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朝花夕拾簡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朝花夕拾簡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朝花夕拾簡介

第1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關鍵詞]《朝花夕拾》英譯本 目的論 文化負載詞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10-0049-02

引言

翻譯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和媒介,如何忠實地把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播給西方讀者是每個翻譯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關于翻譯的原則,各個學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都努力從各個側面去完善翻譯過程。筆者認為功能學派的目的論非常適合指導翻譯實踐。

一、目的論視角下的文化負載詞

(一)文化負載詞簡介

文化負載詞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和焦點具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對于外國讀者來說,如果不了解中國文化,不理解文化負載詞所具有的深刻內涵,在閱讀過程中將會困難重重。對譯者而言,如何把這些文化負載詞忠實地翻譯給西方讀者,同時又讓西方讀者能在自己的文化氛圍中理解這些文化負載詞的真正含義以達到與源語讀者同樣的感受,不僅是譯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難以決策的問題。

(二)楊譯本《朝花夕拾》中的文化負載詞分類

《朝花夕拾》中的文化負載詞可以歸納為四類,即宗教類、語言類、物質類、社會類的文化負載詞。同時筆者將分別討論楊憲益夫婦是如何處理各類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問題,從而忠實地傳播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的。

1.宗教類的文化負載詞。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殊的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習俗等方面。宗教與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所以在宗教里用來代替人們愿望的文化負載詞也會因地域的差異而不同。作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話題,宗教色彩也是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語言的一大特色。

Example

那么,在他的鹵薄中就另有一群特別的腳色:鬼卒,鬼王,還有活無常。

The Yangs:in their retinue you will find some unusual figures:ghostly attendants,he ghostly king,and Wu Chang,or Life-is Transient.

“無?!弊鳛榉鸾探塘x釋為世界萬物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世間一切萬物無一是常住不變的,因此說“無?!保纭笆朗聼o?!薄叭松鸁o?!?,它給人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楊憲益夫婦在這里采用了音譯加注釋的方法。筆者認為這樣翻譯的好處是其一保留了原滋原味的中國文化,其二通過對“無?!钡慕忉屪屛鞣阶x者在接觸中國宗教文化的同時也了解了它的意義。從這一點來看,這種翻譯策略是非常符合目的論忠實和目的原則的。

2.社會類的文化負載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演變,不同的社會形成了不同的社會習俗、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社會類的文化負載詞包括中國特有的自謙語、尊他語等等。如在古代人們用“賤荊”來指代自己的妻子,用“犬子”來指代自己的兒子,用“小女”代替自己的女兒。

Example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

The Yang’s:“remember this carefully, son!”she told me earnestly。

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非常嚴格,主仆之間的稱呼也非常復雜。長媽媽雖然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保姆,年長于魯迅,但在稱呼上卻體現(xiàn)了對封建制度的遵從。楊憲益夫婦把“哥兒”一詞翻譯成“son”作用有兩個方面。其一,忠實地傳達了原文的本意。如果照字面意思譯成“brother”,那么西方讀者勢必會覺得奇怪,因為從全文來理解,魯迅先生是叫她“長媽媽”的,如果“長媽媽”稱呼魯迅為“brother”,那么他們兩個的關系就不符合整篇文章的內容。其二,翻譯成“son”也可以向西方讀者傳達長媽媽對魯迅非常關愛的這一層感情內涵。因此這一例也充分體現(xiàn)了楊憲益夫婦在翻譯過程所遵循的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

3.物質類文化負載詞。

Example

其次是所謂“高蹺”“抬閣”“馬頭”了。

The Yangs:He was followed by stilt-walkers, children on platforms carried by men,and other children on hobbyhorses。

“抬閣”是中國舊時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游藝項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游行。抬閣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疤чw”作為中國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對于西方讀者來說可能非常陌生。譯文通過對“抬閣”這一民間娛樂活動的具體解釋也很好地向外國讀者介紹了別具一格的中國民間文化。同樣,對于另外一中民間游戲“馬頭”譯文也采取了闡釋的翻譯策略,如果譯文只簡單的翻譯成“horse head”,西方讀者可能會一臉迷惑,不知所云。

4.語言類的文化負載詞。

四字結構的成語是中國特有的語言特征,簡短精悍,內容豐富,這些四字結構的成語及歷史典故都是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都含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對于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讀者來說要想理解譯文的意義就必須熟悉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同時由于四字結構是中國語言的特殊性,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對等,而要解釋其意思,這樣才能做到譯文的通順和忠實地傳播中國文化。

Example

除了念佛老嫗和她的孫子們?yōu)槊婷鎴A到起見,也照例給他們一個“不勝屏營待命之至”的禮節(jié)(無常。P 74)

The Yang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devout old women and their grandchildren, who treat all spirits with proper trepidation and reverence in order that none of them may feel left out

在古時候,大臣們給皇帝上奏的時候,由于擔心奏折的內容會引起皇帝發(fā)怒,所以大家都是誠惶誠恐的,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魯迅先生在這里用“不勝屏營待命之至”來形容老嫗們看戲時感到惶恐的心情。楊憲益夫婦把“不勝屏營待命之至”采用闡釋的方法翻譯成treat all spirits with proper trepidation and reverence,雖然這在形式上與原文不對等,但能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意思。在這里,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形式對應反而會妨礙跨文化交際。因此楊憲益夫婦遵循了連貫原則。

二、結論

本文以目的論為理論依據(jù)分析楊憲益英譯本《朝花夕拾》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和方法。通過對文中翻譯策略和方法的統(tǒng)計和分析,得出忠實地傳播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是楊憲益夫婦翻譯《朝花夕拾》的首要目的。同時,筆者認為任何翻譯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因此,為了達到譯文目的,譯者需要采取各種翻譯方法。

【參考文獻】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Ppurposeful Activities: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郭建忠.當代美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劉宓慶.翻譯與語言哲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1.

[7]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10.

