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端午節(jié)詩句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端午三首》
2、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3、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屈原祠》
4、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處州禁競渡》
5、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6、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小重山·端午》
7、兒女紛紛夸結(jié)束,新樣釵符艾虎。——《賀新郎·端午》
8、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端午》
9、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點絳唇》
10、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賀新郎》
11、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1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3、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春晚嘆》
14、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
1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鷓鴣天》
16、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端午》
17、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同州端午》
18、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端午日賜衣》
19、香蒲角黍,對暑悄無言,梅雨細,麥風輕,悵望空垂淚。——《驀山溪》
20、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21、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2、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浣溪沙·端午》
23、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24、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澡蘭香·淮安重午》
25、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6、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詩》
27、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28、好酒沈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少年游》
29、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已酉端午》
30、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南鄉(xiāng)子·端午》
31、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32、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33、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34、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小重山·端午》
35、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如夢令》
36、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
37、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和端午》
38、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quán)《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
3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浣溪沙·端午》
40、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十五夜觀燈》
4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42、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賜百索》
4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浣溪沙·端午》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66-01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用文字記載了長達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的光輝歷程,形成了中國文明于世界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站在時代的講臺,手執(zhí)新教材的語文教師,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歷史使命,讓學生在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使中華文化傳統(tǒng)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詩文
1、誦讀積累
我們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求三至六年級的學生主要背誦我校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經(jīng)》和《重慶市國學經(jīng)典誦讀》,以及唐詩宋詞中的經(jīng)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校園。要求學生對所選內(nèi)容反復朗讀,以至熟讀成誦,牢記在心。這個誦讀的過程,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2、情境解讀
傳統(tǒng)文化是厚重的,時代的變遷使有些詩詞句的內(nèi)涵顯得深奧,學生不易接受,針對此種情況,我利用朝讀課的時間為學生講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鑿壁借光”“程門立雪”等,他們聽了故事,了解了歷史,體味了詩詞的蘊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了文化底蘊。
3、節(jié)日熏陶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此期間開展的傳統(tǒng)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詩篇,在清明祭掃烈士墓時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將節(jié)日融入中華經(jīng)典誦讀的內(nèi)容,能激發(fā)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jié)相關的一些信息,如端午節(jié)有哪些別名?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與哪些著名的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魂歸汨羅江的事跡嗎?端午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在查詢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jié)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而且使學生積累了寶貴的寫作素材,提高了語文學習水平,可謂一箭雙雕。
二、親近古詩文
語文本來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歷來是一個人文化水準的最外在、最鮮明的標識。因此,我們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力求語文課多一點文化氣息,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魅力。
1、創(chuàng)設文化課堂教學情景
(1)空間情景: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詩,一句名言,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2)導語情景: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在教學《匆匆》時,用漢樂府《長歌行》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導入語,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流逝的時間我們不能碌碌無為,自然地導入新課,使學生茅塞頓開。
2、創(chuàng)設知識課堂教學情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大量的引用古詩詞主要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愛國主義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小學生都會接觸到的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王昌齡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都抒寫出了他們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親人的關愛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高適的《別董大》、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詩都是為朋友而作,表達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古詩這一顆璀璨的歷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三、走進傳統(tǒng)民俗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尋根,探得寶藏。我們要建立起開放式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把書本學習同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成為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消費者,而且是文化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要將人類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內(nèi)化為學生的人格、氣質(zhì)、素質(zhì)。在誦讀《三字經(jīng)》的過程中,讓學生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上付諸行動,實施了“孝”的活動,布置了愛心家庭作業(yè)。開展了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問候,送上一首兒歌,送上一杯熱茶)“三做”(做一回家長,做一次家務,做一件好事)活動,從日記和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到他們的行動,受到了家長的好評?!傲佳砸痪淙张瑦赫Z傷人六月寒”,在禮儀之邦――中國,我們有禮,更應該守禮。因此,我們還對學生進行了“禮”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從小學做有禮貌的人。待人有禮,處事有禮,接物有禮。讓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發(fā)揚光大,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一、頂針式
例1(常德)班級舉辦詩歌朗誦活動,其中有一項內(nèi)容是“詩詞拉力”。要求同學們將所給詩詞上句的最后一個字,作下句的第一個字。請你完成下面的拉力。
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風___________
【解析】這里就像修辭中的頂針一樣,用前一句詩的最后一個字作后一句詩的字首。這里前一空可以填:“半卷紅旗臨易水;郁孤臺下清江水;白毛浮綠水”;后一空“風正一帆懸;風雨不動安如山;風煙望五津;風掣紅旗凍不翻”。
二、主題串聯(lián)式
例2(三明)根據(jù)語境默寫。
