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秋天的詩有哪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設計理念:
本詩詩句淺顯但詩境悠遠,詩蘊深刻。本課教學設計著力體現(xiàn)“兩重”:重誦讀品悟,重內(nèi)化積淀。即通過反復吟誦、想象補白、情景描述、對比閱讀等策略豐盈詩歌意象,立足“詩言”,理解詩意,體悟詩境,從而觸摸詩句背后的內(nèi)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不僅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和已有的知識,更引出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教學意圖]: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圍。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xiāng)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zhàn)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教學意圖]: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學生反復練讀)
[教學意圖]:明確讀詩要求,引出本堂課的中心問題。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指名朗讀)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生自由回答)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生觀察后回答,師指導書寫)
[教學意圖]:掃清讀詩障礙,識記生字。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指名朗讀)
[教學意圖]:結合本堂課的中心問題,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練習讀出詩的韻味。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梢栽谀愕臅蠈懸粚?,組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生自讀自悟再交流)
[教學意圖]: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詩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xiàn)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nèi)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jīng)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nèi)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教學意圖]:在見”與“不見”的對比中,以具體的景來感知內(nèi)心的情,以有形的物來映襯無形的思。在一遍遍說話、朗讀中,將學生帶入了古詩的意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見秋風、意萬重、說不盡、又開封,把詩人那種千言萬語訴之不盡的復雜心情,在反復的閱讀中進行揣摩、體會。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ㄖx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啊?故鄉(xiāng)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xiāng)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fā)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板書“思鄉(xiāng)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nèi)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fā)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教學意圖]:了解寫作特點。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課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意圖]:遷移延伸課文內(nèi)容,課內(nèi)外有機結合,通過對比了解詩歌的不同體裁,感悟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6、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傆幸惶炷銈冮L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什么是意象?一言以蔽之,意象就是熔鑄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首先,它跟客觀物象構成了一對反義詞,也就是說,凡是被詩人所思、所觸、所觀、所感的才是意象,否則就是客觀物象。比如說一朵花,開得很美,但它沒有被詩人所感知,它就只能是客觀物象,而不能成為詩人筆下的意象。其次,意象必須是詩人思想情感的載體。我們常說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現(xiàn)手法其實就是意象在詩歌中作用的一種體現(xiàn)。意象是主觀的、唯心的,它也只能是詩人思想情感的產(chǎn)物。再次,體現(xiàn)為意象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很廣泛,可以是人物(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也可以是詩人塑造的其他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象(比如日月星辰、花鳥魚蟲、風云雷電等)。
我們閱讀古代詩歌時,首先要做到讀懂詩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是我們解讀詩歌的突破口。
解題金鑰匙
對古代詩歌意象的鑒賞,初中階段考查的重點主要有識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義和體會詩人情感等。
一、識辨意象
題型:1.這首詩中有哪些意象?2.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3.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詩中哪些詞語透露出這一點?
解讀:這是對詩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題型,其考查點主要在于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義,答題時應細心讀詩,不放過一字一詞,因為古代詩歌中基本都是單音節(jié)詞,基本上一個字就是一個詞的意思。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詩,就寫出了枯藤、老樹、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意象,充分體現(xiàn)出秋思的意境。
答題要點:先用文句對譯的形式把握意象內(nèi)涵,再梳理、歸納意象內(nèi)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詞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題型:1.這首詩中的意象體現(xiàn)了哪個季節(jié)的特征?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了詩歌題目的特點?3.本詩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詩相比有何異同?4.詩中描繪出怎樣的一個詩人的形象?詩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點?5.從這句詩中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解讀:詩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形成一個整體,相互關聯(lián)、彰顯主題,其景物描寫往往體現(xiàn)在詩人的身世感懷上,或與詩人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密切相關;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意思是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頭發(fā)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從“白頭”和“簪”中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詩人悲涼的心境。
答題要點:如果詩歌中意象較多,就要對意象中的人、事、物、景進行歸類,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總結詩歌意象的總體特征;對景物描寫從遠近、虛實、動靜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歸納出意象特點;思考該意象對人物形象的襯托作用、對詩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義、體會詩人情感
題型:1.這首詩的某一意象體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感傾向?2.古詩中有些常見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義,請就這首詩中的某個意象具體談談它象征了什么?3.同樣是寫秋天,有的詩人悲秋,有的詩人贊秋,如果是悲秋,請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說說悲的具體情感內(nèi)容是什么;如果是贊秋,請找出其中贊秋的意象,并說出贊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讀:本類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在直觀了解詩歌意象特征的基礎上,進入到對意象內(nèi)涵的領悟。我們首先要留心識記一些詩歌中常見意象的象征意義。如梅、蘭、竹、菊等象征人高潔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離別相思之情,杜鵑、寒蟬、鷓鴣等代表離愁別緒與悲涼情感。然后根據(jù)詩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調(diào),體會詩人的具體情感等。此外,有些詩歌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因此,還要注意對詩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題要點:整體感知,確定詩歌情感基調(diào);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感知其象征意義;挖掘字詞,深入理解詩歌情感內(nèi)涵;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模擬訓練題
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西江月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詞的上片寫出了夏夜的哪些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
(2)詞的下片是如何寫“星”和“雨”的?體現(xiàn)出詞人怎樣的心情?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對“巴山夜雨”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離情的代用詞。
C.詩中兩次出現(xiàn)“巴山夜雨”,寄托了詩人對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誼,構成了詩歌音調(diào)與章法上的回環(huán)往復。
D.詩中兩處“巴山夜雨”都是實指。
3.試從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比較下面兩首詩中“風雨”的異同。
(1)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關鍵詞:詠春詩歌 賞析 教學步驟
教學目標
了解吟誦古詩的基本要求,做到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吟誦古詩。
掌握詩歌學習的基本步驟,以及詩人扣住早春特點寫景的方法,能品味佳詞妙句。
感受詩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寫過不少贊美春天的詩歌,還記得小學時學過的一首詩即白居易的《憶江南》嗎?一起念一遍。今天這節(jié)課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春的詩,也是白居易寫的,《錢塘湖春行》。雖然現(xiàn)在正值秋天,但我相信大家能從詩歌中找到春的蹤跡。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標題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對,時間、地點?!板X塘湖”是哪里?杭州西湖。那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春天的西湖走一趟吧!