第2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自從江湖上掀起了微博相親的血雨腥風,我這枚剩女就不用周末早早起床,掏大把銀子去美容院打理好自己,然后昏昏欲睡奔赴相親的戰(zhàn)場了。每天只需編幾條微博,原本寂寞難耐的“從此心愛無良夜”,就變成了“任他微博時時新”。

瞧,這個25歲宅男在微博上寫著:“我是一只男癩蛤蟆,但絕對不找另一個女癩蛤蟆。”還挺有自知之明,只是,姐要找的可是一只雄天鵝,這只蛤蟆pass;下一位更離譜,居然叫囂著要女方有房有車有職業(yè)有才有貌,下得廚房入得廳堂,還要胸是胸,屁股是屁股,他以為他誰啊,潘安轉世宋玉再生?再看一眼微博上的照片,姐很詫異,咋就有人長得這樣驚天動地,還活得如此理直氣壯?

就在姐快hold不住時,男一號出現(xiàn)了,照片那叫一個萌啊,找一張姐5年前的青春無敵照貼上去,帥哥立刻來搭訕??上Ы愫芸彀l(fā)現(xiàn)此枚正太欲求長期飯票,只差在腦門上貼上“求包養(yǎng)”。Pass,下一位。這位的相親語錄是:“我沒車沒錢沒房沒鉆戒,但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這個童鞋難道不知道故人心易變的道理嗎?

終于,在一番亂花漸欲迷人眼后,姐被一枚成熟水蜜桃困住了。那個俊朗非凡、玉樹臨風啊,再看簡介,國企上班,身后靠著的赫然是寶馬,而且人家要求是知書達理的溫柔善良女子,姐低頭害羞狀:這說的不就是我嗎?一番基本斟詞酌句后,我與水蜜桃順利勾搭成功。一番禮尚往來的@后,我們私訂終身,只等見面。

這天陽光燦爛,一想到今天將見到水蜜桃,我就打了雞血,連平時最討厭的司機小B也順眼多了。臨到下班時,小B得意地宣告:哥今天要見美女去了。眾人沒一個理會他,小B急了:這位“朝花夕拾”的美女約我見面。

我握住鼠標的手一抖,假意接水特意繞過他的電腦,坑爹啊,照片PS得他娘都不認識了。那個華麗麗的水蜜桃,怎么會是眼前猥瑣干癟的小四眼?他身后的寶馬道具,是老總的座駕。在20秒內,我調整好自己的面部肌肉,先小B一步趕到咖啡館,特意挑了一個隱蔽角落。不一會兒小B來了,左顧右盼坐等了半小時后,開始打電話:會議臨時取消,你下班了嗎?我來接你。蒼天,我只是小B備胎之一。

小B剛離開,我的手機就響了起來,姐今天安排相親的對象當然也不止小B一人,為了提高效率,我早設定了手機鬧鐘,每人半小時,絕對公平公正。掏出手機按停鬧鐘,然后刪除小B的電話。接著,姐去洗手間補補妝,殺向下個目標。

看吧,博微相親零成本,無需為AA還是AB傷腦,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時間接觸最多的相親對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張開網(wǎng),守在電腦前,晉級選手逐個編號,A、B、C、D,總有一只瞎眼兔子撞上我這棵歪脖子樹。

第3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摘要 魯迅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文本里的繪畫意象,他喜歡借用各種豐富多彩的繪畫意象來表現(xiàn)其復雜的心理活動以及哲理思考。繪畫意象使魯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觀性和視覺表現(xiàn)力。本文從繪畫意象的角度對魯迅作品進行了全新分析,通過雪意象、棗樹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說明:繪畫意象為魯迅文本拓展出別具一格的藝術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體事實,創(chuàng)造一種超然變幻的美;昭示了繪畫藝術對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思維方式的影響,表現(xiàn)了魯迅在文學作品與美術的審美關系。

關鍵詞:魯迅 作品 繪畫 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識碼:A

魯迅在美學偏好上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其美術眼光的世界性和超前性是繪畫界公認的。因此,魯迅在他的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幽玄深邃的繪畫意象。他所描繪的文字畫面里多了新穎別致的繪畫意象,使其作品帶有黑白分明的傳統(tǒng)木刻特點,同時又帶有西方油畫的豐富色調。如他在《阿Q正傳》中所描繪的“錢家的粉墻上映出了藍色的虹形的影子”。又如,《秋夜》中“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魯迅通過這些描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正是豐富多彩的繪畫意象和色彩運用,使其作品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一 關于意象與繪畫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一詩學范疇,從內涵而言,涉及詩學、美學等;從外延而言,涉及文學、繪畫、心理等。意象不同于意境。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的審美想象空間。而意象的基本特征是象征性或荒誕性,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先有“意象”而后才能產(chǎn)生“意境”。

本文所說的“意象”都是指情思和物象的結合,在整個形象思維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是作家主觀情志的體現(xiàn)。在西方文學理論界,從亞里士多德到喬伊斯、奧登、蘭波等人都認為意象屬于詩學范疇,認為意象主觀情思和客觀物象交相輝映的結果??偟膩碚f,意象是主體審美的產(chǎn)物,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它是經(jīng)過主體的加工改造,在審美客體的基礎上,心與物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意象為表意之象,是客觀物象和主觀情思的結合,意象可以說是作家主觀意志的體現(xiàn),是借助于外在之象和內在情思相互轉化而生的形象。