奉獻是什么?奉獻是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 ”的堅貞不渝;奉獻是龔自珍“__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人生態(tài)度;奉獻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的英雄氣概;是范仲淹“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而今,奉獻就是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成為美好的人間。
【解析】這里都是圍繞“奉獻”這個主題來串聯(lián)詩句內(nèi)容,所填的內(nèi)容是圍繞詩句的語境來填。答案是:“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
三、仿寫式
例3(金昌)仿照下面一段話的句式,仍以“幸福是”開頭,恰當引用古詩詞名句,仿寫兩句話,組成一個排比句。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___________。
【解析】一般的古詩文默寫都是只要填寫即可,這里還與仿寫互相摻合形成一種新的形式,可以說既是仿寫又是默寫。答案示例:幸福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幸福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zhí)著;幸福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
四、聯(lián)想式
例4(咸寧)溫庭筠用“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動地傳達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也寫過與此意境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
例5(黃石)游子思鄉(xiāng)是我國古代詩歌永恒的主題。元人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來表達游子遠離故鄉(xiāng)的憂愁,唐人崔顥在《黃鶴樓》中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fā)暮色四合時登高遠眺所引發(fā)的鄉(xiāng)愁。
例6(黃石)《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p>
【解析】這里的默寫是一種聯(lián)想式的,是一種相似的聯(lián)想。答案示例:例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崩?.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例6.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五、時政式
例7(麗水)從今年開始,國務院將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納入國家法定節(jié)日。古詩詞中有許多吟詠這些節(jié)日的句子,請你從這三個節(jié)日中任選一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______________
例8(達州)請根據(jù)提示和上下文用詩文原句填空 。
(1)大災之后,有的親朋離散,至今仍無音訊,讓我們用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來為他們祝福吧。
(2)只要團結(jié)一致,堅定信心,就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再建美好家園,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解析】這里的默寫是與時政緊密聯(lián)系的。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與政令,時事新聞等都是語文試題的設題材料。答案示例:例7.清明節(jié)可以填寫:“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或“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黃庭堅) 端午節(jié)可以填寫“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宋?文天祥) 或“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唐?李隆基) 中秋節(jié)可以填寫“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或“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例8.(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專題式
例9(臨沂)古詩文默寫。
陸游一生作詩近萬首,而他總結(jié)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卻只了了十字:“汝果欲作詩,工夫在詩外。”后學者普遍認為,這詩外“工夫”主要體現(xiàn)為偉大的愛國思想、寬博的恤民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責任意識和堅強的民族氣節(jié)等。也正是有了這種種詩外的“工夫”,才有了無數(shù)啟人智慧、教人向善、催人奮進
的妙文佳句。上面畫橫線的短語分別代表了詩外“工夫”的6個不同角度,請你任選其中5個角度,各默寫出一個與其內(nèi)容相符或相關的古詩文名句。
①愛國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恤民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道德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
④理想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
⑤責任意識: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民族氣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就是針對一個詩人的專題性默寫,都是要求寫陸游的詩。愛國思想可以填寫“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钡?恤民情懷的可以填寫“鐵騎無聲望似水?!?道德情操的可以填寫“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理想信念的可以填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責任意識的可以填寫“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民族氣節(jié)的可以填寫“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p>
七、整段、整篇式
例10(赤峰) 默寫課文選段。
(1)諸葛亮《出師表》中“先帝知臣謹慎”至“則攸之、、允之任也?!?/p>
(2)酈道元《三峽》中“自三峽七百里中”至“良多趣味。”
例11(安徽)默寫李商隱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般我們接觸的試題都是只要求寫句子,這里要求寫一段或一首詩。答案:例10略。例11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p>
八、關聯(lián)式
例12(蘇州)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
①會當凌絕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② 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③ ___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__________________》)
例13(長沙)王勃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例14(鹽城)國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詩句中的“國”指當時的國都 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以往的默寫都是局限在古詩詞與現(xiàn)代詩歌中的名句,現(xiàn)在還要求填寫古詩詞的作者、題目與詩中的詞語的意思等。例12與例13在填寫詩句時還要求寫出相應的作家與篇名,例13在填寫詩句的同時還要求寫出詩句中的詞語的意思。答案:例12中①填寫“一覽眾山小”與“ 杜甫”,②填寫“但愿人長久”,③填寫“長風破浪會有時”與“行路難”。 例13填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例14填寫“城春草木深 ”與“長安”或“西安”。
九、修辭式
例15(河南)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昂鋈缫灰勾猴L來,__________________”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___ ”,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xiàn)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解析】這里所涉及的內(nèi)容是詩的修辭方法,可以填寫“千樹萬樹梨花開、 家書抵萬金、化作春泥更護花”即可。
十、綜合式
例16(長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惫糯荣t有這樣風范的人不勝枚舉,請寫出初中課本內(nèi)學習過的古詩詞中能表現(xiàn)堅定信念,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的連續(xù)兩句,并標明作者或出處。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或出處: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個題目既有所圍繞的主題“表現(xiàn)堅定信念,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又要寫詩句,還要寫出作者或標題等,綜合性很強。示例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②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④烈士幕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⑤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十一、圖文式
例17(來賓)默寫填空。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填空。
(10分)
1.《竹石》是一首題畫詩,作者鄭燮,號
,
代書畫家、詩人。本詩第一句用一個“
”字充分表現(xiàn)了竹子
的性格;第二句寫出了竹子生命力的
;后兩句中“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指的是
,進一步表現(xiàn)了竹子
的精神。
2.《詠柳》一詩的作者是唐朝的
。在這首詩中,作者贊美了
,表達了作者對
的無限熱愛。
二、詩詞積累。
(38分)
1.將對應的詩題、作者、詩句連起來。(5分)
《示兒》
杜牧
但悲不見九州同
《梅花》
陸游
孤光一點螢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獨自開
《舟夜書所見》
葉紹翁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遙指杏花村
2.在下列詩句中填上恰當?shù)臄?shù)字。(7分)
(1)春種(
)粒粟,秋收(
)顆子。
(2)南朝(
)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人間(
)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4)不知細葉誰裁出,(
)月春風似剪刀。
(5)飛流直下(
)尺,疑是銀河落(
)天。
3.填花名,將古詩補充完整。(4分)
(1)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
(4)(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根據(jù)提示寫古詩名句。(11分)
(1)高適有兩句詩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有兩句送別詩的意思和它相反,這兩句詩是:
,
。
(2)當我們在外地過節(jié)時,常常引用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
,
”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小時候聽奶奶給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只知道織女不僅漂亮,而且非常勤勞?!短鎏鰻颗P恰分小?/p>
,
”是對織女勤勞形象的完美詮釋。
(4)《馬詩》中詩人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詩句是:
,
。
(5)讀詩句,品經(jīng)典。王安石《元日》中“
,總把新桃換舊符”讓我們感受到了節(jié)日的喜慶與祝福;鄭燮《竹石》中“
,任爾東西南北風”體現(xiàn)了堅韌、頑強的精神;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須縱酒,
”展現(xiàn)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5.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11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