二.初讀,讀出節(jié)奏
1.吟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屏顯)
2.個別讀
3.聽范讀
4.齊讀
三.譯讀,讀出畫面。
譯讀:初讀完了之后我們要進行譯讀。即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一下詩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讀。
詩歌有個特點,字數(shù)不多,但想象的空間卻很大,都說詩中有畫,我們剛才的解釋好像還不足以形成美的畫面,那下面我們以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為例:
(屏顯)請任選一聯(lián),運用想象,用描寫性的語言說說你所看到的畫面。
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頸聯(lián):“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在詩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范例】
頷聯(lián):幾處早早飛出的黃鶯,爭搶著棲息在向陽的暖樹上,婉轉悠揚地唱著春天的歌兒;在濕潤的湖岸邊,不知是誰家新到的小燕子,唧唧啾啾地忙著銜泥筑巢。西湖是鳥兒們理想的天堂,它們中的先到者早早地開始雀躍了起來。詩句在對鶯歌燕舞的動態(tài)寫照中,傳達出西湖生動的早春氣息。
頸聯(lián):放眼望去,形形的野花開的開,發(fā)的發(fā),搖曳在春風中,將要使人眼花繚亂;綠茸茸的春草還不夠深,騎馬走過,剛剛能遮住馬蹄―――花草都處在競相榮發(fā)滋長之中。可以想見,過后不久,西湖將開出一個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絢麗春天。
3.下面我們看一個短片,來欣賞一下另外一種形式的《錢塘湖春行》。(播放視頻音詩畫《錢塘湖春行》)
這個短片,很美,歌聲也動聽,其實,我們讀詩時在心里也可以放映這樣的動畫,只要你用心品讀,展開想象,你就能看到詩中隱藏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不怕詩寫得不美,就怕你想得不美。下面我們來進一步品讀詩歌。
四.品讀,讀出情感。
古人寫詩常常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為了精當?shù)赜煤妹總€字,往往要絞盡腦汁、費盡心思。這首詩中白居易寫“早春”,亦是如此,所用字數(shù)不多,但處處緊扣早春,字字皆妙筆,你能找出體現(xiàn)早春特點的字詞并賞析它的妙處嗎?(從準確度、表現(xiàn)力、修辭、想象空間等角度進行賞析)
教師示范:
比如:“水面初平”的“初”,是剛剛開始的意思,這里寫出了西湖水剛剛開始上漲,湖面與堤岸齊平的開闊景象,非常貼合早春特點。
2.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清新、充滿生機的早春,那么情、景向來是交融在一起的,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詩中有沒有直抒胸臆的詞語?(“最愛”)
下面我們就帶著感情吟誦一下,希望大家能讀出詩人內(nèi)心對西湖早春的喜愛。配樂齊讀。
3.寫法總結: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緊緊扣住景物的特征來寫春天,具體來說就是抓住了自然界中植物和動物的變化來寫早春。這一點值得我們在寫作時借鑒。
五.學以致用
賞析完了《錢塘湖春行》,相信大家對寫春的詩歌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就趁熱打鐵、學以致用,一起來賞析一下蘇軾的《惠崇》。
1.這首詩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圍繞一些問題。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畫面,加以適當想象。
2.對精妙的字詞加以賞析。
3.找出兩首詩在寫法上的共同點。
4.想一想,其他寫春的詩句中,還有哪些也是抓住景物特征來寫春天的。
關鍵詞:古詩教學;有效性;鑒賞;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147-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歌主要任務是誦讀,鑒賞的學習不多,初中階段,語文古詩歌教學任務很重,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啟發(fā)學生領悟鑒賞,才能提高古詩教學的有效性。但現(xiàn)實情況卻讓人難以接受,很多同行只是把詩歌意思翻譯一下,背誦背誦就完事了;就是有鑒賞的,也是按應試教育的出題模式出個問題分析一下,教會學生應試技巧就算完成任務。這些狀況對提升學生的古詩歌鑒賞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筆者結合《觀滄?!芬徽n,談談在古詩歌教學中如何提高古詩鑒賞教學的有效性。
1.善于激發(fā)興趣
古詩歌是古人所為,所以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沒有一定的文言功底確實不太好領悟。再加上小學古詩歌教學主要以誦讀為主,詩歌的鑒賞倒在其次。這些都給我們學生在自主學習古詩歌上帶來了許多障礙,所以學生不愛學習這類文章。但我們不能因為他們害怕學習古詩歌而放棄對其鑒賞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我們首先從興趣抓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鑒賞每一首詩歌之前,筆者都細心制作導學案、投影課件,盡量把古人所塑造的詩境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讓學生好好體會感悟,進一步領會詩歌的美妙,希望通過如此來增加學生學習古詩歌的興趣。如學習曹操的《觀滄?!芬辉姡瑸榱俗寣W生了解文中描繪的壯美景色,詩人的宏偉抱負,筆者給學生投影展示了曹操討伐袁紹歸來的得勝場景,滿足學生的視覺沖擊,趁機讓學生理解曹操寫作此詩歌的背景,初步體會作者那種凱旋后志得意滿的興奮心情;然后又把詩歌中作者描繪的景物用圖片的形式一一展示出來,感受一下壯闊無邊的滄海,洶涌澎湃的海浪,高高聳立的海島,以及島上生長茂盛的樹木。學生觀看后,筆者讓小組討論,體會作者打勝仗后觀賞美景該是怎樣的心情,想象一下"日月之行"和"星漢燦爛"蘊含在大海中的博大美景與詩人心情的關系。學生很快投入到小組討論之中,集中所有的精力積極參與,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沒有精神純粹應付。
這些表現(xiàn)都是因為興趣使然,所以我們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引起他們?nèi)の兜膶W習情境,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我想學生一定會喜歡我們的課堂。
2.關注自主預習
學生能否成功解讀古詩歌,關鍵還有一點,那就是自主預習的程度如何。有些教師認為學生預習不好檢查,再加上學生在預習時的表現(xiàn)不一,不好評價他們,所以一般不太重視預習,主要還是靠自己在課堂上賣力指導。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這樣,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雖然不一,差距較大,但如果沒有他們的自主預習,勢必會占用我們課堂的學習時間,耽誤教學進度不說,上課的效果也不佳。我們還是要學生能在學習詩歌之前進行自主預習,如果教師感到不放心,可以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要求,或是制定一個適合學生預習的導學案。比如布置學生預習《觀滄海》,教師可以明確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早讀課中完成這些任務,最少要讓學生把基本的文學常識、詩歌意義以及誦讀解決了,最好能夠結合課下的注釋,先行了解詩歌寫了哪些事物,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者查詢工具書或者討論了解,為下面的課堂高效學習做出積極的準備工作。
3.教會鑒賞方法
詩歌鑒賞技巧是初中詩歌教學中重要的任務之一,從新課標的要求可以看出,古詩詞鑒賞重在誦讀和鑒賞。所以我們要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學習古詩詞鑒賞的相關技巧。
首先是學會翻譯詩歌,這是鑒賞的前提。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一般是先寫景后抒情,可以教會學生找到詩歌中的意象,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結合詩歌中的詞語進行合理想象,初步在腦中形成詩歌的形象(一般是景物,有時是事物或人物),我們一般把這種翻譯叫做意譯,然后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藝術技巧的欣賞。
如《觀滄?!芬辉?,詩人首句破題,交作地點、事件,接著作者寫了觀察到的景色,主要寫了兩類事物,一類是觀察到的"滄海"景色,一類是想象到的日月星辰出自大海的奇特景色,這里可以啟發(fā)學生討論,鑒賞這十句寫景的句子,從藝術手法上進行分析。這首詩由于景物描寫中蘊含情感,所以緊接著讓學生繼續(xù)探討景情關系,從情景交融這種手法鑒賞其中蘊含的一統(tǒng)天下、希望建立功勛的偉大抱負。
最后別忘了拓展延伸訓練,如結合課外詩歌進行相關訓練,進一步鞏固學習課堂上學到的鑒賞方法;或積累同類詩歌的意象特征,提高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等。
4.巧用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是新課改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學講計劃"中積極倡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會合作、會探討、會聆聽、會講解,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一般課前小組長都能把古詩歌的誦讀、意義翻譯和文學知識的預習檢查做好,就連"質(zhì)疑"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導學案中給學生準備思考過的,上課時就可以利用小組"討論與展示"環(huán)節(jié),比如詩歌中寫秋天的凋零一般是表達悲傷的情緒,對于《觀滄?!分械?秋風蕭瑟"應該如何理解?怎么能從景物的描寫中體會到詩人的情感?詩人情感的把握除了依據(jù)景物的描寫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窺伺到詩人情感方向的蛛絲馬跡?把鑒賞古詩歌的主要鑒賞學習任務完成。教師做的最多的就是課堂的引導工作,遇到學生做得不好的地方進行補充說明,不懂的地方進行課堂集中講授,來加強學生的鑒賞能力。課堂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則需要教師引導并組織學生練習,有時也可以是知識積累工作。
關鍵詞: 詩詞閱讀教學 培養(yǎng)興趣 鞏固興趣 養(yǎng)成興趣
前一段時間聽了一位年輕老師一節(jié)詩詞閱讀欣賞課后,我深有感觸。多數(shù)語文教師可能會有同感:古典詩詞是陽春白雪,愿意上一節(jié)詩詞閱讀觀摩課的人很少,但古典詩詞以其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成就早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把古典詩詞發(fā)揚光大是當今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詩詞閱讀教學必將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結合聽課的感受,我談談對詩詞閱讀教學的想法。
一、厚積薄發(fā),培養(yǎng)興趣