什么是繪畫意象?繪畫意象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一種意象造型范疇。畫家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結合而創(chuàng)造出的視覺形象就稱之為繪畫意象。中國繪畫在造型方面既重視客觀造型的“形似”,又強調主觀的“神似”,繪畫意象是創(chuàng)作過程中主體對客體情感化的觀照,是藝術家心物交融的產(chǎn)物;繪畫意象是情感的表現(xiàn)。藝術家以審美的心態(tài)來觀照生活,在心中形成一個嶄新的審美意象,它是主體對客體的直覺把握。作家借助于文本之中的繪畫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讀者通過繪畫意象體驗到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魯迅提出文人畫要重視“立象”,他筆下的繪畫意象具有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意象神韻。魯迅作品的藝術世界是一個充滿意象的存在,其藝術感受敏感而細膩,對于中外繪畫均有精深的研究。在魯迅的作品中,他所創(chuàng)構的意象豐富多彩,作品的意蘊通過深刻的哲理和熾熱的情感融入繪畫意象之中,并具有中國傳統(tǒng)黑白木刻色彩分明的韻味,這在《吶喊》、《朝花夕拾》、《魯迅詩歌全集》、《彷徨》、《野草》等諸多作品中均有表現(xiàn)??梢哉f,魯迅作品里的山水景物描寫像是一首首中國傳統(tǒng)的抒情詩。例如,魯迅在他文本中對于黑暗的描摹,黑夜、黑暗、寒夜、深夜、夜色、秋夜、暗夜、昏沉的夜、空虛中的暗夜等,以其固定的色彩表現(xiàn)和意象表征存在于人們的認知意識中。

二 繪畫意象在魯迅作品中的主要表現(xiàn)

魯迅喜歡借用各種豐富多彩的繪畫意象來表現(xiàn)他的哲理思考和心理活動,通過潛意識和夢的組合形式,借助繪畫意象進行暗示和自由聯(lián)想,使其作品超越了具體事實的感官描述,創(chuàng)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審美。下面,我們通過四種繪畫意象:夜色意象、月亮意象、雪意象、棗樹意象,來詳細分析魯迅文本的藝術底色。

1 魯迅作品中的夜色意象

在魯迅作品中,多次出現(xiàn)夜色這個意象。他在《夜頌》中自稱是一個“愛夜的人”,這種所謂的“愛夜”,正視與解剖了自己心中的鬼氣與虛無。魯迅生活在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中,對于中華民族抱著一片黑暗的悲觀,致使其形成了一種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觀,而他精神中的那種不安于黑暗的吶喊常常侵擾著他的靈魂。他向那黑暗奮掙,以自我的反抗顯示人的價值,他把視野放入夜色的審美觀照之中,把內在情思外化到文本,夜色意象給他的作品帶來了獨特的審美。魯迅專注于夜色,夜色意象蘊含著深刻的涵義,成為他文學作品中的一種情緒表達。如他的作品《孤獨者》中的夜色,陰冷黑暗?!犊袢巳沼洝分械目袢四慷贸匀藨K劇發(fā)生的夜,《祝福》中神秘詭異之夜等,構成了魯迅文學作品的永恒基調。夜色意象在魯迅的審美中貫注了一種灰暗陰郁的色調,他充分運用色彩的對比烘托,真實書寫了主人公的絕望與痛苦。

魯迅筆下的夜色意象描摹帶有傳統(tǒng)寫意手法的特征。他使用單線條的組合,將精神潛伏在深層結構中,在夜色意象中,魯迅將中國傳統(tǒng)寫意手法與西方現(xiàn)代主義巧妙結合,更多運用了這種寫意的手法以傳達出某種情緒。通過夜色意象的描繪,黑調渲染了某種精神氛圍。如在《孤獨者》中,夜色的描摹渲染了人物的黯然與悲涼:“我快步走著,仿佛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沖出……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倍凇蹲8!返慕Y尾里,則通過除夕之夜渲染了祥林嫂的凄涼:“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又如,《白光》里,暗夜渲染了陳士成發(fā)瘋的心理情緒:“獨有月亮,卻緩緩地出現(xiàn)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對著陳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來?!濒斞敢簧^著痛苦的生活,他通過傳統(tǒng)寫意筆法的渲染烘托,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黑暗,使夜色成為了魯迅作品中自然景物及心理情緒的獨特藝術描法,成為了魯迅文本的底色。

2 魯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在魯迅筆下,月亮代表某種象征意味的意象,通常表現(xiàn)為陰冷、孤獨、寂寞、凄涼。魯迅喜歡寫月,在他的筆下,關于各種月亮的描寫都極其生動,恰如魯迅心靈上的投影。這表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繪的金黃的圓月、雪白的月亮、灰白色的月影、生鐵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等,都集中表現(xiàn)了他對于筆下意象的描摹。少年時代陰冷的情緒記憶外化帶來了他作品中的陰冷色彩。如《彷徨·孤獨者》中:“在潮濕的路極其分明,仰看太空,濃云已經(jīng)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出冷靜的光輝?!痹铝烈庀蟮年幚涫峭庠陔U惡時代氛圍和陰暗文化,在他的人生情緒體驗之中無不充滿陰冷的色彩,月亮已經(jīng)成了他內在心境的一種外現(xiàn),形成了文本中陰冷的主色調,因而有《狂人日記》中清冷的月亮,《兄弟》中表現(xiàn)的沛君復雜的心理活動的月光。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魯迅筆下的“月亮”是對中國傳統(tǒng)月亮意象的繼承,它容納了豐富多彩的象征意,如歡樂與感傷、憧憬與幻想等。如魯迅對于童年及美好回憶的作品《故鄉(xiāng)》中所描寫的月亮:“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又如,《在奔月》中表現(xiàn)了其童年和生命意志:“只見那邊是一輪雪白的圓月,掛在空中,其中還隱約現(xiàn)出樓臺、樹木;當他還是孩子時候祖母講給他聽的月宮中的美景?!?/p>

魯迅主要運用了單純白描的手法來描摹月亮意象。白描是中國畫傳統(tǒng)的技法,強調以線造型,注重于線條的運用。魯迅在他的小說《故鄉(xiāng)》里用白描的手法對線的表現(xiàn)力進行了巧妙的運用,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出了其所想表達的內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彼€運用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描摹方法描繪“月光”,如在《狂人日記》的開頭:“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钡诎藙t日記中寫道:“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具有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特征,是對狂人一種理性精神的象征。