,草色遙看近卻無。
(3)君看一葉舟,
。
(4)
,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5)好雨知時節(jié),
。
(6)山下蘭芽短浸溪,
。
(7)
,但悲不見九州同。
(8)暖風熏得游人醉,
。
(9)洛陽親友如相問,
。
(10)月出驚山鳥,
。
三、綜合知識積累。
(16分)
1.小學古詩文中有許多描寫邊疆戰(zhàn)士、邊塞風光的詩歌,善寫這類詩的詩人我們稱為邊塞詩人。下列哪位詩人稱得上是邊塞詩人?(
)(2分)
A.李白
B.王昌齡
C.杜甫
D.蘇軾
2.“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中的“梅”和“
”被人們喻為花中四君子。(
)(2分)
A.松、竹、蘭
B.菊、竹、蘭
C.菊、松、竹
D.蘭、竹、荷
3.下列古詩描述的節(jié)日依次是(
)(2分)
①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③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A.①春節(jié)
②中秋節(jié)
③端午節(jié)
④除夕
B.①元宵節(jié)
②中秋節(jié)
③清明節(jié)
④春節(jié)
C.①寒食節(jié)
②七夕
③中秋節(jié)
④春節(jié)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中秋節(jié)
④元宵節(jié)
4.與韓愈、柳宗元、“三蘇”合稱為“唐宋家”的是(
)(2分)
A.王安石
楊萬里
歐陽修
B.曾鞏
楊萬里
歐陽修
C.王安石
曾鞏
歐陽修
D.曾鞏
王安石
楊萬里
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書房命名的一項是(
)(2分)
A.《聊齋志異》
B.《杜工部集》
C.《稼軒長短句》
D.《臨川先生文集》
6.文學常識填空。(6分)
(1)“四書”指四部儒家經(jīng)典,即《
》《大學》《
》《孟子》。
(2)在中國文學史上,《
》是一部藝術(shù)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說,作者是明代小說家
。
(3)成語“高山流水”涉及的兩個歷史人物是
和
。
四、說說下列詩句分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4分)
1.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
)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
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
五、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17分)
(一)絕
句(11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繪的是
季的景色。(3分)
2.這首詩描繪的景致形象鮮明、色彩鮮艷,短短28個字描繪了六種景物,這六種景物是
、
、
、
、
、
。(3分)
3.詩中有聲有色,動靜結(jié)合,其中表示顏色的字是
,表示聲音的字是
;表示動景的句子是
,
,表示靜景的句子是
,
。(4分)
4.根據(jù)詩句內(nèi)容,可以推知詩人的觀察地點應是(
)(1分)
A.柳樹下
B.窗前
C.西嶺
D.門外河邊
(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分)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這首詩是
代詩人
的作品,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詩”。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
的心情。(3分)
2.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3分)
(1)“初聞涕淚滿衣裳”中詩人流出的是喜悅的淚、高興的淚。
(
)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鄉(xiāng)去了。
(
)
(3)詩中的“妻子”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
六、文言文閱讀。
(15分)
學
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這篇古文的作者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2.請將短文中橫線處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2分)
3.請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2分)
思
援
弓
繳
而
射
之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誨二人弈。
(
)
(2)思援弓繳而射之。
(
)
(3)為是其智弗若與?
(
)
(4)非然也。
(
)
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6.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兩個智力條件差不多的學生,跟隨同一個老師學習,效果卻不同?(2分)
古詩文積累與運用參考答案
一、1.板橋
清
咬
堅韌
頑強
遭遇的挫折與磨煉
堅忍頑強
2.賀知章
春天里柳樹美麗的姿態(tài)
春天和大自然
二、《示兒》
杜牧
但悲不見九州同
《梅花》
陸游
孤光一點螢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獨自開
《舟夜書所見》
葉紹翁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遙指杏花村
2.(1)一
萬
(2)四百八十
(3)四
(4)二
(5)三千
九
3.(1)桂花
(2)荷花
(3)杏花
(4)桃花
4.(1)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3)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4)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5)千門萬戶曈曈日
千磨萬擊還堅勁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5.(1)白雨跳珠亂入船
(2)天街小雨潤如酥
(3)出沒風波里
(4)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5)當春乃發(fā)生
(6)松間沙路凈無泥
(7)死去元知萬事空
(8)直把杭州作汴州
(9)一片冰心在玉壺
(10)時鳴春澗中
三、1.B
2.B
3.C
4.C
5.A
6.(1)中庸
論語
(2)西游記
吳承恩
(3)伯牙(或俞伯牙)鍾子期
四、1.夸張
2.比喻
3.設問
4.擬人
五、(一)1.唐
杜甫
春
2.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雪船
3.黃、翠、白、青鳴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B
(二)1.唐杜甫忽聞朝廷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
2.(1)√
(2)×
(3)×
六、1.孟子
2.專心致志
惟弈秋之為聽
3.思/援弓繳/而射之
4.(1)教導
(2)引,拉
(3)智力
(4)這樣
5.(1)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1.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史久遠,文化底蘊也非常豐厚,而傳統(tǒng)文化作為先人意志以及智慧的結(jié)晶,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靈魂,我們有必要深入的學習和傳承這些傳統(tǒng)文化,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是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的重要元素,對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1]。此外,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倫理道德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正確看待自身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2.1研究文章背景,感知傳統(tǒng)文化
編入初中語文教材的古詩詞以及文言文中蘊含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而中學生在學習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時,僅僅以背誦和理解詩詞、文言文抒寫情感的方式來學習淺顯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想要讓學生深層次的了解和學習傳統(tǒng)文化,還需要讓學生對這些詩詞、文言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故事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和掌握,才能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情感特征。例如,在學習《觀滄?!愤@首詩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作者曹操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從而結(jié)合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來理解詩句的含義,加深學生的印象,領悟詩中的壯麗情懷。
2.2閱讀古詩詞,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當代人們的心也變得比較浮躁,中學生也不例外,長期受到外界環(huán)境以及多元社會文化的影響,使得許多中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產(chǎn)生迷茫,逐漸缺少了民族豪情與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幫助學生再次拾起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例如,引導學生多閱讀和體會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書寫情懷,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并學習傳統(tǒng)文化對我國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從而,通過傳統(tǒng)文化感染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3閱讀名著,增強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包含了許多現(xiàn)代人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也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除了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四大名著外,還有許多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值得學生去閱讀,從中感受民族文化,領悟民族文化,將傳承與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為己任,增強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教學《出師表》一文時,可讓學生先去閱讀《三國演義》中的相關章節(jié),然后再對這篇文章進行分析,領悟諸葛亮出師時的心情以及書寫《出師表》時的激動情緒[2]。此外,教師還可通過選取經(jīng)典文學名著中有趣的片段來引導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原著的動力,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經(jīng)典名著原著的習慣,從而逐漸增強其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2.4學習傳統(tǒng)習俗,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將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發(fā)揚下去,也借傳統(tǒng)文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學習傳統(tǒng)習俗,了解這些習俗的來源與歷史背景,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這些習俗存在的深意。例如,引導學生探討“端午節(jié)”的由來,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情懷;了解“中秋節(jié)”的文化底蘊,了解不同地方中秋節(jié)的過節(jié)方法,體會月亮中的思鄉(xiāng)情節(jié)[3]??傊?,學習傳統(tǒng)習俗就是讓學生從這些習俗中去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傳承中華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
那么,詩詞歌賦如何同語文教學結(jié)合,又怎樣發(fā)揮其作用呢?