詩詞閱讀教學對于教師來說就是一個博聞強記、厚積薄發(fā)、思想縱橫馳騁的過程;我們在組織學生誦讀和賞析詩詞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節(jié)外生枝”和“靈光一閃”,正是這“靈光一閃”和所謂的“節(jié)外生枝”推動了教學內(nèi)容的生成,甚至激發(fā)了思維的升華,最終使閱讀教學擁有了厚重感和應有的激情四射。
在這位年輕老師的課堂上,我覺得學生的表現(xiàn)無可挑剔,其中一名學生在談自己對楊巨源的《城東早春》理解時,說到了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襯托出自己對春天的與眾不同的想法,體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覺得在這時候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聯(lián)想在學過的古典詩詞里,有哪些能體現(xiàn)類似的情況的,學生會很容易地想到劉禹錫的《秋辭》,因為作者對秋天的認識是與眾不同的。我們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同一種事物面對不同的詩人為什么就有不同的描寫和思緒。由此深挖下去,我們會有很多其他的收獲;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升華。另外在這堂課上,我還發(fā)現(xiàn)這位老師盡量找一些自認為比較“穩(wěn)妥”的學生回答,殊不知,這樣實際上抹殺了課堂的精彩和厚重感,更熄滅了老師和學生真正的思想碰撞的火花,這樣的課實際上是一種作秀,更是對學生的誤導。
此外,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如果我們一成不變地繼承,那么就等于死記一些“古董”,這樣對我們及我們的后代又有什么用呢?就拿李商隱的《無題》來說,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照本宣科,開始可以不說它是愛情詩,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感悟,最后進行一些總結,這樣就會有很多的收獲。
二、趁熱打鐵,鞏固興趣
在充滿激情的詩詞閱讀欣賞課上,我們絕對不能放棄帶領學生鞏固興趣的責任。在這位老師的課上,我沒聽到迫切想聽到的東西,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種課就是給人看的,至于學生學得怎樣與老師無關,只要有形式或所謂的過程就行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的,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是一個長期工程,就是趁熱打鐵,及時鞏固興趣勢在必行。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堅持不懈地和我們并肩走下去呢?我認為讓學生動手去讀、去品、去寫,這一點非常關鍵。讓學生去寫古典詩詞的確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堅持去做,就一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讓學生及時熟讀并背誦有關的詩詞,還可以要求學生找尋更多的有關詩詞,為下節(jié)課交流或比賽做準備。(2)讓學生動手寫有關詩詞的讀后感,甚至鼓勵學生仿寫,抒懷。只要去寫,我們就可以找到一些寫得不錯的作品,由此我們就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在無形中推動了詩詞教學的步伐。(3)及時總結和交流,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掀起寫古典詩詞的熱潮。如在班級搞一些詩詞朗誦會,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比賽,甚至在一些活動型的課堂把好的作品展示出來,推動創(chuàng)作詩詞的熱潮向縱深發(fā)展。在此向各位展示我班學生創(chuàng)作的古典詩詞作品,與大家共賞。王嵐的《鄉(xiāng)情》:“五個音符串成歌,動聽美妙是鳥鳴。今日不想煩心事,靜聽鳥語使心寧。乍聞林間鷓鴣聲,悠悠蕩蕩牽心魂。江南煙雨疏而密,馬蹄得得是夢境?!庇岬ささ摹稇涽煊瘛罚骸凹t樓一夢傳千古,寶黛深情痛萬年。孤女自幼體多病,癡男落地玉隨安。觀園內(nèi)鉤心斗角,朝堂外誰者為善。紅顏自古多薄命,夜似霧紗罩觀園?!焙铎o靜的《夏夜》:“輕搖小扇步林間,如夢星星又點點。垂楊獻舞情切切,流螢飄忽意綿綿。遙望牽牛與織女,閑看流云和人間。今夜忘卻煩心事,轉覺身飄似神仙。“仲媛的《夏景》:”池邊蛙跳歌聲蕩,樹梢鳥鳴舞飛揚。柳絲拋葉千萬縷,百花開瓣十里香。鴨兒驚叫亂游戲,孩童撐艇急返鄉(xiāng)。流連池內(nèi)荷花美,發(fā)帶飄動蓮蓬上?!?/p>
三、細水長流,養(yǎng)成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個性化
“素質(zhì)教育是尊重個性,發(fā)展個性的教育?!倍Z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性學科,如何依托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引進知識的殿堂,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從關注文本、深入學生、開放課堂等策略打造個性化教學設計,使學生自由快樂學習,茁壯健康成長。
一、關注文本詞句,引導品味內(nèi)涵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應著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通過解析文本核心詞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情感,品味文本內(nèi)涵。如《麻雀》一課的教學設計:在導入課文時,教師出示文本情境貼圖,設置懸念:“當兇猛的獵狗張開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時,你能想象可能出現(xiàn)的情形嗎?”,從而點燃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其帶著疑問和文本展開對話;在引導學生潛心會讀,領悟情感環(huán)節(jié),通過抓住對關鍵詞語“無可奈何”的解讀,再現(xiàn)了小麻雀的弱小無助的形象,繼而引導學生學習“落”、“絕望地尖叫”、“安然”、“一種強大的力量”,通過品詞析句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麻雀對孩子無私的愛,使學生感受到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在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延伸:“你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曾感受到如此的愛呢?”,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的愛,升華文章的感情,使母愛這個話題得到了延伸,從而達到了教學目標。
二、珍視動態(tài)生成,呵護課堂開放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應該以發(fā)展的眼光展望教學,珍視師生互動之間擦出的智慧的火花。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適度的留白,智慧的調(diào)整,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自由發(fā)言,這樣使課堂走向開放、自由。這種開放不僅有目標、內(nèi)容的開放,還有過程、思路的開放,充分體現(xiàn)出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個性化。如:在教學《掌聲》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跳躍性地出示四個模塊:一、尋找掌聲。文中一共有幾次掌聲出現(xiàn)?分別在什么時候?二、了解掌聲。分別讀描寫掌聲的句子,想想掌聲有什么特點及區(qū)別?三、剖析掌聲。掌聲產(chǎn)生的效果有哪些?四、生化掌聲。掌聲表達了這樣的情感?你最想把掌聲送給誰?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然后再叫同學起來回答,最后總結同學們的答案加以補充。在這個案例中,教師不是原封不動地傳授知識,而是留給了學生自由討論、想象感悟的空間,這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有效地、積極地、愉快地在互動的氛圍里享受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使教學課堂在開放中充滿活力。
三、個性設計作業(yè),放飛學生思維
加德納指出:“對于一個孩子發(fā)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一個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而作業(yè)是教學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之一,它具有促使學生認知、能力以及情感全面發(fā)展的功能。所以,我們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作業(yè)新形式,讓學生有發(fā)揮和體驗的空間。
如:在學完《變色龍》時,可以讓學生將文章內(nèi)容以用漫畫的形式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或者是讓學生續(xù)寫文章;學了冰心的《紙船》時,與學生一起折疊出各種各樣的紙船,并引導學生課外查找閱讀冰心《繁星》、《秋水》等,呤誦其中表現(xiàn)母愛的詩篇;學完了《驚弓之鳥》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形象地畫出鳥的模樣來,也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學了這篇文章后的心情和這篇文章主要表達的思想等;學完了《秋天的圖畫》這一課文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guī)Ш⒆觽兊叫@里,田野里去尋找秋天,讓他們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秋天的愛。有的同學拍下了秋景,有的同學寫了一首小詩,還有的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畫成圖畫……個性化作業(yè),把孩子帶到了一個實踐的樂園,帶到了一個體驗的實踐場,既解決了老師為學生不交作業(yè)的問題而發(fā)愁,也解決了學生為交不上作業(yè)而擔驚受怕的無賴與恐慌。孩子的真情實感,都融入到自己的個性化作業(yè)中去。個性化作業(yè)不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培養(yǎng),而且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四、科學合理引導,促進和諧發(fā)展