另外,月亮意象的描繪還用來渲染作品氛圍,如在《白光》中用了烘托渲染的表現(xiàn)手法刻畫人物形象:“月亮對著陳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來……就在他身上映出鐵的月亮的影?!边@里的月光,烘托了陳士成落第后發(fā)瘋的神秘氣氛,是陳士成心理情緒的一種外化,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魯迅小說的主要色彩意象是黑色與白色意象,月亮意象是魯迅對于純白之心的向往,白心之說通過月亮這一繪畫意象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月亮意象同時也是魯迅童年詩意的棲居體現(xiàn)。魯迅童年的溫馨與母親的愛可以通過《朝花夕拾》前九篇中對長媽媽深切的懷念,有對兒時花園的留戀,也有對于美好童年愛與溫情的反顧,所回顧的詩意童年充滿了溫情。

3 魯迅作品中的雪意象

雪意象是在魯迅文本之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繪畫意象。最集中表現(xiàn)在《雪》中:“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馨口的蠟梅花草?!痹凇堆分?,他描繪了故鄉(xiāng)“江南的雪”的“滋潤美艷之至”,是對童年記憶雪中場景的真實描繪。相比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是作者對記憶中朔方之雪的主觀再現(xiàn)。江南的雪與朔方的雪意象的設置是對立的,突出了朔方的雪這一意象主體,使文本產(chǎn)生了強大的藝術張力,使讀者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成為了獨特的審美感受。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意象共存,是在表達一種情緒。江南的雪運用了工筆白描,通過具體豐富的細節(jié)描寫逼真再現(xiàn)了童年記憶。朔方的雪則是現(xiàn)實的抽象描摹,以此來表現(xiàn)主體內心的煎熬,并潛移默化到他的文學作品中,形成了雪意象。在《雪》中,朔方的雪已經(jīng)如他失去童年的美好理想一樣永遠失去,甚至模糊了其中的青春影子。朔方對雪的描繪是以雪的潔白襯以血紅的寶珠山茶,點染出朔方的雪的瑰麗奇幻,使旋轉升騰著的朔方的雪產(chǎn)生了獨特的視覺效果,通過雪這一外象表現(xiàn)出其內心愛憎的交織、痛苦和絕望的交替,體現(xiàn)了生命的不羈與狂放,使讀者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夢與現(xiàn)實的矛盾與沖突,通過對雪意象的描繪使魯迅完成了精神世界的歸鄉(xiāng)之旅。

魯迅犧牲精神的外化就表現(xiàn)為雪意象,魯迅一生對犧牲有著深刻的個人體驗。他身上強烈的懷疑否定的反抗精神形成了他文化心理結構中的犧牲精神。《雪》中凜冽的天宇下有“死掉的雨”的精靈在“升騰”,這是魯迅孤獨寂寞者的犧牲外化。魯迅犧牲的可貴之處在于他看破犧牲的本質,看透現(xiàn)實的黑暗卻以絕望與黑暗抗戰(zhàn),甘愿犧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此,在看透生命悲劇的同時,犧牲是其作品的主題之一。另一方面,魯迅又把溫情和愛留給了人間。在《雪》中,魯迅將中國傳統(tǒng)的生命悲劇置換為西方的現(xiàn)代戰(zhàn)斗意識,在解剖過去的殘酷無情中,卻更具人間氣息,蘊藏著無盡的溫情與愛戀,使這犧牲精神更持久。

魯迅的犧牲精神是對雪繪畫意象的繼承,在魯迅的筆下,雪意象又在傳統(tǒng)犧牲精神里面加入了復仇主題,形成了魯迅的英雄主義式的復仇犧牲精神。

另外,棗樹意象在魯迅博大的人生情懷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魯迅的一生飽嘗痛苦和絕望,糾結了多種無法言說的情緒,這些情緒通過棗樹意象含蓄表達了出來,形成了對人生社會的深層把握。棗樹繪畫意象將他韌性戰(zhàn)斗的抗爭意識凝聚,作為啟蒙者和覺醒后無路可走者的不安與孤獨寂寞充分表達出來,顯示了魯迅對絕望的不降服。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種富于詩意的直觀藝術表現(xiàn),更好地突出了韌性戰(zhàn)斗的戰(zhàn)士形象。

三 結語

綜上,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美術有相通之處。他充分運用繪畫意象進行他極富個性的文學創(chuàng)作,為其文本開拓了別致獨特的藝術世界,使他的作品充滿了繪畫的意味,令其文學作品具有了超越文字之上的豐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 魯迅:《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2] 隋清娥:《魯迅小說意象主題論》,齊魯書社,2007年版。

[3] 錢理群:《心靈的探尋》,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第4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一、高中語文積累的重要性

(一)積累能促進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不管學習任何學科,學習態(tài)度都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通過十幾年的語文學習,為何在語文學習上依然感到無所適從,依然提不起興趣,就是因為沒有端正態(tài)度,沒有科學的積累態(tài)度,因而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努力夯實和培養(yǎng)科學合理的學習態(tài)度,在具體的語文學習中要圍繞一定的目標和方向展開,對于自己現(xiàn)在獲取的和之前獲取的知識,要進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合和梳理知識的過程就是完善語文知識體系的過程??傊e累就是為了應用,就是在量的基礎上實現(xiàn)質的飛躍,就是在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中不斷感知語文的魅力。

(二)積累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積累就是一種溫習老知識,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也可以說,積累就是不斷增值和拓展的過程,要真正的應用積累下的知識,就必須具備基本的過程意識。語文老師通過不斷的積累,通過較強的過程意識,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作為高中學生,也要有充分的積累意識,也就是說只有充分的積累,才能促進和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才能將語文學習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

(三)積累是一種科學的積累、有方法的積累

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積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拼音,就開始學習字詞,我們兒時背誦《靜夜思》的方法可以用在《蜀道難》,與其說是人的境界提高,不如說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能用到實處,這就是積累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講,積累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一種綜合性的模式,也就是說積累用了很多方法,從觀察到記憶,從記憶到歸納,從歸納到分析,一步一步的獲取,一步一步的沉淀,最終有更多的收獲。總之,積累不但是一種興趣的激發(fā)、意志的鍛煉,也是一種科學方法的應用,在語文的學習中要實現(xiàn)知識的不斷積累,就要使用科學的方法。

