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8.00/年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雜志是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福建教育學院主辦的正式期刊(國際刊號:ISSN1674-5582;國內刊號:CN35-1298/G),2009年1月創(chuàng)刊,全年中學8期,小學4期,每季度第一期為中學文科教育教學;第二期為理科教育教學;第三期為小學教育教學?!陡=ɑA教育研究》前身為《福建教學通訊》、《福建中學教學》、《福建教育學院學報(基礎教育類)》,具有50余年的辦刊歷史。改刊后將擴大涵蓋范圍,面向全省各級各類中小幼教師、各級教育管理人員、教科研工作者、師范院校在讀博士生、碩士生及社會各界關心基礎教育工作人士。曾用刊名:中學生時代。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雜志以“為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服務,為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服務,為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建設服務”宗旨,致力于搭建了解福建基礎教育的重要窗口,建立溝通省市縣三級教師進修院校、中小學重要平臺;培養(yǎng)閩派特色名師名校,推薦閩派特色教育教學經(jīng)驗,弘揚閩派基礎教育,打造福建基礎教育名片。
本刊視點、專家訪談、熱點跟蹤、課改調研、名師風采、名師講堂、名校特色、八閩名師(彩色插頁)、學校管理、教師管理、班級管理、校長視野、校長論壇、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復習策略、高考研究、中考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實驗園地、課題研究、課改區(qū)報告、校本研究、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兩岸交流、環(huán)球頻道、簡訊。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qū)西門夢山路73號,郵編:350025。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shù)字用法:執(zhí)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shù)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shù)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shù)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shù)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shù)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xiàn)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代發(fā)請詳細看。
外蒙古是如何獨立的?
校園短波
病毒、冠狀病毒與SARS
當今世界十大科學疑團
誰開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柔軟的海綿
信息時代新型的師資培訓模式和教研方式
研究學校德育問題探索學校德育新路——福建省“十一五”第三期高(完)中德育副校長提高培訓班研討綜述
會想會說會做會寫——永安第一中學開展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活動紀實
鐘情教育學富五車——記福建省第二屆杰出人民教師鐘燦富
新起點新希望新目標新發(fā)展——關于“提升理念精致治?!钡乃伎?
致力深層文化建設增強學校辦學動力
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思考
課題研究促進歷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以“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故居維護與開發(fā)”課題研究為例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師角色轉變探析
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策略
農村初中學生厭學現(xiàn)象探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A740035) | 4 |
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JB12460S) | 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A880152) | 3 |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常規(guī)課題(FJJKXB13-058) | 2 |
福建省教育廳資助項目(JB12473S)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YY044)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AZD067)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CFA110129) | 1 |
淡水生態(tài)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FHB110046) | 1 |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常規(guī)課題(FJJKXB13-291)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常規(guī)課題 | 101 |
淡水生態(tài)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 | 29 |
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 | 26 |
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 | 20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 1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2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 | 10 |
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 | 9 |
福建省教育廳A類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項目 | 6 |