一、造成氣氛,激發(fā)興趣
講課前,利用三五分鐘指導學生抄錄背誦有關的詩詞,不僅利用點滴時間傳授了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造成了課堂上應有的文學氣氛,使學生從心理上把語文課同其他課區(qū)別開來,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同時,多次這樣訓練,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例如,學習《雨中登泰山》,抄錄杜甫的《望岳》一詩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導朗誦,領會意境,引起學習欲望。學習《勸學》,抄錄背誦漢樂府詩《長歌行》,體味詩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純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學生產(chǎn)生對課文的喜愛之情。學習《〈指南錄〉后序》,背誦《過零丁洋》或岳飛的詞《滿江紅》,激發(fā)師生對祖國的摯愛情感,造成濃厚的學習氣氛。
二、補充課文,加深理解
利用詩詞歌賦同課文在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適時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課文的補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將白居易的《荔枝圖序》抄錄給學生,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比喻說明法的特點及由整體到局部的說明順序,還可使學生了解:古人早已對荔枝不耐貯藏有真切的認識、生動的記載,體會課文引用古詩文的準確、精妙。學習《秋色賦》,把歐陽修的《秋聲賦》印發(fā)給學生。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將峻青筆下絢麗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筆下肅殺悲涼的秋景加以對比,從而體會出課文作者寫秋色的時代特征,有利于領會文章主旨。
上述兩例,前者可在課文講讀后抄錄補充,以印證體會;后者在講課前印發(fā)補充,以對比認識。有些詩詞歌賦,根據(jù)需要,亦可在講課過程中補充。
三、追根溯源,領悟題旨
有些課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淵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這時,有必要借用詩詞歌賦追根溯源,使學生從思想本質(zhì)上認識作者的人格、情操、愛憎,以更準確地領悟課文的主題,體會文章的感情。
例如,學習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飲酒》,可同時學習作者的《五柳先生傳》,使學生了解作者的處世態(tài)度,以盡快地把握詩的主題。唐弢的《瑣憶》 以魯迅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弊鳛樨灤┤牡募t線,故教師可將全詩《自嘲》介紹給學生,使其認識魯迅先生鮮明愛憎的思想根源,幫助學生領悟作品主旨。
四、聯(lián)系體會,借鑒練筆
在寫作教學中也可提供有關詩詞為寫作引用材料,使之聯(lián)系所寫內(nèi)容,體會意境、感情,達到借鑒、練筆目的。
如布置學生寫《我愛校園的綠樹》,練習用比喻寫景狀物,描寫校園里的白楊、垂柳、果樹等,可提供賀知章的《柳枝詞》,使學生回憶、觀察垂柳的情景,體會“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意境,借以描寫垂柳的情態(tài)。寫《春蠶賦》,練習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可提供李商隱的詩《無題》,使學生在吟誦過程中體味“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品格,將物的生物特征與人的精神品德聯(lián)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寫法和主題。
五、了解民俗,開闊視野
許多詩詞歌賦反映了我國民俗節(jié)日的來歷及有關情景。適逢民俗節(jié)日,可向?qū)W生介紹有關的詩詞,吟詠背誦,借以了解民俗節(jié)日的情況,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向?qū)W生介紹重陽節(jié)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吟誦的詞《采桑子·重陽》和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qū)W生介紹清明的來歷;講述丙辰清明天安門廣場悼念的情景;抄錄杜牧的詩《清明》。
其他如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等均可向?qū)W生推薦有關的詩詞歌賦,并背誦、賞析。
一、 選擇題
1. “冉”的規(guī)范筆順是( )
A. 豎、橫折鉤、橫、豎、橫
B. 豎、橫折鉤、豎、橫、橫
C. 豎、橫折鉤、橫、橫、豎
2. 下面四個字中韻尾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
A. 春 B. 唇 C. 蠢 D. 寵
3. 下列句中畫線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沒有證據(jù)就是誹謗,我讓她吃錯藥。
B. 當面鼓對面鑼,向陽派出所誤抓了海關警察。
C. 上海為民工辦保險,外來務工人員吃上定心丸。
4. 下列數(shù)字用法不規(guī)范的一項是( )。
A. 五局三勝制 B. 四十五六歲
C. “一二九”運動 D.
5.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禮貌稱謂使用正確的是( )。
A. 這是你家母托我買的,您直接交給她老人家就行了。
B. 令媛這次兒童畫展中獲獎,多虧您悉心指導,我們?nèi)叶己芨兄x您。
C. 我們家家教很嚴,令尊常常告誡我們,到社會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畫的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6. 請從下面三幅圖片中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幅。( C )