閱讀教學中,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師放棄對于閱讀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導作用,要關注學生的閱讀審美經(jīng)驗。由于學生自我經(jīng)驗的局限性,在個性化閱讀中有一些不正確的理解,甚至是荒謬的地方。對于學生的這些體驗,教師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從中了解學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給予糾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此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把閱讀活動變?yōu)閷W生自我探究、自我w驗的活動,使學生在富于個性的閱讀活動中發(fā)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感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同時通過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閱讀成果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思考,充分展示個性和智慧。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和發(fā)展個性的主要陣地獨特的、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則是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的導火線,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只有突顯其個性,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享受學習,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曾倩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描寫立春的句子1. 正在拔節(jié)的麥苗兒,像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上。
2. 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3.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干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4. 隨著春天的到來,大地完全被綠化了,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整個春天都被綠色覆蓋了。
5. 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步。
6. 在春天里,動物們也從沉睡中醒來。小草開始發(fā)芽了,大地上到處都顯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綠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畫。
7. 春的到來,給大地又換上了綠衣裳,從表到內(nèi)都煥然一新。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鉆出地面。它們嫩嫩上午,綠油油的,肥胖的小葉兒像一個剛睡醒的胖娃娃。這一片,那一簌,給陡峻的山坡點綴上新的綠意。
8. 春天來了,小樹發(fā)出了新芽。樹葉經(jīng)過了冬天的孕育,現(xiàn)在終于發(fā)出了新芽。柳樹也長出了嫩芽,芽嫩綠嫩綠的,長滿了枝條。風一吹,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翩翩起舞。
9. 對于癡醉于春天的人來說,今年的春天或許有些殘酷,來不及欣賞陽春三月的青草初綻,冰雪消融。梨花帶雨,櫻花飛揚的盛春四月又要與我們擦肩而過。像流水從指尖東去,讓我這不愛春的人也倍感痛惜。
10. 春天,不像夏天那樣熱情奔放,也不像秋天果實累累,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更不像冬天晶瑩剔透,可春天是溫柔的,醉人的。我愛你,春天!
11. 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風很柔和,空氣很清新,太陽很溫暖;大田里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
12. 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13. 淡黃的陽光輕灑在身上,沒有夏日的熱情,沒有秋日的悲艷,更沒有冬日的感傷。溫柔地撫摸著心中那小小的夢想,忘卻“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承諾;拋開“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惆悵;脫去“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桀驁華裳。春天,我是否也該沉浸在這段暫得希望里?
14.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15.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著生命繁華的畫卷。
形容立春的句子1. 春雨沙沙地下著,有如繡花針,有如牛毛。河面的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河水中,一只只小蝌蝌頑皮地游著,好像在找它的媽媽,可愛極了。
2. 是誰在春意稍褪的時候唱起黑色的挽歌,是誰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守望白色的村落,我的水銀,我的煙火,還有我長滿鳶尾的黑色山坡,這些永遠不肯愈合的溫柔傷痕,只有在綠樹林花那一抹重比一抹的春*的感染下,才肯悄悄逝去。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隱藏在寂寞華裳下所萌動的生命力。
3.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 校園里,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魯象。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綴潔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小鳥們從家里飛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5. 鳥兒們歡快地唱著動聽的歌兒,在發(fā)了芽的柳樹上飛上飛下,用動人的舞姿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跳著春天的舞蹈。
6.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7. 披著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著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tài)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著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8. 蜜蜂嗡嗡地飛來飛去,忙著采花釀蜜。
9. 花兒們競相怒放,紅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五光十色。山上的桃花遠遠望去像云霞?;▋簜兘o世界穿了一件花衣裳,美麗極了。
10. 踩在她松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jié)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并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tài)。
11. 一群小鳥嘰嘰喳喳地從我們頭頂掠過,一只大蜜峰正落在一朵金黃的迎春花上,好看的蝴蝶飛舞在花叢中。春天到了,它們忙碌著,不辜負這大好時機。
12. 當冬天的嚴寒漸漸退去,春悄悄地到來了。山坡上的積雪漸漸融化,慢慢地露出青山一角,雪水順著泥土流下來,喚醒了沉睡在地里頭的所有生物。布局鳥歡快地歌唱著,自由地飛舞著,飛向森林,飛向城市,想世界宣告春天的到來。
13. 春天來到了冰凍的河流上。一輪紅日每天給河流溫暖,幫助河流把覆蓋著的冰塊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流得暢快,奏著“河水奏鳴曲”,叮咚叮咚響,仿佛在像春姑娘表示感謝。
14. 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們的心情更美。佝僂了整整一個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歡快的笑臉充滿著希望。公園里又熱鬧起來了,照相的青年人,釣魚的老人,捕捉昆蟲的小朋友,一個個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流連忘返。
15. 當春間二三月,輕隨微微的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因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人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
有關立春的句子1.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干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2.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綠茵遍野,嫩草像綠寶石一般發(fā)出悅目的光彩。
3. 河兩岸新生的草笑瞇瞇的,像是和低著頭蒲公英說悄悄話。草地邊,一棵棵、一行行的楊樹、槐樹……枝條綻出嫩綠的葉芽,舒展著嬌嫩的身軀,迎著溫暖的春風快活地生長著。遠處柳樹垂下的柔軟如線的枝條,在春風的吹動下,在空中輕輕搖擺,遠遠望去像一團團隨風飄的煙。
4. 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xiāng),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
5. 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jié)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6. 春天是人們所向往的季節(jié),人們總是在這個季節(jié)里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它正告訴我們:一年的愿望應該在春天計劃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時間是早晨,在春天里,人們就開始耕田插秧、栽樹等之類的農(nóng)活。候鳥們也從南方遷到北方來了,為田地里勞作的農(nóng)民們喝彩。鳥兒有的站在高樹上,有的干脆在田坎上,還有的立在“五線譜”上。正是這樣,使田地里的農(nóng)民倍感到歡樂,一切都熱鬧起來了。
7. 春天來了,頑皮的小草們從泥土里鉆了出來,綠油油的臉蛋上還帶著清晨的露珠。無論在小山上,還是在寬闊的街道旁,你都會看見小草的身影。如果在小山上,你會看見小草像綠毯似的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不忍心踩在上面。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啊!
8. 小蜜蜂在花瓣上跳起優(yōu)美的“8”字舞,并為春姑娘送上最甜的花蜜。
9. 春,也是一拱彰顯著生命神奇的畫廊。
10.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
11. 人們可喜歡春天了,因為這美麗的春天,給人以新的開始,新的收獲,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12. 春風飛過大地,大地變成一幅清新的圖畫:被人們收割過的草木茬上,又倔強地冒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們就在春風的吹拂下生長起來。大地變綠了,襯托著紅的、白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風吹來,那清新的花草氣息,直往人心里鉆,無論是誰,都會深深吸一口,像痛飲甘露一樣暢快。多爽啊!