二、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一)語言的積累

語文本身就是漢語言,在語文積累中語言的積累是重要的,語言包括語言材料和語言應用規(guī)律兩個方面,我們學習語文的技術就是語言材料,因為語言材料包含著寫字和識字,寫字和識字是漢語言的基礎中的基礎。語言應用就是平時的說話和文本的閱讀等。平時說話、播音主持和文本閱讀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我們要真正的掌握語文和了解語文,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發(fā)展,構建高中語文的知識體系,就必須深入的了解這些規(guī)律,而掌握語文材料和了解相關的語文規(guī)律就要通過不斷的積累來實現(xiàn),也就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將積累貫穿其中,也就是掌握語文教材的內容,背誦優(yōu)秀的古文詩詞,閱讀掌握現(xiàn)代文章,同時要在課外大量的學習中外優(yōu)秀的作品,在高中階段就要有目的和有步驟的閱讀《紅樓夢》《古文觀止》《史記》《繁星》《朝花夕拾》《家春秋》《子夜》《四世同堂》等各個年代的經(jīng)典名著,以及《戰(zhàn)爭與和平》《紅與黑》《飄》《三個火》《呼嘯山莊》等外國名著,這樣就能體會到不同作品中蘊含的思想精神和人文氣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的優(yōu)秀文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

(二)文化的積累

語文就是漢語言,漢語言在經(jīng)過五千年的沉淀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著十三億中國人,也影響著成千上萬的海外華人,可以說漢語言是中華民族統(tǒng)一的象征,是中華民族血液相連的見證,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范式,因而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學習中華文化的過程,積累語文的過程就是積累文化的過程。作為馬上要進行高考的我們,已經(jīng)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學習語文的效率更是重中之重,因而,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文化積累不但包括日常的語文知識,也包括其他的文化常識,因而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不斷擴展自己的事業(yè),不斷的將這種積累融化成一種方法和態(tài)度,從而將在語文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其他各科中,比如我們在積累過程中學到了《史記》、看到了《三國志》,背誦了《長恨歌》、默寫了《離騷》的部分內容,這些本身就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史記》從黃帝到漢武帝,中國歷史的千年都在這本書中能讀到,有利于我們學習歷史,也有利于我們學習政治,更有利于我們打開中華文明史的天窗。我們背誦《長恨歌》,讓我們也更加明白了安史之亂的緣由,唐朝由盛到衰的本質。總之,積累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綜合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通過語文的積累實現(xiàn)文化的積累和方法的應用。

(三)寫作的積累

語文不但是一門閱讀的課程,也是一門寫作的課程,當前在高中課堂中,我們將絕大多數(shù)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的提高上了,τ諦醋鰨不但老師們不重視,我們自己也不太注意,因而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要不斷積累寫作的經(jīng)驗和寫作的方法,從而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更好地掌握漢語言、更好地應用漢語言。寫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動筆,我們要大量的閱讀名家名篇,要讀各種報刊和雜志,比如《讀者》和《青年文摘》,要關心社會熱點和人間世相,要在社會熱點和人間世相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積累創(chuàng)作的素材,同時要經(jīng)常練筆,比如每天要有寫日記和每周寫周記的計劃。

三、結束語

高中語文的積累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要認識到高中語文積累的重要性,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文化的積累和寫作的積累,實現(xiàn)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丹丹.基于新課標的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5(10).

[2]趙蘭妹.淺談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研究[J].新課程(下),2015(06).

[3]李曉娟.新課程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

[4]王小明.有效品鑒 深入解讀――高中語文文本解讀的三種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5]楊燕.求異是語文課堂創(chuàng)造力挖掘的第一鍬[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第5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可手機里呈現(xiàn)在眼前的信息卻是:“你好!你是付秋菊嗎?在他鄉(xiāng)可好?”

乖乖,這問話讓我驚恐萬分!急忙從沙發(fā)上坐起,又洗洗看了一遍!

這么多年來,還沒有人這樣問過我呢!這會是誰呢?腦子里一團混亂;想:這是誰?看這說話的口氣,他應該是個知道、或者認識我的人;繼續(xù)聊,他說:“我是魯立文?,F(xiàn)在正在看你的博客,很喜歡你寫的東西。很懷念以前在南津驛讀書的日子。我們資陽作協(xié)的汪古翔老師非常關注你?!?/p>

“魯立文?魯立文?誰是魯立文?”我腦子里在飛速地搜尋這個名字。

“汪古翔?汪古翔又是誰?”

實在是理不出個頭緒,又把短信息看了兩遍。立即回信息說:“你?怎么知道我的電話?”

其實我的真正意思是想說:你是誰?怎么會知道我的電話號碼?

但如果這樣直問的話,一是不禮貌,并且人家也說了他是魯立文嘛!所以只用個“你”字;可他的信息卻遲遲沒有再來,電視是看不進去了,我回憶著記憶中的每一個人,姓魯?shù)?,在我家鄉(xiāng),在四川省資陽南津中心校,應該只有魯氏三兄弟了,老大叫魯文博,老二的小名叫小虎,大名忘了,可他好象也不叫這個??!老三?好象都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哦?那這個“魯立文”到底是誰呢?想不起來,實在是想不起來。

近十分鐘過去了,電話終于又響了,趕緊看,他說:“奇怪了?”

我心想,“奇怪”!何止是奇怪哦,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他繼續(xù)說道:“估計是汪老師了解到的,給了你爸的學生劉吏前,劉是我辦公室的同事,今天下午在辦公室里喊我看你的博,劉也特別喜歡寫作的。不好意思,有點冒昧了哈!”

這這這...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我爸的學生?我爸是有很多學生,而且很多的都在找我爸,可他退休后,喜歡、并且過上了農(nóng)家小院的日子,他好象就從人間蒸發(fā)了似的,再也沒有被人找到過!

關注老師女兒的博!關注我!一種親人的溫暖頓生心間,一種感激油然而生,急忙回復說:“真沒想到,家鄉(xiāng)居然還有人在關注我,雖然對朋友們都很陌生了,但我所有的文章簡介里,我都寫我是四川資陽人??刹┛屠锏奈恼虏欢?.....”