7. 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蘇軾寫的一首題畫詩。
B. 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兩句的好處。
C. 他告訴我:只有古伯知道這昔日的荒山野嶺是怎樣變成今天的繁華世界?
D. “你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便送人?”
二、 填空題
1. “爽”的第三筆是(點); “慣”的第七筆是(橫)。
2. “肺”共有(8)畫;“版”的第五筆是(撇)。
3. 下面這幅繁體書法作品中,有一個誤用的別字,它是(“裏”應為“里”)。
三、判斷題
1. “讀書如銷銅”“作文如鑄器”,意思是說讀書像熔化銅水,作文像澆鑄器物;讀書功夫下到了,作文就容易了。(正確)
2. 標點符號可以幫助我們分清句子結(jié)構(gòu),辨明不同的語氣,確切理解詞語的性質(zhì)和文章的意義,是口頭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錯誤)
3. “敝”的第五筆是“豎”。(正確)
(二)
一、 選擇題
1.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一句?!包S發(fā)”是代指( )。
A. 黃頭發(fā)的人 B. 初長頭發(fā)的嬰兒
C. 老人 D. 中年女性
2. 下列風俗活動屬于端午節(jié)的是( )。
A. 登高 B. 掛香袋 C. 賞花燈 D. 踏青
3. 《紅樓夢》里的“金玉良緣”指的是( )。
A. 薛寶釵和賈寶玉 B. 史湘云和賈寶玉
C. 賈寶玉和林黛玉 D. 薛寶琴和賈寶玉
4. 在戲劇臉譜色彩中,象征忠勇、威武、有血性的是( )。
A. 藍色 B. 紅色 C. 白色 D. 黃色
5. 視頻中是《涉江》的片段,其所用的詩體是( )。這種詩體是戰(zhàn)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所創(chuàng)。
A. 楚辭體 B. 駢體 C. 樂府
6. 下列詞人不屬于婉約派的是( )。
A. 柳永 B. 辛棄疾 C. 李清照 D. 李煜
7. 這首鄧麗君的《在水一方》,其意境和歌詞是來源于《蒹葭》,出自( )
A. 《詩經(jīng)·秦風》 B. 《論語·小雅》
C. 《論語·秦風》 D. 《詩經(jīng)·》
8. “涇渭分明”本意指的是( )。
A. 涇水濁,渭水清 B. 涇水清,渭水濁
C. 涇水寬,渭水窄 D. 涇水寬,渭水窄
9. 以下哪一部作品的作者不是女性?( )
A. 《簡愛》 B. 《傲慢與偏見》
C. 《東方快車謀殺案》 D. 《女神》
二、填空題
1. 請說出下列詩句的作者(任選兩句)。
A.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B.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
C.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D.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 請說出下列作家的國籍。
肖洛霍夫——前蘇聯(lián) 羅曼·羅蘭——法國
三、 排序題
1. 將下列歷史人物按照生活年代先后排序。
王莽 商鞅 王安石 康有為
商鞅—王莽—王安石—康有為
四、 判斷題
1. 詞有各種不同的曲調(diào),每個曲調(diào)對應著一個詞牌名,如《菩薩蠻》《臨江仙》《念奴嬌》等。每首詞可以無題目,但不可以沒有詞牌。(正確)
2. 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是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王實甫的《西廂記》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錯)
3.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正確)
五、 連線題
1. 請將下列古代人物與相應的稱呼方式對應起來。
杜工部(杜甫) 謚號
柳河東(柳宗元) 官職
范文正(范仲淹) 籍貫
李易安(李清照) 別號
2. 看下圖,與相應的古詩詞連線。
A.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B. ——李白《峨眉山月歌》
C. ——王昌齡《出塞》
D. ——范仲淹《江上漁者》
(三)
一、 選擇題
1. 下列國家中位于北美洲的是( )。
A. 阿根廷 B. 墨西哥 C. 索馬里 D. 挪威
2. 《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規(guī)定,小學生每天學習時間不超過( )小時。
A. 5 B. 6 C. 7 D. 8
3. 葉圣陶說:“果能( ),自必深受所讀書籍文篇之影響,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緒與技巧自能漸有提高?!?/p>
A. 多讀 B. 美讀 C. 善讀
4. 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客體、現(xiàn)象、語詞符號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迅速的識別、直接的理解和綜合判斷是( )。
A. 形象思維 B. 直覺思維 C. 抽象思維
5. “教育”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 )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A. 《論語》 B.《孟子》 C. 《大學》 D. 《中庸》
6.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 )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
A. 5 B. 10 C. 15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司馬遷在《史記》中用它稱贊( )。
A. 韓信 B. 張良 C. 李廣 D. 扁鵲
8. 關于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恰當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shù)一定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作用。
B. 信息技術(shù)有助于豐富學習資源、改善學習環(huán)境、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
C. 信息技術(shù)的功能強大,將代替黑板、圖片、實物、演示實驗儀器等教學媒體。
9.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 )成功發(fā)射。
A. 神舟1號 B. 嫦娥1號
C. 東風1號 D. 東方紅1號
10.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每年 為“世界讀書日”。每年中的這一天還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以及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逝世紀念日。
A. 4月2日 B. 9月21日
C. 4月23日 D. 9月27日
二、 填空題
1. 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基本因素是遺傳、教育和(環(huán)境)。
2. 下圖是甘肅省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在這里,幾乎每個洞窟都有“飛天”,“飛天”已成為這個景點的名片。
3. 請說出中國四大高原中的兩個:( )( )
青藏高原 內(nèi)蒙古高原 云貴高原 黃土高原
4. 赫爾巴特于1806年發(fā)表的《普通教育學》,被認為是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上的教育學著作,形成了“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即以教師、書本和(課堂)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學模式。
三、 連線題。
1. 請將下列詩句與其出處連線。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西出陽關無故人 盧綸《塞下曲》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關鍵詞:文化差異&旅游英語翻譯&目標語&原語
Differenc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English language are self- evident.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the fields of history, aesthetics, religion, folk customs and so o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includes
interpretation, analogy, amplification omission etc. Only by doing so, readers can understand clearly and correctly the major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s.