13. 含苞待放的蕾一個個綻放成甜甜的笑厴,如夢,似霞,更像一雙無形的手在不經(jīng)意間流瀉的一首春天的詩。
14.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春天里鳥語花香,春天里充滿生機。難怪許多詩人和作家會贊美春天,畫家會以手中的畫筆來描繪春天。這真是一個春天!這樣的春天怎么會不令我們贊嘆呢?
15. 春天來到了正要吐絲的柳樹上。春姑娘像一個溫柔的媽媽。她陪著小柳樹一起聊天,并且給小柳樹充足的陽光、空氣、水份,為它梳妝打扮,柳樹變得更加婀娜多姿了,讓其它的小樹都另眼相看。
16. 春天來到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上。春姑娘像一只小蜜蜂。每天給它一些溫暖,給它送來美妙的歌聲,優(yōu)美的舞蹈。嬌羞的花兒,忍不住笑了。開得十分艷麗。
17. 墻角下蜷縮了一個冬季的薔薇花,早就乘著春風爬上了墻頭,用它那最嬌嫩的新芽迎接著春天的祝福。
18. 這是一個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像蛇,熊,青蛙……之類的冷血動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賞春天。小鳥鳴春,百花爭艷,小草發(fā)芽,燕子也飛回來搭窩了,春天使給大地恢復了萬紫千紅的氣氛。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教學乃是主渠道?!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語文課程除了要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還應當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語文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主陣地,語文教師就理所當然地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呢?有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經(jīng)過摸索總結,我認為語文課堂上最基本最直接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問題教學法。
一、問題教學模式提出的理論依據(jù)
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魯賓斯坦的“問題思維理論”指出,思維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思維起始于問題,是由問題情境產(chǎn)生的,而且是以解決問題情境為目的。前蘇聯(lián)教學論專家馬赫穆托夫創(chuàng)立的問題教學論認為,問題教學是一種發(fā)展性教學,在這種教學中學生從事系統(tǒng)的、獨立的探索活動是與其掌握現(xiàn)成的科學結論配合進行的,其方法體系是建立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問題的提出與問題的解決基礎上的。在問題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掌握科學結論,而且要掌握這些結論的途徑和過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維的獨立性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
二、問題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
根據(jù)問題教學理論,問題教學模式是指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由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fā)現(xiàn)、探究和解決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和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實現(xiàn)問題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和深思醞釀,提出假設,發(fā)表見解,引發(fā)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實驗驗證,最后達到應用,通過應用產(chǎn)生新問題,使問題逐步深入。并且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經(jīng)歷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zhì)。
三、問題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教學法是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打破按課文順序逐段講讀的限制,抓住與理解課文密切相關的幾個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和思考。由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面廣量大,因此教師應予以歸納整理,有針對性地選擇與課文重點、難點有關的問題提交學生討論。―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陶冶情操、增長技能等方面的方法,都屬于“問題教學法”的范疇。針對具體問題,找出相應的解答方法,對癥下藥,才是正確的。
問題情境設置要達到促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發(fā)生激烈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種以矛盾的沖突為基礎的問題情境的產(chǎn)生和解決,就成為教學過程與學生發(fā)展的動力。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應生動直觀,富有啟發(fā)性,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趣味導語、故事導入等手段將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欲望和探究問題的熱情。語文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很多,下面僅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1.用有趣的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講《石壕吏》古詩時,就可以用有趣的“猜謎”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PPT出示問題“猜猜他是誰?”
出示:他是唐代最偉大現(xiàn)實主義的詩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他的詩多沉郁頓挫。
后人尊稱他為“詩圣”。
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故被譽為“詩史”。
讓學生自行搜素腦海里的文學常識,自行尋找答案,既有趣又新穎,更激起了學生頭腦思維的整合功能,這樣就自然而然地由學生給出的答案“杜甫”進入到新課的學習。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快速進入了主題的學習,一舉兩得。
在教學《散步》一文分析人物形象時,教師采用“鮮花送給他(她)”的活動,那么,在這個溫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你這一束花送給誰呢?請用“我最欣賞,因為,從文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一個的人。”的句式回答。教師設計“鮮花送給他(她)”這一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既活躍了課堂又啟發(fā)了學生思維。
2.通過趣味性的語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授《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課時教師設計這樣的導入語:“最近在網(wǎng)絡上流行一個不是很好的形容詞――矮矬,大家都知道這個詞一般是用來形容外形氣質(zhì)不是很好的人的。其實這個詞,并不是什么新鮮詞,不信你看,幾百年前咱們的《西游記》里邊就有了。當然,這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詞,以后大家可千萬別用這個詞來打擊別人。不過從這個詞我們可以看出,《西游記》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西游記》中這樣有趣的地方還多得很,你們自己讀課文能找出類似這類的用詞么?”一下子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很快進入課堂學習。
3.由舊知識的拓展引出新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秋天》這一現(xiàn)代詩歌時,讓學生回憶平時學習現(xiàn)代文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再篩選可以用在詩歌學習上的有哪些?由修辭到結構再到語言、描寫方法等,給學生一個平臺探求學習詩歌的方法,并深入到文本的學習中,效果很不錯。
4.通過想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五柳先生傳》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五柳先生的生活大家想象一下,小組合作演繹出來,并加以最后的人物點評,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與推測,把陶淵明的《飲酒》、《歸去來兮辭》中的理解大膽地加入這課對人物的分析表演中,收到了不一樣的陶淵明的個性解讀,很成功。
將課堂交于孩子未嘗不是一種新的問題解讀法。
5.提取中心關鍵字、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九年級的小說文章時,我把《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變色龍》放在一起研討,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找出主題相同點,思考老師為什么要把這三篇串在一起學習?教師打破常規(guī)教學方法,也給學生一個打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思維,結果學生很快找到相同點“變”,由此展開新課的學習,既抓住了關鍵字又理解了中心,更激發(fā)了學生自我探究的欲望。
知識只有在應用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顯示強大力量,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生只有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把知識學活,才能提出新問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睂W生只有在解決問題時不斷提出問題,知識總量才能不斷增加。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從應用的實踐中誕生的,實踐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源泉。因此,我認為應用知識作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根本,學生在獲得新的概念和規(guī)律后,教師就及時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在質(zhì)疑、分析人物、理解課文中心、解讀文本、寫作練筆中獲得知識,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習中得到發(fā)展。
我以為詩歌欣賞,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想像聯(lián)想豐富拓展詩歌的內(nèi)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通過某一意象牽連出一些相關的古典詩詞,來豐富意象,拓展畫面,挖掘意境,增加情韻。努力借此讓學生體味詩歌意象所蘊涵的深意,從而使其學得極有興味,并認識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意象構造的重要。
由于學生剛上高一,又是農(nóng)村孩子,讀的詩不會很多,所以在上課思路上,我注重了對學生的牽引。一提到“引”和“牽”,恐怕有人會認為這是在走老路。但我認為傳統(tǒng)不該丟,一定程度的引導是必要的。況且我認為這堂課不得不引,這樣的鑒賞課,若全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恐怕會雜亂無章的。因而,我希望整個中學階段要增加古典詩詞的分量,而且老師在詩詞學習上要做得更好。只有如此,詩詞鑒賞才會從從容容。
下面是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一、引子
師:同學們,今天我背一首小詩給大家聽聽。(背誦《錯誤》)
師:知道它的名字嗎?
生:《錯誤》。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作者是誰呢?