信息發(fā)出去了,又開始在腦子中尋找魯姓的我認識的人,魯立文?魯素華?他們有關系嗎?

難道他就是我家曾經(jīng)的鄰居魯校園老師的兒子?

魯校園,在教辦上班,是父親的牌友,跟父親關系很好,我們大家都叫他魯校長,記得他家有四個孩子,因為只有一個男孩,所以我在心中也覺得他是家里的寶貝。他的大姐魯素華,我很熟悉,常在一起玩,可他卻還小,只是過來過去打個招呼,難道他就是魯立文?

不不不,曾經(jīng)?好象!

怎么就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他的模樣,還記得他從家出來,拐過教學樓的身影,難道真的是他?可能就是他!那就是他了。

正想著,他的信息又來了:“看了你的《上關山》,回憶起以前的學習生活,就冒昧的給發(fā)了個短信,別見怪??!”

看見他說正在網(wǎng)上,我急忙打開了電腦,給他回復說:“我上線了,你把Q號給我。”

此時他的信息又來了,說:“汪古翔就是看了你的《上關山》,才到處打聽你是誰。后來知道你是付懷君老師的女兒。我是魯素華的弟弟,以前的鄰居?!?/p>

急忙回復說:“知道了,猜到了?!?/p>

趕緊加好友,相互問好后,他告訴我說:資陽作協(xié)到處在找我!還說晚上陪他父親散步的時候還說到了我,急忙問候這位老前輩。我問魯立文是怎么找到我的電話的,他說是劉吏前給的,我說要找到我的電話,那是很不容易的,除非找到我爸爸,可我爸爸其實都不知道我的電話,他懶得記嘛,家里知道我電話里的人,也只有那么一兩個。

正在此時,又有人要求加好友。糊里糊涂地接收的,心想:這是個什么人??!一會兒刪除吧!因為我一般是不加好友,沒有用嘛!聊天,咱也沒工夫。

可魯立文卻說,那是劉吏前在加我。

雖然是我父親的學生,可我不認識他!

趕忙禮貌地問話說:“你好,你是我爸的學生?”

“是?。〗裉旌芨吲d在網(wǎng)上看見你的散文《上關山》。付老師可好?”

.......

魯立文好象不喜歡打字,一會兒就說“再見”,下線了。

而我和劉吏前卻聊到了夜間兩點左右,他的身邊也正有我的同班同學,是我爸的學生;雖然對于她的名字很熟悉,可我卻是怎么也想不起她了,一堆的抱歉哦!

劉吏前也說是汪古翔老師在找我,而且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了我的電話;可我不明白:他找我要做什么呢?

幾天過去了,還是沒有汪老師的消息!

怎么覺得汪老師像女人似的,有點羞答答的感覺,神龍見首不見尾嘛!既然找我找得那么費勁,最后卻把電話給了劉吏前,他怎么不直接跟我聯(lián)系呢!難道是在等我聯(lián)系他?

既然他把那么多的信息,都通過別的渠道傳遞給了我,應該就是在等我聯(lián)絡他了。

對,這也是應該的禮貌。

雖然我的電話,資陽人也確實有幾個知道的,但都應該不在他們尋找的范圍里。推算著:汪老師要找到我的電話,最后找到的那個人肯定是我的侄兒媳婦吳瓊,因為也只有她的這個電話,才是唯一和南津有聯(lián)系的號。

可這又讓我為難了,我不知道她的電話呀!趕緊給另一個侄媳婦陳艷打電話,要她把吳瓊的電話給我。可吳瓊那時正走在趕場的路上,問了她大慨的情況,急忙把與她聯(lián)系的人的電話要過來,感覺這肯定就是汪古翔先生的電話,很想立即給他打電話,可覺得他那時應該是在上班,如果是在開會呢!豈不影響他工作了,想了半天,還是先發(fā)個信息:“汪老師您好!我是付秋菊,聽劉吏前、魯立文說:您在找我...”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的信息是音訊全無,心想:這當領導的,架子就是大。

正在思索間,信息回復了:“付老師,我是南津中學的陳老師,是他們看了你的文章。了解你的情況。你要的詹老師的電話已經(jīng)告知汪老師。他該給你回復了吧!”

乖乖,好不容易找到個電話,這還不是汪先生的,他他他、、他到底在賣什么關子哦!

禮貌讓我急忙回復陳老師說:“沒有,我不知道他的電話,你的電話號,我還是從我侄媳婦那里打聽到的,沒關系,那就等他通知我吧!”

陳老師很快又回復說:“我是學校工會負責人。鎮(zhèn)中和南津中學已經(jīng)合并,你父親就是我們學校的退休老師了。歡迎回母校來看看。”

我趕緊回復說:“好的,謝謝!09年我去過的...”

還是找不到汪先生,他是什么意思哦!只得問劉吏前要了他的號,時間也已經(jīng)是下午六點多了,申請好友也就不了了之。

還好,我的網(wǎng)名是用的實名,第二天就被上班的汪先生正式“接收”了。

家鄉(xiāng)天空的等離子,終于傳出了尋找我這個他鄉(xiāng)游子的信號;我由最初的驚恐和不確定,到最后的興奮,以及對家鄉(xiāng)人們和山山水水的思念,終于通過資陽天空的等離子,又傳回到了他們的心間。這些對于我來說,真的太意外了。

之所以把我的這些文字安放在網(wǎng)絡里,還真的就是為尋找家鄉(xiāng)的親人和朋友們。

因為離開家鄉(xiāng)太久了,和所有的朋友們都失去了聯(lián)系,我一次次地找過,可不管怎么的努力都沒有用,人們就像是失蹤似的。

魯迅的《朝花夕拾》給了我啟示,于是,我把我的記憶找出來,迅速地寫下了《修房子》,《上關山》;《鄉(xiāng)間小路》;《詹勇》 以及《阿芳》等八篇都是萬字左右的散文,我把它們統(tǒng)一命名叫著:《散放的玫瑰》。