Cultural differences; TourismEnglish translation; Target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外國游客蜂擁而至"投資者接踵而來"各種國際會議在我國各地頻繁召開% 哪里有外國人"哪里就需要翻譯"不管是外譯漢"還是漢譯外% 涉外活動已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其范圍之廣"數(shù)量之多均前所未有%由于旅游業(yè)自身商品與服務具有無形性的特點"在用另一種語言文本來替換原語文本的過程中"譯者首先應尋求雙文本的基本對等%在描述對等時"奈達提出了形式與動態(tài)對等"不僅是詞語表達上的對等"還應是認知上的對等% 翻譯應考慮接受者的感受% 一個成功的譯本必須抓住原文的意義而不是詞語% 也就是說"原文的符號$內(nèi)涵$外延$所指等譯出后"能使譯文讀者得到與原文讀者大致相等的感受%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力求做到吃透原文含義"緊扣原文"在不損害譯入語習慣的前提下"進行) 功能對等*的轉(zhuǎn)換"爭取達到形似神似"希望譯文讀者一看就能領略原文意蘊% 換個通俗的說法"也就是譯者一手要拉兩個朋友"一方面要對得起原作者"如實介紹&另一方面心中要有讀者"既不能缺斤短兩"糊弄讀者"也不篡改原意"胡亂翻譯% 翻譯的本質(zhì)是傳達意義"即用目標語把原語的內(nèi)容準確$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語言傳遞的信息包括三部分’語言因素$風格和文化因素%譯文也要在這三個方面與原文對應% 因此"譯者應該以目標語的文化為自己的立足點"以目標語讀者為對象闡釋原語"使讀者在看譯文時能得到和原語讀者相同的感受% 也就是說"譯者不僅要對原文作者負責"還要對譯文讀者負責% 原文不是專門為外國人寫的"而是為具有大致相同文化背景的本國人寫的% 原文讀者一看便知的東西"譯文讀者可能完全不懂% 所以"原文的信息量對于原語讀者和目標語讀者來說是不同的"對前者較多"對后者較少"甚至空缺%在旅游景點的介紹中"文化信息量上的差別更大%這就需要譯者多加以解釋和增補"有時差別很大"譯者必須重組原文% 金堤和奈達在+ 論翻譯, 一書中也曾探討過信息度的問題%他們在書中提出’) 如果譯者不向假想讀者調(diào)整信息負荷量" 接收者就有可能失去信息中一些關鍵因素"或者覺得譯文太難懂而停止閱讀"除非他們有很強的動機"所以"譯者必須調(diào)整譯文的信息量。
一、中外文化差異在旅游英語翻譯中的體現(xiàn)
文化差異存在于人類文明的任何階段% 每個民族$國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 中外文化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翻譯中的障礙和難題% 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
歷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和社會遺產(chǎn)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體現(xiàn)為歷史典故! 歷史典故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最能體現(xiàn)不同歷史文化內(nèi)涵"最近"浙江杭州恢復重建了# 萬松書院$"其主題講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但這個旅游景點對外國游客卻不好解釋% 因此"可以譯成& 中國的羅米歐和朱麗葉讀書的地方$%
中華民族的美學思想濃縮了獨特的社會歷程和文化傳統(tǒng)% 中國的古典文學一慣強調(diào)神韻’格調(diào)’性靈’境界諸說"強調(diào)心境意緒的傳達"喜歡借景抒情’遺形寫神"主觀色彩極濃! 而西方民族在這方面則大相徑庭! 西方傳統(tǒng)哲學強調(diào)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維"在主觀與客觀的物象關系上更多地強調(diào)的是摹仿和再現(xiàn)!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識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現(xiàn)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異!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國的三大宗教! 這三大宗教在中國民眾之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道教的& 玉帝$"佛教的& 閻王$"有神話中的& 龍王$等"而這些概念在歐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 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肯定會參觀佛教寺廟"他們感到好奇的是為什么一些寺廟進門左右兩側(cè)總有兩個怒目金剛( 為什么幾乎所有的寺廟都有腳踏蓮花的觀世音( 那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又是何方圣者( 這給我們?nèi)绾畏g旅游資料提出了一個值得斟酌的問題%風俗習慣時刻表現(xiàn)在一個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當中國游客游覽黃山時"看到千奇百怪的松樹時馬上就會聯(lián)想到松樹的高貴品質(zhì)"進而聯(lián)想到人的毅力"持之以恒等等% 而一個外國游客恐怕就很難有這種聯(lián)想"所以如果我們希望他們和我們有相同的情感體驗時"便可以在介紹時加入& 松$在中國文化中的蘊含意義%
二、旅游英語翻譯的幾種方法
解釋是指增加的部分是對字’ 詞’ 句的字面意思的解釋% 如花港觀魚) Hua Gang Guan Yu"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孤山) Gushan"Solitary Hill* "紫來洞) Zilai Cave"Purple Source Cave* %# 西安古稱長安$可譯成# Xi'an was called Chang'an"or+everlasting peace,in ancient times$"& 天安門$可譯成& Tian'anman"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這樣的譯法將名稱與其含義聯(lián)系起來"便于外國游客記憶"加深他們的印象"增加他們的游興%又如"& 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都要吃棕子$可以譯為&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r the Duanwu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reed leaves$%& 大乘寺坐北朝南"院墻按八卦建造$ 可以譯為& The Great Vehicle Temple faces south with its walls shaped after the Eight Diagrams) combinations of three whole or broken lines formerly used in pination* $%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符號"用于占卜% 一般的中國人都不知道八卦"何況外國游客% 所以此處務必加以解釋%在旅游英語翻譯中采用類比的手法常常有喜人的效果% 如把杭州歷史人物西施比作Chinese Cleopatra"將民間人物月下老人譯作Chinese Cupid% 浙江蘭溪一個濟公紀念館介紹濟公事跡的英譯文"也是采用類比的方法%中文為& 濟公劫富濟貧"深受窮苦人民愛戴$"其英譯為& 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he was loved by the poor people$"由于采用了& 以此比彼$的手法拉近了外國游客與中國文化的距離!使他們產(chǎn)生親近感!激發(fā)他們的游興"增加與解釋不同!是指為了更好地理解某字#詞#句而添加的相關知識和背景資料" 中國悠久歷史中有許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傳奇等" 旅游資料中經(jīng)常提到的許多風景名勝往往與他們有關!