生:鄭愁予。
(師板書“正愁余”)
生:錯了。是“鄭愁予”。
師:不錯吧。我有證據(jù)。作者原名鄭文韜。但為什么改名為“鄭愁予”呢?我疑心是從古詩詞中借來的。誰讀過辛棄疾的《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生1:我只記得其中兩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師:不錯。知道這兩句的意思嗎?
生1:是說青山擋不住滾滾東流的江水。
師:但這僅是字面意思。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大事,想著這兩句話,那會表達一種什么心思呢?
生2:我堅持要做的事,誰也攔阻不了。
師:實際是表明一個人做事的――
生2:決心。
師:對。辛棄疾是南宋抗金英雄。這兩句話是說――
生1(搶答):辛棄疾的抗金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就像那東流的江水永不回頭。
師:說得好。這兩句的后面是“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誰能解釋它的意思?
生3:傍晚深山里傳來鷓鴣鳥的叫聲,我獨自站在江邊,心情十分惆悵。
師:為什么惆悵呢?
生4:因為實際上辛棄疾的理想并沒有實現(xiàn),所以他心情沉痛。
師:這跟傍晚江面上茫茫的暮色有沒有關系?
生5:有。眼前的景是黯淡的。它給作者一種壓抑,讓作者感到沮喪。
師:為什么提到鷓鴣聲呢?
生6:鷓鴣的叫聲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或“不如歸去”。在敏感的詞人辛棄疾聽來,好像是提醒自己抗金無望,不可強求。
師:所以作者很苦悶。原來這一切都使作者愁苦?。∵@“愁”字是什么用法?
生:使動用法。使我愁苦。
師:哦?!坝唷本褪恰拔摇钡囊馑?。那么“愁予”的“予”呢?
生:也是“我”。
師:那么“鄭愁予”是不是從“正愁余”化用而來?而且正好用了某種修辭手段?
生:諧音雙關。
師:下面把辛棄疾的四句詩一起讀一下。
師:實際上,我想本詩作者的名字恐怕又是從屈原的筆下借來的呢。屈原的《湘夫人》開頭兩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狈g過來就是:湘夫人下降啊到了北邊的水灘上,放眼遠望啊使我(湘君)分外惆悵。“愁予”這個字眼有什么特點?
生7:有點多愁善感的味道。
師:那么《錯誤》的作者為什么改用這樣的名字呢?他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生8:一定讀過不少的古詩詞,尤其是婉約派的怕是讀了很多。
師:同學們,是這樣嗎?有沒有根據(jù)?
生9:有。作者雖是臺灣詩人,但他原籍河北,生于山東濟南。他父親是個軍人。他童年的時候跟隨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箲?zhàn)期間,跟隨母親輾轉于內(nèi)地各處。在避難途中,母親教了他不少的古典詩詞。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
師:所以,他的新詩處處流淌著古典的韻味。實際上,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卻酷似李白。而他自己本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xiàn)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這就難怪他把自己改名為鄭愁予了,表現(xiàn)得那么纏綿。而他的《錯誤》則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下面我們開始學習這首詩。
二、朗讀,背誦,整體感知
(先請兩位學生試讀,而后教師范讀并指導;而后讓全體學生自由讀兩分鐘,爭取背誦)
師:下面請大家思考一下,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12:寫的是一個女子等候丈夫歸來的故事。
師:從哪里看得出來呢?
生12:從一個“等”字看得出來。
師:對。你看得很準。
三、品味意象,拓展畫面,體會思婦的情感
師:下面我們學習第一節(jié)――“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大家齊讀一遍。
我提幾個問題大家思考?!敖稀笔莻€好地方嗎?能舉例說一下嗎?
生13:“江南”是個美麗的地方。白居易的《憶江南》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師:哦。原來江南是個繁華美麗的地方。
生14:我記得這幾句話,寫江南的美麗,但不知出自哪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p>
師: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的確宜人。誰知道它的出處?
師:沒見過?情有可原。老版教材上有,出自南北朝時南朝作家丘遲的《與陳伯之書》。
生15:還有,江南的生活是美的。
師:噢。不僅江南的風景美,而且江南的生活也美?說說看。
生15:有一首詩這樣說:“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p>
師:知道是誰寫的嗎?不知道?我說一下。是唐末詩人韋莊的《菩薩蠻》。懂得它的意思么?
生16:大致是說,江南美麗,游人到了江南,就該在江南過一輩子,不到年老就不要回家。要是回家了就會肝腸寸斷,傷心不已。
師:那就是說到過江南的游人舍不得離開江南,離開了會很留戀的。那值得留戀的是什么呢?
生8:一是江南的山水秀美,游于山水之間,心情無比舒暢。一是江南的少女美麗,比月亮還漂亮,讓游人留戀難舍。
師:這位同學恐怕也讀過不少的古詩。理解得很好。那如何理解“游人”呢?“游人”一般在什么年齡上游江南呢?
生17:“游人”大概就相當于“游子”吧。像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游子,在外漂泊,游蹤不定。一般地說生活不一定幸福。
師:理解得恰當不恰當?好!大家給他鼓掌!
師:“游子”是不是年老的時候才離開家鄉(xiāng)?
生:不對。年輕的時候。
生18:要不然也不會看中江南的美女了。
師:哦。好深刻呀。既然如此,“游人”留戀江南,不愿回家了,家里人會不會想他?誰想得最厲害?
生: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想他。最想他的是他妻子。
師:妻子深深地思念著他,他卻不想回去,這樣的人該稱得上――
生:薄情郎,負心人。
師:是不是游人都是這樣?
生:不全是。
師:但妻子對游人的思念卻是一樣的,一樣的深啊。課文中的女子是怎樣地思念丈夫的呢?思念的結果呢?看第二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大家齊讀。
師:最后一個詞“開落”讀得短促行不行?
不行。要讀成“開――落”,要讀得慢,音要響亮、沉穩(wěn)。課文中還有哪些詞也該這么讀?
生:“走過”“向晚”“緊掩”“過客”。
師:把這幾個詞所在的句子連著讀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
生:好像有一種節(jié)奏感。
師:對。有一種韻律美。
師:作者把“容顏”比作什么啦?
生:比作“蓮花的開落”。
師: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規(guī)?
生:不合乎常規(guī)。應該是名詞比名詞。應該比作“開落的蓮花”。
師:對。實際是把“容顏”比作“蓮花”。這么比的效果如何呢?
生:寫出了女子容貌的美麗。
師:是的,古人喜歡用花比女子臉面。如“見芙蓉懷媚臉,遇楊柳憶纖腰”(白樸《梧桐雨》)。誰還能舉例證明?
生18:“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笔钦f女子的臉龐像芙蓉一樣美麗。
師:是呀,芙蓉就是荷花。記得這兩句詩出自哪里嗎?把全詩背一下好嗎?
生:王昌齡的《采蓮曲》。(學生齊背)
師:很好。還有例子嗎?
生19:“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笔钦f女子的臉龐像桃花一樣美麗漂亮。
師:說得好。誰的詩?
生: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師:好。把全詩齊背一下好嗎?
師:很好。都背得來。那么,用“蓮花”作比還能寫出什么呢?
生:女子的純潔,品性的高尚。
師:有例為證嗎?
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師:對。那么作者為什么把女子的容顏比作“蓮花的開落”呢?
生20:“蓮花”盛開時是鮮艷美麗的;凋落后是枯黃的,不耐看了。用這一比喻,前者寫出了女子容貌的嬌美,后者寫出了女子容顏的憔悴。
師:也就是說,“蓮花”由開到落,不只是點出了季節(jié)的更替變化,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麗到憔悴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還可以由哪個詞看得出來?
生:“等”字。
師:從“蓮花”開等到“蓮花”落,說明了什么?
生:女子等待的時間很漫長。
師:我們有沒有過等人的經(jīng)歷?那是什么樣的滋味?