因為詹勇老師曾經(jīng)是我中學時的班主任,而學校就叫上關山,因此我就選擇并這兩篇文章,其目的就是希望能有熟悉我的人看見,并希望他們能與我聯(lián)絡。

可好遺憾哦,好像一直都沒有人理我。

梁朝軍先生,我認識,沒想到他成了作家,是我們資陽的名人之一,更沒想到的是:他也懷念在南津的生活,寫下《南津,南津》,梁先生在中國上尋找他自己的文章時,居然發(fā)現(xiàn)了我的《上關山》一文,于是便推薦給資陽作家協(xié)會的汪古翔先生。

之后就出現(xiàn)了我上述的溫馨、惶恐的一幕。

第6篇:朝花夕拾簡介范文

關鍵詞:名著導讀 現(xiàn)狀 興趣 方法

課程改革如一縷春風,吹遍校園,也吹醒了每一位手執(zhí)教鞭,立于三尺講臺的語文教師。近年來,教育部門有意識地將名著導讀納入初中語文教材,為了切實落實教師的名著閱讀教學,把文學名著知識列入到中考的范圍內,成為必考題。2012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求學生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睂W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閱讀,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加強名著閱讀教學刻不容緩。

巴金說:“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初中生閱讀名著,接受文學熏陶,對其價值觀的形成,人文素養(yǎng)及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語文教師只有不斷探索才能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才能使閱讀教學煥發(fā)出青春的活力。

可是,針對名著閱讀教學現(xiàn)狀,我們該如何切實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呢?根據(jù)筆者在名著閱讀教學的研究及實踐探索,以下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在名著閱讀教學的拙見。

一、名著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名著閱讀,想說愛你不容易

首先,學生閱讀量不夠。有一份在廣州某中學的問卷調查顯示:初一初二初三的學生中,近5%的學生幾乎不看課外書,65%的學生表示偶爾會看一點課外書,經(jīng)??磿膶W生只占30%。筆者也在自己任教的班上做了調查,在調查中讓全班同學填寫自己平時閱讀過的書目,45%的學生經(jīng)常翻閱中考滿分作文,40%的學生青睞于動漫,10%的學生沉迷于各類雜志,也將近5%的學生從來不閱讀,而對于名著閱讀的人數(shù)幾乎為零。以上的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出的中學生對名著閱讀的忽略,不能不讓我們對現(xiàn)在初中生的閱讀現(xiàn)狀感到憂慮?!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900萬字近似天文數(shù)字的閱讀量,又該怎么落實到位?

其次,閱讀的功利性導致名著閱讀的低效性。雖然名著導讀成為中考必考題,但由于名著導讀在中考中分值不大,并且考題不夠深入,大多表面化,模式化。加上學生的學習任務重,精力有限,大多數(shù)老師為了應付考試,只讓學生看“名著簡介”,或者將幾本名著濃縮成幾張材料讓學生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的壓力,讓許多語文教師歪解了教育部門設置名著導讀的初衷,忽視了課堂上對名著的解讀和引導,學生從名著中汲取營養(yǎng)、開拓視野、豐富思想就更無從談起了。

再次,閱讀受到重重阻礙。很多科任老師和家長沒有真正意識到閱讀對于初中生的重要性,一廂情愿地以為讀課文、寫作業(yè)才是學習,而看課外讀物就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所以想盡辦法禁止他們閱讀。在這樣的“殘酷壓迫”下,使得一部分原本熱愛閱讀的學生,對名著也只能束之高閣,敬而遠之了。

最后,閱讀的盲目性。近幾年,受“讀圖時代”的影響,在偶像劇泛濫的今天,卡通動漫和言情類書籍風靡全校。一方面,這類書籍緊跟時代潮流,語言幽默,圖畫精美,情節(jié)簡單,思想淺顯,在享受視覺愉悅感的同時,又滿足了閱讀的。另一方面,文學名著大部分年代久遠,加上語言深澀難懂,學生又缺乏人生閱歷,很難讀懂文學作品的真正內涵,那些名著也就無法激起他們的閱讀欲望。因此,中外名著在青少年中則備受冷落。

為了改變這些現(xiàn)狀,有的學校甚至毫不留情地將圖書館中涉及言情,動漫的書全部下架,或是在班級大規(guī)模搜查沒收,這些舉措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學生接收不易于身心健康的書刊,但這種“因噎廢食”的處理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忽視文學名著閱讀這一教育難題。

二、名著閱讀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名著閱讀,愛“讀”才會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也不是無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語文學科的學習重在平時的積累,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人類文明及文化的一種方式,尤其應重視閱讀的積累,在閱讀中感悟經(jīng)典,在閱讀中洗禮心靈。

1、點燃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閱讀名著的前提。可是由于初中生知識水平,人生閱歷有限,對于年代久遠的作品或者外國作品提不起興趣。如,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魯迅的作品總是敬而遠之,這跟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作品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內涵都有很大的關系。那如何點燃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呢?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對作品的了解,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對名著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改變學生對名著深澀難懂的印象,吸引學生對名著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介紹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著作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海倫凱勒是美國的19世紀著名的聾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德克麗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這本書可以說是海倫凱勒的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通過剪短的介紹,讓學生對作品有個大致的了解,并對海倫凱勒傳奇的一生充滿好奇,從而產(chǎn)生閱讀興趣。

其次,充分利用影視媒體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如今,很多名著都已經(jīng)搬上了熒屏,如《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經(jīng)典著作。教師可以在班級播放電視劇中的精彩片段,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的走進名著,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名著所蘊涵的思想。在觀看過程中,也可有意識的指導學生注意對比影視作品和原著的不同,通過設計各種疑問,引導學生回歸名著文本。

再次,通過舉辦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推動名著閱讀活動的開展。純粹的閱讀是一項枯燥而沉悶的活動,而初中生尚處于心智還未成熟的年齡,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很難能潛心專注于閱讀。可如果能將名著閱讀和展示學生特長相結合,在玩中讀,在讀中去感受閱讀的樂趣,那么,名著閱讀將會呈現(xiàn)的會是另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如,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參加“我為名著配圖”活動,而喜歡音樂的同學,就可以參加“名著電視主題曲”歌唱比賽等等。

