等片刻,這邊會派店員送來”,于是兩人等一會,拿到鞋就走了。初中教師在講述完此案例后,說到這三名店員,其中有一位就是店長,于是問學生問題,“他們幾個誰是店長,誰又是店員呢?”學生經過激烈探討之后,回答“小梅是店長”,緊接著老師又會提出,“為什么小梅就是店長?”然后他們經過討論之后,有的學生答道“小華待顧客不夠禮貌”,有的學生答道“小梅能夠以禮待人,才能夠有顧客買鞋子”,老師笑著夸獎回答問題的學生“大家都對,非常棒”。這樣一來,充分地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積極興,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以疑問形式,進一步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且及時地解決問題,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

2.通過案例,樹立法律意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還可以樹立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初中教師在教學“預防犯罪”這一內容時,需要運用到符合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的實際案例。例如民警偵破一個盜竊犯罪案,犯罪團伙是四名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十歲、最大的為十三歲,他們一共犯案四回,總計盜竊八千元,案發(fā)的原因是這四名未成年由于嘴饞想吃東西,然而沒有錢,商店老板又不賣,他們就商量去偷一些東西。被民警帶入派出所后,四名未成年人還沒有意識到犯罪行為,一會看桌子上擺放的東西,一會相互打鬧。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按照出示的案例,讓他們能夠意識到什么是犯罪,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從而讓他們能夠樹立法律意識,做具有責任心的人。

(三)關注反饋,及時評價

案例教學法,重在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在思辨過程當中可以達成基礎知識的習得。在學生能夠思考某一個案例時,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能夠比較清楚地感知學生思想變化,從而形成一個初步的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還應當注重學生所反饋的法治案例,在他們對教學案例本身產生疑惑時,教師應該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最重要的是應當全面地看待學生在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變化,當學生對教學案例產生錯誤理解時,教師不應急于否定學生,而是應當循循善誘,學生思維的演進需要一定的過程,同時還需要及時而積極地引導。因此,“關注反饋,及時評價”是成功運用案例教學的必經之路。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當中,有效使用案例教學已是大勢所趨。案例教學除了能夠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之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法治意識。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應該根據案例選取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地選擇出能夠貼合課程教學目標的法治案例,從而展開教學活動,發(fā)揮案例教學在提高課程教學成效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歐陽蕓,袁成,盧志.道德與法治學科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A市調查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6):90-9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制.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6,1.

[3]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項賢聰.淺談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11):62.

[5]楊倫峰.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31):56,58.

[6]王文喜.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7(10):70.

[7]馬玲格.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2(6):24-25.

[8]李學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9]王忠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0):147.

[10]駱瑞珩.新變化引領新探索:統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材淺析與教學建議[J].中外交流,2017(36).

第9篇:初中政治教學案例范文

在此,本人就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的版本特點及備課方法談一談我個人初淺的認識和看法:

1初中人民版思想政治課的特點

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該版本與之前所用的山東版相比,明顯地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課本的文字內容多寡不同,與山東版相比,人民版在文字數量上明顯地而且是大大地少于山東版,例如八年級(下)第七課第一節(jié)“城鄉(xiāng)印象”,整節(jié)內容只有謬謬兩段,84個漢字,14個標點符號,另附5幅插圖,最后加上一道16字(“農村和城市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的小問題就結束了。再如九年級第一課“生活在地球村”,第四節(jié)“做負責任的公民”整節(jié)內容僅由兩段共113個漢字,9個標點符號組成。

第二、課本中有較多而且內容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讓人一看便聯想滔滔,愛不釋手,有一種欲覽全書的欲望。例如八年級上冊共有各種插圖90幅,下冊有83幅;七年級上冊共有140幅;九年級全冊共有103幅,這些圖片不但在數量上多,而且還比較美,整本書的圖片,可以當作相冊來欣賞。例如:九年級課本第三頁的“烽火臺圖”,盡管這幅圖很小,只向我們展示了我國長城的某一局部,能夠眼觀的空間很有限,但那氣勢磅礴,彎曲延伸的長城卻讓我們感到它還在延綿不斷,沒有盡頭之感,同時也讓我們由衷地感覺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祖國大好河山的疆土之遼闊。

第三、每節(jié)中的“資料卡”、“相關鏈接”等注釋性內容較新穎,而且小巧伶瓏,讓人就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凝難點,不用查閱繁鎖的資料就能“就地解決”。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做到什么內容都清清楚楚,例如涉及到一些我們不清楚的法律知識時,我們可以不用去查閱相關的法律書本,厪要看一下課本上的‘法律鏈接 就解決了,真可謂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四、課本中每一節(jié)中的實藵性練習題針對性強,趣味性也樂在其中,使學生能做,樂做。例如:八年粧上冊第19頁“你認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經常發(fā)生的沖突有哪些?”學生在回答這一問題時,總是表現得滔滔不絕,似乎對他(她)們的父母有太多的“不滿”之感,在如此之類的教學中,我們簡直忘記了自姱是一為教師,而是一位“調解官”了。

2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備課方法

在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本人認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讀懂教材,讀透教材,并提練出要在黑板上進行板書的知識要點。因為板書講究美觀和節(jié)約時間,所以要板書的內容不宜太長,太復雜,應當做到文字盡少,但又不至于表達不清楚,即做到語言簡短,意思明白,言簡意賅。

第二、在完成板書的框架設計后,應舍得花充足的時間去收集一些相關的典型教學案例,而且這些案例應盡量是學生所知道的,熟悉的教學案例,例入教學。例如:七年級思想政治第六課“為堅強喝彩”,第一節(jié)“讓我們選擇堅強”,第一個知識點,“堅強意志的表現”——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迅速地判斷發(fā)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采取堅決的措施行動。

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所需要教學案例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堅強的阿姨在生死非常之際,冷靜、果斷地選擇自我斷臂自救,否則命臂無存。再如,2009年發(fā)生在本地的新橋煤礦事件中,四位礦工死里逃生的奇跡,這兩個典型的事例中,無一不有力地證明了在復雜的情景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所發(fā)生的情況、果斷采取堅決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教師應注重對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學生不理解的詞語的解釋,由于政治課并非語文課,所以在解釋中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語文課的慣例去解釋,或者說可以與語文學科上的解釋略有不同,如:“百折不撓”,可用一韌性較好的直尺在學生面前反反復復地折上幾遍,(當然只是象征性的演示,不可能太使勁,太認真)然后右手一放,直尺挺直如故,是為 “百折不撓”,“撓”即彎曲,屈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