生21:焦急難耐。
生22:把人都等瘋了。
(生笑起來)
師:可見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我們看那位美麗的女子都等憔悴了,知道她憔悴的原因嗎?
生:思念丈夫啊。
師:對?!八季钊死稀保湃苏f得不錯。那么,那盼夫的女子在漫長的等待中心情到底怎樣呢?
生:欣喜,焦急,痛苦,寂寞,苦悶,怨恨!
師:好。同學們揣摩得不錯。有沒有自己的體驗?
生:有!
師:那我們跟那位可憐的女子不是產(chǎn)生共鳴了嗎?順便問一下,我說的“可憐”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同情。
師: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
生23:還有可愛的意思。是說長得美麗,值得憐愛。
師:有例子么?
生24:“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p>
師:還有《孔雀東南飛》上的句子――“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蓱z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師:好。下面我們學習第二節(jié),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那在寂寞中等待的美麗女子的。我們來具體體會一下她的心情。大家自讀一分鐘。
師:大家體會一下,“不來”“不飛”“不響”“不揭”四個詞,分散在句中,讀起來有什么效果?
生25:有一種節(jié)奏感,顯得很和諧。
師:說得好。讀起來有韻味。它們所在的句子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26:“不來”“不響”分別是“不飛”“不揭”的原因。它們又都是女子內(nèi)心寂寞封閉的原因。
師:說得有理。什么消息都沒有,一切都歸于沉寂,似乎空氣都凝結住了。她的脆弱的心承受得了么?
生:無法承受,悲苦到了極點。
師:“東風不來”,是不愿來,還是不能來?
生27:是不能來。
師:噢?為什么?
生27:因為到三月了,是暮春了。
師:哦。我想起來了――“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p>
(生跟著老師背李商隱的《無題》)
師:百花凋謝了,所以柳絮也不飛了。這是不是幸事呢?
生28:不是。是暮春了,春已去了。女子盼夫回家的希望又成了泡影,所以失望至極。
生29:還有,暮春時節(jié),年輕的女子最易敏感。她會感嘆時光匆匆,年華易逝,容顏衰老,所以更加愁苦不堪。
師:大家都認為東風不能來。講得都有道理。我想啊,東風恐怕是不愿來。它似乎是個有情人。大家能理解嗎?
生30:這里好像用了擬人。但我不明白東風不愿來的原因。
師:那從下一句――“三月的柳絮不飛”――來看吧。如果是“楊柳依依”,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時候,好不好呢?
生31:不好。
師:為什么?
生31:那位美麗女子看見青青的柳色會懊悔不盡的。有王昌齡的《閨怨》為證。
師:好。大家一起背一下。
(生齊背:“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師:哦。青青的柳色引出了無限的離愁別恨。這位平日里愁苦不愁苦呢?
生:不怎么愁苦。因為是她自己把丈夫送到戰(zhàn)場上求功名的,心里還有某種歡喜呢。
師:說得有理。但即便如此,一見到楊柳,那位女子還會產(chǎn)生愁情的??梢妱e離是多么難耐呀。但相比之下,本詩中的那種離愁別恨就更濃了。因為她所等的人不知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所以,不光人同情她,就連東風也舍不得惹她煩惱,不愿吹來,不愿吹綠柳條,不忍見柳條發(fā)青啊。我也引一首詩作證。李白的《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從這里可以看出,“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更襯寫出了女子的凄苦之情。那她為什么會見柳傷情呢?
生32: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傲迸c“留”諧音。是希望行人留下。所以文中的女子一見到柳,就想到了當時送別的情景。想當初,是千叮嚀,萬囑咐,叫他早回。如今冬去春來春又去,楊柳幾度發(fā)青了,可是他還沒有消息,能不見柳傷情嗎?
師:難怪李賀說“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還有戴叔倫的《堤上柳》寫道:“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庇终缢f:“一絲柳,一寸柔情?!边@時我們恐怕要幫她說一句:“愿得西山無樹木,免叫人作淚懸懸?!边@是魚玄機的《折楊柳》。
生33:怪不得“東風不來”,原來是“東風”不忍心啊。真得謝謝東風!
師:我們再想想看,這位美麗女子要是看見了柳絮紛飛,她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柳絮”如何理解呢?
生34:“柳絮”就是柳樹的花,人們也叫它“柳花”。這位美麗女子看見漫天飄飛的柳花,怕更是愁苦萬分。
師:也許她“欲與柳花低訴”,但“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這是黃邁《湘春夜月》中的句子。可見其無處訴說的哀愁有多深。
生35:我也想起見柳絮而生愁情的詩。如鄭谷的《淮上與友人別》中的兩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生36:我也想起兩句――“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边@是李益的《汴河曲》。
師:好。同學們讀的詩還真不少。
生37:我記起了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p>
師:你是說女子的愁苦像空中飄舞的柳絮一樣多啊。我們想想,這女子真是愁苦不堪啊。所以還是不見柳絮紛飛為好。所以,還真得謝謝――
眾生:“東風不來”!
師:但是,柳絮飛盡了,空中可能還有某種聲音也能觸動人的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情吧?是什么聲音呢?
生38:杜鵑的叫聲。
師:是嗎?它的叫聲有什么特別嗎?
生38:杜鵑,就是子規(guī)。在暮春時啼叫,聲音很凄切。
師: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規(guī)定為一種悲鳥,來表達傷春離愁思鄉(xiāng)之情。它在暮春時啼叫,可有例證?
生38:“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p>
師:哦。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記》。
生39:我有兩句――“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但不知是誰寫的。
師:柳永的《安公子》。
生40:還有賀鑄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p>
師:杜鵑啼血了,聽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師:不,文雅一點。
生42:泣血。
師:對。
生43:還可能聽到一種聲音。
師:什么聲音?
生43:笛聲。
師:說說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p>
師:哦,原來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讓人傷情!這傷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師:這座城有什么特點呢?
生44: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城中人百無聊賴,茫然無著落。
師:形容得好。我們想一想,城中的這位女子會干些什么呢?從電影、電視劇或者小說里找一找靈感。
生46:繡鴛鴦枕,繡合歡扇,打同心結。睹蝶兒雙飛,看鳥兒成對,望雙鶴交頸眠。
師:這位女同學舉的例子為什么都是成雙作對的?(眾生笑)
生46:這樣可以襯托出女子的孤單凄涼。
師:說得好。鳥兒成雙作對,人何時團圓呢?能不寂寞惆悵?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嗎?
生46:沒有。心情不平靜啊。
生47:也許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來了。
師:衣服做成了往哪兒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兒嗎?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無心縫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長時間了。
生48:也許在作畫。
師:畫什么呢?
生48:畫喜鵲登梅,也許是鴛鴦戲水。
師:喜鵲報信,鴛鴦成對,都是美好的。但對這位女子來說,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為什么嗎?
生:因為在現(xiàn)實中這一切一時都難以兌現(xiàn)。
生49:也許在寫詩。
師:把她的思念寄給遠方的丈夫。但我以為恐怕是作回文詩吧。前秦竇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蘇蕙用錦繡織成回環(huán)可讀的回文詩寄給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寫這樣的詩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許是在對鏡梳妝。
生51:不會。她怕照鏡子,萬一看出自己容顏衰老了會更傷心的。
師:對;這種猜測很合理??峙滤矡o心梳妝。古詩說:“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蹦芾斫狻懊麋R暗不治”嗎?
生51:鏡子上落滿了灰塵。好久好久沒照過鏡子啦。沒有興致呀。
生52:也許在拋梭織布呢?
師:恐怕也是無心吧。古詩說:“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闭媸前贌o聊賴呀!能理解“不復理殘機”嗎?