2、創(chuàng)設閱讀空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首先,充足的時間和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因此,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爭取每周至少兩節(jié)的閱讀課,組織學生到閱覽室閱讀,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另外,也可以在班級設立圖書角,為閱讀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也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最便捷的服務。

其次,在網(wǎng)絡電腦普及的時代,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網(wǎng)絡閱讀。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但如果能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為學生的閱讀帶來方便。網(wǎng)絡藏書量大,能夠滿足學生的各種閱讀需求,這種與時俱進的方式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大大減少了學生找書的困難。

再次,為學生樹立閱讀的榜樣,開展閱讀從教師自我做起。教師的一言一行總是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言行?!案褂性姇鴼庾匀A”,不只是學生,作為語文老師,也應養(yǎng)成手不離卷的閱讀習慣。然后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閱讀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帶動學生去閱讀。這種師生同閱讀的做法,比起單純的說教有著更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薦適合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書籍

每一冊的語文教材中都有安排兩篇名著導讀,但這達不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加上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為,每一位學生的個人喜好,以及文學審美都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喜歡的圖書類型進行調查,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喜好,推薦不同的書目,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選擇。

在七年級上冊的時候,除了引導學生閱讀語文教材要求的兩篇名著《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外,還可結合初一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特性,推薦適合他們看的書籍,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童年》、《魯賓孫漂流記》、《聊齋志異》、《安徒生童話全集》等等,這些書籍故事性強,情節(jié)生動,容易吸引初一學生的眼球。而在八年級的時候,可以推薦篇幅更長,思想內涵較深刻的書籍,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名人傳》、《海底兩萬里》等。到了九年級,學生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閱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這時可以讓學生閱讀情節(jié)較為曲折復雜,語言深奧難懂的,思想深刻的書籍,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或是《朝花夕拾》、《傅雷家書》、《儒林外史》等等。

在不同階段推薦不同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閱讀的書目,讓學生的閱讀有一個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也可防止學生閱讀的盲目性。

4、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名著閱讀過程中,為了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必須要教會學生做讀書筆記,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除了要讓學生記下名著中的經(jīng)典名句或精彩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心得,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提高閱讀效果,也為寫作積累了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如,在指導學生閱讀七年級下冊名著導讀要求的篇目《童年》時,學生寫下了這樣的感受:“曾經(jīng)總是抱怨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總有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作業(yè)。但讀了《童年》,了解了阿廖沙的悲慘經(jīng)歷,尤其是他在艱難的條件下仍然癡迷于讀書的精神,讓我既感動又自責。面對生活,我們應時刻心懷感恩:感恩生活給了我們這么美好的童年記憶,感恩父母的愛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感恩學習對于我們是一件如此輕而易舉的事情......”還有同學寫到:“當我讀完高爾基的童年時,相比之下,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童年是多么溫馨而幸福。雖然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我相信,有陰影的地方背后就一定有陽光。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使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 笨梢?,閱讀名著對于學生思想上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相比簡單枯燥的說教更來的有成效。

5、注重讀書方法,瀏覽、精讀、泛讀相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甭宰x和精讀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閱讀的基本方法。葉圣陶先生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币虼?,在閱讀過程中,應精讀略讀相結合,提高閱讀的效率。

精讀就是認真,精細的閱讀。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為它蘊含著極其深厚的人文內涵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瀏覽一番,就無法深刻領悟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名著中的重點篇目,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研讀,通過對語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構思的揣摩,從而汲取名著的精髓。如在學習初三年語文教材中選自《紅樓夢》中的《香菱學詩》一文時,就應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了解書中的時代背景,深入分析香菱的性格特點,進而把握《紅樓夢》一書的主旨。

略讀就是粗略的閱讀。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書籍好比儀器,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咽,只有少數(shù)需要咀嚼,細細品味。”要博覽群書,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讀全文,了解大意就夠了。如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常出現(xiàn)的一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或者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寫,可以采用略讀的方法。略讀可以使學生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幫助學生擴大視野、豐富見聞。

6、名著閱讀的情感個性化引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四項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蔽膶W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髓,里面蘊含的深刻內涵需要同學們自己深入去挖掘,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文學作品,每個人也都應當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在名著導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好導的作用,適當點撥,而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個人閱讀。

在閱讀完《西游記》這部名著書籍時,同學們針對書中的人物形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對于書中的四大主人公,同學們褒貶不一,有的甚至針鋒相對,都對人物的喜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談到孫悟空的性格時,一部分同學認為他是一個機智勇敢,聰明活潑,懲奸除惡的大英雄。有的同學卻認為他高傲,自以為是,目無尊長等等。

7、階段性的展示閱讀成果

在名著導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保持長久的興趣和積極性,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教師可以階段性的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如可舉辦課前三分鐘,輪流讓學生上臺推薦閱讀書目,并說明推薦理由,從而激發(fā)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口語表達。

此外,還可以階段性地舉辦“我讀名著”征文活動、手抄報評比、演講比賽等等,不僅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對名著的關注度和理解度,從而有效地推動名著閱讀的教學活動。

三、結語:讓名著之花滿堂飄香

居里夫人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痹谡Z文教學中我們要有效地組織名著導讀教學,采用合適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名著之花滿堂飄香。

于漪老師說:“現(xiàn)代社會,人們必須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與本領,學會閱讀是學會學習的核心,因而,閱讀能力也應放在首位?!痹谝院蟮慕虒W中,我們還應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總結。唯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在摸索中尋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名著的好方法,從而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

讓我們引領著學生,馳騁在名著閱讀的原野上,讓優(yōu)秀的文學名著浸潤著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卷卷書香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只有學生心靈的沃土豐厚了,語文之樹才會枝繁葉茂。

參考文獻:

[1]周植慈.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思考[J].語文天地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