不增加說明!一般外國游客就無法理解" 如!$ 紹興是越瓷的產(chǎn)地%的英譯文是$ Shaoxing is the home of Yue Porcelains. Yue is a state name used to refer to the Shaoxing region in ancient China%" 在此!譯文增加了一個句子來解釋$ 越%這個專有名稱" 又如!$ 林邊有一洞!叫白龍洞" 傳說& 白蛇傳’ 的白娘子曾在此修煉%的英文翻譯為$ 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這句如果沒有添加!外國游客雖然也能看懂!但會產(chǎn)生懷疑!白蛇娘娘在這么小的洞里怎樣來修煉呢( 有了這些添加之后!他們方能正確地理解原文!原來修煉一事純屬傳說"有時候!在翻譯旅游資料中!刪減是十分必要的" 因為大多數(shù)外國游客閱讀這些資料都是為了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興趣" 中國人在寫事狀物時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摘錄名人名言或古詩加以驗證" 中國讀者讀了會加深印象!從中得到藝術(shù)享受與美感!而在外國旅游者看來似乎是畫蛇添足"如介紹青島的旅游資料中有這么一段文字"$) 煙水蒼茫月色迷!漁舟晚泊棧橋西" 乘涼每至黃昏后!人依欄桿水拍堤" *這是古人贊美青島海濱的詩句" 青島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西起膠州灣入海處的團島!東至嶗山風景區(qū)的下清宮!綿延80 多華里的海濱組成了一幅絢爛多彩的長軸畫卷" %其譯文為$ Qingdaoisa charmingcoastal city,whosebeautyoftenappears inpoetry. It isnothot insummeror cold inwinter. The 40- km- longscenic line begins fromTuan Island at thewest end toXiaqingTemple ofMount Xaoat the east end%" 譯者將古詩全部刪除!但不影響譯文讀者對原文中其他部分的理解!而譯文中第一句正是對前面古詩簡潔的概括" 再看一段描寫桂林地區(qū)景區(qū)之一興坪的文字"$ 這些山峰!連同山上綠竹翠柳!岸邊的村民農(nóng)舍!時而化入水中!時而化入天際!真是) 果然佳勝在興坪*" %其譯文為$ These hills and the green bamboo and willows and farmhousesmerge with their reflections in the river and lead visitors to a dreamy world%" 這段文字最后一句詩句英語譯為$ and lead visitors toa dreamyworld%!雖沒有正面譯出興坪的美景!它對名游譯文卻將讀者引入夢幻般的奇境!反而烘托出興坪吸引游客的特點" 再譬如!$ 觀光層高達263 米!是島瞰全市景色的最佳處所!當風和日麗時!舉目遠望!佘山金山!崇明島隱隱可見!真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其譯文為$ The observation deck, 263meters high, is the best place toget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city. On a sunny day, the deck commands an indistinct view of Mount Sheshan, Mount Jishan and the Chongming Island far, far away. Standingon the deck, one gets the feelingthat theworld is belittled%" 以上的這段譯文中刪除了引自& 論語’中的一句話!$ 登泰山而小天下%" 原文中引用此語無非是形容電視塔之高!如果要將$ 泰山%譯出必然要加注!否則外國游客很難將它與電視塔聯(lián)系起來!還不如刪除為好。"
三、結(jié)束語
中國要實現(xiàn)在2020 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的目標! 切不可忽視旅游宣傳的作用"旅游英語翻譯要顧及譯文讀者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情趣!注重語言文化上的差異"譯者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原文作適當調(diào)整!本文所列舉的解釋#增加#類比#刪減等都是為了彌補文化差異造成的問題而采取的調(diào)整手段" 旅游英語翻譯得好!會適當喚起外國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們領略華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譯得不好!則會破壞游客的興致!影響我國旅游事業(yè)的茁壯發(fā)展。" 參考文獻:
[1]Nida,E.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2]# 中國翻譯$ 編輯部.中譯英技巧文集[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2.
[3] 孫萬彪,王恩銘.高級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飲食者類型
一、宮廷、貴族飲食
任何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就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作為統(tǒng)治階級,封建帝王不僅將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強加于其統(tǒng)治下的臣民,以示自己的至高無上,而且同時還要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方式標新立異,以示自己的絕對權(quán)威。這樣作為飲食行為,也就無不滲透著統(tǒng)治者的思想和意識,表現(xiàn)出其修養(yǎng)和愛好,這樣,就形成了具有獨特特點的宮廷飲食。
首先,宮廷飲食的特點是選料嚴格,用料嚴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權(quán)力的無限擴大,使其薈萃了天下技藝高超的廚師,也擁有了人間所有的珍稀原料。如早在周代,帝王宮廷就已有職責分得細密而又繁瑣的專人負責皇帝的飲食,《周禮注疏·天官冢宰》中主有“膳夫、庖人、外饔、亨人、甸師、獸人、漁人、臘人、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酒正、酒人、凌人、籩人、醯人、鹽人”等條目,目下分述職掌范圍。這么多的專職人員,可以想見當時飲食選材備料的嚴格。不僅選料嚴格,而且用料精細。早在周代,統(tǒng)治者就食用“八珍”,而越到后來,統(tǒng)治者的飲食越精細、珍貴。如信修明在《宮廷瑣記》中記錄的慈禧太后的一個食單,其中僅燕窩的菜肴就有六味:燕窩雞皮魚丸子、燕窩萬字全銀鴨子、燕窩壽字五柳雞絲、燕窩無字白鴨絲、燕窩疆字口蘑鴨湯、燕窩炒爐雞絲。
其次,烹飪精細。一統(tǒng)天下的政治勢力,為統(tǒng)治者提供了享用各種珍美飲食的可能性,也要求宮廷飲食在烹飪上要盡量精細;而單調(diào)無聊的宮廷生活,又使歷代帝王多數(shù)都比較體弱,這就又要求其在飲食的加工制作上更加精細。如清宮中的“清湯虎丹”一個菜,原料要求選用小興安嶺雄虎的,其狀有小碗口大小,制作時先在微開不沸的雞湯中煮三個小時,然后小心地剝皮去膜,將其放入調(diào)有佐料的汁水中腌漬透徹,再用專門特制的鋼刀、銀刀平片成紙一樣的薄片,在盤中擺成牡丹花的形狀,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由此可見烹飪的精細。
再次,花色品種繁雜多樣。慈禧的“女官”德齡所著的《御香飄渺錄》中說,慈禧僅在從北京至奉天的火車上,臨時的“御膳房”就占四節(jié)車箱,上有“爐灶五十座”,“廚子下手五十人”,每餐總“共備正菜一百種”,同時還要供“糕點、水果、糧食、干果等亦一百種”,因為“太后或皇后每一次正餐必須齊齊整整的端上一百碗不同的菜來”。除了正餐,“還有兩次小吃”,“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傇谒奈迨胱笥?rdquo;,而所有這些菜肴,都是不能重復的,由此可以想象宮廷飲食花色品種的繁多。