生51:自從丈夫走后,她幾乎就沒上過織布機。上面落滿了灰塵。當初沒織成的布,還擺在那里呢。沒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彈琴,彈古箏!
師:為什么?
生53:因為古箏彈出的聲音很哀怨。
師:但是,彈著彈著,出現(xiàn)什么情況啦?
生:弦斷了。女子淚流滿面。
師:哦。岳飛說――(師生齊背)“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師:也許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劉禹錫的《和樂天春詞》這樣寫道:“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到玉搔頭?!痹娭性谕ピ褐袑ǔ錾?,以至蜻蜓停在她的頭上也不知覺。這寫出了什么呢?
生:的寂寞無聊。
師:這時樹上只有不多的花兒,大部分都凋謝了。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蓖瑢W們,會不會是這樣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許她在仰望明月呢。
師:是嗎?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師:哦。是想讓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帶給她的丈夫。這女子確實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無名氏寫的詞,可能會傳達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遙望似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一部分學生跟著背)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說不是一個薄情郎?
師:由上分析,我們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涼和無所依憑。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這里又用了一個比喻。本體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師:喻體是“向晚”嗎?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師:“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跋颉笔恰敖咏薄白呓薄翱拷钡?。李商隱的《樂游原》里有“向晚”一詞。
師:學過這首詩?一起背一下好嗎?(生齊背)
為什么要用倒裝結構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嗎?
生55:用倒裝結構,突出了“向晚”的動作性,就像上文的“開落”下文的“緊掩”一樣,它把事物的變化過程寫出來了。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無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漸漸地灰暗起來。
師:說得精彩。大家鼓掌!
師:那么,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處呢?這位女子又立在何處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頭,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陽西下,等到暮色降臨了,成千上萬的人從她面前走過了,沒有一個是她要等的。這時我們肯定能想起溫庭筠的《憶江南》。同學們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我們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無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著沉重的腳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悵,那失落,那痛苦,隨著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無限延伸而加重。正是――離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遠更無窮。(生鼓掌)
師:這位同學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兩句――“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饼R讀一下。
師: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為“跫音不響”,沒指望了。
師:不錯。這里我舉王昌齡《西宮春怨》中的兩句詩補充解釋一下――“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贝蠹铱纯?,“春帷不揭”還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長”啊。
師:對。這里還有一個典故?!妒斑z記》上說:“越貢二美人于吳,吳處以椒花之房,貫細珠為簾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睂m女呢,有滿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簾。這位女子也是一樣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見什么嗎?
生:明月。
生57:我記起來了,――“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p>
師:哦。明月無情,明月惱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緊掩”好理解了吧?
生:因為“跫音不響”,沒有任何指望。還因為怕見明月。
師:對。有理。不過我還借一首詩談談另外的看法。劉禹錫的《春怨》寫道:“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薄按河怼?,是說春天要過去了,已是暮春了?!袄婊M地”呢,象征美人遲暮。詩中女子感到自己年歲大了,容顏衰老了,所以不愿開門看落花。那么,課文中的女子是不是也有這種心理呢?
生:有。
師:好?,F(xiàn)在誰接著剛才那位同學對上一句的推想,擴展一下這兩句的情節(jié)內(nèi)容?
生58:不知何時,夜已很深了,街上空蕩蕩的,一個人影也沒有,一點聲息也聽不見。不得已,這位女子關上了窗戶,放下了窗簾,熄滅了燈火。但并沒有睡下,只是坐在黑暗里,沉思默想,一個人咀嚼著寂寞、痛苦和失望。
師:好。設想得很合理。情景生動,形象鮮明。下面把第二節(jié)內(nèi)容齊讀一遍。
師:下面我們學習最后一節(ji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贝蠹引R讀一遍。
師:達達的馬蹄聲傳來了,多么動聽。我們設想一下,那位女子聽到了該是怎樣的反應呢?扣住“美麗的錯誤”,接著上面的情節(jié)進行推想。
生59:那位可憐的女子,聽到達達的馬蹄聲,十分驚喜,從座中站起來,激動得差一點暈倒了。稍稍定了神之后,便揭開窗簾,打開窗戶,急切地向外張望,甚至打開房門,跑下樓,沖到青石的街道上。可是當她跑到了街口,馬蹄聲已遠了,人已不見了。留給她的是痛苦、失望和怨恨。日思夜盼的心中的“他”啊,究竟在哪兒呢?這時便情不自禁地埋怨起那個“他”來了。我們可以借李益的《江南曲》幫她一下――“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這時她又無意中抬頭瞥見了空中的明月,心中的怨氣更大了。我們借呂本中的《采桑子》幫她泄一下怨憤――“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師:設想得很有情趣。引用又恰到好處。在推想中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大家跟我把他引的兩首詩讀一遍。
師:騎馬走江南的“我”走了,那位可憐的女子會不會目送呢?說說看。
生60:雖然是個“美麗的錯誤”,但那癡情的女子恐怕還在目送“我”的遠去,恐怕在幻想視野中的“我”會變成她心中的那個“他”。
師:哦。這時的她也許在自言自語或暗自嗟嘆――“應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p>
師:這時我們順著女子的視線望去,那位男子漸漸地遠去,慢慢地消逝在茫茫黑夜中。而那女子的離恨是恰如那男子的足跡,“更行更遠還生”啊。
四、總結
師:下面大家把這首詩一起背誦一下,然后思考幾個問題。(生齊背)
就題材來說,這是哪一種類型的詩?
生61:是寫妻子思念外出遠游的丈夫的詩。
師:表達是對的。給它定個名稱吧。
生:閨怨詩,或者思婦詩。
師:這兩種看法都可以。有沒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62:是寫在外遠游的人思念妻子的詩。
師:可不可以呀?有沒有根據(jù)?
師:找不出理由?那放一下。先給這類詩定個名稱吧。
生63:叫游子詩。
師:可不可以?說是游子吟行嗎?我們能記起誰的詩?
生:孟郊的《游子吟》。
師:好。一起背一下。
師:現(xiàn)在回答剛才放下的問題。柳永的《八聲甘州》寫了游子失意苦悶和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下闋我背給大家聽聽――“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其中“望”是“凝望”“呆望”的意思。大家聽清了嗎?哪幾句寫游子對妻子的思念?
生:“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p>
師:這不是寫妻子想念他嗎?他怎么知道???
生:是他想像出來的。
師:為什么要這樣寫?
生:更能寫出他內(nèi)心的愁苦。
師:課文有這樣的內(nèi)容嗎?
生:有。中間部分可以看作游子心中想像的內(nèi)容。
師:說得好。所以這首詩也可以叫作――
生:“游子吟”。
師:詩題為“錯誤”,這“錯誤”是因誰而引起的呢?
生64?押因“我”而起?!拔摇辈皇菤w人,是個過客。女子產(chǎn)生了錯覺,誤會了,因而空歡喜一場。
生65?押因“女子”而起。女子另有所盼,另有期待。在她的眼中,“我”不是她的“歸人”,而“是一個過客”,所以她“窗扉緊掩”“春帷不揭”?!拔摇币詾椤拔疫_達的馬蹄”會叩開她的窗扉,會掀開她的窗帷?!拔摇边@種錯覺、錯誤的判斷,讓自己空歡喜一場。
師:為什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
生66:因為“達達的馬蹄”聲,打破了女子內(nèi)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漣漪,給了她片刻的驚喜,片刻的歡愉。另一方面,“我”的心也產(chǎn)生了悸動,產(chǎn)生了欣悅之情。
師:所以,雖是錯誤,卻很美麗,而且讓人回味不盡。
師: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把這首詩再一起背一遍。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