宮廷飲食規(guī)模的龐大、種類的繁雜、選料的珍貴及廚役的眾多,必然帶來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極大的鋪張浪費。
官府貴族飲食,雖沒有宮廷飲食的鋪張、刻板和奢侈,但也是競相斗富,多有講究“芳飪標奇”,“庖膳窮水陸之珍”的特點。
貴族飲食以孔府菜和譚家菜最為著名??赘畾v代都設有專門的內(nèi)廚和外廚。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形成了飲美、注重營養(yǎng)、風味獨特的飲食菜肴。這無異是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祖訓的影響。
孔府宴的另一個特點,是無論菜名,還是食器,都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如“玉帶蝦仁”表明了孔府地位的尊榮。在食器上,除了特意制作了一些富于藝術(shù)造型的食具外,還鐫刻了與器形相應的古詩句,如在琵琶形碗上鐫有“碧紗待月春調(diào)珍,紅袖添香夜讀書”。所有這些,都傳達了天下第一食府飲食的文化品位。
另一久負盛名、保存完整的貴族飲食,當屬譚家菜。譚家祖籍廣東,又久居北京,故其肴饌集南北烹飪之大成,既屬廣東系列,又有濃郁的北京風味,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享有很高聲譽。譚家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材用料范圍廣泛,制作技藝奇異巧妙,而尤以烹飪各種海味為著。譚家菜的主要制作要領是調(diào)味講究原料的原汁原味,以甜提鮮,以咸引香;講究下料狠,火候足,故菜肴烹時易于軟爛,入口口感好,易于消化;選料加工比較精細,烹飪方法上常用燒、火靠、燴、燜、蒸、扒、煎、烤諸法。貴族飲食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極具個性化的制作方法。
二、市井、百姓飲食
市井飲食是隨城市貿(mào)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所以其首先是在大、中、小城市、州府、商埠以及各水陸交通要道發(fā)展起來的,這些地方發(fā)達的經(jīng)濟、便利的交通、云集的商賈、眾多的市民,以及南來北往的食物原料、四通八達的信息交流,都為市井飲食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如唐代的洛陽和長安、兩宋的汴京、臨安、清代的北京,都匯集了當時的飲品。
市井飲食技法各樣、品種繁多的特點。如《夢粱錄》中記有南宋臨安當時的各種熟食839種。而烹飪方法上,僅《夢粱錄》所錄就有蒸、煮、熬、釀、煎、炸、焙、炒、燠、炙、鲊、脯、臘、燒、凍、醬、焐、火鳥十九類,而每一類下又有若干種。當時飲食不僅滿足不同階層人士的飲食需要,還考慮到不同時間的飲食需要。因為市井飲食的對象主要是當時的坐賈行商、販夫走卒,而這些人來去匆匆,行止不定,所以隨來隨吃、攜帶方便的各種大眾化小吃便極受歡迎。
中國老百姓日常家居所烹飪的肴饌,即民間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多少豪宴盛饌,如追本溯源,當初皆源于民間菜肴。民間飲食首先是取材方便隨意?;蛉肷搅植甚r菇嫩葉、捕飛禽走獸,或就河湖網(wǎng)魚鱉蟹蝦、撈蓮子菱藕,或居家烹宰牛羊豬狗雞鵝鴨,或下地擇禾黍麥粱野菜地瓜,隨見隨取、隨食隨用。選材的方便隨意,必然帶來制作方法的簡單易行,一般是因材施烹,煎炒蒸煮、燒燴拌泡、脯臘漬燉,皆因時因地。如北方常見的玉米,成熟后可以磨成面粉、烙成餅、蒸成饃、壓成面、熬成粥、糝成飯、也可以用整顆粒的炒了吃,也可以連棒煮食、烤食。民間菜的日常食用性和各地口味的差異性,決定了民間菜的味道以適口實惠、樸實無華為特點,任何菜肴,只要首先能夠滿足人生理的需要,就成為了“美味佳肴”。清代鄭板橋在其家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日常飲食的感悟: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咽碎米餅,煮糊涂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呼!吾其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乎!
如此寒酸清苦的飲食,竟如此美妙,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的基本需求。
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琴棋書畫
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盾岳蚧ā?、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臺、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鐘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傳統(tǒng)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jīng)》[2]、《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四大名著(《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jié)日:春節(jié)、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花朝節(jié)(花神節(jié))、上巳節(jié)(女兒節(jié))、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元節(jié)(鬼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冬至節(jié)、臘八節(jié)、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3]。
中國戲劇
京劇、秦腔、潮劇、昆曲、湘劇、豫劇、曲劇、二人轉(zhuǎn)、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
中國建筑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臺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
傳統(tǒng)中醫(yī)
中醫(yī)、中藥、《黃帝內(nèi)經(jīng)》、《針灸甲乙經(jīng)》、《脈經(jīng)》、《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民風民俗
民間工藝: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jié)、泥人、面人、面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云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4]。
衣冠服飾
始于黃帝,備于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裝、到現(xiàn)代的漢服、受其他民族影響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shù)民族服飾、各類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的佩飾、鞋、帽等。
看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還看了:
1.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禮儀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得體會3篇
3.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5篇
4.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選5篇
5.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